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借天改明 >

第314章

借天改明-第314章

小说: 借天改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知道,他们还是边军的时候,一套军服是补了又补,几十年用那么一套的都有。到了京营后,是换装了,可那也只有一套,以后什么时候再发还不知道。
    现在倒好,刚到新军营,中兴侯一下就发两套下来,其中还有防雨的。真是让他们喜出望外,纷纷期盼能马上领到军服。
    谁知当他们真得看到军服时,又傻眼了!

第四百五十章 明末火药
    就在点将台左下侧停着的大车上,翻开盖着的布之后,看到的是一堆花花绿绿地布料,并没有他们所以为的红色鸳鸯战袄。
    就算是新式军服,也不用相差这么大吧?每个新军士卒在心中涌起一个古怪的念头,看来自己所在的这支新军将是从未有过得新了。
    钟进卫当然知道这些军服亮相时所引发的反应了,因为他在之前要求做这种军服时,就已经看到过这种反应了。
    要求使用这种军服,并不是简单地为了标新立异。钟进卫是查过相关兵书,了解此时军服的用途之后结合实际情况才把后世的这个军服搬过来的。
    古代的军服,或者说冷兵器时代的军服往往选用比较醒目的颜色,而且使用红色的较多。这可使军容鲜明,容易识别,明军的红色鸳鸯战袄就是一个例子。这可以掩盖血迹,以减少本方士卒因此而发生的恐慌。
    但钟进卫要练的新军,乃是一支纯火器的军队,而且是准备高输出的军队。因此排兵布阵就不用像冷兵器部队一样要求紧密阵型,作战单位的要求也对应的要减少一些。
    另外一个,就是钟进卫对新军的要求是尽量避免近战,就算发生近战,也是在追击战中。这么一来,用军服掩盖血迹的作用就显得不突出了。
    最后一个原因,就是后世人众所周知的了,那就是伪装。
    这点不能小看,历史上最终出现这种军服,就是经过血的教训才推广开来,自然是非常有用的。
    钟进卫不管台下士卒那惊诧地表情,继续说道:“另外每人将领取一支鸟铳,不要求你们射击,只需要先熟悉鸟铳,把鸟铳当长枪一样熟悉。回头这三位武学教授。。。”
    他说到这里,指了指在点将台边上的三位武学教授,又说道:“他们将教你们用鸟铳近战之术,你们要认真学,不得怠慢,否则滚回五军营。”
    五百士卒的脑子又凌乱了,鸟铳不用来射击,反而用来近战,这是什么意思?中兴侯犯傻了,不过这个念头在他们脑中一闪而过,可不敢有这亵渎中兴侯的念头,罪过。
    但不管如何,他们都想不通此举是什么用意。唯一对自己能解释的是,中兴侯此举定有深意。
    钟进卫说完之后,就下令派发新式军服和鸟铳。他在点将台上看着五百士卒在有关人员的指挥下,带着诧异地表情开始排成长队领取新式军服和鸟铳。
    五百士卒根据自己的身高报给大车前面的吏员,很快,两套叠得整整齐齐地五颜六色的新式军服就到了他们手中。
    然后走到另外一排大车边,这里倒是简单,看到士卒过来了,吏员就从车上拿出一把鸟铳给他们。
    让五百士卒惊讶的是,这些鸟铳的铳口全部加塞了一根木棍,堵住了铳口,这算是怎么回事,这些士卒的脑袋上都是问号。
    而那些一边观摩地将领更是傻眼了,所有出现的东西都超出了他们的认知。这新军,新得也太彻底了吧,能打仗?
