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驻地记者 >

第14章

驻地记者-第14章

小说: 驻地记者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既然已在外人面前丢了面子,就干脆一丢到底吧。董晴推开我,自己蹲在地上痛快淋漓地流了一通眼泪。心里舒畅后,俊俏的脸上竟然出现了笑容。
    她仰脸问我:“你刚才说有什么办法?”
    我站在董晴旁边正,思忖自己是不是开玩笑过了头,把董晴真的惹恼了。见董晴问我,竟然语无伦次起来,“哪个,什么。我想让你在这等会儿,我去抢险指挥部找人来接你。”
    “不用了,”董晴站起身,“你背我去。”
    我瞪大眼睛看着董晴,这姑奶奶不会是生病发烧吧。在与董晴的接触中,我能清楚地感觉到董晴虽然外表泼辣、直爽,但骨子里却是相当保守的女人,从她误解我“”而嫉恶如仇的态度上就能感觉的到。我本打算同她开开玩笑想背她走,怎么我还没开口,她自己却往钩上撞。
    “你不想背我?”董晴小脸一沉严肃地问。
    “是个男人都想背。”我k,我怎么把心里想的都说出来了,“但是,不太方便吧。”
    “现在是什么时候,这是战场,战场不分男女,你到关键时刻还装保守啊。”董晴严肃地命令道,“蹲下,让我上去。”
    我只能乖乖地蹲下,心里却有种“想泡妞,结果让妞给泡了”的感觉。
    背起董晴后,我心里不由大呼上当。这姑奶奶把救生衣垫在她的胸前,把前胸与我的后背隔开,双手紧紧搂住我的脖子。我后背没有品尝到ru鸽的滋味,却被救生衣里的硬板搁得生痛。
    我双手牢牢托起她的臀部,心里不由暗笑,小样,你这叫顾此失彼,照顾了上边,还是丢了下边。
    边走边想,嘴里哼哼起一个顺口溜“姐夫背妻妹,妻妹向下摸,问是啥东西?答曰坏家伙。姐夫反问她,你那是啥货?妻妹半含羞,这是派出所,专逮坏家伙!”
    董晴扒到我耳边问:“你刚才嘴里嘟囔的什么?”
    “没嘟囔什么啊?”
    “那你刚才想什么了?”
    “你想什么我就想什么了?”
    “流氓!”董晴狠狠地捶了我肩头一下。
    “喂,不要冤枉人好不好。我心里是很纯洁的,你自己如果不纯洁了才会想像我不纯洁。”
    “你纯洁吗?那你怎么脸红。”
    “我脸红吗?我不纯洁时一向脸白。”
    “不纯洁时脸白?”董晴疑惑地问。
    “我不纯洁时,血都跑下边去了。”
    董晴一时没明白过是什么意思来,过了好半天,突然一声不吭地抻出柔软的双手狠狠地拧住了我的两个耳朵,气得骂道,“到什么时候狗嘴里也吐不出象牙。”。
    我背着董晴走了不到一公里,就迎上了抢险指挥部派过来的车。我赶紧把董晴放在前排座上,自己也上了车。
    越野车很快驶进了抢险指挥部。
    指挥部里,人来人往,乱而有序。
    往日宽敞的会议室,如今显得格外窄小,进进出出的工作人员,加上一个接一个的电话铃声,使空气凭添了一股紧张气氛。
    我们很快与镇州市委宣传部的同志们接上了头,并从他们那里拿到了最新的《灾情通报》。
    十分钟后,我与董晴把定南县的最新消息发回了报社。
    《定南县七万群众已全部安全撤离。洪峰将于今日傍晚六时到达该县》(本报记者董晴。莫友明)记者从定南县抢险指挥部获悉,截止到今日下午4时,定南县泛区内53个行政村,7万余名群众已全部撤离,目前群众的临时安置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之中。
    ……
    ……
    把消息传给报社后,我把董晴扶到了抢险指挥部的临时医务室。医务室的大夫都是定南县人,他们十分热情地给董晴进行医治。
    我站在医务室门口正想点烟,却听到另一个房间里两个小护士的谈话。
    “你们村上的人都出来了吗?”
