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天改明-第5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崇祯皇帝和温体仁都静静地听着,没有打断钟进卫的说话。
“具体的做法可以这样。第一步,在目前辽东军队中实施锦衣卫政委制度。因为有京营和他们共处过一段时间,他们都熟悉锦衣卫政委制度,且刚经历过大胜,全军都有封赏,接受起来应该不会存在问题。”
“第二步,整顿现有北方各路边军和各处军户所。有战斗力的精锐之士挑选出来,整编为野战军集团,优先配备火器,待遇最高;次等的军士组成地方军团,负责地方治安、救灾,必要时候转变为野战军,待遇次之。其他将士则淘汰掉,安置到辽东去为民,可以给其一定的土地安身之用。”
钟进卫这个方案其实是参考了后世的军队分类,让崇祯皇帝和温体仁听得耳目一新。特别是地方军团,明确其职能是地方治安和救灾这些。
“钟师傅,这地方治安不是由地方官府的衙役、捕快来做得么?”崇祯皇帝有点疑问,问他道。
钟进卫有后世为参考,自然能很快回答了:“陛下,衙役、捕快人数太少,多为维持城镇中的治安。但有一些情况就不合适,比如流贼、悍匪等等。当然了,最主要的是救灾这个功能。”
“所谓术业有专攻,按照职能分清,平时就加以训练。则野战军精于打战,地方军团擅于救灾和剿匪,这也是臣家乡的做法。”
钟进卫说到这里,温体仁插话向崇祯皇帝道:“陛下,兴国公以前的时候说过,这什么小冰河时期还会持续十多年,灾害会延续不断。就算不是小冰河时期,灾害也没有停过。如果用军纪约束的军队来救灾,效果必然不错。”
崇祯皇帝见温体仁赞成,又是后世的做法,听着也不错,就点头同意道:“朕也觉得这个是好主意。对了,钟师傅,上次从京营淘汰下来的军队组建成了修路队,也是这个思路吧?”
“陛下真厉害,臣都忘记这事了,臣刚才所说就是这个思路。”钟进卫笑着拍了崇祯皇帝一个马屁。
温体仁在脑中过了一遍钟进卫的建议,想了一下,确认道:“这边军分拆出来的野战军和地方军队,应该也要推行锦衣卫政委制吧?”
“呵呵,温大人真是严谨,必须要推行锦衣卫政委制度,这是保持朝廷对地方军团控制权的必要手段。我刚才说漏了而已。”钟进卫笑着回答温体仁道。
第七百八十七章 新的三军
对于这个锦衣卫政委制度,自从钟进卫提出来,并在京营开始实施之后,崇祯皇帝就已感到非常满意了。
因为自古以来,防止武将专权,一直是历代统治者最为头疼的事情。
以文制武,重文轻武所带来的坏处,只要有点常识的统治者,不会不知道其后果的严重性。历史上有多少悲剧,都是因为这种制度所造成的。
但也因为历史的教训,朝廷不能有效控制武将,危害则更大。历朝统治者没其他办法来解决,就只能选择一个稍微好一点的手段而已。
但崇祯皇帝没想到钟进卫接下来的话,让他更是高兴,只听钟进卫说道:“说起朝廷对地方军团的控制,臣想起来了,还可以再加上两条措施。”
“什么措施?钟师傅快说。”
“兴国公快快道来。”
崇祯皇帝和温体仁不约而同地催起了钟进卫,有关这个问题,不但崇祯皇帝关心,作为大明首辅的温体仁也是很看重这个问题的。
钟进卫回头看了下温体仁,又转回头看向崇祯皇帝奏道:“陛下,以后将是热兵器时代,也就是进入火器时代了。而火器时代的一个特点,就是严重依赖后勤,依赖武器的更新换代。只要朝廷控制各路边军的后勤,就等于掌握了各路边军的命脉。各路边军的将领就想有不轨之心,也无能为力。”
