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重生于康熙末年 >

第753章

重生于康熙末年-第753章

小说: 重生于康熙末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阿哥地模样,要多狼狈有多狼狈,一边脸肿得老高,嘴角处也破了。曹看了一眼,就赶紧低下头,低声道:“四爷。”

    虽说贵为皇子,但是兄弟之间打架也跟百姓人家一样,怒极也都下死手,谁还会顾及兄友弟恭那套。

    只是四阿哥平素的性子,都是稳重持重,这时也是阴沉着脸,脸上添了这些伤,只觉得有几分滑稽。

    “九阿哥都说了什么?”四阿哥地目光从曹的鼻梁上扫过,沉声问道。

    “九爷没说什么,只有十爷问了一句。”曹将方才十阿哥所闻,自己所答,如实禀告。

    从四阿哥出来,到曹出来,也就几句话地功夫。曹这边,也没必要为这个扯谎。四阿哥听了,不置可否。

    马车里虽然宽敞,但是两个大男人,这么呆着也难受。

    曹又是站着,也站不直,难受得不行。

    少一时,才听得四阿哥道:“夜深了,你先回去吧。”

    曹如蒙大赦,从马车里出来,待马车远了,才翻身上马。

    这一日,过得比半年都累。不管是康熙的决断,还是四阿哥的选择,曹都有些迷糊。看来帝王的思维果然不与常人同,可以理解,但是心里上还是难以接受。

    回到园子,躺在床上,曹还是辗转难眠,直到东方渐白,才悠悠睡去……

    再睁开眼时,已经是次日上午。

    洗漱完毕,曹还没有来不及吃东西,就听到有人来报,道是内务府总管董殿邦求见,在前厅等着。

    曹对着镜子,瞅了瞅,鼻翼附近还是青紫一片,如何能见人?

    “就说我夜感风寒,病了,衙门里请几日假。”曹撂下镜子,吩咐道。

    眼看就要到月末,按照规矩,每年十月初一,皇帝都要在午门外颁布明年皇历的。在那之前,圣驾要先回驻扎畅春园。

    算算日子,留给八阿哥府那边移灵柩地时间也没多久。

    *

    八阿哥园子,灵堂前。

    九阿哥与十阿哥俱都是一夜没有合眼,九阿哥这些日子,已经伤怀,加上熬夜,双目尽赤。十阿哥这边还好些,也是难掩疲惫。

    “九哥,圣旨已下,还能如何?难

    旨不成?”十阿哥瞅瞅灵堂,看了看外头忙碌内务道。

    九阿哥地脸上,苍白的骇人,使劲握了握拳头,道:“是啊,那是圣旨,违逆了就要砍头。这刚死了个阿哥,皇阿哥还在乎再死一个么?”

