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随身空间:玉石良缘-重生玉缘 >

第25章

随身空间:玉石良缘-重生玉缘-第25章

小说: 随身空间:玉石良缘-重生玉缘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这里,商人的地位可是很低的,魏清莛心中一动,难道是受那天晚上她的话的影响?

    想到这里,魏清莛朝他看过去,谁知道王廷日也正看过来,黑黝黝的眼睛正似笑非笑的看着她。

    魏清莛吓了一跳,死了,死了,要是被舅母知道,她一定会被打死的。

    那天晚上,王廷日话语间对她混在市井中很是不赞同,难道魏清莛愿意每天天不亮就爬起来然后跑到山上去打猎?她不是找不到更好的工作了吗?

    她前世是学营销的,可出来却做了助理,刚进公司的小职员,也就打打字,印印文件,跟在前辈的后面跑市场,说到本事,除了在课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真的不会什么,现在连理论知识也差不多都还给老师了。

    她就是没忘,在这个时代她又能去做什么呢?去做小伙计?一个月的工钱还没有她打两天猎来得实惠。

    于是她就呛王廷日,“我倒是想去做生意,只是没本钱,而且我又不能魏家,只呆在京城,也没有什么好生意可以做。”

    谁知王廷日更是生气,“你竟想去做生意?你可是一个千金小姐,先前去做猎户还情有可原,怎么现在竟是想去做这等贱业?”

    魏清莛愣住了,她一时忘了商人在古代地位是很低的,可她不愿这么认输,就道:“商人怎么了?你还真别看不起商人,要没有商人,表哥现在穿的衣服哪来的?家里吃的油盐米面又是哪来的?商人互通有无,就凭这一点,你们就不能这么看不起商人,论地位,你们谁比得上有开国之功的范蠡?人还不是成了陶朱公?论学识,你们谁比得上端木子贡?人还不是成了商人?就连孔子都赞他,要我说,商人的地位之所以这么低,都是后人乱按的,吕不韦还成了秦国的国父了呢……”想想她那个时代,八十年代那会,那么多的人丢下铁饭碗毅然决然的下海经商,不就是为了钱吗?

    其实每个时代的等级并不是想象的那样严厉,只要有实力,什么都是可以改变的。

    王廷日没想到表妹的胆子这么大,王家可是才被按了一个谋反的罪名啊,王廷日恨不得掩住她的嘴,只是一个坐着,一个站着,身高有问题,距离也有问题,王廷日也就想想而已。

    不过,不可否认的,王廷日还是听进去了,那番话在心里打个转,沉在了脑海里。

    要说也是魏清莛好运气,王廷日不过是十四岁的少年,王家对子弟又一向是放养政策,所以封建思想还没有根深蒂固,不可撼动,加上这个年纪的少年人都有一些叛逆,王廷日又是受过大刺激的,所以他在仔细思虑过后接受了这个理论。

    或者,他更深化了这个理论,结合现时代特点,脑海中勾勒了一番前景。

    只是这只是理想,现阶段的难题是经商要有资本,而王廷日同学没钱。

    王廷日看向三个好友,这才是大钱。

    三人对视一眼,一致的摸摸鼻子。

    魏清莛见了撇撇嘴,看来和她一样是穷光蛋。

    三家虽然都有权势,可都不是有钱的人家,

    曾家不用说,没冒出来之前只是乡绅,有钱也不可能给几个小屁孩折腾,平阳侯不善经营,要不是郭吉的父亲还有些实权,侯府的日子更艰难了,也就维持外表的光鲜,而徐家算是最好的,可也就富裕一些。

    徐宏道:“回头我和祖父说说,拿出一部分钱来……”

    王廷日摇头,他如何不知道几人的情况,道:“我想先盘下一个店铺试试看,只是要做什么还不确定,等我想好了再通知你们,钱我想办法,只是王家不在京城,到时候还要你们去和衙门打个招呼。”

    三人这才明白,王廷日是要走他们的关系,这不过是举手之劳,“回头让阿吉家的管事去打一声招呼就是了,我们也凑凑,算是凑个份子,就当是给我们赚个零用钱,你看怎样?”