关于这一点,崇祯皇帝和温体仁的意识都不深刻,毕竟对于他们来说,这还是比较新鲜的事情。因此听钟进卫这么郑重其事地提出来,他们才开始考虑这个事情。
根据火器的特点,往深里一想,果然如此。崇祯皇帝和温体仁不由得脸上露出一种狂喜。这么说,历朝历代的各路边军将领拥兵自重的可能性将会变得更低。
钟进卫看他们那笑容,就跟着笑了笑,然后继续说出他的第二条措施:“陛下,还有一条措施就是朝廷组建陆军学院,哦,就是现在的武学,进行扩编,提高规格。”
听钟进卫又说出一个新名词,崇祯皇帝和温体仁连忙收拾了心神,仔细听着钟进卫接下来的分析。
“陛下,火器时代的特点,就是高技术的战争。就比如说,火炮射击,不是光靠力气就能掌握的。还有火器时代对于现在的将士来说,其实还很新颖。其战术有别于冷兵器作战。”
“因此专门成立陆军学院,扩大学员规模,让各路边军中一定级别以上的将领都要来京师学习。这样的好处,一是能保证其战斗力,二是趁机提高其对朝廷的忠心,减少对边军将领的私忠。”
“这点还可以和锦衣卫政委制度联合起来用,比如来陆军学院进修的边军军官,必须要由锦衣卫政委的允许,这样就能进一步提高锦衣卫政委在军中非军事指挥的话语权。从而进一步降低边军将领对边军的全面控制。”
钟进卫原本想的两条措施已经说完了,但刚才说着说着又想起来了一点,就补充道:“另外还可以取消各路边军原有的旗号,即以将领的姓氏为旗帜指挥的做法。全部使用编号,就算换了将领,编号不变。这样就能进一步减弱将领对军队的影响,也不会出现什么岳家军之类的说法。”
崇祯皇帝听到这里,呵呵一笑道:“朕知道,就是仿造如今京营的做法,是吧?”
钟进卫在一开始整编新军的时候就这么做了,已经有了例子,崇祯皇帝早就看在眼里。
“陛下英明!”钟进卫也成了老油子了,抓住机会就能送出马屁。
“兴国公,现在已有武学,为何要改名为这什么陆军学院呢?”温体仁对于军事还不是很在行,问出了心中的疑问。
钟进卫看向他,面带微笑地向他解释道:“新词新气象嘛!另外也可以从名称上进一步区分军队的职能。就是要告诉天下,以后军队的三军又有变化了。”
“这也体现了时代的进步,从最早的步、车、骑三军到现在的前军、中军、后军,再到未来的陆军、海军、空军。。。”
崇祯皇帝听到这里,陆军和海军容易理解,但另外一个就不知道了,他打断钟进卫的话问道:“钟师傅,何为空军?”
“啊,臣说快了,这空军现在无论如何是不会有的,空军顾名思义是指在天空中飞的军队。”钟进卫有点尴尬地解释道。刚才说得太超前了,空军这玩意,还没法整出来。
崇祯皇帝听了有点惊喜地道:“可是钟师傅以前说过的那什么飞机?”
“陛下好记性!”钟进卫马上夸道。
温体仁听了,向往了一会,然后就皱着眉头问道:“兴国公,这飞机能造出来么?”
钟进卫听到他问话,就转过头对他说道:“现在还不行,只有等科技进步了,有了基础之后,慢慢地才会出现。在臣家乡,好像还有三百多年,才会出现这玩意。”
崇祯皇帝和温体仁都听得懂钟进卫的话,是说在原本的历史上,还要三百多年才会造出飞机来。
这么一来,崇祯皇帝和温体仁都露出了失望的表情。要是有这天上的军队,万水千山将不再是阻隔,哪里有问题,马上就能从天上飞过去,想着想着就觉得有点不可思议。
钟进卫看他们两人的表情,就给他们打气道:“不过有臣在,这飞机在臣有生之年能不能造出来不敢说,但绝对会比臣家乡要早造出来,这点臣敢肯定!”
