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统御全球 >

第236章

统御全球-第236章

小说: 统御全球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代价之后,总算是顺利拿下了苏军的第三到防线。

拿下第三到防线的克莱斯叫自己的副团长立即向总部汇报情况,而克莱斯独自步行到刚才那些被苏军炸弹狗炸毁的坦克边,独自失声痛哭起来。

该死苏联人居然想出这样恶毒的招数,居然用狗来炸坦克。这种战术还是第一次使用,一使用就取得巨大的战果,彻底炸毁十二辆四号坦克式坦克,让二十多辆受伤,需要返厂大修理,近百名坦克兵死亡,这次进攻,让克莱斯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此时已经是中午,克莱斯已经完成既定的攻击任务,他们只需要停留在第三到防线休整和保养坦克,跟随克莱斯的第二个装甲师上来接替克莱斯的突击任务。

接替克莱斯的装甲突击群的指挥官,就是曾经和克莱斯打过架伦纳德,克莱斯刚刚占领第三道防线后,伦纳德的装甲突击群就奉命上来了。

伦纳德看到克莱斯的倒霉样儿,别提多开心了,你小子不挺牛的吗?还什么“雷神之锤”装甲突击群,现在怎么样,被打惨了吧,现在看看大爷我的表演,大爷让你看看什么才叫装甲突击。

当然伦纳德是在心里这样想的,嘴上可是没有对克莱斯说出来,可是克莱斯看到伦纳德那张欠扁的脸,就气不打一处来,老子到是要看看你是怎么打的,别******比老子还惨就好。

……

回到柏林的隆美尔,并不十分忙碌,这主要是因为隆美尔的放权行为,可德国并没有因为隆美尔的放权而出现一丝一毫的混乱,也没有因为隆美尔的放权出现政务堆积如山。

这主要得益于德国成熟的行政体制,第三帝国可是民族选举制,就连希特勒也是民众选举出来的,既然德国是民主选举制,那就说明德国有议会,司法、立法等相关机构。

希特勒时代,这些机构基本上没有发挥多大的作用,隆美尔上台之后,直接把手中的权力分摊到相关的机构上面去。结果在隆美尔下方权力,实行不干预的策略之后,德国的行政效率反而更高,反对隆美尔的声音也消于无形。

这就是不独裁的好处,独裁虽然让独裁者本身拥有了巨大的权力,同时也给独裁者本身带来巨大的危险。

任何独裁者的身边,必定跟随着一大批人,这些人就是独裁者无形之中创造的既得利益者,这些人为了取得更多的既得利益、为了维护既得利益,他们绝对会无所不用其极。

这又无形之中加大了这个国家的内部矛盾,从而削弱了这个国家的整体凝聚力,反抗独裁的组织也会运运而生。

独裁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独裁统治,就必定会对这些反对者痛下杀手,抗争和镇压就交替上演了,恶性循环由此开始,国家的衰亡就不可避免。

当然独裁也有好处,那就是办事效率高,如果独裁者本身能力不错,的确可以让国家的短时间飞速发展,可一旦独裁者决策错误,那教训也是惨痛的。

民主也不是万能,最大的坏处就是容易陷入扯皮之中,各政治团体为了自己的利益,让一件本来可以立即执行的事情被拖延。(民主与独裁,这个课题太大了,落叶也无法完全阐述,请兄弟们原谅。)

隆美尔是放权了,但隆美尔并没有放弃手中的决策权,当一件事情被数次拖延之后,那么隆美尔就会动用手中的权力,让这件事情可以顺利进行。

……

第424章 曼哈顿计划

德国在隆美尔的这种极具个性的执政下,焕发出了极大的活力,德国国内的各政治团体的矛盾得到了极大的缓和。

比如隆美尔以前的参谋长汉斯,他这个反希特勒组织头目,居然从心里接受了隆美尔这种执政理念,他们在也没有产生对付隆美尔元首的阴谋。

隆美尔这极具个性的执政方法,其实是被那繁琐的政务给逼出来的,德国既然有一套成熟的执政体系,为何不用?隆美尔并不想抓着手中的权力不放手,权力和均分才是一种好的执政方式。

