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士子风流 >

第37章

士子风流-第37章

小说: 士子风流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谢迁现在陡然见到这徐闻道的血脉,心中竟是不禁感叹万千,忍不住道:“只是你既有才名,却为何总是生出厌世之心?令祖虽是经历坎坷,可是当今皇上刚刚登基,已现出明君之象,登基不过一年,便下诏废除了先帝时的弊政,诛杀了佞臣钱宁、江彬等人,使朝政为之一新。天下清平指日可待,你当奋发而起,求取功名,早日登入庙堂,如此,才能告慰令祖之灵,不使祖宗蒙羞。”

谢迁见徐谦还站着,一边劝勉,一面道:“请坐吧,既是世侄,就不必客气。”

谢迁此举却是有两个打算。一方面,徐谦亮出了招牌,而徐闻道确实是谢迁敬重的人物,现在遇到他的子孙,自然不能怠慢。另一方面,徐谦不但府试第一,如今忝为府学生员,还是忠良之后,谢家已经将他关押了几天,若是真要闹出去,别人会怎么看?

固然是无人动摇得了谢迁这超然地位,可是一旦为人非议,这谢家长久以来经营的形象也就瞬间崩塌了。

徐谦一点也不客气,大剌剌坐下,回答道:“功名、功名,但凡是读过书的,哪个不眼红耳热,学生不才,倒也有进取之心,只是无奈虽然能仗着几分聪明,勉强能过关斩将,可毕竟我父亲是贱役出身,一直为人所轻。”

谢迁道:“你父亲是贱役,而你能过关斩将,也是了不得了。”

徐谦道:“话虽如此,只是一直闭门造车,并无名师指点,或许考个秀才尚有余力,可是要一步登天,却是难之又难。”

谢迁却是震惊了,徐谦口里所说,他能一路过关斩将,全是他闭门造车,一个闭门造车的人就能轻而易举的连中两个小三元,那要是有名师指点又会进步到什么地步?

“此子莫非是神童不成?”带着这种疑惑,谢迁心里发出感叹。

徐谦又道:“况且因为出身,学生一直为当地士绅所不容,屡屡有人欺凌上门,这功名之心固然还有,可是见惯了这许多的丑恶,却还是平淡了许多。”

谢迁吁了口气,忍不住道:“那你又有什么打算?”

徐谦叹了口气,道:“本来学生也不想做个无赖,可既然到了这个地步,学生不耍无赖是不成了。你们谢家把我抓进了府里,我虽是出身贫贱,却也不是任人凌辱的,既然如此,那我决心从此以后就赖在谢家,你们拿了学生进来容易,想赶走学生却有些难度,总而言之,我决定在这里扎根,不走了!”

谢迁第三次愕然……

这个家伙……有点无赖。

可是话又说回来,这件事确实是谢家无礼在先,现在人家就算耍无赖,你又能如何?

谢迁脸色骤冷,道:“你要如何?”

徐谦朗声道:“这句话本来是学生问谢家管事的,问你们谢家要如何,结果谢家居然动用武力,说捉人就捉人,现在谢学士却是来问学生,学生只能告诉谢学士:学生什么都不要,反正是不打算走了,谢学士要如何,就如何吧。”

谢迁苦笑……想不到阴差阳错竟是接了个烫手山芋来,真是请神容易送神难。

第五十五章:你跑不掉的

徐谦是个说到做到的人,说不走就不走,很快就把谢府当作是自己的家了。

反正是谢府的人把他抓进来的,他谢家又不是天王老子,难道还把徐谦当作一条狗,召之即来挥之即去?

只是徐谦的待遇总算提升了许多档次,正儿八经的才子,还是忠良之后,县试、府试的案首,谢家就是再大胆,总也要顾忌一些颜面,难道还能继续将他关进小黑屋?

