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穿越奋斗之幸福生活 >

第17章

穿越奋斗之幸福生活-第17章

小说: 穿越奋斗之幸福生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这也是正常现象,对于手里从来没有存银的农家人来说。

“其实还是这一次咱们卖的钱多,这次又卖得新药材蒲公英又好挖,又好整理,药铺给的价钱也比较高。”李青山总结。这是一个多月大家共同努力的成果。

“可是爷爷,咱们也就认识这两种药材,可是它们都是春天生长,过了这段时间也就没有了,咱们也还要想别的办法吧!”李慧作为发现药材的人,忍不住提醒大家,这卖药材终归不是长久之计。

“可是一时半会的也找不到其他的办法,只能先走一步说一步了,以前连这些银子都没有日子不也照样过来了吗。”李青山现在已经不把李慧当小孩子看了,还是认真的回答了李慧的问题,家里其他人也都觉得习以为常了。

“是啊,这点子也不是大风刮来的,走一步说一步,这钱省着点花,够花几十年了。”李安福说,他已经很满足了,人要知足常乐。

“爷爷,这样吧,过了这段时间也就没这么忙了,我觉得还是送哥哥们去学堂吧!家里也有一些银子,还是尽早学习吧,就算将来不考功名,认识一些字也还是很有用的,给人当账房都比种地强。”

“进学堂,惠儿,这可不是小事情,家里你几个哥哥年纪也都不小了,要是进学堂肯定是都要去的,不能厚此薄彼,这可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呀。”李青山一吃惊,当了一辈子农民从来没想过自己的孙子还能进学堂,总感觉那是有钱人家的事情,和自己没关系。

“是啊,听说学堂的束脩一年都要十两银子呢,这还不算吃饭呢?要是加上书纸费用,就要差不多二十两,你说咱家这么多人,都去得话肯定上不起啊!”李安福觉得虽然这段时间是挣了一些钱,可是还是觉得自己是土里刨食的,没有觉得自己是有钱人。

“哎呀,爷爷,爹,咱们以后会挣更多钱的,不能因为眼前的利益就放弃读书,时间是不等人的,大哥大堂哥年纪也不小了,要是现在不读,以后就没机会了,趁着这个机会,一定不能错过。”李慧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可不想自家人都是文盲,大字不识一箩筐。

李青山狠狠的抽了几口旱烟,长舒一口气,终于下定决心:“读,咱们家的男娃儿都去读,不能偏心这个那个的,要读都读,老大,你过两天到镇上的学堂里问问,看束脩一个人要多少,到时候让锦儿、谦儿、程儿一起进学堂,斌儿明年再去,先让他们几个大的回来教教他,你们都没意见吧!”

“没意见!!”大家异口同声。

分割线----------

说干就干,上学堂是李家近几年最大的事,一大早,李安福和李安禄就出发了,一路上都是虎虎生风。

镇上一共就两个学堂,一个是落魄的秀才,考了几次举人都没考上,就在镇上开了个书馆,给孩子们启蒙,另一个比较正式,是一个姓林的举人办的学堂,还雇了两个教书先生,就是束脩比较高,一年十两银子,二落魄秀才只收七两,两家都问了问,都是报名交了钱就可以开始上课。

两个人也打拿不定主意,只好又问了一下其他的的情况,落魄秀才那没有住的地方,吃的话可以自己带,也可以下课出去买;举人家有住的地方,可以管吃管住,要另外交五两银子,两家时都不管书的,书和纸币都要自己买。

一家人现在最关注的就是这个情况了,所以一看到李安福和李安禄回来,都忍不住围上来。

听两个人打听到的具体情况,大家都倒吸一口凉气,这读书真是在烧钱,乡下人还真没有几个能读得起书的,不说束脩,就只一年的纸笔都是一大笔开销。”爷爷,我们就去秀才那读吧,咱家的情况也不是很好,要不是今年卖药材,这是想都不敢想的,我和弟弟们早上早点起,下午下学再回来就可以了,我们跑的快,还能省下一些钱。”作为长房长孙的李玉锦代表几个兄弟发言。

