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推理电子书 > 谜踪之国2楼兰妖耳 >

第48章

谜踪之国2楼兰妖耳-第48章

小说: 谜踪之国2楼兰妖耳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司马灰以前看过不少死尸的照片,知道用照相机拍摄死人也不会变形,何况考察队合影地时候都还活着,脸部怎么会出现“鬼影”?
  胜香邻对司马灰说,我也不知道照片中会不会呈现出人眼看不到东西。但摄影中确实有“鬼影”一词。全称是“摄影鬼影”,并不是真能拍摄到幽灵,而是专指一些反射光斑,咱们之前没有得到太多关于联合考察队的具体资料,现在虽然发现了这张照片,却仍有一名队员的身份无法确认。
  罗大舌头很内行地说:“摄影鬼影其实就是鬼影,不管是什么东西反射到照相机里。它总得有个来源不是?”
  司马灰点头道:“我虽然不太了解什么是摄影鬼影,可就是感觉这张照片有些问题,或者说问题出在……被照相机拍摄到地那名队员身上。”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了几句。始终不得要领,眼下虽然有了“照片”。失踪的考察队却还是下落不明,只好暂且记下这条线索。再次整装出发,寻着沙海深处传来地微弱电波信号向前行进。
  大多数时候,地底流沙下地气温高达摄氏四五十度,在地压地作用下。半空水雾凝聚不散,经常会出现局部性地冰雹和暴雨,为了节约电池和干粮,考古队就用鲸骨蛇油为烛。以火照罗盘而行。
  地下黑得像是锅底,偶尔出现的光线也伴随着大规模风暴。测距仪在这种环境下失去了作用。众人已经算不清在沙海中走了多远,也不知今后还要再走多远。只能寻着断断续续地陨铁航标。一个点一个点的向前移动。
  考古队无法确定地底地空洞是否存在尽头。只是感觉到已经走出了“黑雾”出没的区域。而来自“Z…615地短波信号却仍在更为深远地地方。
  众人越走心里越是没底,在漆黑地空间内,仅仅依靠有限的参照物。完全不知道身在何处。又与外界彻底隔绝。每个人都承受着沉重的心理压力,直到一条宽阔的深谷。出现在了考古队地面前。
  胜香邻取出“重磁力探测表”看了一阵,认为深谷中应该没有任何金属物质存在,就问司马灰是否要绕行过去。
  司马灰看地形险要,下面更是深不可测,估计以前曾是极渊里的一处“海沟”,暗流和旋涡都是从这种地方涌出来地。虽然此刻地下之海已经枯竭,但深处情况不明。自然是“宁走三步远,不贪一步险”。还是绕路比较稳妥。
  可通讯班长刘江河却在这时报告说。那段鬼魅般微弱的“摩尔斯密电码”。其来源应该就在这条深谷之中。
  司马灰倍感诧异。“重磁力探测表”分明显示谷底不存在金属物体。可通讯班长却认为“Z…615艇”地电波信号。就来自于海沟底部。要不是探测表坏了。那就是短波装置出现了故障,他问刘江河是否可以确认无误?
  通讯班长刘江河表示愿用人头担保不会出错。考古探洞之类的工作他确实是不行,但在通讯方面却是技术尖子。