    王廷日听了心里微暖,笑着点点头。

    角落里的魏清莛连忙跳出来,“表哥,我也要入股。”废话,王廷日那样一个狠人,又有头脑,又有关系,这是不出手何时再出手?

    三人终于有时间打量魏清莛了,曾昭德因为父亲是王公的学生,他多次由父亲带着去拜访祖师,所以是三人中见过王公最多次的,现在见魏清莛比王廷日还像王公,就惊异道:“你是廷日的表弟?那你是王公的?”

    王廷日脸色一肃,急忙开口道:“他是我堂弟,是我一个叔祖父的孙子,到京城来照顾我的,叫……”

    “叫王莛,”魏清莛也知道她的真实身份不能说出去,即使是王廷日的好友也不行,“我叫王莛,以后你们就叫我莛哥儿好了。”

    王廷日嘴角抽抽。

    郭吉好奇道:“你也叫莛哥儿?”他曾听过王伯母叫廷日廷哥儿。

    魏清莛这才想起王廷日也叫莛哥儿,打着商量道:“要不你们叫我小王?”

    几人低下头,肩膀一耸一耸的。

第一卷 第三十章 发现

    魏清莛去接魏青桐,桐哥儿第一次和姐姐分开这么长时间,看见姐姐,像只小鸟似的飞奔过来撞进姐姐的怀里,仰着小小的脸蛋,甜甜地喊道:“姐姐!”

    魏清莛看着比两天前明显黑了一些的魏青桐奇道:“你这是怎么弄的?晒的?”不怪魏清莛奇怪,因为魏青桐一直白白净净的,就算她经常带着他在林子里跑来跑去,但耐不住林子里树多荫多,而且太阳一大,魏清莛也不愿意他晒着。

    魏青桐兴奋地点头,“师傅带我一块去晒的,师傅说不黑的男孩子不是男子汉。”

    还有这种说法?

    魏清莛心中有些不悦,但和现代所有的家长一样,虽然不赞同老师的观点,但凭着老师的尊重,魏清莛问原因的时候还是很和气的。

    却不知,这个时代,家长是不会问老师原因的,更何况是这种小事。

    只是孔言措和他的祖先孔子一样是个好老师,闻言委婉的解释,桐哥儿长得太白净了,小脸又精致,而这个时代的特权人物又有某种爱好,所以桐哥儿最好将脸晒黑一点,再强强身健健体就好了。

    最后道:“礼、乐、射、御、书、数六艺都要学,可叹世人只注重书之一艺,其他皆不甚在意了。”

    魏清莛点头,这一点她感触最深,现在的书院对于其他五艺虽然没有古先人们注重,但每天的教学活动中还是会学到的,只是将书放到了主要位置,可是到了后世,在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竞争中,应试教育独占鳌头,学校很多课程都是虚设,音乐课一周一节,前半节教首歌,后半节自由自习,更别说礼、射、御这些了,压根就没有开课好不好?

    可是,“先生,要置办什么配套设施吗?”

    孔言措对这个新鲜词汇很感兴趣,在舌尖一个来回,就明白了她的意思,就道:“自然,乐要一把古琴,射要准备弓箭,至于御嘛,要是能买一匹马自然是最好的,要不能你就去马场租一匹,我定时带桐哥儿过去就是了。”

