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误入官场 >

第852章

误入官场-第852章

小说: 误入官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司的实力和施工的质量,放第一位。

他随后与这六这家公司签订的合同中,对出现质量问题,以及监督制度,进行了详细的规划。地下排

水系统工程不比地表,一旦出了质量事故,后果比地表的工程加恶劣。因此,朱代东合约中规定的处罚力

度,也远远超过他雨花县和芙蓉县的罚款标准。至少十万起步,也就是说,或许哪里水泥的厚度与标准相

差一公分,都能导致罚款十万元。

而上限不封顶,比如说,如果出现重大质量问题,罚款的标准都是以千万计的。地下排水系统的工程

?毛利润每家公司可以控制百分之三十左右。这样的大型工程中,这样的利润已经很高了。可是如果他们

认为,这样就可以财大气粗,蔑视合同里的质量检验标准′那就大错特错了。

不管哪家建筑公司,如果出现一次重大事故,就足够让他们的利润减半,出现两次,等于是白干。如

果出现三次,将直接取消承建资格。前期建筑公司所有的投入,楚都市全部不会退还。而且建筑公司还会

面临楚都市高额的罚款以及巨额违约金的赔付。

当然?这次的工程,不可能让太多的群众参与进来,但是朱代东采用了群众自发监督,与质监专家联

合监督的方式。一部分从全市范围内抽取的群众,经过专业培训之后,将利用业务时间上岗。他们平均每

天待工地的时间不能低于一个小时。而且正常的监督他们是没有报酬的。

可如果他们发现了中标公司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那他们的待遇将与专家是一样的。

所有的罚款,群众也好?专家也罢,都将与楚都市政府二八分成。也就是说,只要他们能检查出一处

质量问题?至少就能得到二万元的奖励,高的情况,拿到二百万也不算稀奇的。

这个质量检查标准被发布之后,无论是义务监督员还是省市质量监督机构的专家学者,都对地下排水

系统工程表现了巨大的兴趣。他们的眼中,地下排水系统就是一块肥肉。一块能让他们发财致富的肥肉。

这样的收入,市政府大力支持。这比收受承建单位的所谓红包不强一百倍?

而且承建的红包,也是不能随便收的,楚都市政府与这些监督员签订合同的时候,里面有这么一条?

如果收受承建公司的好处,查实之后,将处以十倍的罚款,并且立刻取消监督员的资格。如果是专家学者

,将通报原单位,建议开除。若是普通老百姓?也要当地社区和居委会通报批评。总而言之一句话,只要

敢收受红包的,就要有承担身败名裂的后果。

如果有政府部门或者人员要强行干预呢?对于这一点,朱代东也早就考虑。他给每一家建筑公司的负

责人都打了招呼,如果有人违反规定向他们贿,或者因为不正当的原因,向他们提出不合理的要求,进而

影响到了工程的正常施工。除了直接找他之外,还可以与省纪委副书记陈卫东联系。

陈卫东纪检系统内的名声,跟徐强公安系统内有得一拼。特别是现陈卫东调到省纪委之外,专查案子

,他给古南省的干部带来的震慑力,比原来担任楚都市纪委书记的时候还要大得多。

原来陈卫东担任楚都市纪委书记的时候,对于纪检工作,只是统筹安排。需要他亲自去查的案子非常

少,主要都是由自己的副手去干。而且处理案件的时候,他必须站楚都市的大局上考虑问题,同时还得跟

元骞振立场上保持一致。但是到了省纪委之后,这些顾虑他统统没有了,古南省的案子,只要他愿意,谁

都能查。而雷同兴这个纪委书记,如果碰到案子的时候,还必须请陈卫东出马才行。

有了这一条,不但能给承建公司带去安宁,而且这话放出之后,对楚都市的干部,也是一个非常大的

震慑。而且他们还听说了一件让他们惊恐的事,据说朱代东曾经暗示过那些承建公司的负责人,如果哪家

公司能主动举报政府干部的贿,党员干部被查处之后,那位政府干部的位子,可以从承建公司调任。

这次的五家公司全部都是国有企业,企业负责人和管理干部,都有行政编制。而敢去主动贿的政府干

部,要么是有相当级别,要么就是处要害部门。他们大的凭仗,也就是屁股下面的那把椅子,如果朱代东

连人带椅把他们搬开,谁不胆战心惊?

而朱代东同时又规定,只要是承建单位主动向政府机关工作人员行贿,一经查实,也算一次事故。也

就是说,只要收受贿赂的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向上级举报,至少就可以拿到两万元的奖励。

有走明正大拿钱的途径,他们何必战战兢兢的去受贿呢?

有了这样一套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检验机制,朱代东对于地下排水系统工程的质量保证,很有信心

。而地下排水系统工程的如期开工,也让他卸下了一块心病。所有的这些合同都具有法律效力,就算以后

这个工程不归朱代东主管,到时也能保证地下排水系统工程质量。

另外一件事,就是朱代东接到了木川市市委书记兼代理市长周保宁的邀请,他以私人身份,邀请朱代

东合适的时候,去木川市喝酒。这个邀请,是周朝辉和傅应星离开楚都之后的第四天,也就是朱代东参加

了楚都地下排水系统工程的开工仪式之后,收到的。

虽然周保宁只是邀请朱代东喝酒,但是朱代东绝对不会认为,自己去木川市仅仅是喝一回酒那么简单

。当时朱代东下意识的就要拒绝,这个时候,他去木川市的消息,如果被人知道,那原来已经风平浪静的

跑官之事,立刻又会掀起惊涛骇浪。

“代东,你放心,来木川市只是喝酒,绝对不会有其他什么事。”周保宁电话里,信誓旦旦的说道。

“周书记,按说你能请我喝酒,我就算是爬也要爬到木川。可是前几天,一直站风口浪尖上,我的胆

子都小了许多。”朱代东听得一阵耳鸣,这让他加坚定了拒绝的意思。

“代东,有句老话你应该知道,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周保宁淡淡的笑道。他之所以要请朱代

