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开国太后纪事 >

第16章

开国太后纪事-第16章

小说: 开国太后纪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氏闻言笑道:“既如此,那就好办了。邻村的大秦庄,就有个泥瓦匠,手艺很是不错,手底下有十几号人,虽然要价贵了些,但是活干得又快又好,我们家后面那进房子就是找他们做的,据说,他们还经常去镇上和县里揽活呢!很是有些口碑。你若是不嫌贵,我就帮你牵个线。”

“那就麻烦婶子了。”秦姝感激地说道,“只是这青砖、瓦片都要从哪里买比较好呢?”

“哎呦,看来侄女这次真是大手笔了,倒是我小瞧你了。”王氏闻言,再次对秦姝刮目相看,笑着调侃道。

秦姝不以为意地笑道:“自己住的地方,总不能马虎,委屈谁也不能委屈自个儿不是?”

王氏点了点头,没说是也没说不是。

其实在她看来,她这个大侄女的确是有些大手大脚了,不懂得节俭持家,也不太会过日子。就算她手头有些钱,也不能这么个花法不是?照这样下去,怕是过不了几年,手里的钱就得花光了。

而且,她如今孤身一人,跟秦铁家也断了关系,没人撑腰,万一被人盯上,可就麻烦了。

不过,这并不关她的事,两人的交情还没好到那种地步。

秦姝倒是不知道王氏心里是怎么想的,就是知道了也不在意,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方式,她不会要求别人跟她一样,也不会去委屈自己去迁就别人,她这辈子就是要活得顺心舒适、自由自在。

即便是穿越了,秦姝也没打算放弃前世的退休计划,依旧打算找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养老,所以,她才会出现在小秦庄,而不是去更繁华的地带,或者野心勃勃地想要去干出一番大事业来。

秦姝又问了一些自己想要知道的事情后,就回家了,先把厨房旁边的储藏室收拾出来——房子没盖好之前,她就暂且住在这里了。

她并不打算一直住在空间里,虽然空间里十分舒适,但她还是更喜欢住在外面,这会让她有种活着的感觉。

她还得找木匠打个板床和门,再去买两个水缸,一个大的放在院子里,一个小的放在厨房里,还有锅具桌椅等物。

她原本还觉得自己在镇上买的东西很多,但现在看来,还远远不够用,有机会她还得去镇上或者县里一趟。

从小秦庄去县城并不经过安河镇,比去镇上也远不了多少,总共才二三十里路罢了,县城更大更繁华,东西也齐全一些,如此一来,倒是去县里更方便。

村里就有木匠,秦姝吃了午饭,就去了孙木匠家。

这是村里少有的不姓秦的人家,几十年前,他父亲拖家带口的来到了小秦庄,因为会木匠,人又老实,这才被允许住了下来,成了小秦庄的一员,他父亲死了之后,就将手艺传给了他,如今,他的两个儿子也在帮他打下手。

他手艺好,附近村里的都爱找他打些家具和用具,修补门窗等等,偶尔,他也会用板车拉到集上去卖。

秦姝到孙木匠家时,他正在院子里做木活,他们家没有几亩地,地里的活基本上都完了,这段时间都忙,生意比较冷淡,见到秦姝来了,还楞了一下,才出言招呼。

他做好的成品都在院子里放着,木桶、木盆、桌椅板凳,还有一些农具,秦姝先看了看他手艺,果然做得十分细致结实,虽然没什么花样,胜在耐用。

秦姝说明来意,让他帮自己打张板床,还有两个门板,蒸饭的甑子,顺便告诉他,若是做得好了,以后还把一宗大买卖交给他做。

孙木匠和他家人一听,都十分高兴,连连保证一定会做好,要知道,木具用的时间都很长,没有人会三天两头的买,他们家的生意一直都比较清淡,做得最多的还是给人修修补补,现在好不容易有大买卖上门,他们岂会不上心?

