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士子风流 >

第62章

士子风流-第62章

小说: 士子风流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未来驸马?”徐谦瞪大眼睛:“你别糊弄我,我是经常看邸报的,永淳公主早已许了陈钊,此人又不是杭州人士,你跑来这里看什么?”

少女忍不住流露出几分鄙视他的样子,道:“你看的那份邸报早就过时了,你毕竟不在京师,世间的事瞬息万变,这陈钊被人弹劾家世不好,他的父亲乃是兵丁出身,母亲乃是再婚之妇,大臣们群情激奋,纷纷反对。皇上圣明,已经推了这门亲事。而张太后又推荐了谢昭,皇上顺水推舟,也就顺道准了,只是公主有了前车之鉴,心里很是不放心,便叫我随黄公公一道来杭州看看这个谢昭是什么人。”

徐谦表示很不相信,公主下嫁哪里会有公主的选择权?虽说眼下大明朝待嫁的公主只剩下永淳公主,朝廷对选驸马的事尤为关心,可是永淳公主便是再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可是派人来看未来夫婿,未免还是有点匪夷所思。

少女看着他,道:“你不信吗?实话告诉你吧,这件事涉及到了宫里的一些秘事,再加上下嫁事关公主终身幸福,不是小事,好了,说多了你也不明白。我请你帮忙,是因为那未来驸马谢昭乃是江南名士,据说年纪虽不大,却是学富五车,他是读书人,你也是读书人,想要见他,试探他的才貌,自然需有你这样的读书人牵线搭桥才是,我孑身一人,在杭州举目无亲,唯一认得的就是你了,所以请你帮这个忙,可以吗?”

少女殷殷期盼地看着徐谦,心里转了无数个念头,心里只怕还在想若是徐谦不答应,下一步又该采取什么行动。

谁知徐谦这回又是出人意料,很爽快地点头道:“你找到我头上算是找对人了。”

少女惊愕地看着徐谦,道:“你答应了?”

徐谦正气凛然道:“学生在杭州是出了名的好人,助人为乐是我的快乐之本,我一向乐于助人的。”

少女心里想:“原来是个书呆子。”表面上却是雀跃地道:“你真是个好人,方才你挺身而出要救我的时候,我就知道你是顶好的人。”

徐谦感觉自己的品德一下子升华到了连自己都不知道的高度,叹口气道:“其实我也不晓得自己为什么做人这么善良,或许这是我的天性,又或者要感谢我的父亲,是他谆谆教导我,因此我从小的志向就是做一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少女不经意地朝他皱皱眉,笑吟吟地道:“是,是,你是好人,徐公子的情操真是高尚。”说罢,对那青年将军道:“你们都退下,还有,给徐公子斟茶。”

她笑起来竟如茉莉花一样的精巧好看,清澈的眸子看着徐谦的时候两眼放光,等到那些官军如潮水一般退散而去的时候,她兴高采烈地道:“好,我们现在说说看,该怎么样才能试探那谢昭,其实我有个想法,你是读书人,他也是读书人,你可以发一个请柬,请他来办一场诗会……”

徐谦晃晃悠悠地坐在椅上,摇头道:“先不忙谈这个,我们还是先谈谈正经事吧。”

少女愕然道:“这岂不就是正经事?”

徐谦道:“还有更重要的正经事。”

少女忍耐住性子,道:“好,你说罢。”

徐谦道:“我帮你这么大的忙,而且又关系到了公主殿下一生的福祉,你身为公主身边的丫鬟……”

少女纠正他道:“是女官。”

徐谦无所谓地道:“好吧,就算是女官。你看,兹事体大,我为你们鞍前马后,能有什么好处?”

少女惊呆了:“居然还要好处?”她顿时愤怒起来,握着粉拳道:“你不是要做蜡烛吗?你不是要烧了自己照亮别人吗?”

徐谦理直气壮地道:“你以为你是王公公,这蜡烛难道不要花钱买的吗?你不给钱买蜡烛,那还烧什么?”

虽是歪理,却也足以让少女泄气,少女幽怨地看着他:“好吧,你要什么好处?”