    “应该都出来了,我刚打电话问我爸爸了。你们村呢?”
    “我们村好像出来的不多,听说都跑村后大土山上去了。”
第四十三章 紧急撤离
    驻地记者骑着老鼠追猫第四十三章紧急撤离我吸完烟回到临时医务室。
    大夫们仍在给董晴按摩,他们的按摩手法与正规的中医推拿相差太远,简直就是小儿科。
    我站在临时病床前开始与董晴商量下一步的打算。
    我率先提出了个人的想法:“我们俩兵分两路,一路盯在抢险指挥部,随时汇总各处上报的灾情信息;一路去实地采访,了解灾民的真实情况。鉴于你有脚伤,你就担任第一路吧。”
    董晴只能点头同意。
    “今晚八点,抢险指挥部召开抗洪抢险调度会,如果我赶不回来,你就去参加。”我接着说,“我的手机还在水利局的吉普车上,等他们来时不要忘了给我拿下来。”
    董晴叮嘱我了几句,我随口答应着就走了出去。
    在我走后,董晴盯着屋顶沉思起来。她从我的谈话里敏锐地感觉到我有事情瞒着她。她知道我这人一向新闻敏感度特别高,总能在别人还没发觉时却能找出新闻敏感点,抢出独家报道。我曾经同一个挑着茶担沿街卖茶叶的温州人攀谈,从那人嘴里得出信息,结果整出一篇经济述评——《温州人看省城的商品一条街》,这篇述评竟然引起了省领导的重视,专门组织了一个考察团去了温州。
    从董晴那里出来,我急忙去了抢险指挥部会议室,在那里找到了镇州市水利局的吴应新局长。
    吴局长听完我讲的情况后,立即向市领导进行了汇报。
    市领导马上派人找来了那两个护士。
    那个小护士结结巴巴讲完村里的情况后,市领导火了。
    “火速派人去土台村把村民接出来,少了一个我扒了你们的皮。”电话中,市领导向土台村所在乡的书记叫骂着。
    摔了电话,这位市领导立即下令所有人员分村包干,再一次查看是否还有没撤离的群众。
    一大屋子的人立时散去,各自奔向自己的承包村。
    我盯准了去土台村的那位干部,同他一起坐上快艇向土台村冲去。
    行进中,这位姓马的干部抱怨道:由于多年没见过洪水,倒是年年干旱,去年为防洪也曾动员村民撤离,但洪水没有来。今年再动员老百姓撤离,他们根本不相信。今天上午,在干部们苦口婆心地劝说下他们才全部撤了出来,可等到中午没见洪水来,天又下这么大的雨,一定又偷偷跑了回去。
    快艇行进了约二十分钟后到达了土台村。
    我与马干部走进村后,一下子傻了眼。
    这个村至少还有上百名村民没有撤离,而且多数是妇女和老人。
    这些人正从各自的家中把大大小小的物品向村后一个很高的土台上搬运。(当地人竟然把这个土台称为土山!)我拉住一位老大爷问:“大爷,洪水马上就要来了,你怎么还不撤到大堤上去。”
    大爷很自信地说:“别听他们胡说,去年都搬了好几回,也没来洪水,倒是把地里的庄稼都旱死了。”
    “这次是真的,上游下大雨造成了山洪暴发,水库不得不开闸泄洪。”
    “都说上游有水库,那他为什么天旱时不放水,涝了却淹我们?”大爷气愤地问。
    老大爷的问话让我一时无法回答。上游的这两大水库平时主要供给省城饮用,水库若在天旱缺水年份,按现在这个流速向下游放水,相当天每分钟放出一辆“桑塔纳”。
    这就是市场经济!
