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故事的故事-第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些急于想在文革中建立奇功的师生提供若干阶级斗争新动向的线索,查证结果都是捕风捉影。
马林眼看在枫林中学挖政治炸弹徒劳无功,转向挖经济炸弹。当时正在开展"一打三反",其中也包含着经济内容。
于是,翻出总务处保存的文革前的老帐本,内查外调六十年代初(三年自然灾害期间)经济管理人员的"四不清"问题,这变成了社教运动的模式。
马林在大会上说,枫林中学没有搞四清就开始文革了,应该补补课。他本来是靠四清起家的,英雄有了用武之地,很快就发现文革前偷看女学生洗澡的那个伙食干事有严重贪污行为。
教师们对这个其貌不扬,却与县里某个头头有裙带关系的干事本来就没什么好感,困难时期吃酱油汤、咸泡饭的辛酸回忆不敢归咎于党政策上的偏差,怒火发泄到食堂工作人员身上。
其中不少人确有扣斤压两、欺下媚上、利用职权大捞油水等种种劣迹。尤其是这类伙食管理员,持有买卖饭菜票之大权。
当群众打饭时脑子里在考虑多买一两还是少买一两的当口,他抽屉里存放着一扎一扎的饭票和菜票,每天随便揩油几张,足够他吃得撑破肚皮了。
无怪乎亨元等人晚上睡在床上肚皮空落落难以成眠的时候,这个伙食干事独自在自己的小间内悠闲自得地弹唱三弦。他不愁吃、不愁穿,就愁色了。
马林打经济老虎、打死老虎这一着棋颇得人心,这名伙食管理员虽已调离枫林,患肺病在家休养,在“群众”强烈要求下,宣传队派出包括亨元在内的四位精壮汉子,抓他回来接受审查。
临行前,马林以老练的司法工作者的口吻交代押解那人返枫途中要注意的问题。四个人毫不费力象抓小鸡一样把前伙食干事揪了回来。
使亨元感到遗憾的是没有绳捆索绑以显示押解者的威风,多年来他一直想像自己能犹如电影中的保卫人员那样提着手枪押解犯人。
尽管如此,亨元回到家中还是对妻子、阿姨妹、小舅子吹嘘了一通,目的是在情窦初开的阿姨妹面前表现自己的高大形象。
这天晚上,他躺在床上思索着自己的人生旅程。感到许多复杂的问题只要来一番去粗取精的功夫,就会显得明朗起来。
他凭自己学到的一点辨证法知识,诸如"一分为二""肯定与否定""螺旋式上升"等原理,分析大如战争与和平,小如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等问题,胸襟豁然开朗。
越想头脑越清醒,凌晨一时就睡不着了,开灯起床,在小日记本上写了:一、对形势的分析,仗打不起来;二、政治上要有敏锐的观察力,不能站错队;三、人际关系既要胸襟开阔,又要讲原则。
亨元自认为这一天是自己思想上的升华,从而养成了睡在床上思考问题的习惯。
夏尽秋来,全国老百姓掀起了挖防空洞、制战备砖的高潮,枫林也不例外。白天,亨元在办公室前面的泥地上挖防空掩体;下班后,根据街道规定的指标,完成每人每天五十块战备砖毛坯任务。
晚上,三层楼办联户学习班,亨元所住的这一层推选他为组长,根据当局布置的讨论提纲排查反动标语出现后的种种可疑的人和事。宣传队在抓阶级斗争这个问题上确实是做到把群众充分发动起来了。
1971年春夏之交,写“反动”标语的人终于揪出来了。该人是商业系统造反派组织的一个小头头,名叫郭振凤。
据说,他与已结合进商革会的原支部领导及女人事干部不和,又斗不过他们之间已形成的势力,且怀疑他们有后台,才于一天晚上心血来潮之际作此惊人之举。