作为以军功登上元首之位的隆美尔来说,战场才是他最好的归属,放权、整合欧洲工业、研发先进的武器装备等等,其实都是为了战争。

现在德国的一切已经大体理顺,无需隆美尔在过多干预,他现在已经可以把绝大部分精力放到对苏战争中来。

这次隆美尔匆忙从前线赶回柏林,就是处理来自美国的情报,卡纳里斯送来的这份情报,详细地汇报了美国近期的重要情报。

第一:美国研发的b29战略轰炸机已经试产,14架用于测试的b29战略轰炸机进入部队服役。

美国拥有战略轰炸机,这是隆美尔意料之中的事情,德国全境从此将在b29的轰炸范围之内。

如何对付b29战中高空高速的战略轰炸机,隆美尔早在一年多前就在想办法了,那就是导弹,现在德国已经在这方面取得了重大的进展,有线导弹已经可以用于实战,无线导弹也快成功了。

比如,x4空空导弹,hs117蝴蝶地空导弹,hs293舰空导弹,x7小红帽反坦克导弹,x1灵敏无线指令炸弹等。

这些导弹都是历史上德国研究了出来的,现在只不过是因为隆美尔的鼎力支持,从而提前两三年面世。

这些导弹的先进程度,是很多人无法想象的,后世的导弹大多脱胎于德国的这些导弹研发资料。

比如hs117蝴蝶地空导弹,就是德国所研制的最接近实用阶段的地对空导弹,使用无线电指令、雷达跟踪的制导方式,除主发动机外,加装两枚固体燃料助推火箭,已进行过大量试验,但未来得及装备部队德国就战败了。

这些导弹就是隆美尔对付英美先进战机威胁的底气,别的技术英美可以仿制,但这些导弹技术,没有几年的研发,那是想也不要想。

最多还有半年时间,德国的这些导弹就会研发完毕,那时候美国的b29也才刚刚量产,所以美国的b29,对此时的德国来说,已经没有多少威胁了,德国乃至整个欧洲的天空,从此以后将被德国所主宰。

第二:美国的曼哈顿计划开始招募各种技术人员,美国政府为了保密的需要,只是宣称政府将要组织一批科学技术人员进行海洋科学的研发。

罗斯福总统赋予这一计划以“高于一切行动的特别优先权”,“曼哈顿”计划规模大得惊人,由于当时还不知道分裂铀235的3种方法哪种最好,只得用3种方法同时进行裂变工作。

这项复杂的工程成了美国科学的熔炉,在“曼哈顿”工程管理区内,汇集了以奥本海默为首的一大批来自世界各国的科学家。

科学家人数之多简直难以想象,在某些部门,带博士头衔的人甚至比一般工作人员还要多,而且其中不乏诺贝尔奖得主。

“曼哈顿”工程在顶峰时期曾经起用了53。9万人,总耗资高达25亿美元,这是在此之前任何一次武器实验所无法比拟的。

美国总统罗斯福,居然提前了一年研发原子弹,这是隆美尔意料之外的,按照历史上的经验,美国大约需要三年时间才能研究出原子弹,德国还需要两年。

万一呢!比如德国的原子弹机构被间谍破坏,那德国队原子弹的研发就很可能落后于美国,历史就是这样。

在二战的时候,谁要是掌握了原子弹,就等于立于不败之地。原子弹这种中级战略威慑武器,必须由弱势的德国来掌握,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不管隆美尔研发的导弹有多么的先进,在原子弹的威胁之下,也是毫无用处的。

隆美尔立即通过内线电话,把卡纳里斯这个情报总局局长叫到自己的办公室问策。

“嗨!隆美尔。”

