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中华帝国1908 >

第18章

中华帝国1908-第18章

小说: 中华帝国1908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金宰阗看着蝉儿白藕似的手臂,心旌不由得一阵荡漾,便回答说:“好容易熬过了太后的葬礼,现在无事一身轻,自然高兴了啊!蝉儿,你替朕安排一下。朕要出宫办点事儿。”
蝉儿连忙问道:“皇上要去哪里?”
金宰阗喝了一口色香味俱全的碧螺春茶,悠然回答说:“保定!”

第一卷 叛乱的国度 第二十五章 绿酒初尝人易醉(一)


皇帝出巡,向来是一件非同小可的事情,清圣祖康熙皇帝六次南巡,清高宗乾隆皇帝七下江南,哪一次不是闹得沸沸扬扬?为了顾及皇室的颜面和排场,银子花得如同流水一般,尽是些劳民伤财的勾当。譬如乾隆乙酉年正月,乾隆皇帝巡行扬州,草河、迎驾桥两处行宫修得千门万户巍峨壮丽,从仪征至扬州一路驿道,都将旧树拔了,换栽的乌桕松柏郁郁苍苍遮天蔽日;从北玉皇观到瓜洲渡,直到通抵长江摆渡码头,道路全部整修;六闸、金湾新滚桥、香阜寺、天宁寺至文景寺行宫,崇家湾、腰铺、竹林寺、昭关坝这些地方道路本来已经修过一次,但车过马踏,有的地带泥浆翻起,又成了烂泥滩又重新整治,垫的黄土都不能薄于三寸;因为皇太后和皇后要到小五台和香阜寺,结果从小五台到平山堂,香阜寺到钞关码头,修建的彩坊密度比北桥御道还增加了三成……那是怎样的粉糜奢华……这样的虚耗民力民财,乾隆皇帝还在诏书当中说些什么“不扰民”的话!
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的中国,可比不上康乾盛世时的大清帝国,不但割了许多地,还赔了不少的款。《中日马关条约》中国赔偿日本军费库平银两万万两,庚子赔款(即《辛丑条约》中规定的赔款)达到库平银四万万五千万两,加上历年的利息,总计达到库平银九亿八千万两,都得从历年的财政收入当中扣除。而政府的财政状况比起乾隆年间来要恶劣得多。乾隆年间的每一年的财政收入为三千九百万两库平银,到了光绪年间,这个数字已经上升到八千九百万两库平银,但仅仅能维持收支平衡,根本就没有盈余,造成国库空虚,不得不依靠借贷来偿还战争赔款和支付军费。到光绪二十年为止,就已经签订了总数达四千万两库平银的九笔借款,到了光绪末年,中国向国外借贷的总数达到了七亿五千万两库平银,平均每个中国人借贷一两半(以上数据来源于徐义生《中国近代外债史统计资料,1853…1927》年)。
此时的大清帝国,实在是拿不出多少银子来铺张了。十二月十日,金宰阗带了蝉儿和数名宫廷侍卫,乘坐了南下的火车,向着保定,轻车简从而去了。
说句实在话,在金宰阗离开北京城的时候,并不放心庆亲王奕匡、大学士那桐,还有被软禁在皇宫里面的袁世凯。没有金宰阗留在北京城里边镇住他们,不知道这些人会背着皇帝做出些什么事情来。奕匡可能只会继续开他的庆记公司,继续卖官鬻爵;那桐则可能会惦记着他的儿女亲家,试图把袁世凯给放出来;而袁世凯则有可能联络他的手下,造反作乱,以此登上皇位。为此,金宰阗不得不预先作出安排。
在离开京城之前,金宰阗秘密召来良弼,在乾清宫接见了他。
“朕准备南巡保定,可又有些不放心袁世凯,爱卿可有什么良策?”一见到良弼,还没有等到他下跪施礼,金宰阗劈头就这么问了一句话。
良弼赶忙回答道:“皇上请放心,奴才绝对不会让袁世凯有机会离开大内一步!”
“若是皇后下懿旨让你放人呢?”
“这……”
看到良弼窘迫的面容,金宰阗微微笑了一下,道:“爱卿不必为难,我手书一道诏旨,任何人不得放袁世凯出宫。”说着,从桌上拿起纸笔,挥笔写道:“诏令禁卫军第一协统领兼镶白旗都统良弼看管袁世凯,任何人不得放其出宫,违令者杀无赦。”写完之后,金宰阗将诏书递给了良弼。
良弼接过诏书,仔细看了一遍,道:“有了皇上这道诏书,奴才就放心了。只不过皇上这一次南巡保定,可否带足了侍卫?”
“朕准备带着蝉儿微服私访。”
“微服,这怎么行?皇上万金之躯,若是出了什么差池,让奴才们如何是好!这次皇上出巡,一定要带上全副仪仗,在卫队的护卫之下前往保定。”
“朕只不过去视察一下学堂,用得着这么兴师动众吗?”
“可皇上的安全……”
“这样吧,朕带上几个忠心耿耿,武力高强的侍卫去就行了。”
良弼没有办法,最后只得点头同意了。在良弼离开乾清宫之前,金宰阗特别嘱咐他,无论发生什么事情,一定要派兵控制住邮传部和电报局,良弼虽然对他的嘱咐万分不解,但还是答应照办。
接下来,金宰阗通知禁卫军各营,推荐若干身手好,人又细心诚实的官兵。虽然皇帝没有说是要选护卫,众官均以为是好事,各人都推荐了几个得意的人才。结果一下子就挑选了百十来人。

