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乱世兰陵 >

第54章

乱世兰陵-第54章

小说: 乱世兰陵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洋淡淡瞟了眼高殷,然后拿起身旁的佩剑扔到高殷面前,修罗般的狰狞面孔带着几分醉意更显可怖,而声音中也尽是不带任何感情的冷酷:“杀了他。”

那囚犯一听,顿时脸上尽是恐惧,想要挣扎的站起身来,却被身旁的侍卫死死按住。

而高殷则是一脸错愣的望着自己的父亲,半天才回过神来,他向高洋恭声说道:“父皇,上天有好生之德,请恕儿臣不能从命。”

高洋仰头又喝下一杯烈酒,然后冷冷的瞪视着高殷,声音依旧残忍:“朕命令你,杀了他!”

高殷在高洋那样的目光下生生的打了一个冷颤,但是他还是没有拿起脚下的剑,只是扑通跪倒在地:“儿臣虽不知此人犯了何罪,但是圣贤常说得饶人处且饶人,上天有好生之德,即使罪大恶极也不至于以死抵罪,还望父皇收回成命。”

“圣贤?你平日里读的究竟是些什么书,身在皇家竟如此软弱心肠,朕最后再说一遍,杀了他!”高洋突然将酒壶扔到地上,顿时酒香四溢,而青花碎片亦是遍布一地。

一时间无人敢上前,高殷也在高洋那般咄咄逼人的逼视中缓缓拿起地上的剑,拔出宝剑,寒光显现,高殷只觉一身冷意,而高洋则静静靠坐在座上,冷冷的盯住高殷。

那囚犯此时早已吓得冷汗一身,但是却终是挣脱不了侍卫的禁锢,只能跪在地上浑身颤抖,口中也在不断的哀嚎着殿下饶命。

握剑的手忍不住颤抖,高殷本就是饱读圣贤书的文雅太子,再加上随了皇后温婉的性子,平日里连只蚂蚁都没踩死过,哪里会杀人,此时被高洋逼迫着不得不提剑,只是那一剑却始终刺不下去。

见高殷只是战战兢兢的颤抖的拿着剑,耽搁半天却始终没有杀了那囚犯,高洋顿时火气直冲脑门,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抓起手边的马鞭对着高殷就是一鞭。

高殷背上吃痛,手中的剑也应声而落,可是还来不及反应过来,高洋又在高殷背上落下重重的两鞭,把这文弱的太子打的瘫坐在地,呆滞的不断发抖。

“整日里看的尽是些汉人那套的诗书礼仪,却终不懂君王之道,骨子里也尽是妇人之仁,如此,要朕日后如何将这江山交给你,今日,朕便要让你知道君王之道在于一个狠字。”

说完,高洋弯身捡起地上的剑,对准那囚犯的心口便是一剑,鲜血喷溅而出,顿时高殷脸上鲜血满面,口鼻中也全是浓重的血腥味。

但是他似乎还未从震惊和恐惧中缓过神来,只是呆坐着,嘴中已经含糊不清,身体更是忍不住的战栗着。

高洋不耐的瞥了眼高殷,不耐的对近侍吩咐道,“送太子回宫!”

血洒金凤台,那一剑毙命的囚徒临死前瞪圆的双目,从此缠绕了高殷一生,那是无法摆脱的恐惧梦魇,夜夜梦回之时,便是那枉死的魂魄索命而来。

也是自此,那个温婉亲切,待人和善,礼遇有加,才华卓越的太子殿下不复存在,终日里只是将自己深深锁在殿中,沉默寡言,时常还会精神恍惚,尤其是夜间噩梦连连,面色苍白似是丢了魂一般,早已没了平日里的谈笑风生和少年的意气风发。

第九十三章 东山之行为父忧

皇族出行,一向是浩浩荡荡的队伍,壮阔不已,此次东山之行也不例外。就连近侍便有百人,更别提什么宫女侍卫了。

百官随行,自是更加增加了队伍的人数,高洋乘坐的龙辇稳稳的在侍卫的护卫下前行着,此次他独身一人,身边没有带一个妃嫔,就连皇后也没有随行。

见惯了这段时日高洋的左拥右抱,大家倒有些意外。

郑嫣骑着风影款款而行,回身望了望身后长长的队伍,身旁的长恭见此一笑,“嫣儿,你望什么呢?”

