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从白蛇传开始 >

第194章

从白蛇传开始-第194章

小说: 从白蛇传开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鲁智深那一铲有多重,就是鲁智深自己也不知道。知道的只有一个人,那便是那个武僧。

母巨狼的瞳子摆脱了迷茫,回复了清明,她回应了苍狼的舌舔。

鲁智深还想上前了结了他们。

“任手!”宁采臣直接放开了对他们战甲的支持,两件战甲立即从他们身上脱离,一个化为牛,一个化为羊。

没了战甲的支持,他们对狼妖的攻击是不破防的。

不过,也不用再攻击。只见两匹狼互相舔着,然后……没有然后,他们就那么倒卧在了一起。

“仙人,这是?”今夜的经历比赵佶一生的经历都要精彩。

宁采臣看着两匹狼妖,皱了下眉,对赵佶说:“陛下,我们还是回去再谈。”

初夏的夜,气温已经够热的,但是赵佶却感受到了寒意。

宁采臣为他送上了热茶,他唏唏吃着。喝着热茶,稳定着他受惊的心。

“陛下……”

赵佶摆摆手,愣了好大一会儿功夫才说:“仙人,你那个故事还没有说完吧?”他只想先知道那个故事,那个仙人口中的“故事”。

屋外是赵煊,他焦虑地等待着,等待着从头到尾都没怎么看他一眼的赵佶会怎么处置他。难道他没有听到我叫他父皇吗?

宁采臣愣了一下,没想到受惊之后的赵佶竟然是那种想听故事的类型。“陛下,你还要听吗?在这个时候。”

“嗯。”他点点头,“朕听说这个帝王是求长生的,朕想知道他长生了没有?”

宁采臣皱着眉。都被俘了,还这么关心长生吗?

不过既然开了头,灭了他这幻想也好。宁采臣说:“他也想知道,想知道这就是他的天子命吗?想知道为什么会有人说他是长生帝君?”

“为什么?”赵佶问道,又说,“他是吗?”

宁采臣摇了摇头,为他复述着这么一个场景。

“父皇醒醒!父皇,你醒醒!”这是皇帝儿子的呼唤,呼唤声中带着哭泣。

皇帝的眼皮跳了跳,张开了。有两轮夕阳陷落在他凹下的眼窝里。他的脑袋微微抬起,朝周围看了看。

“先生,先生。”皇帝的声音是一条细细的蛛丝。

“臣在。”人群中有人钝声应道。

接着闪出一条人的通道,一位花白头发白面老者走到赵佶身旁,躬身而立。

“先生,我不是长生大帝君吗?……”

老者老老实实应了声:“是,官家!”

“我是长生大帝君吗?先生。”

“是。官家。”

“我不是长生大帝君!先生!”

皇帝挣扎着站起来,脸突然涨红,睁圆眼睛盯着韩彦。

老者老老实实一拱手,说:“是。官家。”

皇帝笑了。笑得很好看。这对于一位鸡皮鹤发濒于死亡的老人是不可思议的美。

笑声未已,有人惊呼起来,有人跳起来向帐外跑。

皇帝慢慢倒在铺上。

故事讲完,宁采臣没在说皇帝死了,但是赵佶却明白了,他没有出声,只是看着自己的手。然后突然站了起来,向宁采臣恭恭敬敬行了一个拜礼,大踏步地走出房门。“回宫!”

随行的卫士们立即为他准备好轻车小辇。

没有再提长生之道,竟然就这么回去了。

“宁相公,那个是官家?”林冲在他走了,才敢问道。

宁采臣说:“你没见过吗?”

林冲摇摇头:“在下只是一个教头,哪有得见天颜的机会。”

宁采臣哦了一声,没有多说什么。再说还是那样,轻武罢了。

鲁智深摸了把光头说:“想不到这赵官家为人挺和气的。”

这倒是真的。赵佶的心很软,耳朵更软得可以。他喜欢承平,不愿意打仗,也不愿轻易处罚臣民。

“啊!”突然一声惨叫。

是赵佶离去的方向。

“走!”宁采臣他们快步赶了过去。

他们的速度很快,真正的百米冲刺。

可是人力毕竟是人力,赶到时,只看到死去的卫士,昏迷的帝王,以及大相国寺的和尚。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宁采臣他们刚赶到,赵佶便醒了。“这是发生了什么事?朕怎么在这儿?”

