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官商 >

第132章

大明官商-第132章

小说: 大明官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需尽力调度支应。”是。这个本是份内之事。大人但有所需只管开口,我便是将自家货物掀进水里去,也给大人腾出船来。”

    “那倒不必。这第二件,今日你我所说这些话,你原原本本写信发给那十位公侯。后头加上两句话。第一句,我冯虞也是武官。第二句,我冯虞做事,有财大家发,没什么不好商量地。”

    “是。小民照办。”

    “嗯,你复述一遭。”

    “第一句,我冯虞也是武官。第二句,我冯虞做事,有财大家发,没什么不好商量的。”

    “好!第三件事,你让京师中人发个信给刘瑾,只说你已将证物交了。之后的事便与你无干了。”

    李俨一愣,随即醒悟,冲着冯虞双手抱拳,深深一躬。“多谢大人回护。”

    “这些话就不必说了。日后如何行事,你当心中有数。我这里给你交个底,哦,这话你就不必写到信上去了。年底我便要赴京,不过福建这边我已交托完毕,这位,朱潜朱自明,日后代我管事,有事你可找他。另外,日后南洋那边我会安排,少不了你的生意,有些事我也不便出面。”

    “是。”

    “你不是想要官么,说实在的,你找错门了。刘瑾爱财如命,不见真金白银,今日给你,明日便能收回。至于那些公卿侯伯,却是不屑用你。唯有我,肯提拔你,能重用你。因为我也是商贾出身。当然,不一定便是什么市舶司提举,或许更煊赫也未可知。不过,这世上可没什么白捡的便宜,想要官当,便要立下同等功劳,这印把子你才攥得安心。”

    李俨此时已是真心折服,又是一躬,“谢大人栽培。日后看俨行事便是!”

    “好。今日便在你府上叨扰,蹭顿晚饭,同来这些弟兄,一并安排下吧。”

    李俨喜道:“多谢大人。府上别的不敢说,好酒好菜还是有的。”

 悲哀地致歉

我的笔记本硬盘完了!文档报销了!资料不见了!这两天上元含着眼泪送修,同时从网络上重新拷贝已发章节,如果顺利,还要延宕一两天恢复更新。我的人品呐……

 第二百一十二章 告他一状(终于恢复了,赶了一章,质量可能稍差些)

    十一月的京城,风雪连天。 燕山脚下豹房行宫外侍卫亲军营中军大帐里却是暖意融融。炭火盆子里不时“噼里啪啦”窜起火星,四盏油灯照得帐内灯火通明。冯虞身裹狐裘倚着桌案,手中握一卷《李卫公问对》,却许久不曾翻动一页。心中却是浮想联翩。

    九月间,采妍与杨云先后生下一女一男,与“酸男辣女”之说刚好倒了个个儿。不管怎么说,母子俱平安,皆大欢喜。阖府上下个个合不拢嘴,唯有采妍为不曾生个嫡长子略有些遗憾,幸好给冯虞一顿只爱女娃的说辞给哄了过去。

    此事圆满,冯虞也再无理由延宕福建。幸好之前两个月,该交待该布置的皆已就绪,按着先前旨意交卸了差事,冯虞告别娇妻幼子,领着陈琛、范长安、周天赐、杨雨、冯有理、冯忠、冯义等人及一千亲军奔赴京师履新。杨雨是入京前杨万荣硬塞过来的,说要到军中历练,看来是将冯虞当教师爷了。

    正德见着冯虞,大喜过望。当即赐了一所京师的宅院供冯虞落脚,让他歇息几日。冯虞却是迫不及待,第二天便入驻豹房,担起亲军都护之责。按着他的心思,早一日履职,便早一日上手。五万侍卫亲军,想想心里还真有些发毛。以往冯虞统领过的人马至多不过三两千人,这五万多人往野地里一站,一眼望不到边,又尽是边镇选拔的精兵宿将,岂是轻易带得动的?