“这么长的队伍,要走到什么时候才能到东山啊,不过是去东山祭祀祈福罢了,何必要这么壮大的队伍。”郑嫣回头有些不以为意。

“皇家出行本就如此,好在东山同邺城相距不远,再走个半日也就到了。”长恭见郑嫣神色间的倦色,不禁担忧道:“若是累了,便回马车休息去吧,何必非得骑着风影风吹日晒的。”

郑嫣摇了摇头,“无事,若是坐回马车只怕我会闷死,这样骑着风影,还能赏着这一路的风景,如此倒有趣多了。”

“我是怕你这一路舟车劳顿的受不住,不管如何马车里还是比骑马要舒服多了。”

“我哪有你想的那么柔弱,呆在马车里我才是真的受不住呢。”郑嫣瞟了瞟长恭,但眸中却包含了些许柔情。

长恭释然一笑:“也罢,让你回马车你定是坐不住的,反正也快到东山了,不过若是倦了就别逞强,不管如何累了就该休息。”

“好了,我知道了,不会逞强的。”

“对了,郑大人的伤如何了?”长恭侧首关心的问道。

闻言,郑嫣眉色间又泛起担忧,“如今也快没事了,但是还需静养。”

想起父亲的伤,郑嫣不禁心惊,那日高洋又喝醉了并大肆挥刀砍向身边的宫女内侍,而这一幕刚好被前来奏事的郑元清和左仆射赵德撞见。

作为臣子,见此一幕自然是要进谏的,两人遂上前劝阻高洋疯狂的行径,谁知高洋酒醉后谁也不论,只要有人上前他便挥刀砍向谁。

而跪在前面的赵德无疑便瞬间变成了高洋刀下之魂,稍稍跪于后方的郑元清所幸捡回一条命,但是却也被砍伤。

那是郑嫣第一次见自己的父亲受那么重的伤,记忆中的父亲都是青衫长袍,修长的身形中透出一股清冷却不孤傲的气息。那般飘飘若仙,那般不着尘埃,可是却也有那样紧闭双目脸色惨白,浑身缠满纱布的时候。

当宫中来人抬着浑身是伤的郑元清回府时,郑嫣便是一阵眩晕,若不是身旁的南宫扶住她,只怕那时她便会直接昏倒在地。

但是她知道她不能有丝毫的慌乱,稳了稳心神,郑嫣命人将郑元清抬回房中小心的放到床上,然后给宫中的几名内侍打了赏。

虽然郑元清的伤口已经在宫中进行了彻底的清理,但是郑嫣还是不放心,遂快马赶到将军府请来了靖轩。

刚刚回府走到郑元清的屋外,便听到里屋方静若低低的啜泣,郑嫣脚步一顿,微微叹了口气,然后同靖轩一同走进了里屋。

天辰见郑嫣进来,忙跑过去拉住郑嫣的袖子,神色间亦是满满的担忧:“姐姐,爹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怎么会伤的这般严重?”

郑嫣安慰的拍了拍天辰的肩膀,“好了,让靖轩哥哥先帮爹看看伤口,至于爹为何负伤,我也不是很清楚,眼下还是先将爹的伤治好才是。”

天辰点了点头,放开郑嫣的袖子,看向身旁的靖轩,眼中诚恳一片:“靖轩哥哥,你快去看看我爹的伤吧。”

靖轩点点头,望了望这对一脸忧心的姐弟,冲他们安心的淡淡一笑,然后走至郑元清的床边仔细的为他检查着伤口。

方静若哽咽着起身让出床边空地,好让靖轩能够仔细看诊,天辰走过去握紧了她的手,方静若侧首望着天辰,眼中安慰不少。

郑嫣静静的看着这一切,突然便觉得心中一痛,别开眼去,但是那心痛却未有缓和。

不多久靖轩便为郑元清仔细检查过了,他走回郑嫣身边,安慰道:“郑大人的伤已经无碍,虽然刀伤很深,但好在宫中御医已经及时做了仔细的处理,伤口已经无妨了,只是这段时日怕是要卧床静养了,切勿操劳。我再开几副方子,对郑大人伤口复原会很有帮助。”