    老大爷见我不说话,略带气愤地说:“你们这些干部,就知道跟着瞎起哄,真关心老百姓的话,给我们发点化肥。”
    马干部走了过来,“老人家,这位是省报社的大记者,你跟人家说化肥的事干什么,你还是带大伙撤离吧。”
    老大爷一把抓住我的手,“你真是省报社的?”
    “是的,大爷。”我认真地点点头。
    “那我刚才对你说的话…”
    “行了大爷,人家不会往心里去。”马干部见老大爷唠叨没完,有点着急。
    “我让他一定往心里去!”老大爷提高了嗓门,“小伙子,你把大爷的话在报上叨叨、叨叨(“叨叨”——报道),也让那些当大官的人知道我们的心思。”
    我认真的点点头,“大爷,我一定帮你‘叨叨’一下。但是,现在你一定要相信我,这次洪水真的很大,你能不能撤离到大堤上去。”
    老大爷直起腰开始喊起来:“老马家、小四他娘、四狗子快跟着船撤到大堤上去,洪水真的要来了。”
    老大爷的号召力很大,一大帮村民很快向快艇聚去。
    第一艘快艇满载村民向大堤驶去,第二艘快艇又赶了过来…
    …
    村民已越来越少,现在只剩下二十几个妇女和这位老大爷。
    距离洪峰到来的时间只剩下半个小时,而最后一艘快艇却只能装走20人。照此计算,今晚肯定有人不得不留在土台村!
    在人们焦急的等待中,河岸上出奇的寂静。
    远处快艇“嗡嗡嗡”的声音随风传来,竟能激起人们紧张的心跳。
    随着快艇由远到近,我突然看见一个熟悉身影也在上边。
    董晴!!
    老天爷,她这时来这里干什么?!
第四十四章 滞留土台村
    驻地记者骑着老鼠追猫第四十四章滞留土台村董晴下了快艇,一瘸一拐地走了过来。
    董晴在我走后,虽然敏锐地感觉到我一定又发现了重大事情,但她思来想去,还是有点莫名其妙,我们俩始终在一起,我怎么会突然就嗅出了重要情况。董晴同时感觉到,这件事情一定很危险,不然我临走时不会半点口风也不给她透露。
    她不顾大夫的阻拦,一瘸一拐地奔到抢险指挥部会议室。
    会议室里,镇州市庞振江市长正在伏在桌子上看定南县地图。
    “庞市长,发生什么事了?”
    “土台村还有没撤出来的群众。”庞市长认识董晴,“小董啊,你腿怎么瘸了?”
    “我没事。”董晴急忙又问,“省报的莫记者去哪里了?”
    “哪位是莫记者?”庞市长问。
    “刚才和我在一起的那位。”
    “没注意。”
    因为我没带手机,董晴无法与我联系,同时她又不敢确定我是否去了土台村,只能忍着巨痛自己前往土台村采访。
    等她一瘸一拐地奔到大堤上时,去土台村的快艇早已全部出发。再后来,她只能赶上这最后一班快艇前往土台村。
    董晴却不该疏忽,洪峰大约再有半小时就到了。如果群众不能全部撤离,她同样会被洪水困在土台村。
    董晴在快艇上远远就看见了我,长长出了一口气,暗自高兴我抓住了这条重要报道。
    她爬下快艇,一瘸一拐地向我这这奔来,远远地听到我一声怒吼:“你过来干什么,赶紧给我回快艇上去。”
    周围的老百姓都吓了一跳。大家都把目光投向我们俩个。
    “我过来采访,管你什么事。”董晴毫不犹豫地回了我一句,竟然走到马干部跟前装模作样地采访起来。
    董晴气恼我这么大的事不同她通气,现在铁上心地与我叫板。
    “董站长,我们俩已经有过明确分工,我负责实地采访,你负责收集信息。你是不是越权了。”
    “我们之间是有明确分工,但更需要合作,更需要多沟通。这么大一件事情,你一声招呼不打就跑来了,这是合作吗?这里不需要没有团队精神的人,我已向总社打过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