徐谦现在的卧房是一处谢家款待贵客的阁楼,不只是如此,他还可以在府中随意走动,这里毕竟是谢迁寓居的别院,女眷们都还在余姚老家,所以徐谦在这内府后院里走动畅通无阻,谁也不能奈何他。

碰到这样的人,便是精明如谢迁也只能捏着鼻子认栽,不管怎么说,谢家毕竟有错在先,真要翻了脸,徐谦这种光脚的小子保不准会闹出什么来,谢家的脸面要紧。

谢迁一如既往,照旧偶尔会去访友,其余的时间则是在书房里看书。

而徐谦除了在书房看书,有时会拿着一本书到这府里的各处长廊、院落去朗读。

书房这边最是清静,正是看书的好地方,谢迁每日清早先到花厅里喝茶,用过早饭之后便会到书房里去看些经史典籍,而每每这时候,便能听到徐谦的读书声,读书声是窗外传进来的,中气十足,想不听真切一些都不成。

更重要的是,徐谦有时还会自己做题,先是在四书之中寻找一个题目,随即便开始自己尝试破题、承题,每次这个时候,谢迁便忍不住老脸抽搐。

这种感觉就像是明明有许多话想说,可偏偏就是要憋着,不但不能说,还得装作风淡云清,做出自在无为的姿态。

谢迁善辩,善辩之人往往争强好胜,虽已致仕了这么多年,平时闭门不出、修身养性,可是徐谦在外头一搅和,顿时让谢迁的心乱了。

这已是第三日的清早,徐谦照旧到了书房外的小花圃里,坐在石凳上,手里拿着一本“论语”。口里像从前一样朗声道:“今日又该破什么题?是了,今日就以奢则不孙为题,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这是出自《论语·述而》篇,今日就破这题罢。”

坐在里头看书的谢迁照旧心不在焉地翻着书,可是心思却已经被打乱。

又听徐谦道:“是了,何谓奢而不固,这是不得已反而救时之弊也,若是我来破题,应当……应当……”徐谦似乎在踟躇,最后将自己的破题念出来:“夫奢俭俱失中,而不损则较固为大焉。子云宁固,尚固乎。”

谢迁慢慢品味了这破题,先是微微点头,随即又皱眉,暗暗摇头,觉得甚是不满意。

外头的徐谦想必对这破题很是满意,忍不住称赞自己道:“不错,不错,如此破题,也算是令人耳目一新,我徐谦读书十载,经史典籍已经融会贯通,便是这八股经义,如今也已经炉火纯青,不得了,不得了,难怪屡屡中试,这不是运数使然,实则是才华惊艳,绝冠杭州。”

听到这番话,谢迁差点没一口老血吐在书案上,顿时勃然大怒,可是很快又冷静下来,他明知这小子是在激怒自己,自己绝不能上他的当,要淡定,要淡定。

这时又听徐谦道:“我这破题只怕会试也足够名列一甲了,将来封侯拜相也不过是迟早的事,可惜,可惜……”

谢迁压着怒火,听徐谦可惜什么。

徐谦道:“可惜我如此才华,却要和一群书呆子为伍,真是可笑……我年纪轻轻就已经如此厉害,将来说不定要立下无数的丰功伟绩……”

这些乱七八糟的话,一毫不差地落入谢迁的耳里。

谢迁终于忍不住了,是可忍、孰不可忍。

他吩咐一声:“来人,把那姓徐的书生叫来。”

外头候着的小厮听罢,连忙去请徐谦。

徐谦很快就到了,他脸色红润,想必在谢府待遇不低,日子过得挺惬意,脸上挂着满足的笑容,看到谢迁,行礼道:“晚生见过谢学士,谢学士请晚生来,又有什么吩咐?”

谢迁板着脸道:“你方才的破题,不伦不类,在院试之中或许还能让人觉得耳目一新,可一旦遇到乡试、会试,那里才华惊艳者如过江之鲫,你这破题非但不会让考官生出新奇,反而会觉得你过于取巧。”

徐谦惊讶地道:“怎么,谢学士觉得不好吗?”

“非但不好,简直就是乱七八糟,既是以奢则不孙为题,岂可用什么子云宁固,尚固乎来破,这样破题,就已经落了下乘。”

徐谦道:“谢学士既然觉得这样破题不好,莫非已经胸有成竹?”

