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猎艳录 >

第318章

三国猎艳录-第318章

小说: 三国猎艳录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瓶诖舐睢<众嫉热思诎惭艄魇墙醯睦掀牛桓宜祷埃肆嘶厝ァN液桶惭艄鞅纠垂叵岛懿睿挥衒u妻之情,听贾诩添油加醋的一说,登时火大:“不必跟她废话,打入冷宫。”

    我拍桌子,跳着脚道:“废物,你们这些人,搞了这么多天,一点眉目也没有。还有脸升官发财。我看,明天老子亲自去和他谈谈。”

    “不行,不行。”贾诩、辛毗、刘晔一起摆手。辛毗道:“那样一定会落ren口实。大王还是耐心的等一下,两天之内,臣等一定让你得偿所愿。”

    我伸出两个指头:“就两天,多一天也不行。”

    贾诩出门的时候跟辛毗说:“软的不行,就来硬的。告诉,昌豨、孙观明日带兵进宫,索要玉玺。”

    昌豨、孙观带了一万铁甲军盛情邀请,皇帝不能不出来了。贾诩在大殿上,恭敬地道:“陛下快做决定,晋王一定会厚待陛下的。”汉献帝心想,扯淡,怎么厚待,让我做太上皇不成?

    到了这个时候,汉献帝也没什么好怕了,冷笑道:“朕要是不让位,你们想怎么样?”辛毗跳出来喊道:“陛下千万别不知好歹,小心祸起萧墙。”汉献帝猛然站起:“朕不信,天下谁敢杀我?”

    辛毗道:“董卓、曹cao、袁——”他想说袁术。忽然改口:“董卓、曹cao、孙坚那个不想杀你。要不是晋王一家两代为国尽忠,陛下早死了几十次了。如今不知感恩戴德,反而为难晋王。做这种缺德事,不怕天打雷劈吗?”汉献帝大怒,拂袖而起,扯着嗓子喊道:“好啊,好啊,打一个雷试试,看看是劈了你还是劈了朕。”说完就要逃走。辛毗上去一把拉住龙袍:“你给句痛快话,到底是愿意还是不愿意?”

    昌豨压着‘符宝郎’祖弼进来,把刀架在脖子上逼问:“玉玺在哪里?”祖弼侧头向地上吐了口痰:“你他娘的算什么东西。也配询问玉玺。”昌豨被激起凶性,一刀砍下祖弼的脑袋扔到汉献帝脚下:“陛下,玉玺何在?”

    汉献帝的心拔凉拔凉的!眼前飞过一群小星星,吓得差点昏厥。双腿一软摔倒在地,哭着对贾诩道:“朕愿意让位,朕愿意让位,请晋王千万不要杀我。”贾诩笑了笑道:“晋王不杀陛下,请陛下快快下诏,安定民心。”

    汉献帝一看陈琳。陈琳立即明白,从怀中掏出一份黄绢:“陛下,圣旨已经拟好了。请陛下用印。”

    汉献帝心中大骂陈琳,狗东西,你准备的倒是挺充分。

    辛毗拿了诏书顺便收了玉玺和贾诩等人乘车到晋王官邸。辛毗在厅中大声喊叫:“晋王接旨。”

    我当然知道是什么旨意,三步并作两步跑出来,拱手:“臣接旨。”参拜不屈,这是我的特权。

    辛毗展开诏书朗读:“朕在位二十年,遭天下荡覆,幸赖晋王之力得保社稷,恢复天下。晋王以神武之资,为大汉开疆拓十万里之遥,光耀当世。朕自问文不能定国,武不能安邦。今愿效仿古之尧舜,禅位于晋王袁熙。请晋王为天下苍生考虑,不要推辞。”

    贾诩早就叮嘱过,要我“装”一下。于是我抬起头来,坚决不从,说了很多提前背诵好的,忠君爱国的话。还愤怒的把辛毗等人赶出厅外。

    辛毗、刘晔在府门前失声痛哭,都说这样的忠臣前所未有!!

    汉献帝一看晋王不接受高兴了,摊开手道:“是晋王不愿意,你们别再逼我了。辛毗冷笑道:”你是真傻还是假傻。需要三次下诏,晋王才会答应。这说明你有诚意,晋王是在考验你呢?”

