恶奴-第2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好汉这话就成!”
人家都这样说了,赵秦二人还能说什么。一旁的戴梓只冷眼看着赵强和二老说着这些话,但不时却拿眼去瞥那些佛郎机人的火器。
“现在二老可否告诉本帅,这定装火药一事是否可行?”
赵老头沉思良久,拱手道:“好汉高才,此法确是精妙,可以大大提高铳手们的发击速度。”随后又是脸有难色:“只是如此一来,分药装弹需要人手较多,怕是要不少人手,不知好汉手下有没有这么多闲散人手?”
只要能办成就行,人手多得的,那些个各族壮妇和老弱病残怎么也有两三千号人,拨个几百来专门分状弹药还不是小事一桩。赵强笑道:“这个你们不必担心,本帅有大把大把的人手可以供二老差使。”顿了顿,索性道:“这样,本帅调派老弱男丁三百口与你们,每日你们便让他们分装弹药,嗯,往后你们就是总制府军曹制作局主事。”
“啥制作局?”赵秦二老一愣,不知道这什么局的是什么意思。
“反正这事以后就归你们管了。”赵强也不多做解释,叮嘱道:“定装火药之事事关我关宁军前途,所以二老务必要保证质量,切不可出差错。每一根定装纸筒的药量都必须过秤相同,这点上,你们一定要监督好。”
“大人放心,小老儿一定会管好的。”赵秦二人点了点头,这分装弹药没什么技术活,比起以往造的那些火器可是容易多了,就是个称量的问题。
“大帅,这定装弹药到底是个啥玩意啊,不如让他们先造一个看看?”贺满川到现在也没搞明白赵强所说的定装火药是个什么东西,用了这玩意火铳发射又有什么好处,所以便想来个眼见为实。
“嗯?”赵强不置可否的看了一眼赵秦二人。
秦老头冲赵老头点了点头,赵老头当即道:“小老儿现在就为大帅做一个看看,也好叫小老儿定心,往后就按这个来做。”
赵强忙让护卫去取些火药和铅子来,又具体与赵秦二人说了说,两老人先是把那燧发枪仔细研究来研究去,查看药室的容积,然后才开始分药定铅子。军中有计量用的器具,在核对十几次后,他们终于做出几根定装纸筒弹药的样品出来,放在一个专门的油包弹药袋内。
见到几个样品成功诞生,赵强心里跟抹了蜂蜜一样甜,忙让贺满川当场试验。接到任务后,贺满川也是先熟悉下这个纸包弹,然后按赵强说的,将燧发枪药室打开,用嘴咬破药包,倒入室内,关上室门,然后将余下的塞进铳品,便举着朝远处扣起了板机。
“砰”的一声,黑烟一冒,听得赵强和在场的所有人都乐坏了:成了!
赵秦二老也一扫先前的无奈,脸上也出现笑容,满意的看着拿着火铳的贺满川。戴梓则是心中一惊,继而眼睛一亮:原来药子可以如此装填,妙哉!怎么我从前没有想到的!
贺满川又试射了几发,起初还有些生疏,随后越打越熟练,依他估计的,这定装纸筒弹药确是可以大大节省装填时间,他一分钟可以打四发左右。近卫师团的火铳兵们,在熟练掌握装填程度后,每分钟也可以打三发,就算是上了战场,在各方面情况的影响下,一分钟打出两发是很轻松的。
“大帅,这玩意简直就神了!末将请求尽快列装下来,好让儿郎们好生熟练,上了场战之后叫鞑子们晓得厉害!”
贺满川兴奋坏了,迫切希望马上就在军中推行这种定装纸筒弹药。不过赵强却是笑着告诉他,全面列装还远着呢,当务之急是赶紧把火器司和制造局建起来。
赵强吩咐就在大帅府东边腾出几间屋子做为火器司和制造局的所在地,一应所求必须如同对待“汉化领导小组”一般无条件支持。制造局的主事委任了赵秦二老,因他们有经验,对火器和火药生产都熟悉,算是现成的宝贝。火器司的主事人选自然落在了戴梓头上,不过戴梓显然对这个什么火器司司长不感冒,他现在只是对赵强为什么对火器如此有兴趣感到奇怪不解,也对他想出来的那个定装红包弹药惊讶不已
这几章有较大进度,一些细枝末节直接略过,请读者们阅读时知道一下。
第十六章春耕生产
眼下各地春耕在即,但千百年来,这片土地就从未进行过大规模的开发与利用,一来是北地严寒天气不适宜种植农作物,二来则是因为冻土层的关系。当然,散居在西伯利亚各地的少数民族没有农耕的习惯也是制约土地开垦的一大因素。
从成立总制府民曹始起,赵强就让魏季组建了农垦司,最大限度利用现有可耕种土地进行农作物的生产,以补贴军民粮食开销的巨大缺口。
据农垦司的统计,现在关宁军治下各地能够供开垦耕种的土地大多集中在河流附近,如古里河、额尔古纳河等地,除此以外,只有极少数地方有可以直接耕种的土地,但产量都甚少,所收获的小麦等粮食一般也被当为辅食食用,并不作为主要的口粮。这就如同关内汉人以大米白面为主粮,而以鱼肉之食为辅粮一样。一个族群所居住的环境决定了他是以游牧生活为主还是以农耕生活为主。
大规模开发荒田变农田肯定是不现实的,因为这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进行水利、土地的平整,而关宁军眼下是不可能将大量人力物力投放到土地上来的。所以只能由农垦司组织那些贱民和自由民对现有的土地进行耕种。
限于只有每年只有三四个月的气候可以供农作物生长,一旦入冻降温,南方可以生产的农作物必然要冻死,因此,农垦司组织各地种植的是从俄国人手里获得的土豆、洋芋。
