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国血 >

第3章

国血-第3章

小说: 国血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吕天方说:“我寻思反正等着也是干等,闲着也是闲着,我多干一点儿,你们就能少干一点儿。”
看地的人说:“我们要是不卖给你呢?”
吕天方说:“那就算石油工人老大哥帮农民兄弟了。”
看地人感动得都要哭了,说:“你这种买粮法,天下难找啊,不卖给你我们都良心不安了。”
就套了马车,连人带黄豆一起送到了泰山钻井队,说石油太重要了,宁可我们勒紧裤带,不能让石油老大哥挨饿。高喜扬把又饿又累已经脱相了的吕天方抱住,一边笑着一边流眼泪。老南则像伺候病人似的,把惟有的一小勺白糖沏了水,端给吕天方喝了下去,同时严正地指出,你这是强买强卖。吕天方眨着眼睛说,我也没强迫呀。老南说,你这是弱迫,比强迫还厉害呢!吕天方睖睁着近视眼,把碗里的糖水喝光,趴在枕头上就哭开了。他说,指导员,都要饿死人了,你还这么说话,你咋这么机械?随便你说吧,反正我就是为了工友们能挺过这一关,为国家多打井,多出石油!
由于高喜扬一再偏袒吕天方,甚至所有的部下,副大队长就多次说他“护犊子”。从情感上讲,老南是支持高喜扬的,对他的水平和工作也满服气;不过老南特别唯上,暗地觊觎机关工作,在领导和同事之间,倾向性就可想而知了。眼下让井位的事,老南还想揪住吕天方的辫子,狠训他一顿,防止他骄气上升,对领导不尊重,哪知在周围干活的工友们却不让了,纷纷围拢上来,明确支持高喜扬,说让井位是啥风格姿态?这不是拿人当猴耍嘛。咱就不让,看看谁还能把咱一锹端走了。老南这才发现自己孤立无援,便递给高喜扬一个妥协的眼神。
老南在队上挺招人烦的,可他自己并不知道,他还以为自己挺不错的。老南最让人感动的就是,休息的时候把女儿的照片拿出来,左端详右端详,脸上挂着思念和忧伤,有时还会涌出泪花来。照片上的小姑娘叫金小红,随娘改嫁,连姓都改了。那是个十足的俏丫头,迷惘的目光里有一种梦幻般的东西,似乎总在质问,爸和妈咋就会离婚呢?迟建军常对人嘀咕说,老南满嘴跑高调,就这种时候,还有点人滋味儿。
高喜扬是不能和老南闹僵的,这道理很浅显,何况为这样的事闹僵了也没用,谁都没法改变上级的决定。泰山队是标杆队,他又是不大不小的劳模,于公于己,也断无这个道理。高喜扬看着忿忿不平的工友,就攀上了钻井平台,用了缓和的口气说:“让井位的做法是不地道,可这是政治,是上头的事,不归咱操心;咱是干啥的?就是满地钻窟窿的,钻完了让它唿唿冒油,那就万岁了。咱在这钻窟窿,到那也是钻窟窿,干吗非要死盯着一个地方不走?咱让出这块地方,谁来接茬,就等于吃了咱嚼过的馍。咱换个地方,那可是娶了一个大姑娘入洞房哩!”