隆美尔对卡纳里斯有知遇之恩,以前郁郁不得志的卡纳里斯得到了隆美尔的重用,德国的所有情报机构都在卡纳里斯的领导之下。

卡纳里斯的才能,得到了最大的发挥,对希特勒极度不满的卡纳里斯,在隆美尔这里找到了自信,这让卡纳里斯对隆美尔元首死心塌地。

“呵呵,卡纳里斯上将,不用这样客气,来这边坐。”

隆美尔元首还是那样和蔼可亲,没有任何的架子,也许别人会说是隆美尔没有足够的威信,才使用这种和蔼的态度,但卡纳里斯却不这样认为,他认为只要隆美尔这样的元首和蔼可亲的元首,才值得他效忠。

卡纳里斯坐在隆美尔的对面,恭恭敬敬地问道:

“我的元首,请问你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吗?”

隆美尔先起身帮卡纳里斯泡了一杯茶,然后送到卡纳里斯面前,才说道:

“卡纳里斯上将,你送来的情报我看了,美国政府成立了一个曼哈顿项目,你可知道这个项目是研究什么的?”

卡纳里斯老老实实地回答道:

“我的元首,美国政府说是为了研究海洋。”

隆美尔并没有责怪卡纳里斯,美国这个计划的保密程度那是相当的高,卡纳里斯不知道也很正常。

“卡纳里斯上将,曼哈顿计划是美国政府的原子弹研究项目,什么研究海洋,那是美国政府放出的烟雾弹。”

卡纳里斯不是不知道原子弹,德国已经研究好几年了,隆美尔元首对此也是十分重视,原子弹的威力,卡纳里斯也略知一二。

“属下该如何做,请元首指示。”

“卡纳里斯上将,曼哈顿计划需要的科技人员十分庞大,保守估计在十万左右,所以美国政府一定会大量招募科技人员。

我建议你现在就派几组间谍人员去应聘,等美国研发一半的时候,在动手彻底摧毁美国的研发成果,如果有可能,最好能把那几十名主要研发人员一起处理掉。”

卡纳里斯这个情报天才,隆美尔稍微提示下就立即明白了隆美尔的打算,他立即起立,双脚一并“啪”:

“我的元首,属下保证完成任务。”

第425章 罗斯福的诅咒

“辛苦你了,卡纳里斯上将,密切盯着美国的一举一动,美国将是我们最危险的敌人……”

“是,我的元首。”

卡纳里斯在接受了隆美尔的任务之后,就准备起身离去,而隆美尔却笑着对他说了一句让他热血澎湃的话:

“卡纳里斯将军,好好干,我会给你留下一个元帅的位置。”

“嗨!隆美尔。”

这句话可比奖赏和勋章都要激励人心,元帅是所有军人毕生的最求,隆美尔是这样,卡纳里斯岂能免俗。

……

五星上将艾森豪威尔拿着斯大林的求援电报来到美国白宫总统办公室,罗斯福总统坐在轮椅上看完斯大林的求援电报后,无比忧郁地说道:

“这是斯大林在本月发来的第十三封求援电报了,我们都支援了他们八千辆坦克,一万二千架飞机,四十万辆卡车,其他军火更是不计其数,斯大林这蠢货居然还在节节败退,在退就是他的老巢莫斯科了。”

气急败坏的罗斯福把手中的电报“啪”的一下,扔到了地上,国防部长艾森豪威尔连忙俯身捡起来,轻声对罗斯福说道:

“总统先生,从现在苏德战争的发展趋势看,德军在短短的两个月时间里,就歼灭了苏军近五百万军队,俘虏了两百多万。

德军已经推进到距离莫斯科三百公里的地方,我看斯大林是真的顶不住了,要不咱们直接出兵帮助斯大林吧!决不能让德军坐拥苏联那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矿产资源。”

疲惫的罗斯福想了想就摇头否决了:

“艾森豪威尔将军,苏联有一亿四千万人口,他们并不缺少兵员,他们现在也不缺少武器装备,在斯大林的铁腕统治下,苏军士兵也不缺少浴血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