    不过他们也和士卒们一样,不敢怀疑中兴侯的这些做法,只能认为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战法。
    他们在心中暗暗庆幸,自己英明,过来观摩了,要不就落后身边这些同僚了。
    当然了,也有几个人只是为了拍钟进卫的马屁才来的,看到这个情况,心中在想中兴侯真是败家,白花了那么多冤枉钱。
    钟进卫看看五百士卒领得差不多了,就转头对三个武学教授道:“这里就交给你们三人了,要尽快编练出近战之术。他们并没有多少时间来练习这个,后续真正的鸟铳出来后,他们更多的将是练习射击,明白么?”
    “是,侯爷。”三位武学教授齐声答应道。
    钟进卫在和士卒们一起吃过午饭后,就离开京营,来到兵仗局。
    兵仗局掌印太监范俊事先得到通知,早早就在恭候中兴侯的大驾了。
    钟进卫没时间浪费,他直接对范俊说道:“范公公,先带我看火药司。”
    范俊答应一声,小心地在前领路。他是宫里人,自然比外面的人更知道中兴侯在崇祯皇帝面前的份量。要是自己让中兴侯不满意的,他在皇上面前稍微一提,估计自己就要倒霉。
    到了火药司之后,钟进卫直接提出要查看各类火药。
    于是,早就有所准备的火药司司长连忙把各色火药摆到钟进卫面前的一张长桌上。
    钟进卫在来之前已经了解过,而且结合他在后世网上看到的资料,大概知道明末的火药配方已经相当完备,各种功能不同的火药所配的原料比例都不相同。
    拿鸟铳发射用的发射火药来说,其配方就是硝一两,磺一钱四分,柳炭一钱八分,这种组配率,是硝石75。75%,硫磺10。6%,木炭13。65%,和现代黑色火药的标准组配率已经基本一致。
    钟进卫看着长桌上的一长堆火药,问范俊道:“这些火药所用的硝磺炭是最好的么?”
    范俊一听,赶紧对火药司司长说道:“还不给侯爷解释一下。”
    “是,是,是。”火药司司长连声答应,然后走到钟进卫身侧,指着桌上的火药道:“回侯爷,这些火药的三大原料都是精工提炼而成的。最好的原料。“
    钟进卫不置可否,只是吐出两个字道:“讲讲。”
    火药司司长一听,胸脯稍微挺了一下,声音稍高地回答钟进卫道:“火药中最主要的原料硝,是分为三步所提纯出来的。”
    “第一步是将天然硝石放在没有杂质的淡水中溶解,把其中的泥沙等颗粒性杂质沉淀并剔除。”
    说到专业知识,火药司司长就少了一份谦卑,滔滔不绝地说了起来:“第二步是用一定数量的鸡蛋清、红箩卜等吸附物放入硝溶液中多次煮沸,吸附其中的渣滓及盐碱等成份,然后用笊篱将吸附物捞出。”
    “第三步是将水胶放入硝液中再次煮沸,尔后将硝液倒入瓷瓮中冷却凝固,使废水浮在瓮上,泥末沉于瓮底,纯硝居于中央,最后去水除渣,取出纯硝晒干。”
    介绍完了三个步骤后,火药司司长又恢复了那种谦卑,陪着笑容又带点自豪地说道:“经过此种制法后,每百斤天然硝大致只能提炼出三十斤纯硝,这就是世上最好的硝了。”
    说完,他还专门让手下把他所说的硝拿给钟进卫看,乃是一种白色结晶体。
    钟进卫看得连连点头,细节上的东西他并不了解,听火药司司长这么说,又见到这白色结晶体,明白就算不是最好也相差无几了。
    他点点头接着道:“那还有两种呢?”

