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重生于康熙末年 >

第1069章

重生于康熙末年-第1069章

小说: 重生于康熙末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颗听了,哭笑不得:“天慧转年才十岁,说这些是不是早了?她可是咱们的宝贝闺女,不满十八岁。

    我可是舍不得送她出门子。

    再说。

    这丫鬟是否忠心,不止要看出身。

    还要看品行,家生子儿中就没有淘气的了?若想要不受欺负哄骗。

    还是要会看人识人,能压制住人才尔”初瑜对丈夫关于丫鬟的说法不以为然。

    但是也不会丈夫辩个明白。

    毕竟这内宅之事,她只是同丈夫打个招呼,并不是来请丈夫做主。

    “额驸怎么老念叨十八,上次说天佑”恒生要过了十八再娶媳妇。

    现下又天慧也要等到十八。

    男孩子早些晚些没什么,女儿要是晚了可不大好。”

    初瑜说道。

    “长大些,定了性子,眼界宽些。

    总比还能嫩着,战战兢兢出门当小媳妇强。”

    曹颗道。

    他能对十五岁的小妻子下手。

    可舍不得宝贝女儿十五、六就被哪个,混蛋欺负了去。

    初瑜听了,则是想到怀孕生子上。

    若是年龄骨盆不开,这生子就是生死关。

    想到此处,她心中也赞同丈夫的意见,决定要留女儿过了十八再出门子。

    她想起一事儿,道:“国公府那边,是不是听了什么消息,送年礼的婆子过来后,竟打听起恒生来!真是叫人纳罕,自从新皇登基,这去国舅府说媒的都要踏破门槛。

    他们什么样的挑不出来,又来打咱们家的主意?”曹颗笑了两声道:“听说年羹之前几日来信,替长子向隆科多提亲。

    被隆科多拒绝了。

    终家炙手可热不假,年羹尧却是皇上最倚仗的心腹,又是皇上的大舅子。

    隆科多敢拒绝年家,旁人却不敢去刺年家的眼,这个节骨眼与终家说亲。

    李四儿一心想要找个好女婿,不急才怪。”

    初瑜闻言,不由担心:“那可怎么好?平白拖咱们下水。

    委实可恶。”

    曹颗笑道:“不用担心。

    隆科多即便晓得恒生的身世也不怕,有十六爷在前头顶着。

    十六爷可是认准了恒生做女婿,十六福晋也喜欢咱们恒生。”

    初瑜听了,跟着笑道:“也是。

    前几日恒生从妞妞那里淘换了不少玩意,都是带进宫去给大格…”曹府这今年,过得比往年热闹。

    虽说长一辈中,曹颂与曹项都不在京城,但是小一辈渐大,给府里添了不少生气。

    而且,曹颗乙经得了消息。

    曹颂不日就要回京。

    最早派到西北军中的上三旗侍卫。

    都随着十四阿哥回京。

    大行皇帝次日,新皇曾下旨给西北军中的十四阿哥,命他驰驿回京。

    距今已经四十多日,算算行程。

    也差不多该到了”汗,没清理完。

    月初,恳请大家将保底月票投给小曹吧,历史类排行越来越激烈

第十卷 游龙舞 第一千零六章 弟归

    用罢年夜饭后,东西两府众人都齐聚李氏上房守岁。

    只有高氏年迈,加上想着自己只是曹府的外戚,不好坦然受晚辈的礼。就早一步回号院安置。

    香玉。则是被妞妞、天慧留下,跟着大家一切守岁。孙娴也在,带着恬静的笑容,跟在两位小姨母身边。

    六、七个女孩与初瑜她们几个小如姓同坐,或是活泼、或是娴静、或是娇憨,花团锦簇,叫人移不开眼。

    李氏与兆佳氏她姓俩个”坐在炮上,看着屋子里花团锦簇,脸上也都是欢喜,嘴里有一句没一句地搭着话。

    曹颖坐在一边,听着两位长辈说话。

    人丁兴旺,才是旺家之兆。

    兆佳氏现下虽只有两个庶孙,尚未抱到嫡孙,略有不足,但是她也不灰心,因为还有四姐与五儿。

    旗人家的姑娘,有的时候,可是比儿子还顶用。

    旁人家的不说,只看曹家嫁入宗室的两位姑奶奶,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大行皇帝驾崩,新皇登基,为了为先皇祈福,从宫中放了一批宫女

