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九流道士 >

第29章

九流道士-第29章

小说: 九流道士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吱吱!”小耳鼠虽然不服气,可此时却是服软了,他生怕李孝清把他丢在这里,此时他前肢抬起,站立起来,用头往地下磕了个响头,这小兽的行为还真是让李孝清大吃一惊。

这磕头是有讲究的,磕三个头是大礼,但若是有人用脑袋顶给人磕一个头,那礼行的比磕三个响头还重,俗话叫做杀人不过头点地,就是这意思。

李孝清二话不说,当即撤了大阵,他虽然对这小兽十分眼馋,想收为己用,可是江湖有道,武林有道,做道士更有道,这耳鼠好歹是天地灵物,给你行如此大礼,想必定然是有所求。

这耳鼠见李孝清给他放了出去,也是愣了一下,朝着李孝清就是再拜首。

李孝清此时跟着小鼠一起走,一直走到故宫东北方想到一个枯井后,小鼠先是爬了进去,李孝清也跟着跃了下去。

他刚下去,就听到一声嘶哑疲惫的声音说道“小耳朵,今儿个怎么回来的这么早。”李孝清循着声音望了过去,只见一位躺在床上、骨瘦如柴的老人喘着大气问道。那耳鼠则是从嘴里吐出了几只麻雀,这麻雀此时跟刚出锅似的,看得李孝清一愣,感情这是有主的。

“嗯?还带回了客人,你这五十多年没往井底下带人了吧?”老人使劲用双手支起身子,指着身边不远处的一把椅子,示意让李孝清坐下。

“你不用问我的来历,我会告诉你的!”老人家看着李孝清欲言又止的样子十分淡然的说道。

“小耳朵,还愣着干嘛?给客人上茶啊!”老人一说完,这小耳鼠伶俐的拿出一个茶壶,直接往茶碗里倒水,让李孝清诧异的是,这倒的水是凉水,可是这碗中的茶叶却是缓缓的泡开了,慢慢的沉入碗底。

“这碗是乾隆爷最喜欢的玩意,是****额尔德尼送的,只要往里面倒水,这石碗就自己把他烧开,九十多度,不高不低,喝着最是舒心。”老爷子见到李孝清惊讶的样子不由得笑着给他解释道。

“前辈,还请恕在下无礼,不知这灵兽有主了。”李孝清心怀歉意,这自己想抓人家的灵宠,人家对自己还以礼相待,这让李孝清觉得十分过意不去。

“这无妨,我这是眼瞅着就要入土的人了,小耳朵也得有个好去处不是,你如此年轻,便有这般修为,日后成就定然不凡!”老人看着李孝清,面色十分红润。

李孝清看着老人,却是心中大惊,他一个凡人怎么看出自己的修为?不等李孝清缓过神,他自己就说道:以前我们宫里的一个公公说过,能抓到小耳朵的人怕都是地上的活神仙,龙虎山的张天师就曾在手里玩弄过这小家伙。

“不知前辈口中的张天师?可是张宣和道长?”

“哦?你认识?”老人家饶有兴趣的看了李孝清一眼,颇有些期待的问道。

“宣和道长,正是在下的师叔。”

“你也是龙虎山的?”

“不,我师傅曾在龙虎山求道过,后来给别的门派当掌教。”李孝清说着便给老人行了个晚辈礼。

“惠施人是你师傅啊?”

“前辈认识我师傅?”

“认识,你那师傅当年虽说是个道士,可是狂性难收,从我这偷去了一套铜钱剑,那是我阿玛送给我的,你师傅却把那一套铜钱剑给我顺走了。“他这么一说李孝清顿时满脸通红,师傅那把铜钱剑他自己吹嘘过是从一个真龙的手里要出来的,全中国估计都没有比他这铜钱剑更好的了。

康乾通宝是康熙、乾隆两朝所铸,厚重质纯,现在也被收藏古钱的行家看重。而乾隆的通宝,还把铸钱的省份用一个字刻在钱上,这皇帝就能看出哪个省最用心。然后不同省份一共是二十枚,还能成一首诗。