县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召开全镇大会高奏凯歌,头发卷曲、小小个子的郭振凤被押上主席台示众。他的对头之一即那个人事干事则神气活现上台揭发其罪状。
会后,郭振凤以大案要犯的身份统一由市政法系统收押,不久即宣判死刑,与其他死刑犯一起集体绑赴刑场枪决。"四人帮"垮台后,因郭的"反动传单"中有反林彪和江青的内容而得以平反。
第三十八回
卫道不容浪漫裘星服毒誉毁善后一举三得单车载妻家回
这时候,在枫林中学倒出了件使马林手足无措的事件。这事还得从头说起。
化学教师裘星,能歌善舞,文革前一曲"萨拉拉姆毛主席"轰动了枫林乃至浦江的观众,亨元因为其伴奏,也沾了些光。
在文革中,裘考虑到自己家庭出身不好,无意于跟造反派冲冲杀杀,于是成为中间人物,热衷于组织学生搞文艺宣传活动。参加文艺宣传队的大多是长相较好的女学生。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未免与几个漂亮姑娘接触多了一些,言语和举止随便一些,但越轨的事是不敢做的。
两派大联合的时候,他倾向于比较有人情味的七教员,受到造反总部杜行、云霞、梁夫等人的忌恨,从而针对他喜欢与女学生拉拉扯扯的弱点,暗中注意他的行动。
马林来后,这些人又充分发挥其善于打小报告的特长,在那位南通师爷面前无限夸大裘不拘小节的行为,而这恰好迎合马林的政治需要:
在学校里,516找不出,贪污犯非现行,可毕竟找出一个披着教师外衣腐蚀小将的流氓犯来了。在关键时刻,县宣传队又派了一男一女两人给他当助手。
男的叫耿忠,原查里公社党委负责人,派他来的目的是准备接替洪得胜,因为上头认为这位残疾军人对叶明手太软。有右倾思想。
女的叫郁仙,是枫林小学校长车东的妻子,扭扭捏捏,自以为是刺探男女关系秘密的老手。裘星落在这些当权人物手里犹如一只待宰的山羊。
宣传队先放出空气,将要发动学生揭露个别教师道德败坏的丑事,杜行、云霞、梁夫则在大字报上不点名批评裘星的某些暧昧行为。
这位化学教师是个极要面子的人物,他有一个温馨的家庭,妻子叫温娴,与他大学同学。温娴在大学里也算得上一朵鲜花,她能够垂青裘星,是篮球做了红娘。
他学习成绩平平,却是校篮球队的一员,经常驰骋在球场上;温娴虽然用功读书,但并不沉溺在书本中,也经常去看看球赛,逐渐成为一名热情的拉拉队员。在众多球员中裘星成为她心目中的白马王子。
他俩在毕业前夕确定了关系,虽然后来彼此工作分隔两地,并没有影响双方关系的进一步发展。至文革后期,为解决分居两地问题,洪得胜做了好事,设法将温娴调来枫林,在公社中学担任生物教师。
枫林中学给他们夫妻俩及两个小孩安排了一间宿舍。这宿舍在教师食堂南面,与校革会老农委员紧邻。
温娴颇具才干,此时正在为枫林公社筹建化工厂试制新产品。裘星惧内,并认为自己的妻子十全十美,无可挑剔,经常在同事面前夸老婆。
在山雨欲来风满楼之际,宣传队的郁仙找他谈了一次话,大意是尽快坦白交代自己污辱女学生的犯罪事实,争取宽大处理,否则,发动群众写大字报点名批判。
谈话之前,裘星还浑然不知他将成为批斗对象,这次谈话无异给他猛然一击,使自己处于两难境地。
坦白?有什么可坦白的,不就是要承认没有犯过的"罪行"吗?决不能受"宽大处理"的诱惑自投罗网。
不"坦白"?他们就要将那些捕风捉影的事情添油加酱用大字报形式张贴出来,而男女关系又是最能挑唆群众情绪的。