徐谦叹了口气,道:“本来不想谈钱,谈钱太俗气,你随便拿点东西留下纪念也就是了,若是当真没有,也只能折现,听说公主家里有金山银山,随便拿出几千两银子来也就是了,哎……”

少女冷笑道:“你不如去抢,公主殿下每月的月银也不过数百两而已,除此之外还要给人打赏的花销……不如这样罢,先赊欠着好不好?”

徐谦又不是傻子,赊欠?到时候自己敢去要账吗?他虎着脸道:“我必须申明,本人概不赊账。不过……”徐谦眼珠子在少女的腰间转了转,少女的腰间居然斜跨着一把小剑,用的是鲨皮为鞘,剑柄上嵌着两枚硕大的玛瑙,以徐谦前世在博物馆的工作经验,这柄剑只是贵人们用来装饰,可是这价钱绝对算是不菲,只是一个宫女佩戴这么一柄小剑,实在让人匪夷所思。

“我要这个……”徐谦毫不犹豫地指向那柄小剑,身为读书人,身上没有一点像样的配饰在身怎么成?而这把剑要是配出去,只怕要羡煞旁人了。更不必说以徐谦的估计,这柄只有两寸长的小剑价格只怕不在千两之下,有钱的时候拿出去吓唬人,没钱的时候还没有换银子花销,一举两得。

少女愕然,随即羞愤道:“你……你……这……这是公主殿下赐给我的宝物,怎么能给你。”

徐谦是个很干脆的人,立即凛然正气地道:“好罢,既然谈不拢,那么就不谈了。”

少女咬着银牙,几乎把徐谦恨透了,徐谦给他的印象从一开始稍稍有些可爱又变得可恶,等到他满口答应帮助自己时,又觉得这家伙虽然呆了一些,至少总还算是个比较好利用的呆子,可是现在,少女恨不得把徐谦的皮剥下来。

她眼珠一转,心里想:“且先稳住他,暂时将这剑给他保管,等这件事成了,再想办法要回来。”打定主意,小丫头居然又高兴起来,很是单纯地道:“宝剑赠壮士,徐公子既然喜欢这剑,送给你也无妨。”

说罢将小剑取下,送到徐谦手里,道:“区区薄礼,请徐公子收下。”

徐谦很不客气地将剑接到手里,这剑说穿了就是一柄匕首,握住剑柄将剑从鲨皮鞘中拔出,徐谦的眼前顿时寒芒闪耀,竟是感受到了一股前所未有的贵气。前世的职业使然,让他不禁端详起小剑起来。

随即,他便震惊得说不出话来了,因为小剑上雕的竟是蟠龙纹理,他一时愕然,险些握不住剑了。

他前世在博物馆中公干,便是再蠢也清楚,这种装饰用剑尤其是在等级森严的大明朝,上头的雕纹是一点马虎不得的,而龙纹即意味着……

御剑,这是真正的御剑。

虽然在明朝并没有什么御剑的说法,可是徐谦可以肯定,这是皇室专用宝剑。

他手里拿着剑,沉甸甸的,可是却又感觉自己握着的是一块烫手山芋。

第九十三章:打脸

徐谦的大脑开始高速运转,眼前的许多事告诉他,这里头有太多的不寻常。

这是一把御剑,御剑是什么?御剑是皇室专用,就算是赏赐下去,就是自己的恩师都得乖乖将这赏赐的御物老老实实收藏起来,或者是放置到宗祠里妥善保管,而眼下这个宫女居然将赐下的御剑随身携带,难道她不怕犯忌讳?

更不必说,这宫女居然还随意转赠给了自己,这就更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了。

问题就在于,这柄御剑自己要还是不要?

