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玩转金融之衍生品投机 >

第88章

玩转金融之衍生品投机-第88章

小说: 玩转金融之衍生品投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董,收购俄罗斯石油公司的事已经初步完成了!”

“协议具体情况怎么样?”

“2亿美元,买到了俄罗斯石油公司49%的股权,不过投票权只有40%!并且在董事会只占有七个席位,不到四分之一!”

“嗯?”张进一皱眉,问道:“怎么回事?”

“一个叫普金的俄罗斯zhèngfǔ官员坚决不同意收购计划,他发挥了一些影响力。使得我们的投票权只有40%。并且他还提出了回购的条款,但是被我们拒绝了!”

“普金?”张进心头巨震。这可是个未来的大人物。既然他插手了,那么这次收购俄罗斯石油公司股份的事能成,不得不说是运气了!

张进显然高估了普金在这时候的影响力。这时候的普金还是一个政治新星,没办法过多的发挥影响力。只有等到他至少登上总理宝座,他才有肆意发挥他影响力的空间。

不过,这次收购能成,能这么快的就谈成,不得不说。美英两国发动的军事行动在其中也起了很大的作用。空袭使得油价先是大幅上涨,让中石油的人紧迫感剧增;空袭结束后,油价的迅速回落,却又给俄罗斯人浇了一盆冷水,让他们也想尽快完成交易。这样,双方的谈判基础就更加接近了。

“是的,后期主要是他在阻挠收购!”

“哦。知道了!”张进惹不起这样的政治人物,只好避而不谈,转而问道:“中石油那边怎么样?”

“我们取得中国石油天燃气股份有限公司1。5%的股权,拥有一席该公司**非执行董事的席位,并且取得相应的投票权。不过,这家公司暂时还没有成立。我们的股份暂时挂在其总公司,等中国石油天燃气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时,才会转过来,投票权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另外,中国石油天燃气股份有限公司将要在香港上市。我们的股份是可以被稀释的。”

1。5%的投票权对于中石油这样的央企来说,简直就是个笑话。但有总比没有好。张进也知道这一点。他有些自嘲的说道:“这么说,还没有成立咯!”至于股份有可能被稀释,这是每家公司在上市后都会出现的情况,只是让他稍微不高兴而已。

事情都没有想像中的那么完美。

年百焘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他安慰道:“和这些涉及到国家层面的企业打交道,确实很困难。不过,张董,我了解他们,事情要么谈不成,只要谈成,他们的信用还是没有问题的。”

“希望如此吧!”张进在心里祈祷,千万别再出现什么变故。同时感叹,现阶段,他的影响力还是太小了,这一度让他有了收回投资的想法。可惜,协议已经签订,钱是拿不回来了。好在这是一笔预期盈利至少数倍的交易,将来不管是套现,还是以此为筹码进行其他交易,都是可以的。

……

与年百焘通话结束之后,张进一直在思考如何提高影响力的事情。如何在不暴露大部份资产的情况下,让自己的影响力达到较高的水平,这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

张进也分析了一下他的优势和劣势。优势是知道一些大概的经济大势,并且已经有了令人震惊的资本。至于劣势,那就是他发家太快,根基不稳,除了钱,剩下的还是钱。

既然咱多的是钱,那就还是砸钱吧!张进心里暗暗下了决定,更加期待圣诞节之后猎头公司能带来的好消息了。他早就在寒假开始的时候联系过猎头公司,这次圣诞节过后,就该陆续有结果了。至于猎头公司究竟能给他挖到什么人才,只有见过面,谈过之后才知道了。

张进旗下的几家公司都需要寻找管理人员。

燕京银行是一家香港上市公司,有年百焘和粱鼎梆这样经验丰富的人带领,短时间内没有问题,但是时间长了,那就不好说了,必须派人全职的盯着。

小张证券的摊子也是越铺越大,自己只能偶尔照顾一下投机交易部门,像经纪和做市商这样的部门,他根本没时间也没jīng力顾及。加里森的公司虽说已经初步整合了,但要想发挥他们100个交易员的优势,还需要进一步整合。

此外,雪乐山在线需要派驻管理人员,林木森的财经软件公司也要寻找CEO,国内一系列的风险投资也需要人盯着并给予管理建议和扶持。

这些事情想想就让人头大,这就更别提将这些公司整合起来的麻烦了。但是再麻烦也要整合,现在的摊子实在是太散了,如果现在不整合,将来就有可能失去控制,提高影响力的事也就不用提了。

张进揉了揉太阳穴,一声呼唤叫醒了他。

“哥,来吃饺子了!”张晓端着一只碗,一边往桌子上放去,一边喊道。

“哦,来了!”张进随口应了一声,望过去,饺子已经上桌了。

于是,张进一家三口,外加燕菁共四个人一起吃起了饺子。张进心里想,不知道燕菁这样算不算自己家里人。

平安夜之后,圣诞节的当天,张进带领着家人一起游玩了一下芝加哥,见识了一下芝加哥的唐人街,并在一家著名的中餐馆吃了一顿大餐。

轻松的rì子很快就过去了,圣诞节之后的第一天,猎头公司就打来电话,一共有四个人要面谈。(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9

第一百六十四章:人才面谈

PS:感谢myname0022和limekong的持续打赏,感谢工部鲁班的再次打赏,感谢Jerryw1975和紫魂蕊的打赏,谢谢你们!!!

