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盛明皇师 >

第270章

盛明皇师-第270章

小说: 盛明皇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棣是明代厚黑学的专家,水平很高,说谎抵赖如同吃饭喝水一样正常,但在选择太子这件事情上,他却并没有欺骗朱高煦,他确实是想过要立朱高煦的。

父亲总是喜欢像自己的儿子,朱高煦就很像自己,都很英武、都很擅长军事、都很精明、也都很无赖。

反观朱高炽,他由于小时候得过小儿麻痹,导致他的身体很不好,而且还落下了残疾,走路一瘸一拐,这让朱棣十分看不上眼,这么说来朱棣似乎还有点儿外协的嫌疑,竟然连选太子都是看长相的。

除了外貌,朱高炽在性格上也和朱棣截然相反,他是个老实人,品性温和,虽然对父亲十分尊重,但对其对待建文帝大臣的残忍行为十分不满,这样的人自然也不会讨朱棣的喜欢。

于是朱棣开始征求群臣的意见,为换人做准备,他先问自己手下的武将,得到的答案几乎是一致的——立朱高煦。

之后他又去问文臣,得到的答复也很统一——立朱高炽。

一向精明的朱棣也没了主意,便找来解缙,于是就有了前面所说的那场著名的谈话。

这之后,朱棣的天枰偏向了朱高炽,但却依然不足以让他拍板决定。

不久之后,杨夏空画了一幅画,画中一头老虎带着一群幼虎,作父子相亲状。朱棣也亲来观看,此时站在他身边的解缙突然站了出来,拿起毛笔,不由分说地在画上题了这样一首诗:

虎为百兽尊,谁敢触其怒。

唯有父子情,一步一回顾。

解缙的这首打油诗做得并不高明,却很实用,所谓百兽尊不就是皇帝吗,这首诗就是告诉朱棣,你是皇帝,天下归你所有,但父子之情是无法替代也不应抛开的。朱高煦深受你的宠爱,但你也不应该忘记朱高炽和你的父子之情啊。

解缙的判断没有错,朱棣停下了脚步,他被深深地打动了。

是啊,虽然朱高炽是半个废人,虽然他不如朱高煦能干,但他也是我的儿子,是我亲自抚养长大的亲生儿子啊!他没有什么显赫的功绩,但他一直都是一个忠厚老实的人,从没有犯错,不应该对他不公啊。

于是,一直犹豫不决的朱棣终于做出了决定,他立刻册立朱高炽为太子,昭告天下,记录在玉牒之中。

而这件事的背后还有个看不见的人在暗中操纵,正是当时正休假在家的靖国公叶羽。

杨夏空的画是他让画的,解缙也是他安排出现在朱棣身边的,他利用休假在家的时间暗中掌握着册立太子的风向,既能规避夺嫡的矛头直指自己,又能为心爱的学生朱高炽争取到储君的地位。

从此朱高炽成为了太子,他终于放心了,支持他的***大臣们也终于放心了。

这场夺位之争似乎就要以朱高炽的胜利而告终,然而事实恰恰相反,这场争斗才刚开始。

只不过,叶羽成功的隐藏在了幕后,而解缙则成为太子一脉表面上的中流砥柱,也就成为了汉朱高煦最大的眼中钉。

朱高炽被册立为太子后,自然风光无限,而朱高煦却祸不单行,不但皇位无望,还被分封到云南。

当时的云南十分落后,让他去那里无疑是一种发配,朱高煦自然不愿意去,但这是皇帝的命令,总不能不执行吧,朱高煦经过仔细思考,终于想出了一个不去云南的方法——耍赖。

他找到父亲朱棣,不断诉苦,说自己又没有犯错,凭什么要去云南,反复劝说,赖着就是不走。朱棣被他缠得没有办法,加上他也确实比较喜欢这个儿子,便收回了命令,让他跟随自己去北方巡视边界。