东去木川市,确实不是完全喝酒。但是那层意思,却又是不能宣之于口的。朱代东去年主要是发展楚都市

的经济,而今年因为欧谱班调任市长,他只能负责城建工程。

可是朱代东却不像其他城市的领导那样,喜欢搞什么地标、城市名片这样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他

搞地下排水系统,楚都市的居民,并不是完全支持。认为朱代东劳民伤财,楚都市原来的排水系统的泄洪

能力,确实略有不足。但并不代表,就可以花三十个亿去搞一个全世界范围内,都称得上豪华的地下排水

系统工程。

除了人民群众颇有微词之外,楚都市的干部,对这个工程,也是兴味然。倒不是因为他们的眼光原因

,楚都市一次性投资,就永远杜绝了发生内涝的可能。这样的事情,绝对是真正的民心工程。他们之所以

不感兴趣,主要是因为这对他们来说,也就是仅仅一项工程而已。

所有的相关单位和人员,都很难这次的地下排水系统施工中,谋得什么利益。没有利益,就没有动力

,他们的兴趣当然欠缺了。

p:本书原来的普通读者群解散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加大可建的普通群:2今天的月票增加的不多,

大可其实已经很努力了,急需大家的支持,把月票集中向大可投射吧!纟

第一千一百零九章个人意见(求月票)

周保宁的话,朱代东一个人足足揣摩了三天,终他决定喏木川市一趟。'小说排行榜前10名''都市异

能小说排行榜'但是这次去木川市,既没准备开公车,也没准备开i家车,而是坐车去。除了周保宁之外,

这件事他连严蕊灵都不有告诉,别说郑阳松和杜树军了。

朱代东告诉周保宁,他会星期六的时候到木川市,但朱代东并没有告诉他,自己会坐车去。要不然的

话,周保宁肯定会派自己的司机来接朱代东。

楚都与木川一水相连,古江从楚都奔流而下,穿木川而过。从楚都到木川,既能坐火车,也能坐汽车

,还能坐轮船。朱代东觉得坐轮船太慢,而汽车很挤,况且自己的主动交通工具就是汽车。这次他想换一

个方式,坐火车去木川。

从楚都坐火车到木川,只需要一个小时,而且一天有来回有四五趟车,其实也很方便。朱代东是星期

五下班之后,一个人悄然登上了去木川的列车。

列车车厢就是一个小社会,朱代东上车之后,就拿出一份当天的古南都市报仔细的阅读着。可他的眼

睛虽然盯着报纸,实际上双耳去留意着整列车队的动静。

朱代东之所以留意整列列车的动静,他发现,去木川市的旅客还不少,而且都是三五成群,结伴而行

。他们去木川并不是为了走亲访友,也不是为了度假,而是去木川市进货。木川市的小百货与服装鞋帽批

发,竟然如此受人追捧,这是朱代东以前所没有注意到的。

因为去木川的人,并不只有古南省的,朱代东乘坐的这趟列车,是从上海发过来,大半个中国的人都

有。可是有相当一部分人,是特意去木川进货的。虽然很好奇,他

的印象中?木川市是老工业基地,现周保宁的主要任务,就是振兴木川的重工业。对于轻工业,根本就不

重视。

但就是这样的情况之下?木川市的小百货批发与服装鞋帽,却引发了外省的经销商来进货,不得不说

是一个奇迹。据朱代东所知,无论是周保宁跟欧谱班,都没有向自己说起过木川市的小百货市场与服装鞋

帽市场。他们眼里,一个想重振重工业基地,打造全国电车机车之都。一个想招商引资?通过引进外来资

金和技术,创建木川市的经济奇迹。

朱代东到木川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七点半,原本他与周保宁约好八点木川市的南湖宾馆见面。但是下

车之后,朱代东决定先去位于木川市岳松区近郊的那几个批发市场看看。拦个的士,一说去小百货批发市

场,司机连问也没问,直接就走了。

“老板?你可不像是去进货的。”司机很健谈,上车之后就主动找朱代东聊天。

“你的眼光不错啊。”朱代东诧异的说,都说出租车司机的眼光很毒?没想到自己才上车,马上就被

对方看透了心思。

“去批发市场的,没有谁会单独行动,而且你也没带小拖车。”司机得意的笑了笑,这个时候去批发

市场进货的,要么是拼车,要么是坐火车站门口的中巴直达车,很少有单独打车去的。经商想要赚钱,开源很重要,可是节流加重要。只要手指松一松?一趟货的利润就用

这些开销上面了。

“师傅,你以前怎么没听说木川还有个这么有名的批发市场?”朱代东问,跟这样的人聊天,能知道

很多信息。

“确实是这样,很多木川本地人,也不太清楚批发市场。所谓该知道的人?总会知道。我们木川很多

小老板都批发市场进货,照样能赚钱。”司机说道,因为批发市场的知名度不高,去那里的人,基本上都

是去进货的卖家,很多木川市民都不一定清楚。

“木川政府部门的人应该清楚这些批发市场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