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继室千金 >

第116章

继室千金-第116章

小说: 继室千金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辈,你进门后真心对他,他必也会真心对你的。再说了,倘若康王对你不好,你不是还有娘家吗。康王虽得皇上看重,但舅舅和外祖母可也是天子近臣。”
    蒋雯笑了笑,道:“说得也是,担心这些做什么。”说着又拉起王檀的手道:“说起来,我一直以为你会嫁给玉六哥的,没想到最后你却跟周二公子定了亲。”
    王檀笑了笑,道:“缘分这种事,有时候也是无奈得很。”
    蒋 雯继续为她不平道:“从前觉得彭安侯夫人还好,如今看她行事真是令人恶心得很,结亲哪有这样结的。不嫁进他们家也好,做她的儿媳妇是倒八辈子的霉。何况周 二公子也不错,除了年纪大了些,身份尴尬点了外,也没什么不好。且周家的门第不比彭安侯府差,周二公子又有能力,年纪轻轻已经是从三品的将军,以后前程远 大。玉六哥不过是个解元,能不能考中状元还两说。”说着又有些同情玉臻道:“不过可怜了玉六哥,碰上这么个娘,以后还不一定要受她多少连累呢。”
    王檀笑道:“知道你为我不平,不过我跟玉六哥终归是有缘无分,也是强求不得。”
    蒋雯道:“你能想得开就好。”说着又有些幸灾乐祸的道:“她等着吧,善姐儿是被大表婶和大表嫂给宠坏了的,性子蛮横得很,等进了门,有她这个婆婆好受的。”