枯瘦和尚停止念经,宣了声佛号说:“阿弥陀佛。陛下微服散心,不想路遇巨狼,是皇子与众位壮士救了陛下。”

不知何时赵煊已出现在赵佶身边,并扶起了他。

赵佶拍拍脑袋。“巨狼?是了,朕有点儿印象。”他的目光扫了一下尸体,没有停留,又转向鲁智深他们,看着五大三粗的鲁智深直接绕了过去。

他是个画家,一个只会看到美的画家。一个和尚,还有刺青的和尚,显然是说不上美的。

他又看向林冲,停了一下。一直看到了宁采臣的文士衫,才点了点头。

祖训之下,文人才是他们的最爱。哪怕是这样的危机时刻下,文人的作用可能都比不上一把菜刀。

“回宫。”继续接上对宁采臣说过的话,赵佶愣了一下,好熟悉。不过想到自己是帝王,熟悉回宫,本来便很正常。登上了他的轻车小辇,这一次驾车的却是皇子赵煊。

赵佶没有停留,回宫了。不仅忘了仙人,就是这一地的尸体,他也忘了。看向宁采臣的目光更多的是陌生与迷茫。

宁采臣知道他今天的故事是白讲了。真是想不到他们竟然会有这么大的手笔,篡改赵佶的记忆。想不到,真的是想不到。

这便是他们的后手吗?当无法按计划进行时,便启动这一步吗?不惜一切代价?

“值得吗?”宁采臣看着枯瘦的和尚说道。

鲁智深也问道:“太上长老,这发生了什不事?”

枯瘦和尚说:“鲁智深,回去。这与你无关。”

“可是……”

“回去!”他加重了语气。

鲁智深看看宁采臣、林冲,又看看大相国寺的长老们。“唉!”重重跺下脚回去了。

天生一物降一物,想不到仅仅是大相国寺的和尚,便能让鲁智深听话。怪不得他师父的几句偈语,就能让鲁智深心甘情愿的去死。

宁采臣没有留鲁智深,一边是对他来说家人一样的大相国寺众僧,一边则是朋友、帝君。

他即便留下也是左右为难罢了。

宁采臣直视枯瘦和尚,再次问道:“值得吗?”

“阿弥陀佛,佛曰: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枯瘦和尚双掌合什。

宁采臣沉默不语。宗教人士的想法,他可以理解,却不会这样去做。宁采臣说:“你们赢了。这件事就到此为止,我不会再追究,也希望你们不要再来找我。咱们就当从来都没认识过。”

(未完待续)

第283章、千古一考

“你不追究?你以为你是什么东西?”武僧的脾气本来就不好,在失去了护法伽蓝火气就更大了。

本想离开的宁采臣停住脚步,冷看着他说:“哼!不是老和尚的罗汉道果,你以为凭你们可以逼我合作吗?我是什么东西?口气不小!”

任谁都会生气。从头到尾都是他们在算计自己,在逼自己。甚至眼看成功时,他们不仅把自己一脚踢开,还要陷害自己。

别说是生气,就是杀了他们,也不会有人说闲话。

但是面对这么个疯狂的殉道者。再杀下去,还有什么意义呢?

武僧却说:“哦?看不出你一小小的城隆,竟然还能看出太长老的道行。”

是罗汉道果的庇护才让他这么嚣张的吗?“真是个白痴!”

“你说什么?”武僧窜到宁采臣前面,大有动手的意思。

宁采臣没有动手,倒是林冲一下子戒备起来。

宁采臣看向枯瘦老和尚说:“不把他带回去吗?你知道即使我动手杀了他,他也会得个以下犯上的罪过,不会有人帮他出头。”

“杀我?就凭你?”武僧显然被气乐了。

“阿弥陀佛,咱们走吧!”枯瘦和尚说。

“是。”太长老的命令他还是要听的。

老和尚又说:“宁施主,我佛门伽蓝的内丹就交于你了,全当这次的赔罪。”

“太长老!”