    魏清莛有些失望,她还以为孔言措会包圆呢。

    想想给魏青桐留下的那些生活基金,有些肉疼,那些钱恐怕连一把琴也买不到吧,读书果然烧钱,难怪除了考上的,其他人都越读越穷。

    魏青桐和师傅呆了两天,比以前更开朗了些,一路上拉着姐姐的手叽叽喳喳的说着,这两天对魏青桐来说的确是新奇的体验,他从来不知道原来山上还可以有这么多好玩的东西。

    以前姐姐带着他进山,只是让他和白白一起玩,而且还限制他的活动范围……

    因为兴奋,魏青桐的一双眼睛亮晶晶的。

    魏清莛看了就想起第一次见到魏青桐时,那双有些呆板的眼睛,多出去走走,和外面的人多接触才是对魏青桐最好的方法吧。

    老大夫说过魏青桐是高烧烧坏了脑袋,只是并没有表现出来的这么严重,带有一点自闭的症状在里面,可是老大夫对这些涉猎不深,除了可以帮他调养身体,并不能做什么。

    魏清莛知道魏青桐有好转的可能性,心里高兴,把刚才为银子烦恼的情绪抛掉,开始和魏青桐说话,问他这两天都去了什么地方,见到了什么新奇的植物,动物,先生和他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什么?……

    魏青桐记性不好,往往一个问题就要想一段时间,魏清莛也不打扰他,任他想好后磕磕巴巴的回答,到后面就越来越顺了……

    魏青桐学着先生叹了一口气,道:“先生那里什么都好,就是反太难吃了。”

    “咦?先生的饭不是慎行做的吗?怎么会难吃?”

    她可是品尝过的,虽然比不上她做的,但味道还是可以的,家常菜似的,就是有些咸而已。

    魏青桐很高兴姐姐问他问题,闻言又叹了一口气,魏清莛就敲着他的头道:“你这是跟谁学的?动不动就叹气,小心以后成了小老头。”

    “师傅提起慎行的时候就是这样的,”魏青桐眼里闪过迷惑,“先生说慎行被他打发回家取东西了,很长的一段时间我们就要吃难吃的东西了,”又补充道:“那些难吃的东西都是师傅做的。”

    “你说先生下厨?”魏清莛有些惊异。

    魏青桐点头,“姐姐,我也要下厨,以后做好吃的给师傅吃。”

    “好。”看来孔言措也不像这个时代的夫子一样刻板嘛。

    魏青桐趁机提要求,“姐姐,我要吃蟹粉狮子头,三个狮子头,还要黄焖兔,酸菜鱼。”都是肉菜。

    “你吃的了这么多吗?”

    魏青桐狠狠地点头,“我能吃很多很多的东西。”双手划了一个大圈。

    虽然知道他其实是吃不完的,魏清莛也还是到十里街去提了一条鱼出来,领着魏青桐朝魏家走去,其他的东西魏家都还齐备着。

    一辆马车从魏清莛身后越过,赶在他们的前面,一阵风过正好将车窗的帘子掀开,里面的人就看到了姐弟俩(兄弟),车内的人疑惑的皱起眉头,又探头看了一眼,魏清莛正好低头和魏青桐说话,只留了个侧脸给她,那人放心的点头,只是长得像而已,三姑娘和四少爷现在正在秋冷院关着呢,怎么会在外面呢?

    魏清莛进空间里抓了一只兔子出来,就在后院杀了。

    魏青桐则抓着一根树枝放在垮下满院子的跑着骑马,这是他和小黑哥哥最喜欢做的游戏,在师傅告诉他要骑真马之后更加的热衷了。

    魏清莛见了,只好暗暗咬牙,看来她得进深山一趟了,总是在外围打转,虽然收获也不少,但收益的确不怎么样。

    在山里魏清莛也遇到过不少的猎户,不过那些人见她年纪小,又只是在外围打转,也就没有找她的麻烦,见得多了也算有了一丁点的交情,有时也会告诉她哪些地方的獐子多些,哪里的兔子多些,都是些小动物。

    而此时,吴氏的院子也接进一个妇人,正是坐在刚才马车上的妇人,她是赖嬷嬷的儿媳妇,赖大家的,被吴氏打发到南边给魏志扬送信,顺便将三个孩子接回来。

    吴氏看着独自一人回来的赖大家的,气不打一处来,“怎么?他还怕我虐待他儿子不成?京城的书院比外头好多少?我好容易争得一个名额,不给老二家的,留给竹哥儿,他还有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