第四百五十一章 可惜了火药技术
    火药司司长的脸变化真是快,钟进卫一问他专业的知识,马上又露出了自信的神态。他给钟进卫介绍道:“硫磺的提炼流程大致可分为四步。”
    “第一步是将硫块捣碎,拣去沙粒、杂物。”
    “第二步是将捣碎的硫磺放入锅中加淡水煮沸,去除杂质,倒入瓮盆内沉淀一天后,将沉淀物剔除,取得粗硫。”
    “第三步是按十斤硫磺倒入两斤半牛油和一斤麻油的比例,进行煎煮,使油不粘糊硫磺。再用柏叶加入锅中与硫磺同煮,吸去锅中成黑色的渣滓。”
    “第四步是将去渣的粗硫放入沸油中煎煮,待油面泛起黄沫后,放入盆中冷却。最后除去面上的黄沫和杂质,取出无渣滓、去油性的纯净硫磺。”
    介绍到这里,火药司司长又指着他手下早已准备好的纯净硫磺给钟进卫看,是一种呈柠檬色块状结晶体。
    钟进卫看得点点头,真不能小看了明朝人的聪明。
    他想着剩下一种原料炭应该没什么了,很简单的东西。只是前面已经问清了两种,就顺便问了句:“还有炭呢?”
    谁知火药司司长的回答又出乎了他的意料:“最好的炭乃是选用清明前后的柳条,将这种枝直条匀的柳条取下,去皮除节,自然封干,尔后再焙制成炭,碾成粉末。”
    说到这里,他又指木炭粉给钟进卫看。钟进卫是真得吃惊了,没想到炭也有这么多讲究。
    他不知道木炭粉是火药中的助燃物,其质量优劣能影响火药的燃烧速度。
    清明前后的柳条叶芽将萌未萌,养分集中在柳条上。用这种木炭粉配制的火药,因木炭的去皮而无烟,去节而无树脂,从而提高了燃烧速度和各个方向的均匀性,增强了瞬时爆发力。
    明朝的人经过反复试验,早就找到了这种最佳的木炭粉。
    明末的科技真是远比满清要强大,这从火药原料的获取上就能看出来了。
    钟进卫暗自赞叹了一句后,就自然地问起他们火药司是如何配置火药了。
    火药司司长一听中兴侯的问题,当即一伸右手道:“请侯爷移步。”
    钟进卫知道他应该是让自己现场看了,就点点头,按照他的指引走了过去。
    在他的身后则跟着范俊,看着自己的手下殷勤地招待着中兴侯,心中微微满意。自己事先交代过的话,显然是听进去了。
    火药司司长把钟进卫恭请到一些摆放石臼和木槽的地方,然后才说道:“配制火药的流程可分为四步。第一步是将精选和提炼过的硝、硫、炭,按配制火药的配方要求,秤准份量,分别放入石臼或木槽中。反复捣碾多次,使之成为细末。”
    钟进卫听他所说,就在一边细细地观察,果然在这些石臼或木槽底部还能隐隐见到白色、柠檬色和黑色的粉末。
    火药司司长走到另外一侧继续指着地上的木臼介绍道:“第二步是将碾细的硝、硫、炭三种粉末,混合放入木臼中。再加入适量的纯水或烧酒,将混合物拌合成湿泥形态,并用木杵捣碾成千上万次。”
    火药司司长说到这里,他的脸上显出庄重之色,看向钟进卫,说起注意事项道:“在捣碾过程中,严禁沙石杂入臼中,以免磕碰后生火成灾。”
    这些都是血的教训得来的,为防万一,他们之前就决定不在钟进卫面前演示,只是说具体的过程而已。
    当他看到钟进卫理解地点点头后,才继续介绍道:“当混合物将干时,加水再捣,使混合物充分匀和细腻,尔后取出日晒。”
    说完这些后,他又恭请中兴侯回到刚才的长桌上,指着上面的火药道:“第三步是对成品进行质量检查。选取一部分晒干的火药样品,放在纸上燃烧,如果迅速燃尽而纸张完好无损,则是合格制品。或者将样品放在手心中燃烧,火药燃毕而手心不觉热者,说明成品燃速快,是合格制品。反之,如果火药燃毕后在纸上留有黑心白,或手心感到烧灼者,则为不合格制品。需要反工再次捣碾,直到合格为止。”
    说到这里,他指挥一个手下当场取少量火药演示给中兴侯看。
    钟进卫看到这里,觉得好像已经可以了吧,但之前这火药司司长说是有四步,难道还有一步?
    果然,火药司司长又说了:“第四步乃是筛选合格药粒,不同火器的使用必须有不同的药粒大小。如鸟铳的发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