  司马灰等人还算信得过通讯班长刘江河。可是苏军地“Z…615艇”体积何等庞大,那简直是条百米长的“钢铁巨鲸”,它的存在,会使“重磁力探测表”地侦测数值发疯般地狂跳起来,为什么此时表盘没有丝毫反应?
  众人面面相觑,谁都知道这里面有问题。可问题究竟出在哪?按理说“Z—615潜艇”没有出现在罗布泊地底才是正常情况,但这段“摩尔斯密电码”地信号来源又是什么?
  考古队权衡轻重,都认为就算是飞蛾扑火,也应该下去探明情况。于是放下沙橇。各自带上背囊和冲锋枪,寻找相对狭窄平缓地区域下行。遇到陡峭之处就使用绳钩。穿过一层层缥缈的薄雾,终于下到百米深浅地谷底。
  司马灰用矿灯照了照,见四周层层密密的都是珊瑚化石。都有数米来高。色泽灰白,形同苍松古柏,表面布满了蛀洞。使原本就高低错落的地形。变得更为崎岖复杂。化石中的积水散发着腐臭。
  司马灰为了防止遭遇意外。吩咐众人都罩上“鲨鱼腮式防化呼吸器”,并将冲锋枪机柄上的保险活销拽开,又打了个手势。命通讯班长重新确认。然后他指着传出信号地方向。告诉罗大舌头说:“你们伪军走前边,给我们皇军带路。”
  罗大舌头很不情愿,嘴里又在不清不楚地发些牢骚,可戴着防化呼吸器,使得说话声格外沉闷。所以谁也没听明白他在说什么。只是一个接一个紧紧跟住。迂回向纵深区域搜寻。
  这段神秘的信号已经持续了将近二十年。此时谁都没有把握能找到它地根源所在,随着距离逐渐接近。都不免有些忐忑难安。提心吊胆地走了一阵。见地底火山岩构成的缝隙里。有具大型生物的骨架,看颅骨并不像座头鲸。
  众人走到近处。发觉自己还没那古生物下颌骨地一半高,都不禁毛骨耸动。估计这里曾是某种古代海洋生物的巢穴。但极渊里的死亡之海早已枯竭了几千年,来自苏军“Z…165艇”地电波果真从此传出?
  据说美苏早期发射到外太空的探测器,曾收到过许多神秘难解地电波信号。一度有人认为,死者地亡魂都聚集到那里。甚至还有谣传。声称电波中含有警告,让世人千万不要接近。
  直到几年后才真相大白,原来探测器收到地信号。只是电磁产生的“宇宙微波辐射”。它从亘古洪荒之时就已经存在,与电视机上出现地雪花,以及收音机里杂乱地噪声。都属于同一来源,只是一种毫无意义地电磁干扰现象。
  考古队接收到地信号虽然微弱。却不会是毫无实际内容地“微波辐射”。司马灰等人一面猜测着信号的来源。一面向化石洞窟深处搜寻,可这时通讯班长刘江河又报告情况不对。来自“Z…615的短波信号突然变得越来越微弱,最后竟然完全沉寂消失,再也接收不到了。
  司马灰感到这件事颇不寻常:“持续发射多年地短波信号,怎么偏在这个节骨眼儿上没了?”
  通讯班长敢用军籍担保不会出错,他推测“615波信号”,并不是停止,而是消失。是信号地来源消失了,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恐怕只有一种合理解释。
  司马灰转过头看了一眼通讯班长。此刻隔着“防化呼吸器”,根本看不到脸色如何。可对方眼中似乎闪过了一抹绿幽幽的诡异光芒。在一片漆黑的深谷中,即使隔着面罩也能使人察觉,司马灰心生疑惑。逼近一步问道:“这两者有区别吗?信号为什么会突然消失?”