☆、第126章 
    王檀和蒋氏从威北侯府回到王家;刚回到锦春院没多久,秋葵突然从外面进来禀报道:“夫人;六小姐在外面求见。”
    王槿的年纪比王檀大了三岁;今年已经十七。本该是早已到了结亲的年纪;这几年王槿的生母丁姨娘也是极殷勤的在原氏面前伏低做小;跑前跑后的服侍,很明显是对王槿的亲事有些焦急了,但原氏这个嫡母却仿佛一点都不着急。
    蒋氏和王檀正坐在榻上喝茶;听到秋葵的话,蒋氏不由奇道:“槿姐儿找我做什么?”
    王檀笑道:“你将她叫进来问一问不就知道了。”
    蒋氏听了;便对秋葵道:“你让她进来吧。”
    秋葵道是;然后出去了。没多久;王槿便跟在秋葵身后走了进来,她进来的时候眼睛有些红红的,像是刚刚哭过。见到蒋氏,突然便跪倒了地上,哭着道:“三婶母,求您救救我。”
    蒋氏和王檀被王槿的动作吓了一跳,蒋氏连忙道:“槿姐儿,有什么话你好好说,你这是做什么。快起来”说着便让丫鬟去扶她起来。
    王槿却摇摇头,哭着道:“三婶母,求求您救救我,您不救我我就不起来。母亲,母亲她……”
    蒋氏一听便知,只怕又是原氏做了什么过分的事。
    蒋氏对秋葵使了使眼色,秋葵会意,然后便挥了挥手领着屋里的丫鬟从屋里走了出去。等丫鬟走后,蒋氏对王槿道:“槿姐儿,你先起来。你让我救你,总得先让我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王檀也从榻上走了下来,扶起正低声抽泣的王槿,往她手里塞了一条帕子,然后道:“六姐姐,有什么话你先坐下来再说。我们是一家人,能帮你的我们一定会帮你。”说着扶了她到椅子上坐下。
    王槿拿着帕子擦了擦眼泪,然后继续一边哭一边道:“母亲想将我嫁给太仆寺卿章大人做填房,我听说那位章大人的年纪比祖母的年纪都还要大,我不想嫁。三婶母,您救救我,您若不救我,就没能救我了。”
    太仆寺卿章大人,若她记得没错的话,他今年已经有五十出头了吧。年初的时候他刚刚嫁掉一个孙女儿,她还曾去吃过喜酒。
    蒋 氏不由皱起了眉头。将一个十几岁的黄花大闺女嫁给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头做填房,也亏原氏做了出来。以章大人的年纪,未必还能让女人生得出孩子,槿姐儿嫁过 去,只怕用不了几年就该要守寡了。到时候膝下犹空,周围都是年纪比自己大一辈的继子,槿姐儿会过上什么日子,想想都能想出来。
    王檀对王槿不由也有些同情。她是知道,最近原氏正在找门路想给源哥儿谋职的。太仆寺卿是正三品,官位不低。赔上一个庶女,搭上章大人的路子,这还真像原氏能做得出来的事。
    王槿继续在哭求道:“三婶母,求求您帮帮我,我不想嫁给章大人……”
    她 早已到了结亲的年纪,比她小的檀姐儿都已经定亲了,原氏如今也在替椒姐儿打算亲事,只要她的亲事还没着落。她不是不着急,这几年她和姨娘一直在原氏跟前殷 勤伺候着,希望原氏能看在她们母女俩人一直本分听话的份上,能尽早给她定下亲事。她不求夫家能多么大富大贵,只要男方不缺胳膊少腿,日子能过得去就行。
    可是她没想到的是,原氏竟然想将她嫁给一个年纪都可以做她祖父的人做填房。倘若真嫁过去,她的日子还能有什么盼头。
    蒋氏听着又不由有些犹豫。她虽然也很同情槿姐儿,但槿姐儿父母俱在,她一个婶母插手侄女的婚事,多少有些僭越。更何况就原氏那性子,她说话她若能听才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别到时候原氏捏着理跟她闹起来。她虽不怕原氏,但却也不太像引麻烦上身。
    蒋氏顿了一会,然后问道:“这件事你可有跟你祖母说?”
    这是让她去找王老夫人做主的意思。
    王槿愣了一下,然后摇了摇头。找王老夫人做主的法子她和丁姨娘不是没有想过,只是王老夫人对原氏一向宠爱,对她这个庶出孙女却是态度平平,她找王老夫人,只怕未必有用。
    三房里只有三叔父做着大官,三叔父和三婶母的话,连大伯父和大伯母都会多听几分的,倘若三婶母愿意帮她说话,就算母亲不听,但父亲总会多听几分的。
    王 檀知道蒋氏的顾虑,也知道王槿的担忧,便伸手捏了捏王槿的手,开口道:“六姐姐,祖母平时对你虽有些冷淡,但毕竟是你的亲祖母,她总是愿意见着你好的。你 何不先去找祖母给你做主。”儿孙之中,王老夫人唯一不待见的只怕只有蒋氏和她们姐妹兄弟几个。其余的孙子孙女,哪怕并不甚喜爱,但也多少还是怀有祖孙之情 的。
    王槿垂着眉,仍还有些犹豫。王檀便又道:“或者,你不如去求一求湘姨娘,让她帮你在二伯父面前说几句话,让二伯父给你做主。”