    “九哥,慎言。”十阿哥望了眼四周,低声劝道。

    九阿哥冷笑一声,目光望向远处,周身是说不出的寒意……

    *

    同曹一样,称病不出的还有四阿哥。

    不管九阿哥心中多么愤怒,八福晋那边多么怨恨,八阿哥的灵柩还是在次日移回城中。

    圣驾隔日从汤泉行宫,回驻畅春园,即日在畅春园,举行小朝。

    诸位皇子阿哥与几位当差的宗室王公,还有三品以上官员,都汇集畅春园觐见。四阿哥与曹的缺席,并不惹眼,但是耐不住有些人猜测。

    当时四阿哥与曹到八贝勒花园传旨时,园子那头也是人多眼杂。虽说过后十阿哥下令封口,但是八阿哥府里本来就不那么严整。

    该知道地都知道了,只是无人张扬罢。

    九阿哥爵位不高,只是固山贝子,但生母宜妃是后宫的实权人物,同胞兄长五阿哥是和硕亲王,一得罪就是得罪一窝。

    加上九阿哥的性子,咬住谁不咬块肉来是不撒手的,疯狗似地,谁没事愿意招惹他。

    曹借口感染风寒,第二日就乘了一辆马车,回城闭门不出。该请医请医,该问药问药,倒是没有人来找他的事儿。

    转眼,到了十月初一,大朝会之日。

    曹脸上地肿已经消了,使往衙门里消了假,上朝去了。

    还是半夜三更到金水桥上等着,宫门两侧,摆放着皇帝的全副銮驾。

    好像同往年一般,没有什么不同。只是七阿哥身后,不再是八阿哥、九阿哥。八阿哥了,九阿哥卧病未朝。

    其他的皇子阿哥脸上,也看不出丁点笑意。

    曹站在队列中,听康熙颁布年历,听着六部九卿的上奏,自己也不晓得自己想什么。

    十六阿哥站在十五阿哥身后,往曹这边望了一眼,脸上添了些许担忧。

    直到天近午时,繁琐的朝会才完。

    十六阿哥还想着是现下找曹,还得过会去衙门寻他,问问他前几日“感染风寒”之事,就见曹朝自己走来。

    “十六爷,现下有空么?曹问道。

    十六阿哥点点头,道:“我正要寻你呢。”

    两人也没出宫,踱步往内务府衙门这边过来,直到进了屋子,十六阿哥才扶住曹肩膀,上下打量了几眼,道:“听说你被九哥打了,可是伤到哪儿了?”

    曹摇摇头,道:“只是皮外伤,不碍事,已经好了。”

    十六阿哥放下胳膊,皱眉道:“殴打朝廷大臣,这是多大的罪过?九哥他真是太过了。”说到这里,伸出手来,并上大拇指,带着几分踌躇道:“这边,也是真被打了。”

    “嗯。”曹点点头,应了。

    十六阿哥叹了口气,道:“都是手足兄弟,何至于此。九哥只是看着聪明,却是糊涂人。这一时痛快,能顶什么,却是埋下祸患。”

    这问题实在沉重,曹不想细说。他从怀里掏出一张纸来,送到十六阿哥面前,道:“这是我使人专程往同仁堂那边求地方子,只治旱烟瘾用的。十六爷先用两副试试。京城吸鸦片地多,但是去戒的少,所以也没有人淘换那个药。明儿,我专程往同仁堂走一遭。他们是内行,更应明白鸦片地危害。若是能研制出解毒的方子,那是利国利民地大好事。”

    因这几日事多,十六阿哥还没顾得上想这个。

    见曹将这个放在心上,这几日就给弄到药方子,十六阿哥也颇为感动。他接过方子,笑着说道:“劳烦费心,那爷就领情了。不管用处何,先喝着。总比真关起来,强戒瘾头要强得多。”

    “对了,有件事前几日忘了同你说。”十六阿哥将药方子塞进衣袖,抬头说道:“太后她老人家好像格外留心你们家的事儿,之前还叫我过去两遭,都是问家常。例如你们家有多少地,多少下人什么的……还问了姨丈有几房妾侍,连先前你那个没了的庶出小兄弟都问了……我也不过知道个大概齐,就含糊地说了。”

    这番话听得曹也糊涂,道:“这是哪儿跟哪儿?”

    “我若是晓得,不就直接同你说了。瞧着也不像是坏事,你回去问问姨丈,说不定他那边晓得。”十六阿哥道。

    曹几日没到衙门,这边也有不少公务,案牍上堆了一尺来高。十六阿哥这边瞧着曹忙,就没有久留,起身回阿哥所去了。

    曹这边,将公务料理完毕,已经是黄昏时分。

    回到府时,过了影壁,就将客厅里亮着灯光。曹见状,回头问门房道:“家中有客?”