“多谢靖轩哥哥了。”郑嫣闻言心中终于一松。

“你我之间不必言谢。”说完,靖轩便走至案前,提笔很快写下了几张方子。

郑嫣接过单子,很快找来府中家仆下去抓药去了。

送走靖轩,郑嫣终于支撑不住,瘫软着坐在椅上,一旁的南宫忙递上一杯热茶,“小姐,喝口茶吧,如今老爷并无大碍,你也不要过于担心了。”

郑嫣接过茶盏,轻抿一口,却觉得索然无味,于是索性放下,转头对南宫吩咐道:“南宫,你去打听下父亲究竟为何负伤。”

“嗯,小姐宽心,我这便去打听。”南宫点头退下,匆匆离府去了。

郑嫣坐在椅上,久久没有移动半分,虽然很想去看看父亲醒了没有,但是她不想撞见一直伺候在旁的方静若,虽然这几年两人的关系有所缓和,但是郑嫣心中还是无法心平气和的去对待她。

尤其刚刚那一幕,天辰握着她的手守护在父亲床边,郑嫣望在眼中,竟突然觉得自己倒成了那最多余的那一个,静默的站立在一旁,竟有些手足无措起来。

或许,是自己当初的到来,打乱了他们的生活。郑嫣这样想着,突然一阵疲惫袭来,竟靠在榻上睡着了。

傍晚的时候南宫才带来消息,将自己打听到的缘由告知郑嫣。郑嫣只觉心中发紧,不禁一阵后怕,若是跪在前方的不是赵德而是自己的父亲,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心惊的同时,郑嫣也不觉在心中咒骂高洋的疯癫无德,只是自古君君臣臣,却又有无法逾越的距离。忠义心中留,不管如何那都是高高在上不可亵渎的皇帝,即使不幸成为他的刀下亡魂,也只能叹为君尽忠罢了。

郑元清第二日便醒了过来,好在靖轩医术精湛,伤口也没有发炎,只是无法下床而已,这倒是让郑嫣放心不少。

这几日郑元清伤口已近愈合,只是元气还未完全痊愈,所有此次东山之行,郑元清没有一同前往,而南宫也被郑嫣留在府中照料一切。

长恭闻听郑元清在宫中负伤也是一惊,火速便赶往丞相府陪在郑嫣身边处理着各种大小事,那几日望着郑嫣深深的倦容,他除了心疼除了为她分担就别无他法。

如今听郑嫣说郑元清伤势已好,自己也松了一口气。“如今郑大人既然已无大碍,你也莫要再伤神了,这段时日下来你瘦了不少。”

郑嫣浅笑低头,复又抬头望着长恭,“嗯,我知道。”两人对视的侧脸被迎面的阳光笼罩,金色的光芒环绕,唯美动人。

第九十四章 苍天降言变故生

果然真如长恭所言,不到半日,众人终于到了东山。

东山岸伟,茂密的丛林掩盖住整座山的风景,却依旧淹没不了让人观之的宏伟。高耸入云的峰顶,让人望尘莫及。走进山中,沁凉的山泉缓慢的流动着,甘甜可口。

几番劳累,一到行宫,高洋便吩咐众人各自休息。无意郑嫣瞥见他眼中深深的疲惫,竟突然有些同情这个身在高处的帝王。

高处不胜寒,想必那冰冷的龙椅也并非像别人想象的那般好坐吧,整日以酒为伴,恐怕也只是因为孤寂了太久,压抑了太久,才会有那些疯狂的行为吧。

郑嫣在心底为高洋深深的叹息着,但是来不及多想,转身的瞬间便望见不远处走下马车的太子高殷,今日的太子倒要精神了许多,只是面色还是有些苍白。

谦谦君子,待人和善,美名远播,书法诗词无一不是上乘,那是曾经的太子。而如今羸弱不堪,每日被噩梦缠绕,精神恍惚,金凤台一事,确是给他造成了难以回还的阴影。

跟随太子站在一旁的靖轩抬头便看到了郑嫣看过来的视线,见她眼中显现的恻隐之色,淡淡的点了点头,便随着太子进了行宫。

“有些事我们既然无力去改变,不如就随它去吧,你莫要事事忧心,我们进去吧。”长恭走到郑嫣身边,微微侧首挡住了她看向太子的视线。

郑嫣收回视线,点了点头,“我只是觉得可惜了而已,毕竟当初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