在跟随朱棣巡边时,朱高煦表现良好,深得朱棣欢心,高兴之余,朱棣便让他自己决定去留之地。

朱高煦等的就是这个机会,他告诉朱棣,自己哪里也不去,就留在京城。

朱棣同意了他的要求,从此,朱高煦便以京城为基地,开始谋划针对朱高炽的阴谋。

他广收朝中大臣为爪牙,四处打探消息,企图抓住机会给太子以致命打击。

朱高煦深通权术之道,他明白,要想打倒太子,必须先除去他身边的人,而***中最显眼的解缙就成了他首要打击的对象。在朱高煦的策划下,外加解缙本人不知收敛,到了如今的永乐五年,就被忍无可忍的朱棣赶出了京城,***受到了沉重打击。

朱高煦的计划第一步成功了,他自认为成功搞掉了太子一脉最棘手的一个人,然而事实并非他想象的这般简单。

整个夺嫡的进程,都看在叶羽的眼中。

叶羽自洪武二十年进入燕府开始,就一刻不停的向着朝堂漩涡中心前进,虽然并非他所愿,但他确实是一步步的历练过来的。

朱高煦想要跟他比,还真的是太嫩了。

太子一脉的中流砥柱并非是朱高煦以为的解缙,而是靖国公叶羽。

说来也奇怪,似乎所有人都被叶羽的军功和皇亲国戚身份所迷惑,所有人都忘记了他的另外一个职位——太子太傅。

身为太子太傅的叶羽,怎么可能没有参与到夺嫡之中,怎么可能不是太子一脉的核心力量?

然而朱高煦就像是着了魔一般,将最大的威胁忘得一干二净。

朱高煦之前对付解缙的动作不小,叶羽虽然只是看在眼里并未有行动,但不代表他就完全没有反应。

叶羽之所以没有出手去管,只是因为解缙其实在太子的势力中并不算是重要的力量,打从一开始,叶羽就打算让这个不知进退不懂收敛的家伙成为显眼的存在,让他成为吸引朱高煦注意力的诱饵。

也就是说,解缙从头到尾都不过是叶羽的弃子罢了。

虽然这样做似乎有些对不起石头,但叶羽并没有后悔,因为解缙这个人骄傲自大,根本不可能在权力的核心地带存活太久。如今他被贬黜到了偏远地带,没准儿反而是一件好事,至少可以避免杀身之祸。

叶羽现在放任朱高煦继续搞下去,是为了让他继续搞大动作,让他把自己的野心清晰的暴露在朱棣眼前。也是因为,太子势力的核心力量并没有受到一丝一毫的动摇。

叶羽安排在太子身边真正的力量,绝对不是解缙这样的人。

打击了解缙之后,朱高煦开始更加肆无忌惮起来,他不停的收买大臣,甚至将手伸到了宦官的身上,他最先联系到的就是司礼监首领太监李兴。

但是朱高煦万万没想到的是,李兴确实是朱棣最信任的人,但同时也是叶羽的人。

也就是说,李兴其实是根正苗红的太子一脉势力。

不难理解,从靖难开始,李兴就是跟陌石山庄的夜殇来往密切的。靖难成功后,李兴跟夜殇走的更加近,再加上当年叶羽身陷宗人府时是李兴从中周旋拖延时间的,所以他们二人靖难之后有了频繁的来往。

