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天枢 >

第372章

天枢-第372章

小说: 天枢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派出使团前往雅伦城邦商谈结盟事宜,用意就是要结束内战统一希顿,并把波兹人的势力彻底驱逐出去。雅伦人缔结了盟约,可是一转身就反悔了,派出刺客企图让使团永远消失。但刺客失手被擒,反而被带回了马其顿。

亚里士多德还没有到,腓力二世就接到消息了。这位国王并没有恼羞成怒,反而是大喜过望。在他看来,已经穷途末路的雅伦是自己在找死啊,本来他只是按照希顿半岛各邦国之间传统的习惯定立盟约而已,而雅伦城邦背信弃义的行为,却给了他彻底统一的借口。

亚里士多德能将刺客活捉,做为活的证据带回马其顿,简直做的太漂亮了在这种情况下,假如马其顿大军南下,希顿半岛各邦国也无话可说,所以腓力二世亲自出城迎接使团。他不惜出城几十里、心情如此迫切,还有另一个原因。

马其顿信奉的主神是宙斯,就在亚里士多德归来的前一天晚上,腓力二世接到了宙斯降下的神谕,告诉有人会跟随亚里士多德来到马其顿王国,此人会给这个王国带来前所未有的功业,甚至超乎所有人愿望中的想象

神谕中并没有说这个人是谁,而腓力二世欢心鼓舞,在他看来,仅仅是亚里士多德带回的那些俘虏,就已经拥有巨大的价值。

亚里士多德将签署好的盟约与俘虏交给了国王,就算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这也许是希顿联合王国有史以来最有戏剧性的一份盟约,因为它在交到另一方手上时,就已经被撕毁。

不知道雅伦城中的权贵们会不会哭,因为那份盟约中明明白白的写着两个邦国结成同盟、互不侵犯,将共同抵御外敌。可现在盟约已经失效了,那批俘虏就是雅伦人毁约的证据。

由于宙斯的神谕中并没有提到那个“人”的名字,理论上他可能是亚里士多德新带回来的任何一个人,也有可能就在那批战俘之中。所以腓力二世不得不谨慎处理,那些俘虏他一个都没杀,都单独软禁起来分别审问,给予优待遇但也不允许赎回。

审问并没有什么难度,甚至不用动刑,很多人就主动招供了。梅丹佐这一路将他们折腾的也够了,而优待他们的腓力二世简直就像是神灵派来的救星。

297、亚历山大

297、亚历山大

就在亚里士多德离开雅伦城之后,波兹帝国的使者也到了,他们给雅伦城邦的军政官员施加了新的压力,威胁道:“如果你们联合马其顿背弃波兹,那么波兹就将全力支持基巴达、彻底摧毁雅伦你们离马其顿很远,但是离基巴达更近请不要忘了,当初就是你们自己做出了向波兹求援的决定,如今为何背信弃义?你们一定会因此而受到神灵的惩罚”

雅伦城邦答应与马其顿结盟本就很勉强,他们其实宁愿将希顿半岛的利益出卖给远方的波兹,以换取霸主的地位,也不愿意在希顿半岛上向马其顿屈服。在波兹人的威胁和新的许诺下,雅伦改变主意决定不让盟约生效,派出大祭司梅林率刺客暗杀使团。

这是一次绝密行动,无论得不得手,都不能暴露行刺者的身份。所以梅林带着两位大武士、三位神官、二十四名精锐战士,还做了基巴达人的打扮。这个阵容想除掉亚里士多德的使团绰绰有余,而且考虑的也很周到。很可惜,他们失手了。

不仅失手了,而且全部被活捉;不仅被活捉,而且绑住双手公然游行被人认了出来;不仅被认了出来,而且还被千里迢迢被围观了一路。发挥想像力所能想到的最坏的情况,全部发生了难道这就是神灵的惩罚吗?最怕什么就有什么。

一位被缚的大神术师,以失手被擒的刺客身份,和其他俘虏一起步行千里、承受难以形容的羞辱。刚开始时梅林羞愤欲死,心中的怨恨也是无法形容,但是这一路走来,被围观的次数太多了,他也不得不平静下来,渐渐想明白这是他应得的下场。

雅伦背叛盟约出而反尔,竟然要杀马其顿的使团灭口,这种卑劣行径本就令人不齿,否则他们这些刺客也不会不敢暴露身份。他是刺杀行动的指挥者,如今的结果自作自受,被他刺杀的人又有什么理由替他遮羞呢?