“是啊,爷爷,俺们都愿意来家里的,学的好坏还是看自己的,我们回来还可以教教弟弟妹妹,人格子总不会吃亏的。”

一家人各抒己见,最终就决定让兄弟三个一起进王秀才的学堂,毕竟家里的条件在那放着,要是进举人家的,那一年就要七八十两银子,虽说条件好了一些,可还是有很大压力的,早上做饭的时候多做一些,让他们带到学堂,中午就不回来了。

商量好了之后大家提着的心都放下了,感觉这是丰收的,喜气洋洋的一年,以后家里也要出读书人了。

李玉锦兄弟几个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念书,特别是李玉锦,心想一定要考上功名,为李家光宗耀祖。

李慧心想,以后终于可以不做文盲了,好歹自己还是大学生,不能这么一直下去,以后也可以找借口了。

好想让男主快点出来呀!某作者君就喜欢冷酷专宠型的男主,所以会偏向这个方面啦啦啦啦……放心放心,开始做生意就马上要遇到啦,大家也可以提提意见,顺便帮忙想一下男主的名字,我是起名无能君,捂脸遁走

第三十五章 学堂

对于王秀才来说,这还是头一次一家一下子送他这三个学生的,自己一年也就收个七八十来个学生,毕竟有钱的都上林举人那了。自己也就糊口饭吃。

所以对于一起进来的李家三兄弟还是挺照顾的,毕竟谁都不是圣人,家里供他读这么多年书,就希望有朝一日能够金榜题名,光宗耀祖,奈何资质有限,只能在家乡开一个小学堂,不希望三个学生改投别人名下。

第一天,夫子只是让他们熟悉一下学习环境,和同窗互相认识一下。

李玉锦兄弟几个主动要求只要一本启蒙课本,几个人可以一起看,毕竟这个朝代纸笔都是很贵的,一本启蒙的三字经就要一两银子,体谅家里的情况,虽然有钱了,但是也不能挥霍,能省则省。

学堂里的气氛很是活跃,大家对于新来的几个兄弟无比好奇,夫子让他们几个自我介绍一下,然后安排几人到最后的位置坐下,开始讲课。

第一节课,夫子只是先交他们认识一下自己的名字,没有正式讲书本上的内容。

李玉锦、李玉谦、李玉程记得无比认真,原来自己的名字是这样写的呀,从这一刻他们感觉进了一个全新的世界,那里有无数的东西吸引他们去挖掘。

转眼间,一节课就结束了,有性格外向的同窗过来打招呼。

“你好,我叫林旭,已经读书三年了,你们有什么不懂的可以来问我。”一袭青色学子服,头戴四方学子帽子,配上温润如玉的声音,仿佛寒风萧瑟中飘来一阵温暖,滋润心田。

李玉锦都看愣了,见惯乡野村夫的他感觉他是从画里走出来的谦谦君子。

“你好,我是李玉锦,以后请多多关照。”

“嗨,你客气啥,以后大家都是好朋友了,这是应该的。”从林旭后边探出来一个大大的脑袋。“我是王翔,以后可以有更多的人玩了。”

一看就是大大咧咧,性格开朗的人。配上大大的笑容,更是让人不由得想亲近。

“好了,开始上课了,有什么话下课以后再说,为了照顾新同学,我们先将三字经的一部分,其他同学可以复习一下。”因为人数少,夫子只能这样针对式的教学,学过的同学慢慢地往后,一节课的后半部分教老同学。

对于爱学习的好孩子,总学的上课时间很是短暂,一天很快就过去了,李家兄弟几个不像学堂里的其他人,家住镇上,来往方便,所以几人一放学就收拾东西,和夫子还有同学打完招呼就起身回家。

路上几人还在不停地讨论今天学的字,说到激动处还停下来用树枝在地上写一写。故而几人到家后就看到一家人都在焦灼的等待,

奶奶牛氏迫不及待的上前:“锦儿,你们几个今天在学堂怎么样啊,快点给奶奶说说,都学了啥?”

