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苗疆道事 >

第851章

苗疆道事-第851章

小说: 苗疆道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白狐儿瞧出了我眼中的怒火,没有再多说话,闭上了嘴。

当天下午,我做了两个决定,首先是对于龙家岭受灾村民的补偿意见——所有在这次火灾中遭受损失、失去家园的村民,都能够获得基金会的帮助,而死去的人,家属也能够获得一大笔的抚恤金。

第二个决定,则是准备将我父母和姐姐,给迁入茅山安置。

前面一个决定,是我对于龙家岭乡亲们的一点儿愧意,这让那些失去家园和亲人的村民们多少也好过了一些,感觉天并没有塌下来,而父母对于我后面的决定,在沉默了一会儿之后,也并没有表示反对。

虽说故土难离,但是这样的事情出来了,对于所有人,都是一种打击。

特别是我父母,在此之前,我曾经屡次三番地劝过他们,但是他们都不肯离去,结果不但房子烧了大半,而且我姐夫也死了,他们也是自责不已。

然而这事儿,又能怪谁呢?

我让次日赶来的董仲明和布鱼等人,去将我外甥、外甥女给接了过来,然后当日就把姐夫给下葬在了后山。

在第二日,我亲自将他们给送往茅山。

危机面前,一切从简。

我姐夫死后,姐姐的精神状态一直都不好,所幸一对儿女都回来了,陪在身边,倒也没有太过于颓废。

我雇了车,将家人一路护送到了茅山,提前跟在山脚下负责联络的茅山弟子进行沟通,对于我将家人托付在茅山的想法,长老会自然没有什么意见,而且还表达出了很积极的态度来,提前安排了一处院子,以供安歇,而且话事人杨知修还亲自到山门之前来迎接。

我父母一路兢兢战战,又瞧见了山门那光怪陆离的法阵和幻影,心中一惊惶然不已,而瞧见那满面笑容、平易近人的话事人之时,自然是感激不尽,眼泪都流了下来。

母亲在麻栗山种了一辈子的地,而我父亲尽管是个赤脚医生,见过的世面也少得可怜,对话事人的嘘寒问暖感动不已。

至于我的表现,则显得冷淡许多。

话事人过来迎接,只是表达一个态度,见我父母是那种没什么见识的老农民,也觉得无味,露个面就离开了。

他走了,安置工作则留给了掌灯弟子符钧来做。

这个是自家人,说话做事都轻松许多。

不过我父母以为那话事人是我头顶上的大领导,人家走后,一个劲儿的让我好好听领导的话,不要给领导添麻烦。

这话儿听得我和符钧一阵尴尬。

与符钧一起,将父母安置妥当之后,我跟他聊起了最近茅山发生的事情来,果然不出意料,符钧又是满肚子牢骚。

不过想起此刻已经出师授业的他平日里要为人师表,假装严肃,许多心底里的话儿无人可说,跟我聊一聊,抱怨一下,倒也是很正常的,我若是表现得不耐烦,说不定还会伤了他的心。

跟符钧聊过一会儿,我对茅山的情况基本上也有所了解。

让我意外的事情是,传功长老和应颜师妹都不在茅山。

应颜师妹据说是回家去探望家人,她奶奶好像得了重病,至于传功长老邓震东,则传说是心血来潮,想去凡尘俗世里面,寻找一有缘人来继承衣钵。

谈到这里,符钧忍不住说道:“尘清真人要人传承,早不去收徒弟,偏偏临到头来,这个时候收一个关门弟子,这么说来,他那徒弟,辈分可高得吓人——跟咱师父一般辈分,到时候可不知道如何称呼才对……”