嘉庆的时候,有人说把这二十枚铜钱凑齐,说啥用红线一穿起来,可以祛邪压惊。这事确实传的有模有样的,就连宫里的营办处都把乾隆通宝用红丝线攒成一把铜钱剑,凡是未成年的阿哥格格们,除夕的时候向皇上和皇后辞岁,必然能得到手的除了平安如意绣花荷包一对,就是这铜钱剑,挂在床头一直挂到元宵灯落才拿下去。即便是到了民国,这一把好的铜钱剑还得十几块银元呢。

“前辈,我师傅说他那把铜钱剑是从真龙的房里偷出来的,可自同治以后,大清的龙脉便断了,皇族龙子尽折,前辈却说这剑是你的,若真是前辈的,晚辈自会将剑奉上!”李孝清说完就从自己腰间的八宝袋里掏出了一把铜钱剑,正是惠施人传下来的那把。

“呦呵,还真在你这,惠老道对你还真好!”老人伸手接过了这铜钱剑,一边抚摸一边说着:在以前五月是凶月,五日是凶日,五月五日生下来的孩子是“不祥之子”会让祖先父辈遭受不幸,为家族带来不幸,我出生时,我父亲才16岁,我母亲是一位低贱的宫女,那时候正赶上时局大乱。

我祖母,那是我的亲祖母,认为是我给大清带来的不幸,让一群宦官来杀我,我母亲当时把我藏在我父亲的书房的夹缝里,我逃过了一劫,可我母亲却被活活打死。

李孝清听到这不禁为这老人哀叹一声,他说的是不假,在古时候,却是又”五月五凶似虎“的说法。战国的四君子之一的孟尝君就是五月五日出生的,当时他父亲也是要埋了他,幸亏是被他母亲救下,而后抚养成人;东汉名臣胡广,也是这日出生,被家人放入葫芦里丢入河中,后被救,给他取名胡广;而历代皇族中青楼天子宋徽宗赵佶,也就是前文提到的那个封郭璞温习伯的那位,也是这天出生的,为了避讳,把生日改成了农历十月十日。

李孝清其实对此感到很气愤,五月五日虽为凶日,但是只有在生辰八字与这日相冲的时候,才会产生不幸。

“我父亲虽然性格懦弱可还是护下了我,把我送到了他十分信任的一位军机大臣家中偷偷抚养,怕祖母知道派人下毒害我,把这宫中的可以抵御百毒的耳鼠一并送给了我,结果没想到他却被人毒害了,真是应了天意,我父母皆因我而死。

以前每年除夕阿玛在的时候,一到除夕都偷偷送我些小玩意,而这把剑是他临死前那年除夕送我的,那年我才三岁。”这位老人说到这眼中的泪水不由得缓缓流出,看得李孝清一阵心酸。

你师傅那个骗子,跟我说:我面带龙虎之象,是天子之命,可是那会虚凰乱世,真龙被压,我虽然不能现世,但蛰伏的真龙极为长寿。当初他要我把这铜钱剑给他,说他能让我死后,将这把老骨头埋到皇家的陵园,我这都一百多岁了,眼瞅着就要入土,可如今这年代,我一来没身份证明,二来那皇陵紧闭,百十来人在那守着,我想想死在里面估计都难,更别提买入皇陵了!

李孝清看老人的面相是方脸盘,天庭饱满,且两眼微微上吊,状如飞燕,鼻若悬胆,耳垂宽厚,还确确实实是真龙之象,师傅说的还真是一点没错啊。

这几天要到清明了,清明上坟也是有些讲究的啊,这里简单说下应该注意的几点。

第一,最好上午去上坟,因为那个时候还属于六阳时,阳气比较足,不容易在坟地被一些脏东西骚扰到

第二,不要随意吃重口味的东西大蒜一类的,因为这比较腥气,传统上都归为荤。一般祭祖的时候为了表达对祖先的敬重,都应该解食一日(现在没这么多说道)

第三,衣着不要太过鲜艳!一些女孩子穿着大红、大紫的衣服去上坟,或者穿着太暴露。有一种可能是惹怒自己的祖先,还有一种就是撩起别人对你的兴趣。尤其是本身阳气衰的女孩子,就更不能如此了。