梅林一度麻木了,就像行尸走肉一般,但后来亚里士多德的车队遇到第二次刺杀时,他心念翻腾又想到了更多。雅伦城中派来的增援,首要的刺杀目标不是亚里士多德的使团,而是他们这些失手被擒拿的俘虏。大武士莫伊莱痛骂第二批刺客的指挥官,又被梅丹佐给骂了,梅林都听在耳中却一言不发。

等进了马其顿城邦,被缚的梅林反而变得坦然了。他知道自己不可能再回雅伦效命,就算以俘虏的身份被赎出来,他也不打算回去,从个人的荣耀和城邦的信誉来说,这段经历都是耻辱。

当他被安置在一处舒适的住所中,马基顿国王腓力二世亲自来“审问”的时候,梅林很干脆的说出了一切,然后平静的问道:“陛下,您打算怎么处置我呢?是想拿我的人头祭旗,发动大军去惩罚雅伦人?”

腓力二世答道:“雅伦城邦正在自我沦丧,而包括雅伦人在内的整个希顿半岛都需要神灵的挽救。在你失手被擒的那一刻起,你的个人使命就已经结束,在你被第二批刺客刺杀的那一刻起,你本人就已被雅伦抛弃。神灵给了你重新选择的机会,请问你愿意效忠于马其顿吗?我不会杀你,如果你拒绝我的要求,我就放你回去。”

梅林只考虑了几个呼吸的时间,随即就起身行礼,宣誓向马其顿效忠。除了他之外,大武士莫伊莱等人也因为各自的考虑,归顺了马其顿。他们这一路受尽了羞辱,只要还活着不想自暴自弃,就必须通过功业荣耀来洗刷自己的耻辱。腓力二世给了他们最好的建议:“我可以不要求你们去攻打雅伦,等到将来,就在战场上去对付波兹人吧”

腓力二世肯耐心的去收服这些俘虏,一方面是为了表现一位君主的雄心与大度,另一方面当然也与宙斯的神谕有关。神谕中没有说出对马其顿王国非常重要的那个人是谁,腓力二世就得谨慎处置。

处置完俘虏,腓力二世又仔细询问了使团的侍卫队长艾森这一路的经过,对阿蒙与梅丹佐的事情异常感兴趣,并让幕僚做了调查,结果让他深为震惊。

一个王国的情报系统所能了解的情况,当然远远超出了个人平时的见闻。腓力二世看到幕僚提到的种种资料,就已经知道阿蒙是谁了,但又不敢相信——亚里士多德竟然带回了来自异国的神灵

阿蒙的身份既特殊又令人尴尬,他并不是希顿人所信仰的神灵,只是以亚里士多德的朋友与随从的身份来到了马其顿。这就决定了腓力二世不可能像拜见神灵那样去拜见他,也不可能像聆听神谕那样去听他说话。但腓力二世贵为君王,也从未亲眼见过神灵啊,他心中非常期待、很迫切的想见到阿蒙,却又不知道该怎么去见他。

腓力二世犹豫纠结了好几天,最终还是将亚里士多德召进皇宫私下里请教。亚里士多德则微笑着问道:“陛下,您无法像对待神灵的那样来接待他,却又害怕失礼遭致神灵怪罪,是这样的吗?”

腓力二世点头道:“是的,他并不是我所信奉的神灵,但毕竟是一位神灵。”

亚里士多德又问道:“陛下,您是否清楚我们应该如何与神灵相处,又应该如何看待神灵呢?”