工友们立刻欢呼雀跃。
高喜扬又说:“咱这套家什傻大憨粗,搬一次家需要七八天。咱们的技术员吕天方,经过长期摸索,终于完成了‘钻井机自走搬家’工艺,肯定会大大缩短搬家的时间!”
工友们又是一阵欢呼雀跃,还把吕天方抬起来,一次次向上抛着。
高喜扬朝老南笑笑说:“指导员,你看是关他的禁闭呢,还是给他奖励呢!“
老南就不好意思了,赶忙说:“奖励!奖励!不过,有了成绩也不能骄傲啊。”
这场风波便不了了之了。
高喜扬从钻台上下来,老南友好地捶了他一拳。
老南说:“今天我反衬了你一把,既然对工作有利,我也心甘情愿。我给你提个意见行不?”
高喜扬忙说:“欢迎欢迎,指导员嘛,你得对我经常指导啊。”
老南说:“你讲话就讲话呗,干吗非要站那么高呢,做手势的动作幅度也太大,你这可是领袖欲啊。”
高喜扬哈哈大笑,用明显的嘲讽口气说:“你的政治眼光可真是敏锐啊,啥事都能上纲上线。我站矮了,是怕工友们听不见。将来国家把贫油的帽子摘掉了,我还想爬到钻塔顶上去讲话呢!”
由于“钻机自走”的成功,轰动了整个油田,泰山钻井队的知名度随之进一步扩大,水到渠成,高喜扬队长前面那个代字,也终于去掉了。最让人高兴的是,钻井指挥部慧眼识珠,把吕天方调去当了工程师。
庆功会上,每个人都开怀畅饮,但求一醉,然后就借助酒力,粗野狂放地联欢起来。迟建军头脑灵活,又有文采,人样子又好,在工人堆里很出众,人送外号小秀才,自然是要表现一下的,先吟诗,又唱歌,博得了一片野蛮的喝彩声。王顺就差远了,不但平凡,甚至都够黯淡的了,本来没什么才艺,今天也来了情绪,非要跳一段朝鲜舞不可,比画一阵又不像,夯笨夯笨的,大家就说他“耍狗驼子”。老南背了一段石油工人自编诗:“身穿冰结凌,风雨吹不进,干活出大汗,北风当电扇。”惟独最该高兴的吕天方却闷闷不乐,把他那份吃的省下来,装进一个小塑料袋里,说是要给干女儿留着。酲醉的人们都蒙了,说你还没结婚,哪来的干女儿呢?吕天方突然哭起来——不是那种低声细气的饮泣,而是放开了声音的号啕大哭,跪在地上,对着巍峨的钻塔,咚咚地磕着头说:“尤民兄弟,我对不起你。无论我调到哪去,只要是看见钻塔,我就会想起你来……”
那一刻万籁无声,仿佛能听得到太阳光淅沥的泼溅。高喜扬端起酒碗,把酒轻轻酹洒在地上。地上是一片顽强的小草,它们扎根在瘠薄的土壤上,任凭荒原上风饕雪虐,却年复一年地萌发,一茬一茬地兴替着。那一刻他想,长眠地下的女儿大概也变成了这样的小草,只要有泥土,它就永远不会死的。