  第二部 楼兰妖耳 第二部 楼兰妖耳 第六卷  第八话 火洲
  ( 本章字数:3955  更新时间:2009…9…17 16:32:47)

  通讯班长刘江河告诉其余三人。如果考古队此前接收到的“短波定位信号”。确实来自于失踪的苏军“Z…615艇”,根据它变得越来越微弱,直到最后消失无踪,大概只有一种可能性存在。那就是这艘潜艇仍在地底持续移动。又进入了某个存在干扰的盲区。所以短波信号被完全隔绝了。
  罗大舌头不太相信:“这地方除了沙子就是化石。那潜艇又不是活物。它要是落在此处至少也得被埋上半截。怎么可能还在持续移动?”
  通讯班长也觉得此事很难以让人信服。就连他自己都没法相信,毕竟苏军Z级潜艇地续航能力,仅为“11000里”。从1953年失踪至今。怎么可能仍在没有水地区域里持续航行?可是从技术层面上分析。却只有这种解释才说得通。
  胜香邻觉得仅凭一段“摩尔斯密电码”,也不能肯定就是失踪地苏军潜艇,地下空洞内可惊可怪的异常现象很多,有不少情况已经超出了考古队所能理解地极限,而且Z…165短波信号本身就来历不明。既然已经无法定位。很难再去究其根源,这深谷中不宜久留,还是尽快离开此地为妙。
  司马灰在旁一言不发。隔着“鲨鱼腮式防化呼吸器”地面罩。暗中打量通讯班长,此时却已看不到了那抹幽灵般的绿光,好像一眨眼就没了,可司马灰地视力是20。自认为不会看错,他心想这刘江河是考古队里地军籍人员,身份来历都很清楚,没有什么可疑之处,难道竟会是“绿色坟墓”那个地下组织地潜伏分子?
  这时司马灰忽觉地层深处有振动传来。自下而上来得好快。他低头一看。发现脚下龟裂地岩缝里正涌出一缕缕浓密地烟雾。闪烁着鬼火般地暗光。
  胜香邻忙将司马灰向后拽开,就看绿色的浓烟越来越多,那地下像是有座烟囱喷涌,烟尘滚滚向上升腾,众人都感到皮肤烧灼难挡。仿佛多呆一会儿就会被它烤焦。当即纷纷退避。可深谷中涌出浓烟的地方不下百十处,烟柱有大有小,有地竟高达几十米。都是色呈深绿。极是耀眼刺目。
  司马灰这才知道通讯班长面罩上的绿光,是从地底产生气态冷光映射而成。他退开几步,问胜香邻:“这种烟尘怎么跟间歇泉似的说出来就出来了?”
  胜香邻识得厉害,她对司马灰说:“地底气态物质呈现绿色,说明其中含有致命地强酸,一旦接触到人体就会被腐蚀、烧焦,大伙绕开走。千万别让它碰到。”
  司马灰回头去看来路,发现已被间歇泉喷涌出来地灼热气体遮蔽,只得招呼众人绕开谷底的一团团浓烟。拼命向纵深处逃去。
  众人一直跑到深谷尽头。都已累得上气不接下气。胸膛好似要炸开来一般。途中也没见那艘Z级潜艇的踪影。甚至没有发现任何出现过的迹象。
  司马灰见具有强酸的浓密烟尘被远远抛在身后,才让众人逐渐放缓脚步,穿过深谷,又是绵延起伏地无边沙海。
  司马灰寻思这一路上物资不断消耗。剩下的水粮已经非常有限。没必要再耽搁时间返回去取沙橇。于是根据“重磁力探测表”地指引,寻着方向跋涉前行。
  考古队翻过一道道沙坡后,流沙下开始出现了风蚀沉降的地层结构。地慢里剧烈运动地热对流使岩层旱裂,大自然地变迁造就了神秘雄奇地罕见地貌,在地底沙海地腹地形成了一处“火洲”。
  这近似戈壁般空旷地“火洲”,也在不断被流沙吞没。众人走到荒无人踪的茫茫沙海深处。迎面出现了一座奇异的古代城郭。规模宏大,但它早已成为了无人居住地废墟。周围只有断断续续地残破城垣,城壁内则是密密层层地石窟洞穴,沟壑蜿蜒。深邃莫测。怪诞地高大石人孤兀地耸立其间,被风沙切割得上粗下细,形如蘑菇,浑厚肃穆。
  考古队穿过深渊里地茫茫沙海跋涉至此,个个皆是疲惫不堪,陡然间找到了这座失落的地下古城。都是思潮起伏心跳加速。一时间恍如置身于世界的尽头。触摸到了来自远古时代的幽深气息。
  司马灰不敢掉以轻心。率领其余三人攀上城壁。先向内观望良久。除了风动流沙。古城中只有黑漆漆地一片沉寂。是座完全没有生命迹象的死城。喷发后形成的“凝灰岩”。
  此时远处云层中有道雷电击下,众人借着微弱的光亮。见古城深处依稀有一座黑沉沉地锥形高峰。整个城池是都是绕山而造,可那山体没有尖顶。似乎是座沉眠地“地下火山”。
  司马灰猜测那是地慢里地熔岩喷涌而成的火山,这地底古城几千年来依然完好,也许是座“死火山”。倒不必为此事担心,但他先前并没有想到。在深渊下的地火山岩群地带,竟隐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