第一卷 叛乱的国度 第二十六章 绿酒初尝人易醉(二)


接下来,金宰阗通知禁卫军各营,推荐若干身手好,人又细心诚实的官兵。虽然皇帝没有说是要选护卫,众官均以为是好事,各人都推荐了几个得意的人才。结果一下子就挑选了百十来人。
金宰阗一看,好家伙,怎么来这么多人,若是把这些家伙全部带上,那他这次出巡也就不再是微服私访,成了大张旗鼓了。其实这也是因为金宰阗对禁卫军的官制不熟悉的缘故,否则,也不会来这么多人。
原来禁卫兵大类有二:一是郎卫,一是兵卫。郎卫的制度是,领侍卫内大臣六人,镶黄、正黄、正白旗各二人。内大臣六人。散秩大臣无定员。侍卫分四等。除此之外还有蓝翎侍卫。凡是御前侍卫、乾清门侍卫由上三旗推荐简用,汉侍卫由武进士简用,皆无定员。最初,镶黄、正黄、正白三旗,皇帝自任旗主,选其子弟曰侍卫,凡值殿廷,以领侍卫内大臣统之。宿卫乾清门、内右门、神武门、宁寿门为内班,宿卫太和门为外班。巡行的时候,也是依靠这些人来负责旅途上的保卫工作。皇帝出巡的仪仗扈从有:后扈二人,前引十人,豹尾班侍卫六十人。而负责旅途保卫的亲军有,镶黄旗满洲八十五佐领,蒙古二十八佐领,每佐领亲军二人;正黄旗满洲九十三佐领,蒙古二十四佐领;正白旗满洲八十六佐领,蒙古二十九佐领。三旗亲军选六十人随侍卫行走,其余的负责值宿。巡行的时候则御前大臣侍卫、乾清门侍卫全部跟从。扎营的时候则排列两厢,其余则排成拱形宿卫。康熙二十九年,以武进士技优者拔置侍卫,偕三旗值宿。雍正十一年,以亲军未满十年者,挑选前锋。满、汉八旗左右翼各设前锋统领一人,备警跸宿卫。侍卫班内有上驷院侍卫,司辔、司鞍。其兼尚虞、鹰鹞房、鹘房、十五善射、射鹄、善扑等侍卫,统在三旗额内,俱无定员。銮仪卫亦侍从武职。设掌卫司内大臣一人,銮仪使三人,冠军使十人,云麾使、治仪正、整仪尉各有差,专司乘舆卤簿。校尉由内府选者为旗尉,由五城选者为民尉。
这些都称为郎卫,凡是选上了这些侍卫,起码也是一个七品官(蓝翎侍卫),若是混上了一等侍卫,官衔可不比外省的总督、巡抚小。所以皇帝选人的命令一下,好家伙,都以为要选宫廷侍卫呢,人人都把这件事当成做官的好机会,争先恐后跑来了。
没办法,金宰阗只得在这些人里面选拔真正的高手了。于是令良弼调拨了两个营官和一队军士,命令他们维持秩序,先押着这些百十来人全副武装从紫禁城跑到圆明园,又从圆明园跑回来,这段路虽然比不上马拉松,可比奥运会上的一万米长跑累多了。这不,单单这么一跑,就刷了几十个人下去。又让他们捉对比武,众多官兵就抽了签分了四组,在乾清宫前的小广场上赤手空拳的比起武来。
坐在龙椅上看了一会,金宰阗中意了一个身高近两米的高大壮汉,此人身高腿长,双臂肌肉虬结坟起,与他放对的那名军士是一个精瘦的士兵,这瘦子用尽吃奶的气力也完全无法欺近此人身旁,壮汉只是轻松的护着要害,如猫戏弄小鼠般逗着瘦子。每当瘦子逼近,壮汉随意一拳一脚就把他拨了开去,真是挥洒自如、防了个滴水不漏。瘦子只觉得被他碰过的地方酸痛难当、苦不堪言,那汉子就像座山,压在他头上。
过了一会,壮汉见周围的士兵差不多都结束了对打,众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他这里。就卖了个破绽,待已经昏了头的瘦子欺近身来,就一手抓了瘦子早以软弱无力的拳头,一手抓了他的腰带,引着瘦子转了一个圈后就给抡了起来。又转了两圈,只听“嘿!”的一声,壮汉就把瘦子那百十斤肉丢到了丈外,摔了个七荤八素。
金宰阗如何不知这汉子是在卖弄力气?看了看座位不远处摔得一时爬不起来的瘦子,又看了看那高大汉子,金宰阗招手让他行近身来问道:“你叫什么名字?那里人氏?”
那汉子连忙匍匐在地,满脸喜色地回答道:“奴才倭和布,字清泉,满洲正白旗人。”
“你就是那个庚子国变中护卫欧洲侨民的倭和布?”
他点了点头。金宰阗马上对他刮目相看了。原来在庚子年闹义和团的时候,尽管国际公法已经传到中国有六十年,但许多人依然不按照国际法办事,杀了不少旅居中国的外国侨民,其中平民就有二百六十多人,还包括手无寸铁的妇女和儿童。这件事后来成为八国联军入侵中国的借口。倭和布这个人很有头脑,掩护了不少外国侨民,有人诘难他,他回答说:“外人侨吾国,胜之不武。无故与八国构衅,败将不国,吾敢重召乱乎?”后来又跟随光绪皇帝西行,家里人都以为他战死了,还为他办了丧事,也算是忠义之人了。
金宰阗问他说:“你已经是二等侍卫了,为什么还要来这里呢?”
“回皇上,奴才听说皇上要挑选贴身侍卫,奴才愿意为皇上分忧。”
“人才啊!”金宰阗感叹地说道,“二十世纪什么最贵?人才,人才最贵!你以后就跟随朕左右吧!”