李兴和叶羽的来往是秘密的,但也绝对是双方都受益匪浅的,李兴因为叶羽和夜殇在前朝得到了更加稳固的支持,而叶羽也掌握了朱棣身边最亲近的太监,绝对是互利互惠。

李兴将朱高煦找到自己的事毫无保留的告诉了叶羽,想向叶羽询问如何处理。

叶羽想了想,并没有准备完全打击朱高煦的行动,只是嘱咐了李兴一句话,让他无意间将朱高煦对自己说过的话透露给皇后徐仪华。

老谋深算的李兴立刻明白了叶羽的意图,他们没有人需要亲自出手,只需要将朱高煦想要勾结司礼监首领太监的事透露给皇后,她自然会替太子的人去收拾汉。

第三百六十二章 后宫

徐仪华的病从年初开始一直在反复,而且她病的很突然,可以说之前都几乎没有什么征兆。

太医们诊断后说只是风寒而已,朱棣也就稍稍放心,不过依然每日叫太医小心翼翼的调理着,务必要尽快让皇后的身体痊愈。

说实话,朱棣虽然确实喜欢江月,但他对徐仪华的重视却从没有一刻因为自己成为皇帝拥有三宫六院而减少一分。徐仪华是他的结发妻子,这对于朱棣来说是此生绝不会改变的事实。

徐仪华生病之后,朱棣几乎每天都会到坤宁宫一趟,无论呆的时间长短,他都要亲自监督徐仪华把药吃完才肯走,有时候奏折堆积的太多,朱棣也会趁着间隙休息时跑一趟坤宁宫,后来甚至把惯例批奏折的地方改成了坤宁宫。

对此,徐仪华曾劝过他,让他千万不要太在意自己而忽略了朝政或者其他的妃嫔。

朱棣对此不置可否,反正对他来说其他的妃嫔不过是纳进宫来应付事儿的,他真正在乎的不过是一个身为贵妃的江月罢了。

但江月却是发自真心的和徐仪华亲近,所以她从不会因为徐仪华的事跟朱棣吃醋闹情绪,反而站在朱棣那一边帮他跟徐仪华说话,而且她自己也是每天往坤宁宫跑,天天准时报到,从没一天怠慢。

慢慢的,徐仪华也就由着他俩了,反正自己怎么说也没人听得进去。

让朱棣和江月担忧的是,自年初起徐仪华的身体就开始不好,而且慢慢的已经过了五六个月,无论怎么调理都不见有什么好转,这到底是什么情况?

起初,就连徐仪华自己都没有太过在意,但小半年过去了,汤药补药的灌了一大堆,却不见有一点儿好转,这就真的有些不对劲了。

徐仪华瞒着朱棣叫来为自己诊治的太医,想要细细的询问一下自己的身体情况。

“皇后娘娘凤体并没有大碍,只不过……过去几年里忧思极深,又操劳过度,所以才会导致身体羸弱,这一病也就时间比较长不容易好……臣已经为您调制了调理身体的汤药,虽不能立竿见影,但却可以慢慢从根本上去改善……”

太医们似乎在宫中全都养成了圆滑处事的习惯,每次皇帝皇后之类的问起病情时他们都会搬出一大堆的话来回答,看似回答的很多,但仔细想来其实没有一句切中要害。

徐仪华对于太医跟自己打太极的态度表示不满,她有些不耐烦的打断依然滔滔不绝的太医,只问:“你也不用总跟本宫绕圈子,你只说本宫这病到底严不严重,有多严重,还要多久才能好起来?”

那太医沉吟了下,然后再次磕头道:“回娘娘,娘娘的病已经稳定了许多,之前劳损的身体也在渐渐恢复,所以请娘娘不要太过担忧,只需每日按照臣的方子按时进药,痊愈之日指日可待。”

听太医如此笃定的语气和说法,徐仪华心中稍稍安定,好在还是可以治好的,听上去现在也没有太严重。

“如此的话就要继续劳烦太医你了,本宫这半年来身体一直不好,也让你操心了。”

徐仪华对待臣下一向是有礼的,那太医诚惶诚恐的谢过皇后的关心,退出坤宁宫去继续调制药方。

徐仪华的身体确实在一天天的好转,到了夏天的时候已经可以在御花园中小坐,也渐渐恢复了精神去处理后宫诸事,这让朱棣和江月大为惊喜。

朱棣重赏了为徐仪华调理身体的太医,开始渐渐把精力更多的放在朝政上。

而江月则是松了口气,自从徐仪华生病开始,后宫的事情大部分都落到了她的肩上,她是协力后宫的众妃之首,皇后生病的话后宫自然都是唯她马首是瞻的。虽然朱棣经常会插手帮她处理,她也从宫外请来怜香帮忙,但依然是手忙脚乱,根本没有徐仪华那般游刃有余。

此时徐仪华的身体终于好转,江月陪她坐在御花园乘凉,欢天喜地的说着:“太好了!我一直盼着姐姐的病赶紧好!这半年可折腾死我了,这后宫虽然看上去管的事儿不多,但要真做起来也真难!现在姐姐的身体好了,我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