    来

    兆佳氏得了消息,厚着面皮,走了趟怡亲王府,求了十三福晋,礼聘了一位从储秀宫退下来姑姑,教导四姐与五儿礼仪规矩。

    虽说西府也有礼仪姑姑,但是初瑜的人,兆佳氏也不好多用。

    等到后年,两个女儿同时选秀。

    兆佳氏也看出来了,以这姊妹两个,的长相来说,五儿前程更远大;可是四姐贵在是嫡出,又有几个好兄长。

    虽说父兄品级不高,但是亲祖父曹望可是追封了二等伯的。如此一来,指入宗室也未必不可能。

    因这个缘故,近些日子,她将全部心思,都放在调教两个女儿身上。

    即便对庶女五儿,也多了几分和蔼。

    李氏的视线,则是落在孙娴、香玉身上。

    两个都是她的侄孙女,都是包衣在旗,可是一个是孙家嫡长孙女,一个是李家庶子所留庶孙女,这嫡庶之间,就差别大了。

    孙家不会让嫡长孙女去参加小选”李家却是连有没有记得香玉、这个孤女都是两说。

    李家当家太太王氏,论起来是香玉的亲祖母,却是不知因何缘故。对这个孙女很是厌弃。

    这几年使请安的婆子过来,话里话外,关注的都是高太君,对香玉。这个正经的李家孙小姐,却是提也不提。李家的人虽不看重香玉,可是高太君却对这个重侄孙女,甚是疼兄

    十来年养育在身边,看高氏对香玉的慈爱,有的时候李氏 中都要吃味。同时也明白。老人家孤卓,这香玉承欢老太太膝下,自己也当承情。

    屏风外,另设一桌,坐着曹颗兄弟与两府的小子们,外加孙家兄弟。曹家的小一辈中,只有襁褓中的天宝不在。连最小的天阳也都位列在座。

    天护与天阳两个都是庶出,虽说这半年天护过继到曹烦名下,但是怯懦的性子早已养成,说话行事就多了几分缩手缩脚,带了小家子气。

    天阳则是受生母影响,小小年纪就开始学会看脸色,失了活泼。

    同他们兄弟两个比起来,西府的男孩子则是个顶个儿的出色。

    不仅天佑与长生出众,就连恒生与左住兄弟也都不差。

    不管是“养子”还是“义子”这都是大哥的儿子。自己却是半点骨血也无,

    曹幅想打此处,看着堂兄,倒是不知该佩服堂兄教子有方,还是该嫉妒他好运气,随便捡个孩子,都是蒙古小王子;收留对双胞胎义子,如今又成了对少年秀才。

    曹颗察觉到他的目光,转过头,道:“五弟怎么了?”

    曹帕自然不会说自己小心眼犯了。嫉妒堂兄儿子多,随口道:“没什么,就是想起二哥,还以为他能年前到京。先皇驾崩。已经一个半月。若是驰驿进京。也该到了。”

    十四阿哥在甘州西北军中,甘州距离京城六千多里路。这驰驿需要多暂时日,曹颗不清楚。

    他只是听说,从西安到京城的八百里加急折子,六日便能抵达京城。西安距离京城四千里。

    曹颗听了,心里估算着圣驾在路上的时间,还有十四阿哥返程的时间,察觉出不对来。

    若是没有变故,十四阿哥早就当到了。

    若是有变故”曹颐的心不由地沉了下去。

    李卫终是没有去直隶任道台,而是改授云南盐驿道,前几日就出京赴任去。他之前的道台之位,则是由雍亲王府一个二等侍卫补了。

    “剿匪”不会是要对回京奔丧的十四阿哥痛下杀手吧?

