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借天改明 >

第38章

借天改明-第38章

小说: 借天改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吼吼,有房又有钱,生活乐无边。好像是句台词,钟进卫心里依稀记得有这么一句,现在拿来用最贴切了。
    阿奇在一边听得也心里偷乐。这时,崇祯皇帝注意到了阿奇,想起之前答应的婚事,于是,问王承恩道:“大伴,钟师傅的婚事准备的怎么样了?”
    钟进卫一听,抢先回答道:“陛下,臣打算等击退了建虏后再结婚,所以让王公公暂缓了。”
    王承恩也在旁边补充道:“陛下,奴婢已让人核实:阿奇家在通州西大街王城小巷第九户,家境一般,尚有其母和一个兄长在。”
    崇祯皇帝听了点点头,表示知道了,然后对阿奇说道:“钟师傅既要娶你为妻,则你过门之前不宜前往伯爵府居住了。待局势稍稳,朕使人送你回通州待嫁。”
    说到这里,微微一沉吟,又继续道:“你之前也算有救驾之功,又兼护理钟师傅有功,朕说过要赏而一直未赏。这样,朕封你母亲为七品诰命夫人可好?”
    阿奇一听,还能给母亲挣个诰命夫人,真是喜出望外,不敢和钟进卫一样托大,赶紧跪下谢恩。
    崇祯皇帝又对钟进卫说道:“钟师傅,一会让大伴派人带你过去看看宅子,要添些什么的都准备好,回头择一个良辰吉rì搬过去。”
    钟进卫心里痒痒的,真想马上就看到自己的家。但表面却是不急,只是向崇祯皇帝道了谢。
    崇祯皇帝来钟进卫这里,不知不觉也过了好长一段时间了,看看现在也聊了一个段落了,就回去忙政务了。
    等崇祯皇帝一走,钟进卫做了个举手的动作,“耶!”的欢呼了下。
    自己在后世并没有特别之处,众多**丝里面的一员,只是运气极好,竟然穿越了,不仅穿越了,还救了崇祯皇帝。不但救了崇祯皇帝,还白得了一处首都的豪宅,外加一个漂亮温柔的老婆,还有一份高薪的金饭碗。嗯,一定要珍惜,一定要干掉满清先,中兴大明。
    阿奇在一边一点不奇怪的看着钟进卫冒出的怪异举动,她能从心里感到钟进卫,是在表达一种快乐,这样的收获,她自己也非常高兴。
    过了一会,王承恩带着两个内侍转了回来,只见两个内侍吃力的抬着一个箱子,进得殿了之后,把箱子放在钟进卫的面前,然后躬身退了出去。
    钟进卫好奇的看着这个箱子,里面是啥?
    王承恩左手拿着佛尘甩了下,把钟进卫的视线吸引了过来,然后笑着对他道:“钟师傅不用猜了,这里面是陛下答应给你今年的全年俸禄。陛下特意吩咐把你的俸禄全部折成银两给你。”
    钟进卫微微不好意思,问王承恩道:“能现在打开看看么?”
    王承恩无语,当然可以啊!
    钟进卫把箱子一打开,一锭锭的银元宝排列的整整齐齐的,放在箱子里。
    嗯,不错,好多。钟进卫随便拿出两锭,塞给王承恩道:“来,来,见者有份,不要嫌少!”
    一锭银子十两,两锭就是二十两了,普通老百姓一两五钱就能马马虎虎过一年了。辽东的一个兵丁,一年的军饷折合起来也才十二两,现在钟进卫一出手就是二十两,真叫一个大方。王承恩对他出乎常理的举动已经麻木了,连忙推辞,搬出了崇祯皇帝这个招牌,钟进卫才不再给了,也不是说王承恩就不敢拿二十两银子,主要的原因是钟进卫现在是崇祯皇帝面前的大红人,自己的位置都是靠他说话才得来的,人不能不感恩啊。
    王承恩怕钟进卫又出什么幺蛾子,赶紧跟他说道:“我让安贵义带两个番子,陪您去看那座伯爵府,看看是否需要添些什么,以便在乔迁之前有个准备。”
    钟进卫一听,连忙说好,然后看了看箱子,拿出六个银锭,放在怀里,又觉得好像不够,又拿了两锭,然后才盖上盖子,把箱子推到了里面的角落。银子加上箱子,差不多有仈jiǔ十斤重,推的也不容易。
    忙完了后,对阿奇说道:“走,看房去。”然后准备跟着王承恩出门。
    钟进卫走了几步,发现阿奇没有跟上来,回头一看,阿奇正在左右为难的,想跟又不想跟的样子,不禁有些奇怪:“怎么不走?”