腓力二世将屁股从椅子上往前挪了挪,前倾着身体道:“请先生指教”

亚里士多德答道:“神对于人的信念而言,是纯粹的思想中幸福而完美的自我实现,真正的神是超越了这个世界的存在。我们能够感知的世界则是不完美的,有各种生命以及欲念、不完美的思想以及欲望,一切生灵或多或少能感触到神。”

腓力二世摇了摇头道:“很抱歉,先生,我没听懂。”

亚里士多德笑了笑:“那我们就谈阿蒙吧,他是我早年认识的一个朋友、都克镇上长大的孩子、已经卸任的埃居大将军、如今来到马其顿的游历者。你将见到的这个人就是他,他在这个世上并不完美。他是如何一种存在,取决于他来到人间的目的。陛下想见他,取决于陛下的目的。您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去做,只要符合事理。”

腓力二世点了点头道:“哦,我明白了,多谢先生”

第二天,腓力二世下令封赏亚里士多德,并在皇宫中设私宴招待,同时也邀请在路上帮助过使团的两位英雄出席,腓力二世要当面表达马其顿王国的感谢。阿蒙与梅丹佐跟随亚述去了皇宫,腓力二世终于见到了神灵。

如果腓力二世不知道阿蒙的身份,身为国王,他只会坐在那里等候内侍的通报,但此刻却亲自迎到了宴会厅的门口。亚里士多德带着阿蒙与梅丹佐走来,向国王介绍了两位“英雄”,阿蒙也很自然的向着腓力二世躬身行礼。

腓力二世赶紧上前阻止道:“两位英雄,不必多礼,今天是特意设宴答谢你们的。”

入席之后,国王主动敬酒,阿蒙也坦然举杯。腓力二世心中有很多问题,但开口说的第一句话却是:“阿蒙先生,您到过很多地方,请问为何会来到马其顿?”

阿蒙答道:“我来到希顿半岛游历,想来看望亚里士多德先生,所以就来了。”

腓力二世又问道:“您来到希顿半岛,如何看待这里的形势,又如何看待马其顿王国的未来?”

阿蒙笑了笑,看着腓力二世道:“这取决于你,不取决于我。我倒想问问,陛下对马其顿王国的未来有着怎样的设想?”

腓力二世答道:“我的想法,就是将整个希顿半岛结成统一的同盟,当年正因为如此,才能打退波兹人的进攻。而如今因为希顿内乱,波兹人才会卷土重来。”

阿蒙又笑了笑:“其实雅伦和基巴达都有这个想法,但是它们用错了手段,也注定不会成功。你有希望实现自己的誓愿,但是这条道路上的敌人也不少,假如真到了实现誓愿的那一天,你又会发现那并不是欲望的尽头。”

腓力二世叹道:“誓愿当然并不容易实现,但无论有多少敌人,我都会尽力去做,假如真的有了那一天,再谈其余的事,我不是神灵,无法了解更多。”

阿蒙却摇头道:“我曾经也是这么认为的,以为人间的誓愿很不简单,所以不容易实现。后来才发现,其实最简单的誓愿才是最难的,总有更多的欲望在驱使着人们前进。国王陛下,我佩服你的勇气与雄心,也助你好运”

接下来酒席上又谈了很多军事、政治以及大陆列国形势方面的话题,都没有超出人间事务的范畴,反倒是梅丹佐的话最多。阿蒙并没有让腓力二世为难,更没有对这位国王以及国王所信奉的神灵不敬,他表现的非常坦然而本色,无论是不是神灵,他就是那个阿蒙。

也许正因为如此,却让腓力二世感觉不太适应,这位国王甚至隐约有些不舒服。他心里并非对阿蒙不敬,而是潜意识中不想面对面与阿蒙相处,因为这种感觉不太好受。阿蒙说话时始终坦然的直视他的眼睛,目光就似够看透灵魂,这让一位君主相当的不自在。

谁会这么看着他?谁会这么与他说话?腓力二世宁愿向神坛上的神像献祭跪拜,潜意识中也不愿意这样与一位“凡人”饮酒。阿蒙并没有刻意端出神灵的架子,更没有趾高气扬,就是平平淡淡的说了几句话而已,却让平日里接受万民颂赞的腓力二世感觉有点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