    汉献帝空欢喜一场,沮丧着继续下诏。一连三次。第三次的时候,我才“被逼无奈”的奉旨。我记得曹丕篡位的时候,为了制造舆论,搞的声势很浩大,便对贾诩道:“需要建一个‘禅坛’,选个良辰吉日,集合公卿大臣,命汉帝亲自将玉玺交给寡人。这样就名正言顺了。”

    贾诩点头道:“这就去办。”

    十五天之后,禅坛建好。禅坛主体为夯土台铸成,高一丈,长宽都是二十丈。禅坛四周用汉白玉栏杆围砌,台场平坦宽敞。正中建有一亭,顶部是斜山式。斗拱飞檐翘角,下边枋檩竹等均施玄紫彩色和苏式彩画。此亭形体舒展而稳重,气势雄浑而大方,金碧辉煌,十分壮观。亭边立一石碑,碑高两丈,碑座方型,碑呈锥体,基设石台,环以铁栏。碑正面为“禅坛”两个大字。

    禅坛左右各有十八级的台阶,左手旁立一碑,上面写着;“大汉建安二十一年十月庚午日寅时,汉禅让于晋。”

    这是为了给后代留下佐证,证明我不是篡位,是大汉皇帝心甘情愿、自动自发、非常愉快的把帝位让给我的。就像尧舜禹汤的帝位传承一样合理又合法。

    十五天把我的头发都等白了。等待真的是一种煎熬!

    五天之后,吉时来到。汉献帝亲自坐车来晋王官邸请我去禅坛。我身穿龙袍,头戴冠冕,乘车至坛场。一路上心潮起伏,激动不已,一个小痞子也能做皇帝。还是个泱泱大国的皇帝。我一刀一枪打拼出来的皇帝——

    坛下聚集了文武官僚将近六七百人,审荣、昌豨、孙观指挥御林jin军和重装步兵四十余万包围禅坛。甲胄鲜明,刀枪锃亮。吓得汉献帝差点尿裤,双腿一个劲的哆嗦。汉献帝像是刚死了亲爹一样哭丧着脸,捧玉玺给我。这个时候,也用不着装了。我不客气的接过来。坛下众臣,几十万大军纷纷跪倒高呼万岁、万岁、万万岁。

    陈琳开始朗读,他早就写好的‘禅让书’:“晋王有德,昔日唐尧禅位于虞舜,舜亦以命禹——”

    读完了‘禅让书’坛下几十万人又连呼万岁。我登上帝位。太尉贾诩、太傅刘晔、尚书令辛毗、御史大夫陈琳率领文武众臣朝拜于阶下行八拜大礼。改朝换代正式成功!

    <;/p>;

    

 271。 第二百七十一章大结局

    大家好,说一下宋轩发了一本新书《仙界feng流特工》请大家支持一下。

    公元216年,一个新的朝代诞生了!!

    我即刻下旨改元“贞观”。

    不好意思,一时间想不到合适的。抄袭唐太宗一下。国号大晋。追谥父亲袁绍为高祖文皇帝。 大赦天下!【回答一个问题,关于曹节,之所以没有刺死,原因是主角的性格决定的。还有曹节这人其实没大脑,有勇无谋,不足为虑,所以,只把她当作骄纵的少女来看待吧。请大家谅解。】

    辛毗突然跪倒在地上,山呼万岁:“陛下,天无二日,国无二君。汉帝既然禅让,应该怎么安置,请陛下讲明?”

    汉献帝很知趣的下坛跪拜。我心想,答应过子龙,要把他们送到青惠山去的。便道:“朕封刘协为山阳公,赐美人三十名,令居住于青惠山。任命辽东大都督赵子龙代为照看。”

    昌豨冷笑着对汉献帝道:“陛下已经下旨送你去青惠山,请山阳公准备准备,今日便派兵送你出城。”