    门房回道:“大爷,是内务府董总管来了,同老爷在客厅说话。”

    曹这才想起,几日前董殿邦递过拜帖。董家与曹家如今已经是姻亲,小定下了几个月了,只等曹寅回来下大定。

    想着那个梳着大辫子的少女,曹有些恍然。

    这会儿功夫,就见曹寅送董殿邦出来。看到曹,董殿邦拱手道:“曹大人回来了。”

    曹躬身回礼道:“原来是大人到了,小子才回,怠慢。”

    曹寅在旁,听他们两个对答,笑着摸了摸胡子道:“又不是在衙门里,亲家不要太多礼,曹他是晚辈。”

    董殿邦这边,虽说是将孙女嫁给曹的堂弟,但是心里可不敢讲曹当成孙辈看。礼数半分未少,脸上却多了几分亲近,一切恰到好处。

    曹寅见了,也不强求,同曹一道,将董殿邦送到大门外。

    “父亲,议了下定的日子?”曹问道。

    “嗯。月底下定。宫里传出的消息,说是这几个月太后身子也不好,董殿邦怕赶上国孝,想年底前将喜事办了。”曹背着手,答道。

    听提及太后,曹将十六阿哥上午所说之事说了。

    曹寅这边听了,只是点点头,道:“晓得了,不要胡思乱想。后

    圣寿节,太后是何意也就该晓得……”

第十卷 游龙舞 第七百一十二章 懿旨(上)

    胜门内,大江胡同,董宅。/首/发

    董素芯如今在这边待嫁,日子过得甚是单调,每日里不是做针线,就是同嫂子、妹妹们闲话。这不,炕上支了竹屏,上面是绣了一半的富贵花开图。

    素芯捏着竹针,望着绣屏发呆,丝毫没有发觉有人在门口看半晌了。

    素芯的堂嫂,也就是她的表姐尚氏见她这清减的模样,也有些不忍心,笑着说道:“听说姑娘打早忙到现下,也当歇歇。”

    素芯闻言,这才发现有人进来,忙站起身来,道:“大嫂子。”

    尚氏从身后丫鬟手中亲自接过一个青花盖碗,撂在炕桌上,道:“这是刚熬好的冰糖燕窝,姑娘快趁热吃了。都说这个东西滋补,多吃些总是好的。”

    这番盛情,却使得董素芯有些不好意思,迟了一下,道:“嫂子,明儿还是别熬了。家里长辈多,妹妹又身康体健的,怎么好日日用这个?还是留给长辈们用吧。”

    尚氏撂下碗,在炕边坐了,拉着素芯的手,笑着说道:“多金贵的东西,又不是吃不起。别说是一盅,就算每天是十盅,咱们家也供得起。”说到这里,拍了拍她的手,道:“姑娘就放心吧,是老太爷交代下来的,要给你出阁前,给你好生滋补滋补。就算别人眼馋,也不会挑出错来。因怕姑娘心思重,才没告诉你这个。”

    董素芯闻言,已经是红了眼圈,低头不语。

    说起同曹家这门亲事,尚氏心里是不乐意的。新姑爷是曹家子弟不假,却是隔房的,年龄又相差太多,身上又没有什么功名。

    曹家长房除了曹。虽然还有个儿子。还在襁褓之中。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联姻到二房那边。

    其实。董家就算想要同曹家结亲。也不应该是素芯这头。这年头。女大男小地婚姻也有。但是大五岁地就少之又少了。素芯有几个堂妹。都是豆蔻年华。说起来才同曹年纪相当。

    但是。董殿邦念及孙女是宫里当过差地。同李氏婆媳也相投。所以还是定了长孙女。

    看着竹了半拉地竹屏。尚氏心里叹了口气。面上仍笑道:“还没同妹妹说呢。二叔来了。现下正跟老太爷在前厅吃茶。一会儿。说不定也要见妹妹。”

    她口中地二叔。就是广储司郎中尚志舜。

    素芯闻言。抬起头来。道:“二舅来了?”

    尚氏点点头,笑着说道:“是啊,听说老太爷叫帐房过去了,我估摸着,是商定姑娘的嫁妆。曹家二房虽平平,前头进门的奶奶都是大户人家的姑娘,妆奁丰盈。咱们虽是寻常人家,比不得她们,也不好太过寒酸。

    要不然,往后妯娌之间,也不好相处。”

    听提及这个,却不是董素芯好相问的,只能缄默听了……

    *

    前院,客厅。

    尚志舜坐在椅子上,手中正拿着一册颜色发黄的账簿翻看。待翻看完毕,他将账目搁在桌子上,抬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