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从来没有神圣的-第4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轻装蒙古人骑兵,并没有利用哨音来指挥作战的能力。因而一度受挫。被诺曼骠骑拼命砍杀,甚至有极端一些的,直接将阵型冲垮。紧接着,便是一边倒的屠杀了。
但是,那些最顽强,最顽固,最勇悍的蒙古骑兵则不同,尽管因为对方的紧密阵型,所以要面对数量远超过己方的士兵——但是,这些敢拼命的蒙古骑兵,仍旧能用以命换命的战术与诺曼骠骑同归于尽。他们无视从其他角度,其他紧贴在一起的诺曼骠骑兵的猛砍,单单死盯着其中一个。无视防御,拼死也要挥砍出一刀去——当然,最终的结果并不尽如人意。那诺曼骠骑多半会选择防御,以抵消蒙古人的攻击,从而让旁边的袍泽砍掉他的脑袋。
尽管如此,毕竟,蒙古轻骑兵在数量上,是诺曼骠骑兵的三到五倍。而且毕竟,蒙古人是这个世界上最强悍坚韧的游牧民族,所以一时间的下风,并不能撼动他们。反而会让他们更加拼命的反击。
很快的,诺曼人便发现了,倘若从蒙古人的阵营发动冲锋,会遭受到很大的阻力。但是,倘若从其他游牧民族的阵线冲锋的话,就会好像从前的那些经典战役一样,以骠骑兵的完胜告终。
“停止攻击那些蒙古蛮子!转过去,转过去!我们先攻击那些杂碎的游牧民!”
很快的,一个个骠骑百夫长便看出了其中的玄机,这样怒吼着,转变了战书,虎入羊群一般对着那些蒙古人的其他游牧盟友大肆屠杀。
就这样,蒙古人派遣出去的近五万轻骑兵部队先后崩溃了。他们或者被诺曼骠骑兵砍下了脑袋,炫耀武功,又或者被马蹄踩踏成了肉酱。只有极少量的军队溃逃,活着回到了他们的军队之中。而诺曼人,损失不足三千!!
逃回去的蒙古人张口结舌,面容扭曲,好像受到了极大地惊吓一样——而事实上也的确如此。这些心高气傲的蒙古人从来没有想过,这个原本,在他们想象中只会凭借着城高池深防御作战的国家,竟然会拥有如此强劲的轻装骑兵。
在这之前,只有速不台一个人曾经领教过诺曼骠骑兵的威力。重骑对轻骑,最后惨胜。他也曾经说过,诺曼人的骑兵部队不好对付。但是一种蒙古将军都没有当一回事儿。谁都想不到诺曼骠骑兵竟然厉害到了这个程度。
“……再派遣更多的骑兵过去,不求胜利,务必拖住对方两翼骑兵就是。”听到兵败的消息,窝阔台面色一沉,紧接着这样下令道。
“单单是两万偏师,便要调动我蒙古十万精锐骑兵过去。这仗似乎……”在窝阔台两侧,一众蒙古将领面色也不太好看。原本兴致勃勃的冲过来,想要堂而皇之,轻轻松松的击垮诺曼人来着。但是现在看起来,似乎要被击垮的是他们蒙古人来着。
“不用担心,这不过是一场小小的挫败罢了。对方的那两万骑兵,恐怕是诺曼皇帝麾下最精锐的部队了。他原本是想要用那些部队骚扰,进攻我们的侧翼。但是这个企图被我们识破了。那就没什么好怕的了。只要能够将正面的诺曼步兵们击垮,那么那两万偏师自然不在话下!”
听到窝阔台这么说,一众蒙古将军们重新的恢复了笑容,看起来士气也增加了一些,但是这究竟是真的,还是装出来的,就只有长生天知道了。
正面,当在两翼,骠骑兵自由的猎杀蒙古轻骑兵的时候,诺曼帝国那前进缓慢,但是气势十足的主力部队,也逐渐靠近了蒙古人的营垒。诺曼帝国引以为傲的重装弩兵组成的第一道阵列那重弩仿佛可以射破成吉思汗所在的黄金大帐了!