    这几日。陆续已有近半边镇及各地营兵前来报到,兵部委地副都护、参将、知事、照磨等官吏也已就任。这副都护名字还挺熟,武靖侯赵承庆,当日李俨就曾提过此人大名。那日降服李俨之后,此人已致信这十勋贵,还将书信给冯虞看过,就不知道这些人是否买账。

    不过,刘瑾挑选此人来当冯虞副手,显然是居心不良。此人是军中宿将,累世袭爵。爵位还比冯虞来得高,如今却要屈居冯虞之下,能服气才是见鬼了。两人之间能闹出什么故事来,不难想见。不过这几天众人都是初来乍到,互不摸底。只有傻子才在这种时候跳出来搅闹。加上各地军士远道而来,皆已疲惫,故而营中还算平静。全看过两日情形如何,想来刘瑾还会设些绊子,总归不会让冯虞的日子好过就是。

    正在此时,只见帐帘挑动。冯虞奋身而起,“什么人擅闯大帐!”

    只见一人裹着寒风钻入大帐,摘下锦帽冲着冯虞一笑,“呵呵,军中果然戒备森严,险险进不来了。”

    一定这声音,冯虞便是一激灵。来的竟然是正德!“皇上,怎么是您?”冯虞赶忙跪倒接驾。

    “如何不能是我?”正德伸手搀起冯虞。“宫中呆得烦闷。早想出来透透风,左右一琢磨,京师左近还就是爱卿这边没来玩过。”

    冯虞暗自苦笑,也只有这位才会将军营当作好玩的地方。“皇上深夜至此,可有见教?”

    “见什么教,只是那日匆匆一面,许多话还未细说。今日反正是无事,朕想与卿好好聊聊。你与刘瑾是怎么回事?这大半年,好像他那拨人可没说你几句好话。”

    “这个……”冯虞没想到正德一下子将话题牵到这上头。斟酌了一番,说道:“皇上,原先臣与刘公公并无积怨,一并效命皇上,倒也相得。只是这两年,怎说呢,时势易也。臣有陛下撑腰。在福建也算是做得风生水起。刘公公自然顾忌臣分了圣眷,心下不快也是难免。至于臣下眼中的刘公公。也已与往日不同,有些不敢来往了。”

    “这又是从何说起?”正德听着冯虞似乎是话中有话。

    “自从皇上您登基以来,便将国政委与刘公公。这几年不能说刘公公不尽心。即便外头风评说刘公公对财货看重了些,却也无甚大碍,皇上身边人,手头阔绰些也说得过去。”这话听得正德频频点头。

    却听冯虞又道:“不过,有两件事却让为臣有所顾忌。一个,如今之锦衣卫、东西厂,皆为先帝所设,任皇家鹰犬。唯有这内行厂,却是刘公公所设、刘公公自行督理,内行厂番子只听他一人号令。偏偏刘公公又立下规矩,锦衣卫、东西厂只听他一人调度,如此一来,皇上您能听见什么看见什么,岂不是全凭他刘公公了。此举只怕不妥。”

    听到这里,正德默默无语,若有所思。

    “另有一事,当初破赵大一案,发觉此人似与某藩王及宫中有染。”

    正德的目光一下子尖锐起来:“这话怎说的?”

    “数年间,臣麾下坐探曾发现有北地口音及无须者出入赵府,只是这些人身手极好,盯梢不住。另外,臣督军攻破赵府后,曾查获若干书信,皆无抬头落款。其中一封残信有王深许之字样。赵府管事也曾供称,有通天人物要他听命做事,日后官位相酬。可惜赵大只漏了这点口风。”

    “当时表章中如何不见奏报?”

    “捕风捉影之事,不好上达天听。不过,这两年,刘公公屡屡过问福建海防、市舶司、锦衣卫、百工使司事务,臣确是不胜其扰。另外,江西宁王在福建也颇下工夫,这些倒是确凿之事。”

    “宁王?这家伙倒是长袖善舞,不过朝中风评尚佳,都说是个贤王。”

    冯虞笑道:“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逍遥王爷,平白无事,哪来的贤名?”