    湘姨娘这般八面玲珑的性子,既能卖王槿母女两个一个面子,又能趁机在二老爷面前表表贤惠顺便给原氏上上眼药水,只怕是很愿意做的。再加上王槿这个同一房的庶姐能嫁好了,以后栩姐儿结亲时也能好结一些。
    湘姨娘如今有了一儿一女在手,在三房可谓混得风生水起。将二老爷笼络在自己房里专宠这么多年,二老爷对她可谓是言听计从。加上她又会笼络下人,她在三房的下人之中,名声可比原氏这个主母还要贤惠。她若肯帮王槿,肯定能帮得成。
    王槿不由苦笑道:“湘姨娘怎么可能愿意帮我。”
    王檀道:“你不去试一试怎么知道。”
    王檀和蒋氏又与王槿说了几句话,接着便将她打发走了。
    王槿走后,蒋氏不由对王檀道:“你二伯母做事真是越来越不成样子了。若真将槿姐儿嫁给章大人,不仅害了槿姐儿,整个王家的名声只怕都要被她败坏了。”
    王檀笑了笑,却并不说话。“顾忌王家名声”一向是原氏用来要求别人的,真轮到她自己时,可从来都是先以自己的利益为先,可不管王家的什么名声。
    ####
    王槿从锦春院回去之后,并没有去找王老夫人,但却听了王檀的话,和丁姨娘一起去了湘姨娘的屋子。
    然后当天晚上,王檀便听闻二老爷从湘姨娘的院子出来后,便气冲冲的去了原氏的院子跟原氏大吵了一架。
    到了第二日,王檀和蒋氏去王老夫人的院子请安,正好看到裴氏和原氏以及二老爷都在,二老爷在跟王老夫人说着什么,王老夫人则频频的点头。
    王檀随着蒋氏上前去给王老夫人请了安,二老爷看到蒋氏,不由从椅子上站起来道:“三弟妹,你来得正好,有件事我想麻烦你。”
    蒋氏笑了笑,道:“都是一家人,有什么话二哥说就是,有什么麻烦不麻烦的。”
    二老爷道:“是这样,槿姐儿年岁大了,已经到了定亲的年纪。原氏这几年一直说给槿姐儿找不着婆家,我想着她可能是认识的人太少了。三弟妹你认识的人多,你能不能给槿姐儿找找看有没有什么合适的人家。”说着又小心翼翼的问道:“这不会太麻烦你吧?”
    原氏听着正要开口说话,但却被她身后的王椒拉了拉衣裳,最终忍着将话咽了下去,但脸上却露出愤恨的表情。
    王檀却在心里想着湘姨娘可真敢打原氏的脸,哄着二老爷将王槿的亲事绕开原氏这个嫡母,反而拜托给弟媳,这事传出去,原氏的脸只怕都没地方搁,名声更是不知要传成什么样。
    蒋氏还是有些同情槿姐儿这个侄女儿的,再加上又是二老爷亲自拜托的,原氏也无话可说,只稍稍想了一下,便答应道:“行,我去打听一下有没有合适的人家。”
    二老爷道:“那就多谢大嫂了。”
    蒋氏道:“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槿姐儿也是我的侄女。”
    过了没几天,蒋氏便帮王槿找好了一户人家。
    男方是岑东县孙家的一个旁支,比王槿长了五六岁,家中父母双亡,下边只有一个小了十岁的妹妹。如今是举子的功名。
    说起来,这位孙公子跟永宁侯府的二姑奶奶林氏的夫家是同出一宗。这位林二姑奶奶是庶出,当年以侯府小姐的身份下嫁孙家本支。孙二姑爷当年宠爱妾室,年纪轻轻便死于妾室的马上风,林二姑奶奶打杀了妾室给丈夫陪葬之后,便一边靠着娘家护着产业一边拉拔一双儿女长大。
    孙二姑爷死后留下的产业不少,但那位孙公子家中却只有薄薄的几亩水田。孙公子要读书科举,家中还有一个妹妹要供养,单靠家中几亩水田的出息根本不够支应。好在孙二姑奶奶怜悯这位族侄生活贫苦,又看其读书有些天分,便请了他来做家中的账房,让他能一边赚钱一边读书。
    当日蒋氏在永宁侯府跟陈氏说起要给侄女找婆家之时,刚巧林二姑奶奶回娘家,听到蒋氏所言,便主动推举了这位族侄。
    蒋氏从永宁侯府回来之后,将孙公子的情况跟二老爷和王槿一说,二老爷没有什么意见的,王槿与丁姨娘商量了之后,也同意这门亲事。
    那位孙公子的家底虽有些薄,但比起已经可以做她祖父的章大人来,却已经好太多了。况且那位孙公子父母双亡,嫁过去不用伺候公婆,孙公子听起来也是有些出息的,以后若能有幸考中进士,她说一定也能做上官夫人。
    对这桩亲事唯一不满的,只怕只有原氏了。但可惜的事,这事却没有人听她的意见。
    既是二老爷和王槿对这桩婚事都没有意见,便很快合八字过婚事下小定,将亲事定了下来。因为王槿比王檀年长,王檀的婚事定在明年三月,王槿不好嫁在姐姐后头,便将王槿和孙公子的婚期定在了十月。
    王槿是三房的庶出,婚事不值得大办,刚好泓哥儿的婚期在九月。泓哥儿成亲之后,接着就办王槿的婚事,东西正好用现成的,也可以免了一些麻烦。


☆、第127章 蚀把米
    炎炎夏日;知了在树上一声一声的叫着“热死了;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