张进和燕菁提前进入了专门为面谈安排的小型会议室,并一起坐在了主位,拿起四个人的资料开始浏览起来。

不得不说,看到他们的简历,张进甚至一度有点嫉妒。

好在他现在也身家不菲了,很快就平静下来。

第一个面谈的是一位40岁左右的中年白人男子。他留着一头卷曲的短发,嘴唇上面一撇浓浓的胡子很有特sè。

等待这位中年白人男子坐下之后,燕菁开始问道:“约翰,能说说你为什么离开信孚银行吗?”

对面的中年白人全名叫约翰?菲尔德,是一位传统的美国人,先前在信孚银行的衍生品部门担任某主管。

叫约翰?菲尔德的美国人有些伤感的说道:“信孚银行刚刚在12月1rì被德意志银行收购,作为被收购方,我们的一切都充满未知数,一大批美国员工很可能会被裁员,信孚银行也将不复存在了!”很快他又回复过来,侃侃而谈道:“而这一段时间,我看到比较多的关于小张证券和燕京金融的报道,从报道来看,燕京金融和小张证券的业务组成,金融衍生品占了多数,而信孚银行的金融衍生品在业内也是比较知名的,所以我来看看。如果合适,加入你们。可以考虑。”

燕菁接着问第二个问题:“那你能谈谈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吗?”

面谈主要是燕菁发言,张进在一旁旁听。这让人绝想不道,一旁的张进才是最后拍板的人。所以,约翰?菲尔德面对燕菁,放松了防御,他继续说道:“我的优势是忠诚。我从毕业后被信孚银行录取的那一刻起,一直在这家银行工作,到现在。将近二十年了,我们一起经历了辉煌,一起经历了低cháo。但我的忠诚也是劣势!如今的银行业,随着信息化的深入,传统的地域限制将会被打破,一大批银行将会被整合收购,信孚银行就是其中一个例子。而我的忠诚与坚持。如今等来的却是被收购的局面!”

“那你加盟我们,想得到的又是什么呢?”

“我需要一个平台,来施展我的抱负!我不介意亲手搭建这一平台!”

“你该知道,我们在美国并没有银行业务!”

“呵呵,可能你还不清楚,我看重你们公司。是希望在金融衍生品领域发展。而开展金融衍生品业务,并不需要银行牌照。”约翰?菲尔德轻笑一声,但又继续说道:“不过,如果公司实在是想开展银行业务,付出较小的代价。收购一家美国小型银行,应该可以解决问题!”

“外国人不是不能收购美国的银行吗?”

“小张证券的所有者是外国人?”约翰?菲尔德有些诧异的道。最近媒体报道得比较多的小张证券居然是外国人所有。

“没错,小张证券的最终所有人是一名持有E2签证的外国人!”张进难得插言了,承认了小张证券的所有人是外国人。他想看看对面美国人的反应,如果他有对外国人的偏见,那么即使他再优秀,张进也不会考虑。

E2签证,是周岚来美国时的签证。成立小张证券时,周岚因为与中石油搭上线的关系,不需要移民俄罗斯了,所以小张证券就通过特拉华州、开曼群岛两道中转,最后登记在了她的名下。

“外国人收购美国的银行并不是没有先例,信孚银行的收购方就是德意志银行这一外国银行。只是在收购时,需要事先取得美联储的批准而已。即使是美国人,想要收购美国的银行,也必需要经过美联储的批准。”

……

第一个面谈者,就这样和张进以及燕菁谈了起来。

大约半个小时之后,谈话结束。

张进和燕菁起身,礼貌的将这第一位面谈者送了出去。

下一位面谈者到来的间隔期,张进问道:“你觉得这个人怎么样?”

燕菁却没有回答,只是说道:“这个人先不管他,我们看看后面来的面谈者再说!”

“OK!”

……

下一个面谈者,是一位青年白人男子,年约三十四岁左右,深深的眼窝,碧蓝的眼瞳,外加一头金发,显得很有魅力。

张进这边还是燕菁开口问道:“伊坎,能谈一谈你为什么想要离开瑞银集团吗?”

对面的白人青年男子名叫伊坎?布斯基,是一名瑞士籍犹太人,目前在瑞银集团的投资银行部门瑞银华宝担任高级主管。

伊坎?布斯基一上来就开始了抱怨:“我们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瑞银集团裁员34%,作为被收购方,我们瑞士联合银行在裁员的时候,被歧视了!而作为投资银行的一员,那些传统银行的人,根本不懂得如何管理我们,再加上受到裁员的影响,公司被他们弄得越来越糟糕!”

“那你为什么又看中了我们公司呢?”

“小张证券是一家新成立的公司,但这家公司现在却意外的在华尔街有了一定的知名度,这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这家公司后续业务的开展。而我选择这家公司,除了看中这点之外,想要有一个zìyóu发展的环境,不希望过多的受到董事会干扰,也是条件之一。”

“你希望董事会放任你们发展?”

“是的,我甚至可以带来原瑞银华宝的很大一部分员工,共同发展投资银行业务!”

……

和伊坎?布斯基谈了大约二十几分钟之后,张进和燕菁起身将他送了出去。

大约十分钟之后,第三位面谈者走进了小型会议室。

“麦肯,能谈谈你为什么你来原来的公司吗?”燕菁例行开始问道。

对面坐着的,是一位有着浓浓络腮胡的白人男子,大约37岁,先前在一家中型金融公司担任副总裁。他的全名叫麦肯?斯普林斯,是一名有着MBA学历的传统职业经理人。

“我先前的公司,是一家家族企业,公司总裁是家族的人,很少管理公司事务。我虽然是公司副总裁,但公司的绝大部分事务都是我在管理。本来大家各做各事,相处得很好。但是直到有一天,我无意中撞见了总裁的**,两人便因此而产生了隔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