    阿奇有点不好意思的道:“公子,那些银子。。。。”钟进卫恍然大悟,原来是为了这:“没关系,这是在宫里,谁敢偷。不用怕,走。”
    钟进卫也是不太清楚这箱银子的价值。崇祯年间的银子,一两差不多相当于人民币六百,所以那一箱银子的话,就是六十六万人民币了。要他知道这银子的价值,摆在那里,也不锁,没人看。估计也不会这么洒脱了,否则就不是所谓的**丝了。
    阿奇见公子再三的催,那边王承恩也露出不耐烦的样子,不敢再说自己不放心,就跟了上去,看将来的家去了。

第四十六章 东厂
        紫禁城内一般人是不允许坐轿的,至少现在这几个人都没有这个权利,所以他们都只能步行着前往位于东华门之北的东厂。
    路上偶尔遇见一些宦官宫女,见到王承恩过去,慌忙避让到一边行礼。
    王承恩一般都是无视,直接就走过去了。而这些宦官宫女也习以为常,只是他们对这行人里面穿布衣的钟进卫感到很好奇,背后议论就免不了了。
    紫禁城也太大了,一行人不声不响的走着有点闷,于是,钟进卫找王承恩聊天。
    虽然钟进卫不知道在紫禁城中,按照规矩是不允许宦官宫女或其他人交头接耳的,但明末的风气已经败坏,这从早朝在皇极殿中官员的衣着言行就能看出来,所以王承恩对于钟进卫找他聊天,也不以为意。
    “王公公,现在你是东厂厂公了,威风吧!”钟进卫受后世的电影电视剧的影响,特别对东厂厂公牛哄哄的行为印象深刻,不由自主的就挑了这个话题。
    “中兴伯笑话了,咱家都是夹着尾巴过rì子的,哪来的威风啊!”王承恩苦笑着说道。
    这么一说,钟进卫想起来了,好像说崇祯皇帝一登基后,就把东厂和锦衣卫都撤掉了。不过,也不对啊,王承恩不还是执掌东厂的么。
    想不明白,钟进卫就直接问王承恩了:“王公公,东厂和锦衣卫没有被陛下撤掉么?”
    这不明摆着的么,不过,王承恩也知道钟进卫想了解的是什么,他解释道:“圣上并没有撤掉厂卫,只是有令非有诏不得出禁门。因此外面就基本见不到我们的踪迹了。”
    哦,原来是这样,钟进卫算是搞明白了。这时,他也想起后世,在网上有这么一种观点:说崇祯皇帝把东厂和锦衣卫都撤掉,使得文臣失去了监督,才加速了明王朝的灭亡。
    钟进卫觉得也不无道理,从崇祯皇帝在前期,对文臣的充分信任,言听计从,到后面因为得不到回报,发现被忽悠而愤怒,从而导致了崇祯皇帝的xìng格转变为多疑,就是因为少了第三方信息来源的核对。
    想到这里,钟进卫对王承恩道:“王公公,我回头见了皇上,会向他提议,重开你们东厂和锦衣卫。”
    王承恩知道此时的钟进卫在崇祯皇帝心中的份量,只要他说了,十之七八会准奏的。当下大喜过望,停了下来,转身对着钟进卫拱手一稽,道:“如此,多谢中兴伯了。”
    只要让厂卫重见天rì,自己这个厂公才有权势,否则只是圈在紫禁城里的一头猛犬而已。
    “不用客气,我这也是为皇上,为大明考虑的。我认为,你们是不可或缺的!”钟进卫解释道。
    他们一路走一路聊,不知不觉就快到东华门,这个时候,侯在那边的安贵义远远地望见他们一行人过去,就赶紧迎了上来。
    安贵义先跟王承恩见了礼,叫了干爹。然后又跟钟进卫打了招呼,并再次恭喜钟进卫喜获圣眷,得以赐宅。而后跟随他们一起前往东厂。
    出了东华门,过了护城河后就往北拐,左边是河边直房,房子并不高,胜在笔直,沿着护城河与紫禁城东面城墙平行。
    路的右边是各类官办作坊以及各级官府衙门之所在。
    此时已近正午,冬天的太阳光并不让人感到热,相反,阳光并没有给不时刮起的寒风中行走的人一丝温暖,路上的行人和往常一样,很稀少。
    没有多大功夫,就来到了东厂门口。
    东厂的门口上方挂着一块黑底红字的横匾,上书“东輯事厂”四个大字。门口的几个番子老远就看到他们的厂公过来了,于是挺直腰板站在那,等一行人到了门口后,大声传话:“厂公到!”
