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浴火重生之大宋中兴 >

第100章

浴火重生之大宋中兴-第100章

小说: 浴火重生之大宋中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计议已毕,许汉青将制定的各项措施派人送往福州,又将海军的将领单独留了下来。
“这次你们的护航任务完成得不错,不仅商船都安然无恙,还打败了几支小海盗,没有让我失望啊!”许汉青笑着说道。
“大人,您对海军投注的心血最多,花的钱也不少,咱们要是连这点小任务也做不好,也真没脸站在这了。”许青华谦虚地说道。
“现在能够熟练作战的已经有了一百多艘船,等那些行朝方面来的水手熟悉了新船,咱们便能出动两百多艘了,到时候便要与张弘范决一胜负。你们刚才也听见了,不把张弘范的水师打败,福建路始终放不开手脚。”
“大人,张弘范的水师大概有七百多艘船,可咱们有火炮,真打起来,两百对七百,张弘范占不了多大便宜。”水师副指挥周强自信地答道。
“你们有信心便好,这次我要你们海军出动至少一半的力量,给我横扫高丽。”许汉青指着桌上的海图说道。
“高丽?早就已经投降了北元,这次随商船出海,他们怕得罪忽必烈,曾经派出船队拦阻,不与泉州的商人交易。”许青华想了一下,说道。
“我听说高丽王王愖最近娶了忽必烈的女儿,为了表示忠心,把名字改成了王昛。他们敢如此嚣张,估计和在北元面前得势有关。”许汉青想了想,说道:“而且他们正在为北元打造战船,这帮为虎作伥的东西,就该狠狠地教训。”
“没问题,上次护航时走过一次,这次还是由我率队好了,我率五十艘船,再带三十艘由新手操纵的,正好练一下兵。”许青华主动请缨。
“还是我去吧!指挥上回都去过了,不如这次在家坐镇。”周强也上前争道。
“都不用抢,谁也跑不了,你们海军的任务以后多着呢?”许汉青劝解道,“这次还是由青华率队出发,周强留在家里负责训练,等青华回来,周强再出去不迟。”
许青华如愿以偿,笑着问道:“那这次的具体任务是什么,还请大人交待清楚。”
“这次的任务有两个,第一是把高丽给北元造的船统统击沉烧毁,造船的工匠能抓多少是多少,如果方便,把高丽的水师也给我收拾了;第二就是抢,只要是咱们能用得着的东西,都给我抢光搬光,一样也不样落下。”许汉青恶狠狠地说道。现在的高丽已经彻底变成了北元的属国。并且积极帮助蒙古人打造战船,训练水师,从受害者变成了蒙古人的得力鹰犬。对高丽国根本不用留什么客气。
而且正是这个高丽民族,后来跟着日本鬼子杀进了中国。从东北三省到江南,到处都可以看到他们罪恶的身影。凭着流利的汉语和对华夏民族习惯的熟悉,他们坏事做尽。以至于华夏百姓中流传这样一句话,“杀人的日本鬼子,剥皮的高丽棒子!”