若真如她所说是个大买卖,他们接下这个活,就是一年没生意也不用发愁了。

秦姝说明了板床和门的尺寸,付了定金,过几天做好了,孙木匠会亲自送上门去,给她安装上。又将院子里的桌椅板凳还有木盆、木桶,连扁担都买走了,惹得孙木匠看她的眼神,都跟看财神爷似的。

因为秦姝买的东西多,孙木匠还特意让自家两个儿子,用板车给秦姝将东西送回家去了。

孙木匠大儿子二十多岁,已经成亲了,孩子都能打酱油了,二儿子十七岁,还没有娶妻,老大沉稳,老二机灵,但无一例外,都十分朴实和勤快。

到了秦姝家里,他们把家具搬到秦姝指定的位置之后,又仔细量了一下门的尺寸,之后还帮秦姝收拾了一下院子和房子,把石屋上破烂的窗户给修补好了,院子里的草也给拔干净了。秦姝心里很感激,想要给他们谢礼,他们都不收,摆了摆手,就告辞离开了。

因为此事,让秦姝对孙木匠家的好感蹭蹭地往上涨,她已经打定主意,要请孙木匠做自家新屋的门窗和家具了,到时候给封个大大的红包。

王氏的动作很快,当天就联系上了隔壁大秦庄的泥瓦匠,他们恰好没有接活,听到小秦庄这里有个大买卖,第二天一大早,就匆忙赶了过来。

------题外话------

蟹蟹小亲亲们,(╯3╰)

感谢阿琇和007君的评价,蟹蟹我是米范er、qquser6330175(5朵)、xuli810214(5朵)三位亲亲的花花,以及玲儿与志亲亲的打赏,耐你们~么么O(∩_∩)O~

感谢大家踊跃留言,挨个么么~

☆、第二十二章 记忆不可靠

秦姝刚吃过早饭没多久,王氏就亲自带着人上门了。给他们互相介绍了之后,就匆匆离开了,毕竟她家里还有很多活要做,能帮忙牵个线,就已经很不错了。

对方只来了两个人,一个年近四十的中年汉子,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说话做事,都以中年人为首。

他们也姓秦,中年人单名一个扬字,大家都喊他扬叔,长相憨厚,一双小眼睛里却透着几分精明。

“不知姑娘想盖什么样的房子?”中年人打量了一下秦姝的院子,眼神在那三间破旧的茅草屋上顿了顿,问道。

秦姝从自己暂住的石屋内搬了几个凳子出来,请他们坐了,又端了两碗水递给他们,自己也坐下,这才说道:“秦师傅,我既然诚心请你们来,当然不会只盖几间茅草屋,否则,岂不是大材小用了,我也不划算不是?”

秦扬一听,脸上不禁露出几分喜色,问道:“那姑娘的意思是……”

“自然是要盖青砖瓦房了。”秦姝说道,“不止是正房,东边我也要盖三间瓦房,再把院墙弄大一些,还要盖个牲畜棚,地上铺上青石板,大门也要修一修,就是不知道你们能不能接下这个活?”

秦扬一听,越发欢喜得无可无不可的,原本他以为,对方顶多是要盖三间瓦房的,没想到,竟然是这么一笔大生意。

他手底下养着十几号人,虽然到处去揽活,但也是闲着的时候多,大生意几个月都碰不到一个,就算有大生意,主家给钱也不痛快,总是用各种理由克扣,小买卖又赚不到什么钱,摊到每个人身上的,就更少了,大家日子都过得很紧巴巴的!没办法,他只好打散了众人,让他们自己私底下接活,只有大买卖时,才会聚在一起。

“接得下,接得下。”秦扬连连拍着胸脯说道,“姑娘放心,不是我吹牛,我们的手艺,别说十里八乡,就是整个县城,都找不到比我们手艺更快、更好的。若是姑娘肯信任我们,把活交给我们来做,我们必定竭尽全力,绝不会让姑娘失望的。”

秦姝说道:“好!既然我找了你们,自然就是相信你们的能力,不过,关于房子,我还有几点要求。”