“阿弥陀佛。”

宁采臣没有理他。什么赔罪?一点儿诚意都没有。说是护法伽蓝,但是有谁真的不知道吗?

回了大相国寺,武僧不满道:“太长老,为什么?为什么对他这么避让?”

“为什么?”外务僧正说,“就因为他与南海观世音有渊源。”

“什么!他是观音菩萨的人?”觉得有些弱了气势,武僧说,“那又怎么样?我们有太长老在。就是菩萨也不能强逼一尊罗汉。”

枯瘦和尚说:“阿弥陀佛,贫僧已经不再是罗汉了。”

“什么?”

“做什么事都会有代价,更何况是袭击人皇天子这么重大的事,今夜贫僧便要圆寂了。”

“阿弥陀佛。”大相国寺一片悲意。

在处理了他的圆寂大事,大相国寺住持说道:“我们是做得过了。独木难行,只想着巨大的收获,却忘了别人也不是傻子。既然能看出此事成功后,对他的危害,他又岂能不反抗?这次若不是太长老果断牺牲的同时,分润出了功劳,说不定还会有更难看的变化。”

“阿弥陀佛,住持无需自责。护送真龙回宫,这事我大相国寺是有功的,足以庇护本寺的香火了。”

“阿弥陀佛。”

这是他们唯一的欣慰了。

分润的不过是今上的救驾之功,他们得到的却是下一任帝王的感恩。反正赵佶也不喜佛门,分了也就分了。他们对此并不担心,因为人总是会死的,赵宋官家也一样。

苍狼夫妇俩,宁采臣为他们举行了一个小型的丧礼。

如果苍狼反抗,他本是不用死的,但是他却任由自己的妻子咬死了自己。

生不能同生,死倒是同死。

桃花林中,多出了这么一个小小的坟堆,是他们夫妻俩的,同穴而眠。这也是宁采臣能做到的。

对林冲的帮忙,宁采臣没有什么好送的,送了两坛仙水蜜桔。卖也好,吃也好,都不会给他带来多大的麻烦。

鲁智深与林冲的奖励下来了,黄金百两,再无其他。赵宋皇室对武官还是那么得防备。

而宁采臣却没了声音,没有任何奖励下发。

两相对比,林冲他们也没有什么不满的了。

从李师师那得来的消息,是赵官家有意压下了对宁采臣的赏赐。宁采臣是文人,赵佶不希望由于自己的赏赐,害得宁采臣成了幸进之臣。不过,宁采臣的救驾之功,他记在了心里。

虽然没有记住怎么救的驾,但是死了那么多的护卫,当时一定很是惨烈,他对宁采臣这么个杭州才子,就更感兴趣了。

这么一个人才,哪儿能让他走幸进之路,从而毁了一生。

这样的说词……毁你妹啊!

宁采臣实在是淡定不起来。高俅踢球都可以做太尉,幸进怎么了?那也总有个“进”字。

如果不考,也能达到目标。考试什么的,无爱,无爱得很。

可是他一代才子的形象塑造得实在是太好了,天下没人怀疑过他这一点。于是在众多同年忙着聚会行酒令时,他却在与文言文做殊死搏斗。

临考的曰子越来近,远方的士子也纷纷赶往京师。京师的客栈一时间人满为患。

整个汴京城里到处都是士子。

而由于茅士学不断得拜访交往,士子中都知道他将会在得中之后迎娶聂小倩为妻。士子中还不知道这事的恐怕也只有宁采臣了。因为他正在拼命A书。

总算是开考了。士子们提着篮子,篮子里穿着笔墨,以及为了肚子饿,而准备的吃食。

是他?他怎么来了?

要说看到同年科考,会不高兴的也只有茅士学了。

宁采臣完全没有看到他。因为宁采臣除了科考之外,他还听说了这次太后寿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