“出动!针锋相对!我们是伟大的成吉思汗的部族,我们是天下无敌的蒙古人!绝对不能被那些诺曼人比下去!更何况,我们的军队是他们的两倍!”当侦骑来报,说诺曼主力逐渐逼近的时候,窝阔台这样呐喊着:“将我们所有的军队都动员起来,出营,与诺曼人决一死战!!!”
于是,当诺曼人距离蒙古人的营地还有三公里左右的路程时,蒙古军营在窝阔台的气愤的喊叫中“活”了过来,号角震天,鼓声动地。六、七十万的蒙古大军以三万质子军为先导,逐渐从营垒中走出,在诺曼军队前方列阵!
第六十一章弩弩弩(求月票!)
第六十一章弩弩弩(求月票!)
弩者,怒也。当年,埃吉尔将诺曼帝国最新锐的连射弩命名为埃吉尔之怒,便是因为这句古话。比起弓,弩更加容易操纵,更加容易瞄准,也具有更强的威力。原本存在的发射速度缓慢的缺点,也被诺曼帝国新锐的连射弩给抵消了。而就算是使用较为旧式的滑轮重弩,因为这种弩使用了机械力,可以更省力的拉开,因而在积攒一段时间后,弓手会因为连续张弓而手臂酸痛,无法施展。而弩手却仍旧可以继续射击。
而且随着科技的发展,再加上诺曼帝国所遭遇的对手装备越来也精良。就好像会现在与诺曼人敌对的蒙古精锐。长弓根本无法刺穿他们的双层鳞甲。除非运气非常好,集中他们防护不多的脖颈与脑袋,才能够有效杀伤敌人。否则的话只会是“啪”的一声,被对方厚重的甲胄弹开来。
然而弩就不一样了。平射威力极大地弩矢,可以轻而易举的穿破两层,乃至是三层厚重的鳞甲,有效杀伤蒙古精锐士兵。即使是威力较小的连射弩,也可以在有效射程内杀死重装甲的敌人。
事实上,倘若不是因为连射弩的造价太贵重的话,埃吉尔还希望他的军队能够装备更多的这种精良武器。然而,每一柄连射弩,包括两套更换用的零件,保养用具以及特制弩矢。这样一套装备需要一百五十诺曼金。如此高昂的价格,即使是诺曼帝国这样庞大的国家也无法承担。所以,在诺曼帝国与蒙古人交战之前,诺曼军队,也只有四万新式陆军装备了两千具连射弩。
两千名被称作帝皇之怒弩兵的士兵,也被分成了四份,每一队五百人平均的分在了四个新军军团里面。并没有单独成军。每一个帝皇之怒弩兵,都被埃吉尔当做宝贝一样,经过严格的训练和测验。可以说,他们的战斗素养和培训他们的价格,并不比一个诺曼骑士要差。
说起来这就是一点点积攒家底的农耕民族的悲哀呢,埃皇诺大的家业,花钱却不能像是铁木真那样大手大脚,而要精打细算,甚至有些时候还不得不发行铸币税,乃至造成通货膨胀……
不过,这也只是这一段时间的,暂时的困难罢了。除此之外,在与蒙古人进行了长时间的鏖战之后,埃吉尔的点券也积累了不少。为了与蒙古人进行决战,他消耗了极大量的点券,以平均价格(因为有通货膨胀)两百点点券的价格,兑换了两千名帝皇之怒弩手。总共花费点券四十多万。这是目前唯一一支独立成军的连射弩部队。划归皇帝直属。
虽然一下子花费了四十多万点券,让埃吉尔觉得很心痛。但是在看到了这些弩手的时候,埃吉尔觉得这笔款项花的值得。
蒙古人一如既往,凭藉着他们的强大的骑兵部队,成为了进攻的一方——总共三万质子军组成的黑色洪流,凭借着他们吞天噬地一般的恐怖气势,刚刚步入战场,便向着诺曼人发动了猛烈的冲锋!这些黑旗黑衣黑甲的黑色骑兵宛如地狱厉鬼一般,恐怖至极!
然而,面对着这样的冲锋,埃吉尔却是面带笑容,不慌不忙。右手轻轻抬起,雍容华贵的一句:“射击。”音调也就八十分贝。看起来,这位皇帝在侥幸击败了成吉思汗一次之后,就有些——不,不是有些,而是完全的忘乎所以,觉得自己天下无敌了。
嘛,虽然说他这么想也不能说完全是错的,但是至少矜持一点,不要这么不要脸好不好?