    想到这里,曹颗只觉得后背直冒冷汗。

    他当然不会同情十四阿哥的处境,也不会质疑雍日08姗旬书晒讥口齐余值…漆择。可是随同十四阿哥回来的,有他最亲近的随即,他又觉得自己想左了。

    雍正才登基,根基不稳,怎么会在这个关键眼上给自己添罪名的。

    “许走路上耽搁,十五之前,怎么也都到家了,五弟别急。”曹颐淡淡地说道。

    远远地传来“二踢脚”的响声,还有霹雳扒拉的鞭炮声。

    曹歌抬起头来,看了看旁边高低柜上的座钟,指针正指向十二,,

    西直门外,曹颂骑在马上,重重地打了个喷嚏。

    他揉了揉鼻子,寻思自己是不是病了;这些日子,从甘州到京城,一路驰驿,换马不换人,已经累倒了三个“侍卫。

    因要赶路,耽搁不得,这三个侍卫就都在客栈中休养,等着好些了再回京城。

    就算病了,他也只有庆幸的,起码这已经到京城,即便生病,在家里总是舒坦些。

    在曹颐身前,一身孝服的十四阿哥端坐在马背上,望着眼前这黝黑紧闭的城门,不知在想什么。

    过了半晌,才听十四阿哥沉声道:“上前,叫城门!”

    有人应了一声,下马上前去扣城门。

    高大的城墙,将世界分割成两个世界,

    里面,正是阖家团圆。欢度除夕

    外面,却是北风呼啸,寒风刺骨,使人心里冰凉。

    大将军王回来了!

    守门小校听人来报,只觉得腿肚子转筋。使人举着灯笼,登上城门楼,带着几分谦卑,扬声道:“来人若是十四爷,还请稍等。卑职并无权夜半开城门,卑职这使请人去禀告提督大人。”

    十四阿哥听了,只觉得双眼发黑。

    他风风光光的做了几年“大将军王”四月出京,更是百官相送;如今却是“虎落平阳被犬欺”被个城门小校怠慢,如何不气的要吐血。

    他再气,又有什么用。城门楼上的小校喊完话,不等十四阿哥这边分说,早已遁去,让他连想要骂两句,也找不到主儿。

    北风渐起,雪花已经比方才落得快些,曹颂看看缄默的十四阿哥,再回头看了看身边与身后诸人。

    这次,随十四阿哥一道从甘州回京的。除了两位副都统、一位宗室国公、十名御前侍卫,还有四十个四川总督年羹尧旗下的督标。

    曹颂只是性子鲁莽些,并不是傻子。自是瞧出其中关键。

    圣驾冬月十三驾崩,却走过了一个月,十四阿哥才听到消息。彼时。年羹尧已经到了甘州。

    隆科多得到消息时,正是同妻儿守岁后要上炮安置。听到十四阿导回京。不由地坐直了身板。

    实在是十四阿哥的身份太过敏感。新皇胞弟,太后幼子,先皇在世时最宠爱的皇子之一。

    一个处理不妥当。就要惹祸上身。即便是新皇心腹,隆科多也不敢随意处置十四阿哥。

    “备马,去宫里!”隆科多还是觉得,这种兄弟恩仇之事,还是让局中人自己绝对当如何才好。

    此时的雍正,满心悲愤,大踏步离开永和宫。

    自从登基大然后。太后就推说养病。不见雍正。

    今日除夕,雍正带着福晋、侧福晋,还有三位小阿哥,一起到永和宫热闹,就是盼着太后看在媳妇与孙子面上,变得软乎,彼此都给个台阶。

    可是,太后一句“我乏了”就漠视了儿子媳妇的孝顺,叫人送客了”

    “老十四回来了?”听了这个消息,雍正微微皱眉:“现下不见他回宫,这是往哪去了?”

    对于这个弟弟,他只有妒忌、提防的。他没有忘,先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