我没有接话,因为我知道尘清真人此番出山,所收的那徒弟,却是我女儿包子。

至于别的,都不过是借口而已。

想到女儿那张胖乎乎的包子脸,我的心情似乎变得好了许多。

回到茅山,而且还是举家迁来,我自然要去各个长老和山头拜访一番,第一个去的,则是话事人那儿。

到了现在这样的情况,话事人在我这儿,也装不了什么逼,对我好生勉励一番,又谈起在东海舟山的事情,对我夸赞不已,并且向我承诺,说一定会照顾好我家人的安全的。

说实话,把家人放在话事人的管辖之下,我多少有一些顾忌,不过想一想,在这儿不但有小颜师妹的照拂,而且还有其余几位长老的牵制,倒也放心一些。

各个山头我大概地走了一圈,然后回到安置父母和家人的小院儿,我又跟他们一番长谈。

此处进入茅山,他们的生活定然会有天翻地覆的变化,特别是我姐姐的两个孩子,如何适应,这个我也不能帮他们,只有靠时间来慢慢磨砺。

不过我观察了一下,发现除了我姐姐还有一些神伤之外,其他人倒也还好,并没有太多的失落。

毕竟这样的一处地方,就跟传说中的神仙洞府一般,处处充满了新奇。

我在茅山,陪着家人待了三天,让他们勉强适应了这里的生活,然后就离开了这里。

我先去了邓家村。

在那儿,我见到了尘清真人,也瞧见了我女儿包子。

不过我并没有与那肉乎乎的小家伙碰面。

村外,我与尘清真人谈了许多,茅山、朝堂、邪灵教乃至整个江湖,我几乎是用一种遗嘱的语气,跟他托付了父母家人,小颜师妹,以及我那可爱的女儿包子。

尘清真人瞧出了端倪,问我到底想要去干嘛?

我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跟他说,我想要做一件无数人想做但是又不敢做的事情,那就是挑战一个传奇,终结一段历史。

尘清真人望了我好一会儿,然后问道:“王新鉴?”

我点了点头。

这世间能够被称之为传奇的人,除了王新鉴,再无别人。

他终结了天下三绝的传奇,而我则想要终结他的传奇,将这一段绵延百年的历史,给终结了去。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尘清真人是跟李道子同一时代的人物,自然知道那天王左使,到底有多恐怖,不过在沉默了许久之后,他长叹了一口气,拍着我的肩膀说道:“我会为你照顾好他们的……”

他没有祝我胜利,而是向我诉说了承诺。

这说明一点,他也是不看好我的。

不过那天王左使屹立百年,终究还是需要有人去将他给击倒,让那书写着不败传说的大旗,倒下。

不是么?

第七十七章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我几乎是用交代后事的语气跟尘清真人托孤的,然后在次日清晨离开。

那天晚上,我躲在黑暗中,看着我女儿那张肥嘟嘟的包子脸,足足看了一晚上。都没有眨眼。

在那张胖脸之上,我看到了久违的希望。

生命在这一刻是如此的可贵,这使得我几乎不想离开。

但越是如此,我越知道不能够因为自己的自私,而将自己的祸患带给自己真正关心的人们,毕竟他们是无辜的。

我在次日清晨离开了邓家村,打开电话之后,林齐鸣告诉了我一个消息,那个叫做陆一的家伙,的确有在黔阳东山仙人洞附近出没过,不过他的警觉性十分高,在察觉到有不对之后,立刻就离开了观察者的视线。