    之前钟进卫其实已经和番子有过一次接触了,只是那个时候钟进卫正是昏迷的状态,不知道罢了。
    此时,钟进卫细细地打量传说已久,如狼似虎,无恶不作的东厂番子。只见这几个番子都戴着一顶尖帽,着白皮靴,穿褐sè衣服,系一条小绦,腰间挂着一块两寸左右的竹牌子。人看着也很jīng悍干练,并没有电影电视剧中的那种猥琐样。
    王承恩在门口站住身子,然后转身对阿奇说道:“衙门重地,女子不得入内,你先在此地等着。”
    阿奇本来就对东厂比较畏惧,听闻不用进去,自然没有意见。
    王承恩又对安贵义吩咐道:“你在此陪着阿奇姑娘。”
    “是,干爹。”
    钟进卫见阿奇被留在外面,有点犹豫。王承恩看出来他在意阿奇,于是说道:“中兴伯,咱们进去熟个脸就出来,不费多少时间的。”
    钟进卫见王承恩这么说,也就不再有意见了,跟随他入内去了。
    绕过影壁,是一个大的庭院,前面立着一座牌坊,上书“百世流芳”四个大字,过了庭院,就是议事大厅,厅右的影壁上,刻着胰式芏案的故事。有个门通到旁边的小亭,里面供着岳飞岳武穆的雕像。厅的左边是一座祠堂,供奉着历代东厂厂公的牌位。
    钟进卫对于这些环境只是瞄了一下而已,因为大厅里站满了人,吸引着他的目光。这些人基本都是戴圆帽,着皂靴,穿褐衫和直身的。
    王承恩一路走进去,这些人一个个挺直身子,向王承恩问好。
    钟进卫就跟在王承恩的身后走进去,看上去那些人好像也在跟他问好似的。不过钟进卫并没有什么得意的念头,因为这些人里面有的散发着彪悍的气息,有的散发着yīn冷的气息,一句话,这里的人都不是好惹的。
    堂上最上面摆着一张太师椅,再往下几步左右两侧各侧放一张椅子,只是左边的椅子又比右边的椅子远离些中间那把太师椅。
    王承恩走到中间那张太师椅后,并没有坐下,只是转身让人又拿过来一把椅子,放在和自己并排的地方。然后他请钟进卫坐了下来,自己才坐下来。
    这些东厂的人看到厂公如此看重这个布衣,纷纷感到好奇,就算是厂公的儿子,假如有的话,也不可能带来这里,并排的坐着吧。不过这些人都是久经历练的,心里猜归猜,表面并没有表露出来。等看见王承恩坐下了,就过来一起再次见礼,然后有两个人在前面的椅子上坐了下来。其他人等分列两边,直到厅前,议事厅里一下就鸦雀无声了。
    王承恩徐徐地扫视了下厅中各人,然后带着一点尖音,缓缓的说道:“想必很多人奇怪,咱家怎么带了一个布衣进了东厂衙门吧?”
    厅里没有人说话,静静的等着王承恩的下文。
    “此乃今rì新封的中兴伯。都来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