    正德沉吟半晌,方说道:“往日你从来与人为善,不出恶言。今日话说到这个份上,我心中有数。不过,刘瑾悉心事主,宁王在藩也一贯恭谨,不好因风闻之事而加罪。或许一时小误,但无亏大节便好。我知你赤胆忠心,又能做事,日后好好用心。咱们君臣戮力,也做一般不让先祖的大事业来才好。此次调你来京统领这豹房亲军,便是此意。如今各地选调兵马陆续进驻,可有何治军方略?几时能拉出人马巡边?最近鞑子那边出了个什么小王子,屡屡统兵犯境,九边众将竟无人能制。成祖遗训,天子守国门。朕实想亲自领兵上阵,会他一会。”

 第二百一十二章 君心难测

    说这话时,正德面上不复往日嬉皮笑脸的神情,一脸的向往之色。///冯虞看在眼里,心中暗想,若是板荡之时,这正德指不定便是个马上皇帝了,于是忍不住说道:“皇上,自古创业难,守业更难,全因守成之君每每耽于安乐,将社稷安危置之脑后。难得皇上有此雄心,但这一句话便无负先帝了。不过,要打仗,凭着一腔热血远是不够,手上总得有一支如指臂使之强军,方能与素习骑射的蛮子相抗。”

    正德正色道:“正是这道理。故此朕才调你来京师。边关诸将,不是没有能战的,只是在军中呆得久了,难免骄惰之气,哪天朕真要统兵,只怕是不服我。却不象你,沙场历练过,咱们君臣又相得。”

    冯虞当即表决心:“臣定不辱命。”

    “好,朕信得过你。这几日你都在忙活什么?如何练兵可是有心得了?”

    冯虞心中暗道:“哪那么快。当初筹备个大食堂还花了许多天工夫,更何况如今是五万大军。”不过,这些话也只好在心里嘀咕。“禀皇上,这几日,臣细心研读前人兵书战例,倒也有些心得。皇上请这边来。”说着,冯虞将正德请至内帐。

    这内帐陈设更是简单,一张床,一副衣甲架,再有便是一张硕大的木台。正德凑近了一看,台上是一具尺寸颇大的沙盘。“这是……”

    “当日臣领命离京之前,便去了一趟兵部,要他们给做一副西陲用兵沙盘。皇上您看,东至建州卫,西至和林,南至黄河,北至斡难河,尽收眼底。这大片疆土,尽是日后我侍卫亲军用兵之地。”

    正德象是发现了个极好玩的玩具一般扑到沙盘前。东看看,西瞅瞅,很是好奇。“朕往日里没少看过舆图,这沙盘却是头回见着。冯爱卿。这京师在哪处?燕山、宣大又在哪处?”

    冯虞在沙盘上一一指出,一边说道:“朝中现用舆图,过于粗率,又难辨地势,远不如这沙盘看着清楚。只是做起来颇费了些功夫。有句话叫南人乘船,北人跑马。皇上您看,这塞外大片是一马平川,便是黄河以北、太行之东,也是以平原为主。正合骑军驰骋。要与蛮子相抗,非得练就一支精悍铁骑不可。不过,咱们北方明军又不能全数转为骑兵,故而还得苦练步骑协同,方能扬长避短。”

    “协同?什么叫协同?”

    “协为协作。同为合同。说白了。便是两层意思。一个是编制上合理配备,二是用兵时相辅相成。”

    正德点了点头,“小时朕便听过军中宿将讲过沙场故事。前朝大唐步军持陌刀列五花阵,与胡骑对阵可立不败。打了胜仗再派轻骑追杀千里,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可是你所说这协同?”

    “不错。不过,蒙古轻骑战力远非当年突厥可比。我军也得远迈汉唐才是。”

    正德听了更是豪情万丈,想了一阵,突然说道:“诶。冯虞。你手下兵马已有多少开到应卯的?”

    “两万来人吧。”

    “这么着……”正德将身子往冯虞跟前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