《国血》 第三节(1)


起出最后一根钻杆,高喜扬和王顺师徒二人松了一口气。接下来再经过电测、下套管、固井、测声幅等等技术手段,一口新油井就诞生了。
这是他们今年完钻的第十六口井,按照这个进度推算,他们又是一个优质高产年,到年底,高喜扬这个标杆队长又该披红戴花了。平时忙碌起来,谁都不会多想什么,可一歇息下来,亲人的面孔便在眼前一一浮现。何况马上就到中秋节了,每逢佳节倍思亲,大家都把发下来的月饼省着,准备带给家里的亲人。老南曾在一个大会上做过调查,问题很玍古,那就是你最想念的人是谁。大家面面相觑,都觉得不好回答。老南就自问自答说,这不是很简单嘛,最想念的人,就是伟大领袖毛主席呗。大家谁都没吭声,却觉得这话像是从肋巴条上发出来的。高喜扬憋不住了,就用眼睛白着他说,老南,这里面你岁数最大,可别总来虚头巴脑那一套,那就把年轻人拐带坏了。你就不想你爹你妈?不想你闺女?你爹你娘生养了你一回,你不想念他们,你想毛主席。毛主席身边有那么多人,还用得着你想?要是让毛主席知道了,都得骂你没人味儿!再说,你闺女离你那么远,天各一方,你就不想?老南下不来台阶了,就嘿嘿笑,说高队长你别跟我急,这又不是我独创的,这是普遍流行的说法嘛。
高喜扬毫不掩饰,他最想念的就是老婆孩子。丛慧的到来让这个家庭重新恢复了生气,孩子的哭声笑声,都成了最美好的音乐。而且雪洁是懂音乐的,会唱很多歌,特别还会唱很多很多风格迥异的苏俄歌曲,待到丛慧睡熟,他就把头偎在她的怀里,闻着她的乳香,听她轻声哼唱“一条小路弯弯曲曲细又长,一直通向迷雾的远方……”“人们说,你就要离开村庄,我们将怀念你的微笑……”这是高喜扬最幸福的时刻。每当这时,他的心头就会燃起一团烈火,潜藏在身上的能量就像自喷井那样,急欲向外发泄。雪洁于是常常被动防御,跟他商量说,等晚上,等晚上。可高喜扬实在等不了,就说,不行啊,井位已经选好,钻机一开动,泥浆都沸腾了,就非得开钻不可了。雪洁也是不抗磨的,就说,行吧,听你这个队长的,千万把门窗关好,鸦默雀动的,别让人家笑话咱。其实钻井工难得回家,这种超常规的事一点儿都不新鲜。陈家剑的孩子稍大些,都懂事了,办那种事实在不方便,李秀芳就把孩子领过来,让雪洁看着,说我那口子就像饿痨似的,再晚一会儿,他都要疯了。高喜扬知道了就笑,说时间紧任务重,你得让陈队长呱咕啊。原来,甘肃人说抓住或抓紧,发音就是呱咕。
大概是丛慧的引领,加之高喜扬勤于耕耘,三四年工夫,雪洁的沃土上又生出了新的胚芽。这次生的是个男孩,虎头虎脑的,起名叫丛峰。多了一个孩子,家里的事忙不过来,雪洁就把妹妹雪怡叫来做帮手,在干打垒的房头接了一小间。妻妹比他小着十来岁,过去他一直把她当小孩子看,可转眼之间,也是大姑娘了。她的入住让高喜扬检点了许多,连笑话都不敢随便说了,夫妻之间的私密也变得偷偷摸摸的,就像地下活动一样。雪怡和姐姐相貌毕肖酷似,俨然一对姊妹花,因为家庭出身地主,考学无望,就业无门,就下地干活了。这里的家属队是很有名的,北京来的大艺术家孙维世曾到这来体验生活,创编并导排了一台话剧《初升的太阳》,看好了雪洁,想让她当演员,偏巧她怀着丛峰,就错失良机了。后来这台话剧还进北京演出了,演员们受到了周总理的亲切接见。雪洁遗憾得不行,后来就常对丛峰说,孩子,你来的不是时候,耽误妈的大事了。
钻井队里有很多单身汉,他们渴望的目光频频朝这里攒射——能娶到雪怡,和高喜扬做连襟,那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好事啊!尽管王顺毫无优势可言,可他也是这么想的。
下了钻塔,王顺就候着高喜扬,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高喜扬要干什么,他就急忙抢着干,弄得高喜扬莫明其妙。
“你总围着我转,有啥事吗?”
“我没啥事,就是想帮你干点活。”
“这点活都不够我干的,你赶快休息去吧。”
“我就是再不会来事,也不能看着师傅忙活不伸手。”
高喜扬毕竟是过来人,很快就明白了王顺的用意——尊重师傅是一回事,想和师傅攀亲,才是更深层的目的。
王顺来井队三年多了,一来就跟着高喜扬当徒工。当时他只有十八岁,什么也不懂,人倒是老实能干,不过脾气上来有些艮犟,常常干出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来。他对高喜扬佩服得五体投地,除了师傅和领导,还把他当成兄长看。高喜扬也真是不糠,在技术上是出众超群的,比如说,在钻头的使用上,他摸索出一套不同地层使用不同钻头的独门秘籍,大大提高了钻头使用效率,加快了钻井速度,为全队夺标杆、保荣誉立下了汗马功劳。在吃苦耐劳方面,他更是垂先示范,有一次寒流袭来,气温骤然下降,造成泥浆上水管线冻结。泥浆是钻井的血液,泥浆不循环,钻井就无法进行。老南还在旁边唱高调呢,高喜扬二话没说,砸开冰层跳进泥浆池,就动手清理上水管线的莲蓬头来。他一跳,大家也跟着跳,棉衣都被泥浆渗透了,成了冰凌的甲胄,看上去就像一群刚出土的兵马俑……
王顺总说,高队长是文明人。说这话是因为,野天野地的,钻井队长都有骂人的习惯,高喜扬却从来不骂人。极端的例子就是呱咕队长陈家剑,不但骂人,有时骂得牙碜,谁有一点错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