第四,在坟地不要随意乱走、乱跨。有一些人因为这种乱跨,导致那一年好几个月都触霉头,生意惨淡。即使碰到不可避免的也要心怀歉意,嘴上叨咕几句以表歉意什么的。

第五,绝对不要在青壮年、婴儿的坟前逗留、叹息!他们的早夭固然很可惜,但是他们由于走得太早,或多或少都带着怨气。大伙若是给这样的人上坟,最好是说些好听的话,如投个好人家这类的话

第六,吐痰、大小便不要乱来。“金玉在九空与,则死人为之不朽“古时候人死后身体要塞九窍玉,我们身上的某些位置被称为阴窍,不少上身,沾惹脏东西入口都是从那进去的。

好嘞,不吓唬大家了,三天长假好好过,4月三号本书三江榜强推,大家给力支持啊!

二十八章 完成承诺

李孝清也知道了,这位老人是同治皇帝的儿子,是正经八本的爱新觉罗氏皇族后裔,他老爹在位期间,清政府镇压了太平天国起义,剿灭了西、东捻的作乱。并且先后平定陕西、甘肃的回变,同时兴办洋务新政,史称“同治中兴”。不过史书上记载同治皇帝无子嗣,即位的他的堂兄弟爱新觉罗·载湉,也就是后来的光绪帝。

所以大多数人都认为,大清的龙种子同治皇帝后就绝了,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年轻人竟然莫名其妙的死在养心殿,在清《万岁爷进药底簿》中详细记录了自同治十三年十月三十日未刻载淳得病至同年十二月初五日酉刻死去前后三十六天的脉案、病情和用药情况,它完全证明了载淳最后死于天花。大多数史学家认同同治帝死于天花,所以天花说这就成了官方说法。

但是这病来的也不是太急,给人反应的机会也是有的,一个帝国的皇帝,想要找个治天花的医生应该不难,就算治不好,也能挺个一年半载,也不会一个月就死了。要说那老佛爷也没什么正经给皇上治病的心思。这严重的天花虽然会引发并发症,如败血症、骨髓炎、脑炎、脑膜炎、肺炎、支气管炎、中耳炎、喉炎、失明等并发症,可若是处理得当还是不会死人的。当然若是这耳鼠在皇帝身边,只需让这小兽****身体,而后吸出脓血,皇上估计几天就没事了,当年康熙大帝孩童时得了天花都挺了过去,这壮年的同治却栽在了这上了。

“唉,这铜钱剑我看看就得了,算是个念想,待会你拿走吧,这玩意在你手里比在我手里更有用!”老人无力的把这剑递给李孝清。

李孝清看老爷子气息不稳,情绪波动很大,急忙渡过去一股内气,老爷子眼睛一翻,然后指了指那边的箱子,说道“没想到你竟然还是练武之人,这股子内气醇厚的很,我那箱子里有把利刃,你去看看趁手不?喜欢的话就拿走吧。”

“前辈!”李孝清有些不好意思,自己跟此人是相见不到两个时辰,此人居然如此掏心置腹的对待自己,李孝清当真是无以为报。

“你别这么高兴,我这是有求于你,这剑算是给你的赏赐,看到那边那个棺椁了没,那是金丝楠木的,你是惠施人的徒弟,对风水应该是懂得清清楚楚的吧?我死后你给我寻一块风水宝地,我也不求子孙发达只求保佑他们平平安安就好。”老爷子没想过强求李孝清把他葬到清陵之中,只求死后有个收敛的人给他找个地方入土就足以了。

“小耳朵,他陪了我一辈子,自打宣统被逼退位,我就和他躲到了这井底下,倒是让他受委屈了,以后我要是死了,就让他跟着你吧,多在外面透透气。”

“老爷子,这事我定然全力为之!”

“嗨,你跟你师傅还真不一样,那个老王八蛋是无利不起早,估计他当年是早就算到咱们俩有缘一见,才会那么跟我说,给我一个劲的忽悠,不过你小子没他那股子算计来算计去的书生气,反倒是有股子直来直去的江湖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