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争龙道 >

第269章

争龙道-第269章

小说: 争龙道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给这些信徒分发武器。
    直到这个时候,谢联章才发现礼佛寺的能量之大,居然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就聚集起来了足足两千多信徒,由寺里的僧众率领,组成了一支僧兵团,并且给这么多人都配发了兵器。
    虽然礼佛寺给这些信徒配发的武器并不精良,但是一下子就拿出数千件刀枪,也还是让谢联章惊出了一身冷汗。
    乐安县县仓的兵库里面,也不过只有区区几百件兵器,可是一个小小的礼佛寺,就私藏了这么多兵器,这实在是让谢联章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一个梵门寺庙,整日里诵经念佛,却暗中储藏了这么多的兵器,这是想要做什么?恐怕任谁都不会朝好处想。
    现在看来,他们确实都小瞧了这礼佛寺的实力,而且没有料到礼佛寺居然还暗藏了如此的野心。
    甚至于谢联章还看到礼佛寺的僧众,居然都配发了相当精良的盔甲,使用的戒刀等兵器,也基本上都是精铁打造而成。
    而且在礼佛寺的蛊惑之下,不少有钱人还给乐安县送来了大批的粮秣钱财,以支持礼佛寺护寺。
    而谢联章到了这个时候,也知道他已经没有了退路可选,礼佛寺甚至给谢联章派来了十个年轻僧侣,名义上是保护谢联章,实际上却等于把谢联章给控制了起来。
    现在谢联章即便是打算弃官不做,挂印而去,也已经为时晚矣,礼佛寺根本就是借助他这个官身,要行谋反之事。
    大批礼佛寺的信众,被编伍之后,派入到了县城之中,而且礼佛寺的僧众,还直接控制住了整个乐安县城的要害之处,就连乐安县的县兵,也被礼佛寺接管了过去,要受礼佛寺的节制。
    谢联章这个堂堂乐安县的正牌县令,现在倒成了一个傀儡,被礼佛寺推动着,一步步的朝着毁灭的边缘行去。
    