若是要了,会不会惹来麻烦。

徐谦看着御剑,眼中放光,眼中掠过了一丝贪婪之色,他琢磨片刻,心里想:“这柄剑暂且先收着,这宫女定是缓兵之计,到时她定会想方设法将御剑赎回,到了那时再狮子大开口罢。”

徐谦将剑收回鞘中,也不点破这是御剑,随即淡定地道:“好,我明日就下帖子,将这杭州城的名士一起召集来,到时我们再安排一下,让你看看这谢昭是什么人。”

许下承诺,徐谦实在不想和这少女有什么瓜葛,约定了次日清早来寻她,便逃之夭夭。

倒是王公公一直在候着他,王公公奇怪地看了徐谦一眼,又看到徐谦手里提着的御剑,脸色惊愕,这是他的府邸,可是此时王公公的表现却像是在别人家里做客一样扭扭捏捏,左右张望确认四周无人,王公公将徐谦拉到一个偏房里,压低声音道:“徐公子,方才你去哪里了?”

徐谦道:“府上有个人说是公公请我去说话,结果……哎……一言难尽。”

以王公公的聪慧,自然猜测出了什么,他的脸色冷峻,在这房中背着手来回走动,居然没有再追问下去,或许是因为那个宫女的身份过于敏感,使这老狐狸觉得尽量少掺乎的好,于是顾左右而言他道:“黄公公已经回京了。”

徐谦方才听那宫女也说黄公公已经回京,当时还是不信,可是现在听了王公公亲口说出来,忍不住惊讶地道:“回京?他来江南不是另有要事要办吗?况且恩师那边,他还没有走动呢。”

王公公摇头苦笑道:“似乎是你的文章让黄公公一直心神不宁,他老人家说,此事关系太大,况且文章再过三两日就要公布出去,他必须火速回京,做好应对。”

徐谦虽然早有预谋,可是不曾想那位大明朝数一数二的太监竟是闹到了方寸大乱的地步,心里一时也是唏嘘,今日他实在有些累了,便拱手对王公公道:“王公公,学生告辞了罢,下次再来拜访。”

回到家中,徐谦不敢怠慢,连忙又去请邓健来,对邓健道:“麻烦你立即回我乡中一趟去见我父亲,让他火速到县城来,是了,还有一些年轻力壮的族人,若是他们有闲,便让他们一道来,到时再看看有没有办法让他们搭上这顺风车。”

邓健道:“什么顺风车?”

徐谦也不瞒他,直接将这事统统抖露出来。

邓健大怒,揪住徐谦的领子痛骂道:“枉我将你当兄弟,你这臭书生,有这样的好事却是不叫我!”

给太监做护卫前程实在有限得很,什么时候王公公要是回宫,他邓健的差事也就没了。此时听说有入东厂的名额却没有自己的份,邓健自然是火冒三丈。

徐谦苦笑道:“邓兄弟,不是不肯举荐你,实在是我的身边暂时也离不开人,我爹若是去了京师,你就忍心让我一人留在这里吗?倒不如你先在杭州陪着我,等我爹在京师站稳了脚跟,到时有的是机会给你,你急什么?”

这么一说,倒是让邓健好受了一些,他狐疑地看着徐谦,道:“好,便信你一次,你可莫要骗我。”

徐谦正色道:“骗你做什么?你我焦不离孟孟不离焦,离了你,我去哪里都不开心。”

邓健顿时毛骨悚然,道:“这些话你不敢对赵小姐说,却对我说做什么?罢罢罢,我怕了你,我这便去乡下走一趟。”

好不容易将这邓健哄走,徐谦心里大致已经有了规划,父亲的前程自然要紧,可是他的前程也很要紧,所以他打算先让父亲进京,而自己先在这里筹备乡试,若是能中乡试那便立即搬去京师与父亲会合,想办法在北京会试。

可要是乡试不中,徐谦也打算进京,只是不再是进京会试,而是先做两年阉二代再回杭州继续乡试,心中打定主意,如今又有了禀生功名,那对一朝发迹的心思也就渐渐淡薄下来,不管怎么说,总算是站稳了脚跟,眼下最紧要的还是要看这一次院试之后的连锁反应。

他有一种预感,文章一旦放出来之后,只怕整个杭州都要乱起来。

只是眼下这些暂时都不关他的事,文章确实是他写的,可是他只是考试做文章而已,代圣人立言,难道说孝道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