土豆和洋芋都是一种外来作物,据说是欧洲殖民者在美洲发现后才引入欧洲的,其后流传到了东南亚,再然后在大明万历年间小规模的进入内地,但一直未被人重视。而俄国人来到东方后,当发现这里并不是太适合小麦等农作物生长后,很自然的就想到了耐寒并且产量惊人的土豆。当然,他们的本意可不是要靠这些土豆、洋芋来为自己填饱肚子,而是为了奴役各族人民所需,因为他们也得让这些被奴役的民族吃饱肚子,不然这些人如何替他们开矿捕兽。也正是因为他们的这一想法使得赵强不必发愁种子来源,另外再加上从南方采购回来的农作物种子,一季作物种下来,至少也能解决军民一月口粮所需。若不是实在没有办法进行大规模种植,赵强早就下令三军去种土豆了,以免再碰上饥荒和缺粮的情况。
农垦司的负责人最初是由魏季兼任的,在去年底赵强离开雅克思时,因为手头事务太多,牵扯精力太多,魏季实在是顾不了农垦司这边,便在齐壮等人的建议下,将农垦司的事务交给了在攻打额尔古纳城中伤了左臂的汉军百户孙四海。
孙四海早年投军之时世代就是耕农,往祖上推八代全都是农民,所以对农活自然也熟悉得很。他接手之后,很大程度上改观了农垦司自建立之日起便受限于现有条件而不能有所作为的局面。出于农民对土地天生俱来的敏锐观察,孙四海大胆的做了一个决定,那就是将各地一部分散地及靠近水源地的肥沃荒地拿出来,然后分给那些贱民和自由民,由他们自己进行耕种,然后将产量的六成交与总制府,其余的则可以自己留下。在开荒耕种期间,农垦司向他们提供作物种子及农具,当然,这些也要折算一定的产量予以收回。
一直以来,赵强在治内实行的就是“计划经济”模式,即所有的土地都是关宁军的,所有的生产资料也是关宁军的,各族百姓无权自行开垦,而必须在关宁军的组织下才可以进行耕种。当然,那些被作为军功赏赐的土地除外,但这部分土地毕竟很少,基本上对计划生产模式没有影响。
所以,魏季在知道孙四海要大胆的否定大帅制定的政策,而搞什么“分田到户”后,大吃一惊,然后便责令孙四海立即停止这大胆的行为。但孙四海好像吃了秤砣一般铁了心,在他面前力证以前的生产模式并不好,那些贱民和自由民大多是出力不出工,产量远不及“分田到户”这般来得大。最后二人将这争端捅到了赵强这里,听二人各自叙说后,赵强最终认可了孙四海的想法,但却做了一个折中决定。即各地可以直接耕种的土地不得分配,由总制府组织各族自由民进行耕种,而那些荒田却可以分给贱民们,但必须考虑承受能力,绝不能胡乱的进行开垦,这样做的后果就是蛋糕画得很大,但却做不出来。人手不足与生产工具的缺少天然制约大规模开垦土地的可行性,至少现在没有精力进行所谓“根据地的建设”。
只有在全面占领关外后,才可以进行土地开发,将东北这个未来的大粮仓提前利用起来,在此之前,以战养战是不可避免也绝不能放弃的求存之道。不顾现实盲目追求自给自足只能空浪费关宁军的精力。
在得到大帅肯定后,孙四海立即开始落实下去,很快各地的春耕便热火朝天的开始了,但牵涉进去的人口却只有数千人,其余的人现在都已经在“战前总动员”的口号下投入到即将到来的对清战事的备战当中。
“所有能动的男人都要上战场,所有能动的女人都必须投身到为大军服务当中!”
“战则为兵,不战为民,兵民合一,关宁一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因为雅克萨之战关系关宁军的未来,所以赵强责令魏季不仅要将治内的各族百姓编户,还要以户为单位,设户长,十户为甲,设甲长,十甲为保,设保长。保长与甲长都由军中军官与士兵的家人充任,以保证向心力与政令的通畅。设保甲后,以联保连坐,一家有异,九家举发,若不举发,十家连带坐罪。这样可以有效清除在与满清开战后各族百姓出于对“大清”的恐惧而做一些不利于关宁军的事情。
说破了,保甲制与军户制也差不多,保长基本上就是百户的职务,这些民户虽然都加入了军户,只是王斗手上没有告身,不能授于这些保长,甲长们相应的军职,他也不便私下任命这些人为小旗,总旗,百户,正好大明在各地实行保甲制,就拿来用了。最好以后还是对这些人实行军户的军职编制,这样更简单,更统一。
第十七章军工生产体系
交通司许平向赵强汇报了一个十分让他得意的成果,那就是他在定远城附近发现了油泥,并且已经建造了大小窑厂六座,并计划在十月底前再建三十座,预计抽调青壮劳力一千人左右专门进行砖块生产。NIUBB。net牛bb小说网=手打会员手打。niubb=届时配合其他各地的非油泥窑厂,交通司可以轻松完成民曹交待的各项建筑任务。
有了油泥,窑厂烧制出来的砖头就可以用于建筑物上,这样就可以减少石料的使用,无论是成本还是运输和实用上,都要比石料与木头要好得多。赵强欣喜之下赞了许平这个自己的老护卫几句,但是却告诉他,现在没这么多青壮丁给他,因为壮丁要为对清战事服务,不能随易抽调出去。
许平知道马上就要南下了,所以对大帅的为难自然理解,打仗嘛,肯定到处都是要人的。
“不过你放心,你的要求本帅一定会满足你的,但不是现在,明白吗?”赵强语重心长的看着许平:“我等能否再回关内,可全看这仗打得如何了,胜了,万事好商量,败了,就万事休提了。”
“属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