    汉献帝含泪拜谢。起身而去。佝偻的背影好凄凉。

    我却是春风得意的。

    第二天,我再次下诏,册立甄宓为晋朝皇后,袁睿为太子;蔡琰、为贵妃;甘夫人、孙尚香、曹节为侧妃。袁政封为齐王,封地临淄。貂蝉还是疯癫,一直在静养,也许这一生也不可能好了,不过,我仍然封她为妃。让她可以结束这一生的颠沛,一生的流离失所。吕布的儿子吕良,已经长大了,有乃父之风,勇冠三军,封为偏将,认作义子,和姜维一起加入黑龙骑。

    赵云的辽东大都督需要有人接替。权衡再三,决定让庞统去。另外任命文丑为幽州刺史,甘宁为辽东刺史。协助他行事。

    贾诩为晋朝丞相。太尉由徐庶接替。

    张绣接替赵云出任中军大将军。

    顾雍为大司农。

    张郃为大司马

    于jin为车骑将军

    陆逊接替徐邈为凉州刺史。吕蒙为武威太守、太史慈为辽西太守。庞德为陇西将军,驻兵十万于陇西,防患北方草原的少数民族兴起。

    其余众将还像以前,不再变动。有功之臣,五十人,各自赐一子为侯。

    禅让之后,经过几个月的庆祝封赏,渐渐平淡下来。新兴的晋国如日中天,各项事业蒸蒸日上。吏治清平,农业发达。ren口得到了迅速的恢复。

    这种情形下,我开始设法遏制,三国后期逐渐形成的贪污腐化、攀比成风的不良习气。半年之内,查处各地贪官污吏一百余,全部斩首示众。并且暗地里打击士大夫在朝中的权势。阻止南北朝时期所谓‘门阀制度’的产生。

    贞观二年,公元219年。我任命董和之子董允、张昭、顾雍、黄权、刘巴、程畿五人。开始施行新政。就是“王安石变法。”

    这几个人都是有名的死心眼。软硬不吃,一心为民。用这样的人变法最见成效。

    晋代不比宋代,儒家的腐朽政治体系还没有完全形成。士大夫的寄生组织也还没来得及发扬光大。所以这个时候搞‘经济体制改革’阻力非常之小。基本上皇帝下旨,就能成功。

    王安石变法所以失败,说穿了就是伤害了‘士大夫集团’的利益。这个集团比所谓的“宦官集团”要厉害的多了。他们处处打着孔圣人的名字,高举着复古的旗帜,私底下将国家的地基挖空。当门阀制度形成之后,朝堂上站满了士大夫,皇帝也是招惹不起的。所以我的速度要快——

    在门阀制度来临之前,我成功了,经历了四十余年混战。大晋朝的ren口和经济在短短的三年内得到了复苏。

    可惜的是,门阀制度还是在这个时候悄无声息的有了雏形。

    开国将领,封侯拜相的太多了。 功臣宿将开始联姻,盘根错节,家族势力无限膨胀。士大夫们的权利也开始不断地扩大。兼并土地,兼并产业。。我竟然无力阻止。

    不是无力阻止,其实这一切是我造成的。

    所有的门阀,都是封赏出来的。亭侯、乡侯、县侯相互联姻、结成连理、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

    做官对这些人的后代来说,岂非太容易了??

    政治体制改革,我不敢尝试!!有人敢,比如——王莽。可惜此君的下场不足效法。

    虽然弊端已经出现。但社会的进步还是有目共睹的。

    仅以马匹而言,五年前战争刚刚结束时,全国战马加起来还不到二十万匹。虽说袁军百万。但大多都是步兵。五年之后,仅只是洛阳、邺城、辽东、长安四个地方就有战马五十万匹。随着新法的推行,国家鼓励开垦,土地面积迅速的增加三分之一。许多以前无人耕种或者蛮荒的地方,都有居民迁居屯垦。全国最主要的三十个粮仓全部灌满。随着生活得安定,我开始着手裁军。一方面为了节省开支,另一方面,要让这些强壮的士兵,为祖国的ren口事业做贡献。

    没有百姓,我这个皇帝做来跟什么?

    幽州兵、益州兵、雍凉兵维持原状。因为这些地方还不太平

    中央军、荆州兵、扬州兵加起来总共八十万,我采取的是二选一。留下一半。另外一半,由政府发给安家费和土地,遣返回地方。男子多了,土地多了,粮食多了,没有战争,生活安定了。那么,ren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