“抢光,烧光,这活容易。”许青华兴奋地答道。
“出发的时候再从兴化陈瓒那里借三千海军陆战队,只要不深入陆地,只抢劫高丽的沿海城镇应该够了。”许汉青又交待道。
“那就更好了,只怕高丽国贫穷,抢个一回两回便没有好东西了!”许青华略有顾虑地说道。
“抢完了高丽,再抢北元,长江以北的沿海城镇以后都将是咱们的目标。”许汉青瞪着眼睛说道。
“哈哈,好哇,这回我就不愁没机会出去了。”周强听到这话,甭提多高兴了。
“打仗耗粮耗钱,但如果一仗打下来能获取相当的利益,这仗就值得一打!以后政府对海军的军费拔款减少一半,但是海军抢到的物资,你们可截留一半作为补偿,一半上交政府,你们要是打亏了,自己承担损失。”许汉青奸笑着说道。
“啊?您不是逼着海军做强盗吗?”许青华诉苦道。
“能做占山为王的强盗,总比饿死要好。能抢劫外敌的财产,总比抢劫自己的百姓好。现在是困难时期,等到形势好转,自然会再改回去的!你们还别不知足,要是抢得好,抢得多,你们的经费可要比政府拔款宽裕多了。”许汉青看着众人古怪的表情,笑着回应。
许大人看来是真被逼急了,什么招都使出来。许青华苦笑着在心里想道。
许汉青却没有这种心情,仗势欺人,掠夺抢劫,这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做法,在后世他听得多了,中国的近代史就是这样充满斑斑血泪。
“你们出发前还要找一些到过高丽的商人,好好了解下高丽的情况,这样才能更好的达到目的。”许汉青最后又提醒道。
第二十七章 危机与机遇
    许汉青需要北方的乃颜等蒙古诸王能与忽必烈抗衡下去,即使不反叛,也能让北元主力无法大举南下;许汉青需要解决困扰着福建路的财政和粮食问题,保证百姓和军队的需求;许汉青还需要赚钱,需要扶植新兴产业,为自己培养支持者;许汉青还要扩充军队,积蓄实力,……。所有这些归结为一句话,许汉青需要在最短时间内,在与北元倾全力决战的那一刻,拥有起足够的实力。
任何事物都有其的两面性。这句话是个大道理式的理论,意思是说,无论什么事情,都有其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有得也有失。一个简单的道理,如果被人们充分理解并运用,它就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道理。
大量百姓涌入福建路,虽然给福建路的财政和粮食带来巨大的负面的影响,但同时也给光复军的发展壮大,许汉青扶持工厂的计划带来了一个好的机遇。与两浙范文虎谈判的顺利成功,使得福建战役被俘新附军家属的陆续到来,又留住了这些俘虏的心。再加上光复军一向薪饷优厚,而且从不拖欠,使得光复军有了充足的兵源。短短一个月内,便招募了三万多人,而且数量还在持续增长之中。
而且闲置的大量劳动力开始涌入新兴的工厂,政府出专利入股,商人出钱办厂的模式开始逐步在福建路推广。琉璃厂、火柴厂、纺织厂等新兴产业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优惠政策的刺激下,象雨后春笋般在福建路各地兴起。在吸收了大量闲置劳动力的同时,也给政府带来了大量的税收。
士、农、工、商。古代的工指各种手工业者,这阶层人数不少,多集中于城市、集镇。他们依据所从事的职业分成不同的行,每行推行出行首,一般由行首出面揽活,他们受雇一天即付一天工资,人身相对自由一些。而在许汉青的推动下,工人这个新兴阶层逐渐摆脱了以往的方式,开始接近于后世工人的标准。
“军校还要扩招,军校的毕业生全部安排到新招募的军队中担任中下级军官,新兵训练一个月后,补充进各作战部队,以战代练,从小仗开始,让他们尽快成熟。”许汉青对参谋部参谋命令道。大量的新兵,战斗力肯定不强,但经过训练,怎么也好过那些揭竿而起,拿着锄头、木棍的农民吧。
“招兵工作还要继续进行,在三个月内,每个军都要达到四个师(含炮师)的满编,会水的先补充进陆战队和海军。”许汉青继续说道。