崇祯皇帝和温体仁听了都不由得点头,只是温体仁心中又开始恨自己早出生了几十年。自己的年龄太大,铁定是看不到兴国公描述的种种匪夷所思的事情了。
“钟师傅,朕一直觉得,那天你落在朕面前,肯定是祖宗保佑。你,才是大明最大的财富。”崇祯皇帝忽然发出大大的感慨道。
钟进卫一听,有的时候他也觉得冥冥之中有着天意,竟然让自己穿越到了崇祯皇帝面前,一开始就走了上层路线,真是太巧合了。
说起这个,殿内一时沉静了下来,三个人都在无限感慨中。
过了好一会,钟进卫先打破了这个沉静。他笑着说道:“呀,这说着说着就歪楼了!刚才说到哪里了?”
第七百八十八章 朕要了
听钟进卫这么一说,崇祯皇帝和温体仁虽然第一次听到钟进卫所说的歪楼新名词,不过他们都能理解,忍不住就笑了起来。
温体仁先提醒道:“就是在说陆军学院这个名词,引出新三军的说法。”
“温大人好记性,厉害!”钟进卫说着还伸出大拇指示意了下温体仁。
温体仁笑着摇摇头,这兴国公的嘴,是越来越甜了。
崇祯皇帝在另外一边见了,不由得也是微微摇摇头,然后跟着笑道:“钟师傅,你接着继续往下说。”
有钟师傅在的议事,往往不会显得沉闷,好似在闲聊一般,不知不觉就把事情解决了。有关这点,崇祯皇帝很喜欢。
只见钟进卫端正了下态度,接上前面的话题,继续讲解道:“陆军学院,就是以陆地上作战为主,培养我大明的陆军将领;水师学堂,就是以海上作战为主,培养我大明的海战将领;以后还可以成立空军学院,这样大明的三军人才都能从朝廷控制的学堂出去,在其忠心上当比以前强不少。”
“陛下,兴国公说得这几点,臣觉得可以,现在实施下去也确实是好时候。错过了这个时间,要想再实施就难了。”温体仁考虑了一下,向崇祯皇帝建议道。
崇祯皇帝面色严肃,认真点头道:“好,就按照此策革新北方各路边军,组建野战军团,沿长城一线驻防。。。”
他的话还没说完,就被钟进卫打断了,或者也只有钟进卫敢打断崇祯皇帝的话,只听他说道:“陛下,臣的家乡有一句话,进攻是最好的防守,又有一句是不拆长城非好汉。与其沿长城一线驻防,不如把整个长城以北,直到北冰洋都纳入大明版图。”
崇祯皇帝听得一怔,好大的目标。他还没有来及表态,温体仁在一边说了:“兴国公,长城以北太过苦寒,朝廷就算占了也鞭长莫及,与其费尽军力去开拓北部疆域。。。”
他没说完,就见钟进卫在摇头,显然是不同意他的意见。于是,他便停了下来,不再继续往下说,准备听听钟进卫的不同意见。
“温大人,您刚才说的这些,在以前来说,可能是有道理的。但我来自我的家乡,知道后面的事情。对于您刚才的观点,就有不同的看法了。”
崇祯皇帝一听他的话,心想钟进卫又有新观点了,就连忙问道:“钟师傅,有何不同看法?”
“陛下,现在已经从冷兵器时代开始过渡到热兵器时代,这就是我们人类文明的进步。再往后,又会进入一个文明高速进步的工业时代。到那个时候,距离将不再是问题。”
崇祯皇帝听钟进卫说起这个,猛地想起了以前他说过的内容,就打断道:“这个朕以前听钟师傅说过,你说你家乡有个叫美国的国家,一天之内能到达世界的任何地点,是这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