谢迁冷笑道:“老夫自然能破,你听好了,若是老夫破题,则会如此。”谢迁沉吟片刻,道出破题:“即失中者而权其轻重,圣人所不得已也。”

徐谦听罢,顿时惊讶地道:“如此破题,真是妙极。”

谢迁现出几分久违的得色,他性子本就争强好胜,虽然现在好不容易养了一些心性,可是现在看徐谦惊为天人,不免还是得意,道:“这是自然,你这井底之蛙以为粗通几分经义就可以过关斩将。考个秀才可以,可真正涉猎到了乡试、会试,就算不落榜,那也不过是三甲末名而已。”

徐谦恭恭敬敬地道:“谢学士这番话字字珠玑,发人肺腑,晚生拜服。”

谢迁挥挥手:“你下去吧,谨记戒骄戒躁。”

待徐谦走了,谢迁忍不住抚额叹道:“这小子……老夫竟又上了他的当,他这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亏得老夫还忍不住去教导他。不成,不成,这样下去不是办法。”

他沉吟片刻,道:“谢俊。”

那谢家管事已经在外头候着了,连忙道:“老爷有什么吩咐?”

谢迁道:“杭州是不能待了,立即收拾东西回余姚老家去。”

这管事谢俊连忙应了,下去吩咐仆役,收拾行囊、备好车马。

待一切都准备妥当,谢俊正要回去请老爷动身,不巧却是遇到了徐谦,谢俊不得不硬着头皮朝徐谦笑了笑,道:“徐公子怎么不去读书了?”

徐谦呵呵一笑道:“早闻余姚是个好地方,你家老爷归心似箭,似乎有回乡的意思,余姚是才子之乡,学生慕名已久,这一次也想随你家老爷去余姚见见世面,谢管事……谢管事你跑做什么,喂,我还没说完呢。”

谢俊确实是掉头就跑,急匆匆地赶到书房,哭丧着脸道:“老爷,那徐谦也在收拾东西准备和老爷一道回余姚。”

谢迁呆住了,旋即大怒,可是大怒之后却又不得不长叹口气。

余姚不比杭州,杭州的别院随这姓徐的怎么闹,反正没什么女眷,可是余姚不一样,那里多的是谢迁的亲族,天知道这小子去了那里会闹出什么来。

眼下的问题就在于,南京那边有许多门生故吏和老同僚们在看着他,杭州这边,府学生员的督导也已经在即,他谢迁难道要一世英名尽丧在这姓徐的臭小子这里?

良久……谢迁渭然长叹,道:“去,把那姓徐的小子请来说话吧。”

第五十六章:拜师

对徐谦这个人,谢迁不得不慎重对待了。他沉吟良久,一边等候徐谦,一面打着算盘。

这个人有才情是不错,又是忠良之后,若是好好雕琢,倒是能成一些气候。

只是此人年纪轻轻,表面上是张狂,以谢迁的见地,却是觉得在这张狂背后似乎隐藏着什么,可是随即想了想,又不禁哂然一笑,一个弱冠少年能有什么太深的心机?莫非是自己老眼昏花不成?

正在他思量的时候,徐谦又来了。

徐谦笑吟吟地给谢迁行礼,口里道:“晚生见过学士。”

“坐。”谢迁现在的脸色很严肃,换做是谁被一颗牛皮糖粘着,多半也笑不起来。

徐谦坐下,道:“谢学士不是要去余姚吗?怎的还不动身?倒是让学生好等。”

谢迁不禁吹着花白胡子瞪眼,道:“老夫什么时候说过去余姚?叫你来,是要问明你一件事。”

徐谦很遗憾地叹息道:“可惜,可惜,晚生还想和谢学士去余姚见见世面。不知谢学士想问什么?”

谢迁叹息道:“老夫致仕已有二十年,如今已到了不惑之年,苟延残喘,行将就木……”

徐谦忙道:“老学士长寿百岁,何必唏嘘?”

谢迁瞪了他一眼,正色道:“老夫知道你的意思,本来嘛,抓了你进府,确实是老夫有错在先,可是你再三纠缠,却是何故?”

徐谦看了谢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