就这样,在不要脸的疯子皇帝的一声令下,诺曼帝国号角声顿时响起。发出了最为简单的命令,弩手,射击!
这个距离,乃是滑轮重弩的射程之内。总共五千弩手分成四组,每组一千二百人,在战场正面布置两组,在战场两翼,呈u字型的阵列两侧各布置一组。这些弩手四百人一排,排列成三列阵型。以三段式射击阻击蒙古铁骑。u字型的却月阵让蒙古质子军铁骑遭受三面的连续不断的射击。尖锐弩矢足以刺破最坚固的重型甲胄。在射程内,诺曼的每一名重装弩手,都至少射击了四轮。总共两万支弩箭,将质子军前锋屠杀殆尽!
“冲锋!冲锋!!冲过去,那些诺曼人的弩手便不足为虑了!!!”蒙古千户,百户们这样怒吼着,冲在前头,质子军精锐如同受伤暴怒的恶兽一般,威势不减,继续向着诺曼人冲锋着!
紧接着便是第二阵!也是诺曼皇帝最引以为傲的连射弩手们!总共两千连射弩手在蒙古人冲入射程之后,便开始了连续不断,如同暴风雨一般急促的射击!以改良过的,兼具射击速度与强度的连射弩,向着蒙古铁骑抛洒无数的弩矢。
“一秒一矢!”这些帝皇之怒弩手怒吼着他们的口号,并且极为娴熟的拉动拉杆,使弩箭上膛,然后扣动扳机,再拉杆,扣动扳机……每一次射击的间隔都准确的控制在一秒钟之内——他们与普通的重装弩手不同,是以两列宽松的散兵阵列作为射击阵型。后面一排帝皇之怒弩手站立着,前面一排则半跪着射击。这使得他们一定时间内发射的箭矢数量增加了一倍!
以散兵阵列,两排士兵自由射击。加上发射速度飞快的连射弩。这简直就可以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期的战术了。尽管数量只有两千人,但是威力却恐怖至极。首当其冲的一批蒙古骑兵,有些人一瞬间身上就中了几十支弩矢,哼都没哼一声便倒地阵亡。随着“嗡嗡嗡嗡嗡……”那震撼人心的弩矢破空声连续不断的响起,两千具连射弩所造成的杀伤,已经远远地超过了之前五千诺曼弩手所造成的!
在这段时间内,诺曼的科研人员,那些机械师,铸造师,数学家,物理学家,制弩大师,以及炼金师和高级铁匠们群策群力,再度改良了埃吉尔之怒连射弩。使之达到了堪称完美的地步。参与这项工程的科研人员们自豪的声称,古往今来,再没有一件武器好像埃吉尔之怒一样,可以达到如此程度的威力了。
对此,埃吉尔一笑了之。看着他们,对着正在研发新式火炮的另一个科研组努了努嘴。紧接着这些人就没声音了。而恶作剧成功的诺曼皇帝也畅快的笑了起来,虽然作为补偿与道歉,必须给这些科研人员双份的奖金……
经过再次改良的埃吉尔之怒连射弩,有效射程已经从八十米提升到了一百二十米。八根弩弦也提升到了十根,可以连续射击十次。在一百二十米距离内足以射穿重型链甲以及之相应的重型鳞甲——虽然蒙古质子军套着双层鳞甲,难以射穿。但是目标更大的蒙古鳞甲战马,却只有一层甲胄。而皇帝之怒弩兵们所瞄准的,也正是那些奔驰中的蒙古战马!
一百二十米的射程。蒙古骑兵们原本觉得,只要一跺脚,纵马驰骋,不过一忽的时间,甚至他们简单原始的思维,还来不及产生什么思维就能够到达——然而,今天,就是这么个距离——咫尺天涯!蒙古质子军只能一点点的,极为缓慢的逼近。前面的死了一排,后面的就上前一步!
蒙古人就这么艰难的前进着,倘若从天空中看过去,便能够看到这如同蚂蚁一般的蒙古铁骑一层一层的扑倒,而作为一个整体,却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