    第二十章 赏功
    
    余杭郡郡守府;
    江枫这段时间心情大起大落,湖州司徒家兵变,让整个余杭郡陷入了风雨飘摇之中,他这么多年的努力,几乎要化为乌有,制衡手段也彻底宣告了失败,这令江枫又惊又怒,也同时非常难堪。
    更让他难堪的是平时深受他器重的府兵,出师不利,刚一动兵就在永安县吃了一场大败仗,一千多精锐府兵居然被叛军打的丢盔弃甲,损失惨重。
    五千多府兵被吕成梁率领的叛军,堵在永安县连日攻城,却不得存进,还损失了不少兵将。
    战争一起,江枫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吞金兽,府库之中这么多年来囤积下来的钱粮如同流水一般的流失了出去,让他肉疼不已。
    不过好在三月初临海州终于传来了好消息,让他稍微宽慰了一点,李霖终于不负他的重托,成功克服了临海州州城,获得了一场大捷。
    叛臣刘辩被李霖当场抓获,一同被俘的还有此次参与叛乱的大量临海州的文武官员,这让江枫长长的松了一口气。
    刘辩被讨平之后,他就不用担心司徒家和刘辩南北呼应,对他的统治造成巨大的威胁了,这也是这一个月来一堆坏消息之中,唯一的一个好消息,让江枫稍微欣慰了一些。
    几日之后穆青押解着刘辩等罪犯从临海州返回了郡城,江枫立即便下令将刘辩直接处斩,随同刘辩一起被斩的,还有刘家全部男性族人,甚至包括了一些刘家的孩子,另外还有此次助刘辩发动叛乱的一干人等,一天之中百余颗人头落地,染红了城外刑场的地面,也大大让一些心存不轨之人为之震慑了一下。
    但是接下来对于该如何赏功的这件事上,江枫又有些犯难了,他起初并未料到,李霖能这么快讨平临海州之乱,经刘辩一举解决,当初他授予李霖招讨使之职的时候,不过是想要利用李霖,拖住刘辩就行,并不看好李霖能将刘辩讨平。
    可是当李霖成功的将临海州刘辩之乱讨平之后,对于该如何奖赏李霖,江枫不由得又有些犯难了起来。
    从穆青口中,他已经看出,李霖虽然年纪轻轻,但是却能力相当强,有勇有谋,而且胆大包天。
    从他当初逆杀刘旦,到现在讨平刘辩之乱,总共不过只有半年时间,便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白身之人,当上了目前的临海州招讨使,这样的速度已经可以称之为空前绝后了。
    可是接下来该如何安排李霖,却又让江枫犯难了起来,这李霖升官速度实在是太快了一些,直接授予他临海州刺史,江枫以为不太合适,李霖毕竟太年轻了一些,锋芒太露,如此年轻便让他当一州的刺史,恐怕不足以服众。
    可是不授给他刺史之职,又让他做什么呢?继续回山海县当他的那个县令,这事儿说不过去,毕竟李霖为他立下了大功,这等于没有赏赐,于情于理都说不通,而且还很可能引起李霖的不满。
    如果是以前的话,他倒不用考虑这么多,可是问题是现在他正是用人之际,而且李霖现在还手握重兵,掌握着一支数千人的兵马,一旦让李霖对他产生不满的话,这个李霖会做出什么事情,江枫还真是不敢猜。
    现在他突然间有些后悔当初的决定了,当初他仅仅是想要利用李霖,牵制住刘辩,为他争取时间,先解决司徒家的麻烦,但是现在司徒家的麻烦却越闹越大,原来并不看好的李霖,却趁机坐大,一举掌控了一支数千人的兵马,这就让江枫不由得不对李霖产生了新的忌惮之心。
    刘辩拥兵自重有不臣之心,是因为刘辩不是他的嫡系亲信,不为他所重用,最终被逼造反,而李霖就算得上是他的亲信吗?
    一想到这里,江枫不由得就心中突突一跳,回想一下李霖这半年为官之路,他可以说是出身草莽,一跃而就靠着武力夺得了山海县县令之职,虽然当初为了考验他,只是授给了他一个县丞之职,但是事后证明李霖确实身负大才,轻松便将山海县管理的井井有条。
    而且李霖这个年纪,正是年轻气盛,做事不计后果的时候,从这次他悍然对抗刘辩就可以看出,仅仅因为他和唐家关系不错,就意气用事强行为唐家出头,结果导致了刘辩发兵进犯山海县。
    就在所有人都不看好他能守住山海县的时候,李霖却兵行险招,亲自上阵冲杀在前,愣是来了个惊天大逆转,凭借手头微弱的实力,便力克强敌,将数倍于他的州兵,打的全军覆没,就此导致刘辩最终抗命成为叛臣。
    原本江枫想要以李霖牵制刘辩,为他争取时间,可是李霖却再次让人大跌眼镜,凭借着一支临时编凑起来的杂兵,愣是将刘辩控制的州城给攻占了下来,现在手头居然控制了数千兵马。