“应该的,姑娘您说,我们能做到的,一定做到。”秦杨收敛了喜色,认真地说道。

秦姝点了点头,将自己的要求说了一遍。

比如,墙壁要厚一些,要建个专门的洗浴间,顺便垒个砖炕,还有排烟道,排污水的地方等。

这里的冬天虽然不算太冷,可是却稍显湿冷一些,秦姝觉得还是垒个砖炕比较好,就算不习惯砖炕,也可以睡床,有备无患。

因为这里并不盛行火炕,秦姝还有些担心他们不会做,没想到,秦扬他们竟然会做,而且以前也接过这样的活计,真是皆大欢喜。

然后两人又谈了一些细节问题,比如院子的布局、房子的用料、工钱等等,差不多一个时辰才谈妥。

最后,秦姝付给他们十两银子,因为一些砖瓦、木材的采买,秦姝也都交给他们了,多退少补,工钱另算,三天后正式开工。

秦姝这里不太方便,并不管饭,但是工钱十分丰厚,足以打消他们对不管饭食的不满了,反正这里离他们家也近,他们回家吃饭也很方便。

谈妥之后,秦扬他们就兴高采烈地回去准备了。

秦姝也没闲着,收拾一番,去村里串门去了,这是她昨晚就计划好的。都是秦父去世前,关系不错的人家。既然回来了,总要拜访一下才是。

出门之前,秦姝换上了自己这两天赶制出来的一套衣裙——

茜红色棉布做的交领短袄,素色长布裙,里面的单衣和膝裤,都是上等的白棉布做的,穿起来很舒服,只有鞋子还是以前的圆头麻布鞋,她还没来得及给自己做鞋。

上门拜访人家,当然不能空手而去,裁几尺布头,拿点干果或者点心,也就足够了。

送人的东西,她当然不会拿自己空间里的,都是在镇上时买的。

以前与秦父交好的人家,只有两家,一个是秦大牛家,一个是秦刚家,两人都曾经是秦父的发小。秦父当兵回来后,他们都帮了秦父不少忙,秦家好起来之后,秦父也没少帮他们,一来二去,走得就较近了。可惜,自从秦父去世,秦素莲去了镇上之后,两家就再没什么往来了。

秦素莲每次回来给父母上坟,也都是来去匆匆,更别说拜访他们了,十多年后,对他们两家的记忆也就淡了。

秦姝也是觉得万事麻烦王氏也不好,仔细回想了一番,才想起了这两家人,从记忆里得知,这两家人人品都不错,便决定跟两家重修旧好。

毕竟在村子里,她不能一个说话的人也没有,怎么也得有一、两家交好的人家,她又不是想与世隔绝。

小秦庄的变化并不大,这两家人都在村子西头,离她家算是比较近了,靠着脑子里那一点印象,秦姝顺利找到了他们家。

秦姝先去了秦大牛家里,不过,秦大牛并不在家,接待她的是他的老婆马氏,秦姝喊她大牛婶。两夫妻一个牛,一个马,倒是有趣。

在原主记忆里,大牛婶是个很爽利、能干的人,小时候对她也好,原主跟她比较亲一些。秦姝原本以为会很顺利,没想到,却在她那里碰了一鼻子灰。

大牛婶见到她之后,就是一副阴阳怪气的模样,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也不请她进去坐,全身都散发着对她的不满和不欢迎。

直到她看到秦姝手臂上挎着的篮子里,放着的布头和点心时,她才勉强露出几分笑模样,问她什么时候回来的。

秦姝客气地回答了几句,见她一直盯着自己的篮子,便顺手送上了礼物。

大牛婶迫不及待地接过了篮子,一边笑着让她别乱花钱,一边又将话题引到了她大爷爷身上。只是那口气,怎么都有种责怪和说教的意味。

她说大爷爷家过得也不容易,让秦姝以后多看望看望他,到底是亲戚,还是要多多往来的,以前不愉快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吧,毕竟是长辈,要懂得孝顺,她若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