在众人七嘴八舌,从各个方面,全方位三百六十度无死角的问题中,几人把在学堂的情况事无巨细的描述一遍,包括自我介绍啊,认识的朋友啊,中午夫子帮忙热的饭菜,还有雪的字呀,全都描述一遍,众人还意犹未尽,砸吧砸吧嘴,实在是没什么可问的了。

可大家就是觉得学堂好,李慧估计现在爹娘叔叔婶婶看到学堂里的虫子都会觉得无比可爱,想亲上两口。

“爷爷奶奶,咱们吃饭吧,哥哥们肯定都饿了。”李慧觉得她要是不来打断大家叽叽喳喳的讨论,估计能说上三天三夜。

“爷爷,吃完饭以后,我想让哥哥教我们识字,哥哥们也可以复习,到时候咱家人都要识字,让大家都羡慕。”李慧终于可以提出来识字了,先自己好歹大学生,那也是受过高等教育的,沦落到假装文盲的地步。

“哎,好,老大家的,你们赶紧摆饭,吃完好好学习,咱家也出读书人了!”

一家人热热闹闹的吃饭,期间话题不离学堂。

另一边,村楼的大槐树下,大家讨论的话题也不离李家一下子送三人上学堂。

“你们听说没,今天,李安福他们家一下子送了三个孩子进学堂,我的天哪,那要多少钱呀,他们也真是舍得。”王寡妇每天就爱八卦,村里鸡毛蒜皮,谁家婆媳吵架了,谁家猪下崽了,就连谁家吃肉了她都能给人宣传的满存尽知。

“真的吗,庄户人家有钱了谁不是存起来,除了村长家,也没人送孩子读书,更不说一下子送仨了,是真的吗?”。李老大家的手下飞针走线,一边八卦一边不耽误干活。

“当然是真的,我怎么可能说假的,我都看到了,能有假吗?”。王寡妇显然气氛别人怀疑他的能力,说实话,王寡妇一人也挺不容易的,丈夫早些年就死了,也没留下孩子,伤心好一段时间后就爱八卦了,没事就在村头和人聊天,估计是怕一个人孤单了,忍不住要伤心,所以就借着这个转移注意力。

村里的女人没什么娱乐,也就是东家长西家短的唠嗑,一个话题都能津津乐道的聊很久,一直到天擦黑,大家才依依不舍得离开家去了。

李慧家其乐融融,李玉锦再给弟弟妹妹们讲课,其实也没多少东西,就是夫子讲的“人之初,性本善”》

李玉程最先忍不住,“我来讲。我来讲,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人在出生的时候,本性都是善良的,没有好坏之分。这个字是这么写的。”说完用手指在地上写。

李慧李玉斌还有五岁的李玉华都跟着在学。孩子们学得认真,大人们也看得认真,怎么看怎么觉得高兴,你要是问他们为什么这么开心,他们肯定嘿嘿一笑,就是觉得高兴。

一家人吵吵闹闹,完全不知明天就是村里谈论的焦点,并且这个话题被津津乐道好多天,以至于好多家都萌生了送孩子进学堂的想法,无意中带动了大家学习的积极性。

感觉每天都过得稀里糊涂的,好久都没有更新了,每天在教研室都不敢写,写一会也是偷偷摸摸的,今天在宿舍写了这么多字,各位亲们别嫌少,作者君要休息了,明天还要早起做试验,大家也都早点睡啊!早睡早起好身体,虽然也不早了,晚安!

第三十六章 识字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农人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着这个乏味而又单调的劳作,他们用辛勤的汗水浇灌着土地,冬日冒着严寒,夏天顶着太阳,挥洒着汗水。

而李家村今年度过了最是忙碌但又最满足的季节,转眼间,茵陈已不能再挖了,伴随着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