随后黔州省局对陆一此人进行了大范围的搜捕。就黔阳一城,就出动了超过上千名的警力。

只可惜那人最终又仿佛空气一般,消失无踪。

现在张励耘坐镇京都,而林齐鸣则带队在黔阳市中,全城搜捕陆一此人,他问我是去黔阳,还是先返回京都去。

我考虑了一下,问京都那边,甘家堡的那几个人审出结果来了没有。

林齐鸣说结果出来了。事情有点儿复杂,让我最好问一下张励耘。

我挂了林齐鸣的电话,又打给张励耘,得知甘十九和其余两人,真的是一无所知,之所以前来挑战我,终究不过是为了名和利。但是唯有那个最年轻的家伙,反倒是十分值得怀疑。

据甘家堡几人的交代,那个叫做甘东的年轻人。不但是此行最主要的怂恿者,就连这一次的拦路比试,都是他策划的。

至于为什么,则是因为甘东这家伙早年间曾经在京都当过北漂,对这一带,比较熟悉。

突破口找到了,那甘东在张励耘这种专业人士的逼问下,终究还是没有熬住,最终还是交代了自己曾经秘密加入过邪灵教的事实,并且还得到某一位高层的承诺,说只要办成此事,他将会得到全力的扶持,日后的甘家堡。说不定就能够掌握在他的手中了。

至于向他许诺的那个人,甘东却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

尽管小白狐儿并没有在,但是总局依旧是人才济济,张励耘找人对这家伙进行了一下调查分析,这才知道此人的关键部位,也被人洗过了脑。

策划此事的人想来是做足了详细的功课,并没有留出太多的线索给我们。

目前唯一比较有用的,就是从那岭南黑风口中说出来的陆一,最是可靠,不过这个家伙有着比常人更加狡猾的手段和敏锐的感知能力,未必能够把他从老鼠洞里,给挖出来。

当甘十九得知自己所做的这些蠢事,都是别人怂恿,把他当做了出头的鸟儿之时,那家伙有一种立刻将甘东给弄死的冲动。

不过六扇门朝北开,进去容易出来难,他未必能够立刻获得自由。

像甘十九他们这种涉及到了危害公务员生命安全的情况,即便不会被送到白城子监狱,也是不可能安然逃脱的,总得留下些什么,或者还会受制于人,被宗教局或者民顾委所吸纳,成为其中一员。

不过这些都是上面所需要考虑的事情,至于我,则只想着顺藤摸瓜,将天王左使给拉扯出来。

我与他之间,必有一战。

京都那边的事务,基本上已经告一段落,我便没有折回那儿,而是乘车前往位于西南腹地的黔阳。

车行半途,我又收到消息,说黔阳那儿梳子一般地扫过了几遍,都没有找到人,不过据当地部门线人提供的消息,说有人在与湘西搭界的黔东南州,曾经见过这个人。

黔东南州是十万大山的门户之地,离我老家并不算远,所以我在半路便下了车,又包了一辆汽车,前往黔东南州的市里。

因为之前有过联系,当地的有关部门专门派了人过来接我。

我下车之后,立刻问起消息的来源,然后得到的回复,是有人瞧见过陆一出现在黔阳前往一个叫做晋平的小县城的长途班车之上,他们已经在安排人手盘查了,不过因为人员有限的缘故,未必能够掌握得住站得住脚的证据。

这儿到底不是什么发达地区,市局的规模甚至还不如我当初在金陵江宁一区,而且大部分人手都是那种填塞进来的七大姑八大姨。

这些人喝茶看报纸倒是一把子好手,但是论起查案的话,能够拿得出手的根本就没有几个。

我没有将希望寄托于这些个就等着退休生活的家伙身上,而是在问清楚大致的情况之后,直接买了汽车票,前往晋平。

这儿的道路十分曲折,又是修建多年的省级公路,保养不到位,坎坷不说,而且十分狭窄,我听说从市里到那晋平县城,估计得有四五个多小时,瞧着市局几个心不甘情不愿的家伙,我谢绝了他们的陪同,而是坐了往返两地的班车前往。

路况不好,一路摇晃,而班车的司机为了多赚钱,不停地拉客上车,导致车辆眼中超载。

我坐在后排,闭目养神,突然间心中一动,瞧见左前方座位上,有一个娃娃脸的年轻人,长得十分眼熟,好像在哪儿见过一般。

我并非什么健忘之人,但是这个人却给我一种有些面熟,但是终究说不了出处的感觉。

就好像梦中见过一般,模模糊糊,实在是想不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