第一卷 叛乱的国度 第二十七章 绿酒初尝人易醉(三)


倭和布满意地退了下去。又过了一会儿,金宰阗从余下的官兵里面挑选了两个人,两人都很机警,武功也不错,其中一人叫赵翰阶,字春亭,山西祁县人。父亲赵受璧,曾任奉天昌图知府,有惠政。赵翰阶跟随父亲侍卫边塞,习骑射,以任侠重乡里。庚子年变乱的时候,曾经翻过城墙击毙土匪头目,他后来选入了禁卫军,现在又被金宰阗给选上了。另一人叫文荣,字如山,蒙古巴岳特氏,是世袭云骑尉,也继承了父辈彪悍的体格,绝对是一个好肉盾。
又寻思了好一会儿,金宰阗打算再挑选一个贴身的侍卫,可剩下的官兵好像都差不多,让人很不好选择,就在金宰阗沉思间,突然有人嚷道:“皇上,你选侍卫到底是选五大三粗的汉子,还是选真正能文善武之人?”
金宰阗抬头一看,正是刚才被倭和布打倒的瘦子,心中不屑,便说道:“朕当然是选真正能文善武的人了。怎么,你有什么疑问吗?”
“草民不敢,草民只是对皇上今日选侍卫的方式不敢苟同。”他嘴里说不敢,却早已把不满表露在脸上。金宰阗对这个敢于犯上的人产生了兴趣,问道:“那你说,朕应该怎样挑选护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