“给新一军和新四军发命令,要他们保持对元军持续不断的骚扰性进攻,不求攻城掠地、战果巨大,只求点点滴滴地积累,要让元军疲于应付,要始终掌握战略上的主动,不断消耗元军特别是新附军的士气和斗志。”
“给福州的陈先生传个信,让各家报纸大力宣传光复军的战绩,在福建路营造出一种安定的气氛,让百姓和商人都能安下心来。”牛市就要有牛市的氛围,在不断的利好刺激下,许汉青就不信福建路的发展速度快不起来。
“戴云山那边怎么样了,招募的工匠够不够,武器生产能不能跟上扩编的需求,你派人询问一下向我汇报。”
“还有什么事来着?”许汉青皱着眉头苦想,参谋长孙志勇组成了前敌指挥部,不在泉州,参谋部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落在了许汉青身上。“哦,对了,给邵武知州马云枞去信,邵武那边的开矿工作还要加强,一定要保证戴云山那边的需求。”
“大人,您还要什么要交待的吗?”参谋见许汉青说完后,半天没音,忙问道。
“暂时没有了,你先去忙吧!”许汉青笑着摆了摆手。
按照现在这个速度,三个月后,光复军将达到二十万以上,拥有这样的兵力便足以向江南的元军发动大反攻。许汉青要的是毕其功于一役,快速击溃元军主力,而不是旷日持久的战事,江南大地再也经受不起两军拉锯战的蹂躏了。
先灭北元的水师主力,福建路沿海城市便能后顾无忧,全军再水陆并进,水师沿长江而上,断了江南元军北撤,江北元军南援的通路,陆军再三路出击,分别向江南西路、两浙、广南东西路进军,由北向南横扫江南。这便是许汉青和参谋部反复商议后制定出来的大反攻战略。当然其中也有不确定因素,如果北方的乃颜等部趁机而起,那就更有把握了。
但现在看来,事态的发展正一步步逐渐向大反攻战略靠拢,扩军的顺利进行,水师的逐渐壮大,在江南西路与广南东路的扰敌疲敌之战也很顺利,并且成功拖后了张弘范的进攻时间,等到张弘范进攻行朝的时候,光复军的海军也应该具有了相当的实力。
只要灭了张弘范的水师,广南东路的沿海便都是窟窿,海军配合陆军,可一举而下。然后,再在北元的沿海频繁出击,哼哼,忽必烈,我看到时候你拿什么跟我斗,你有多少兵来防守沿海。想再下江南,做梦去吧!你便是有那么多的兵,国库里也拿不出那么多的钱来支撑。
许汉青默默想着好事,嘴角挂着一丝冷笑,似乎觉得外面的天也蓝了许多。
“谢兄,邓某这几日读书却也有些心得,还请谢兄指教一二。”茶楼内,邓光荐拱手冲着谢枋得说道。
“邓大人有何心得,谢某定知无不言,说什么指教实在是太过谦了。”谢枋得客气地说道。
“邓某看福建路所实施之新政,总结起来乃是:利则行,妨则废。一切从实际出发,不去管它什么圣贤之言,国家传统。”邓光荐喝了口茶,缓缓说道。
谢枋得想了一下,点头道:“邓大人所言很有道理,许汉青与陈复文确实是只从实际效果考虑,不去管什么祖宗成法、人言可畏,难免有人说他们离经叛道了。”
“说到这,我还是很佩服许汉青的,能人所不能,敢人所不敢,比王荆公的魄力更大,意志更坚。”邓光荐脸上露出了赞赏。
“是啊!抛开他对朝廷的态度不谈,许汉青也确实值得钦佩。”谢枋得点头应和道,“便看他能较为妥善地安置涌入福建路的流民,使百姓无冻饿之忧,便值得称道。”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今日捐出一滴水,他日拥有大海洋。这许汉青看来也有些捉襟见肘啊!连募捐都用上了。”邓光荐笑着说道。
“募捐又能得到多少?许汉青之意不在钱上。”谢枋得说道。
“哦,那他搞这个干什么?有什么深意吗?”邓光荐疑惑地问道。
“谢某只看出两点,一是借此提高商人的地位,改善商人唯利是图的名声,募捐不是有规定,不论捐献多少,都造册登记;捐献五千两之上者,赠慈善铁牌,见官不拜;捐献万两以上者,授与太平绅士荣誉称号,见官不拜,还对政府有监督之权吗,等下我好好看看太平绅士的规定。二是借此凝聚人心,全民行动,将流民产生的不利影响降至最低,看他提出的口号便知道了。”谢枋得缓缓解释道。
借着流民入境,开展募捐的时机,许汉青推出了仿效后世的“太平绅士”制度,标准当然不是以钱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