    按照穆青在临海州所见,李霖在攻克了州城之后,便表现出了他的强势,将临海州州城大力清洗了一遍,几乎将当地可以威胁到他的世家大户,都给清洗了一遍,最起码临海州当地,已经找不到一个可以牵制他的人了。
    纵观李霖这短短半年来的所作所为,江枫突然间感觉到这似乎都在李霖的计算之内一般,他走的每一步看上去似乎都很冒险,但是却都成功的化险为夷,并且趁机从中攫取到了巨大的利益。
    短短半年时间里,李霖便将山海县乃至是临海州州城,都牢牢的把持在了他的手中,更让人担心的是李霖还趁机组建起来了一支兵力高达数千之多的军队。
    平时各州虽然也准予拥有控制地方的州兵,但是各州的州兵都限额不多,最多不得超过一千人的兵力,这也是各郡郡守控制辖下地方的一种手段,使各州刺史不敢拥兵自重,对抗郡守的管控。
    可是突然之间,临海州这边的情况,因为刘辩之乱,就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先是刘辩擅自扩兵,接着李霖取而代之一跃而起,将整个临海州的州兵县兵都囊括在了他的手中。
    同时还通过这段时间的用兵,靠着强募壮丁充实兵力,使得李霖手中现在一下就掌控了近两千可用之兵,还不算他从各县强征的那些壮丁。
    一想到这里,江枫就顿时心生警惕,这个李霖到底想要做什么?他现在要这么多兵又是为何?
    于是对于李霖的赏赐这件事,就成了江枫又面对的一个问题。
    江枫于是将手下幕僚和信任的属官召集到面前,共议该如何处置临海州善后之事,以及对于李霖接下来的安排问题。
    而对于这件事,江枫的幕僚和手下属官们也立即产生了很大的分歧,有人认为李霖乃是一个可用之才,应当给予重用,大可将临海州刺史之职授之于他,但是也有人认为,李霖升迁速度实在是太快,有必要接下来继续磨砺一番,这刺史乃是重任,不能轻授给他人,必须要授给一个可信之人才行。
    也有人提出了他们的担忧,李霖正值年轻气盛的时候,现在在临海州手握重兵,如果不赏,令其解散手中的兵马,将其遣回山海县继续当山海县小小的县令,肯定会引起李霖的不满,会不会又将李霖逼反?这件事很难说,所以不能不赏,而且最好还是重赏,收住李霖的心,让李霖为江枫效命,这样最好。
    可是到底该不该授给李霖临海州刺史这个位子,这些人却各持一词,整体上大部分人并不倾向于让李霖继任临海州刺史,而是倾向于另派一人前去接任刺史之职。
    最后穆青提出,李霖有功不赏显然并不合适,而且现在江枫也正值用人之际,如此贤才岂能弃之不用,必须要重重恩赏才行。
    即便是刺史之职不授予李霖,也不能让李霖不满,不妨就把以前临海州司马陈乔拔擢为刺史,毕竟当初江枫就下过谕令,拔擢陈乔为临海州长史代行刺史之职,而且陈乔也是临海州的老人了,家势也不强,能力有限,很容易控制。
    至于对待李霖,则可升李霖为临海州长史,兼任临海州兵马使,调李霖率军前去湖州进讨司徒家族。
    如果李霖能在湖州再次建功,那么再行拔擢也为时不迟,同时也可以趁机考验一下李霖是否有不臣之心,这么一来也升了李霖的官,也没有强行解除他的兵权,只要李霖没有不臣之心,那么自不会起兵作乱。
    江枫听了穆青的提议之后,觉得此事可行,这么一来就解决了他面临的问题,即没有得罪李霖,让李霖觉得他趁机派人摘桃子,夺了李霖胜利的果实,还充分利用了李霖手头的这些兵马,为江枫所用。
    于是江枫随后就拍板定案,下令属官拟了一份谕令,就按照穆青所献之计,下令擢升原临海州司马陈乔为临海州刺史,主持临海州事务,擢升李霖为临海州长史,临时兼临海州兵马使之职,令其整备兵马,一个月之后,前往湖州由现在的招讨使江温节制,进讨湖州叛军。
    
    第二十一章 自寻死路
    
    而原来李霖山海县县令之职卸任,以唐宏任之,也算是对唐家此次受难的一种补偿,唐宏原本是准备继任临海州刺史的,如果没有刘辩发动兵变的话,唐宏有很大可能会顺利接替其父成为临海州刺史。
    现如今唐家已经败落,自然不可能再把临海州刺史还给唐宏了,所以江枫考虑了一下之后,最后决定把山海县县令之职赐给唐宏,算是对唐宏的一种补偿,毕竟唐家虽然败落,但是在临海州之中还是有些人望,还是有些人为他说话的。
    对于李霖目前麾下的兵马,江枫准其改编成为临海州州军,额员一千二百人,分作两卫,外加一骁骑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