人们不会去追究其中有没有水份,而被大字报点名的角色将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叫自己如何面对老婆、孩子?如何做人?想到温娴看到这类大字报时的表情,裘星不寒而栗。
当时,和裘星共同负责一个班级的亨元发觉,这位乐天派最近突然沉默不语起来。有一天,他向亨元打了个招呼:"明天劳动只能由你一个人带队了,我家里有些事。"
次日,亨元刚走进校门,就看见马林、耿忠、刘仇和袁树四条汉子抬着一付担架往外急跑,担架上躺着的竟然是裘星。
亨元凑近担架想同他讲话,被马林大声呵斥"不要碰他!"而止住了。这一刹那亨元看到躺者双目紧闭,面色苍白,口吐白沫;再看看马、耿两位,脸色铁青。
亨元下意识感觉到出了大事了。走到教师办公室,大家都在议论纷纷,才知道裘星服了剧毒药品"山纳"。
据说,早晨待温娴上班离家,他打发两个儿子吃早饭并送他们上了学,而后关上房门掏出早已准备好的"山纳"一饮而尽。
服下毒药后有一番垂死挣扎,从床上滚到地下可作明证,隔壁老农宿舍几位帮助校田插秧的临时工听到从他房内发出的惨叫声,立即报告领导,才出现亨元在校门口见到的一幕。
裘星送医院去了,生死未卜。大多数教师估计,这种一入口就发生作用的剧毒药品,救活的可能性极少。几位消息灵通的教师不时传来医院的消息:
"医生说发现虽及时,无奈服药太多,挽救的希望很小。"
"现在正在作剖腹洗肠手术。"
"他已经在手术台上死了。"
下午三点,宣传队召开全校教职员工紧急会议。马林以极为严肃的口吻宣告裘星因故服用剧毒药品山纳抢救无效于今日某时某刻死亡的事实。
同时告诉大家,他的问题倒底是敌我矛盾还是人民内部矛盾现在还无法下结论,需要进一步调查。
要求全体与会者对这件事在一定范围内保守秘密,防止阶级敌人乘机捣乱;还指派了一些教师去做死者家属工作,稳定温娴情绪。亨元被委之于调查裘星比较接近的几个女同学的家庭。
亨元知道这件事的份量:究属畏罪自杀或被迫自杀、敌我矛盾或人民内部矛盾,取决于有无过硬的材料证明他对女同学的“越轨行为”。
宣传队寄希望于这次调查能供给他们炮弹藉以从窘境中摆脱,而亨元及参加调查的另一位教师却不愿意再给死人脸上抹黑。
也许出于同样的心情,或者,他们考虑到在裘星脸上抹黑,自己也必然染上污点,故而那些女同学和他们的家长在调查中都对裘星的品行予以肯定。
调查结果虽然使马林等人失望,但他们已找到摆脱困境的好方法。在安抚死者家属的时候,他们发现温娴是他们进行政治投机的一只筹码。
温娴品貌端庄,文化层次高,英年居丧,应该再嫁,而县宣传队颇受县第二把手器重的某人最近也丧妻孤身。
若从中撮合,既可以使裘星家属分散注意力,不再追究人命案始末;又可以讨好某人也等于讨好了县里的第二把手,何乐而不为。
但是,要让温娴嫁出去,不能把裘星说得很坏。
否则某人断然不敢娶“畏罪自杀”者之妻。
又不能把裘星说得太好。
如果他没有一点问题,则属被逼自杀,不仅要追究马林、郁仙等人责任,且温娴必定还要怀念忘夫,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另委他人。
南通师爷毕竟手段高明,在一次全校会议上这样给裘星的死下了结论:
"他在对待女同学问题上是有一些不够严肃的举止,但还没有发展到越轨的程度。宣传队找他谈话是帮助他,不是整他,要整他,大字报早就出来了。
结果,他自己不知想到哪里去,钻了牛角尖。他死了,害了老婆、孩子,照理,自杀责任自负,我们考虑到温娴在事态发生后表现很好,经研究决定:
不按自杀处理,以不明政策死亡定性,参照因病死亡处理,其遗属从优享受国家规定的各项补助。"
这一招真妙,温娴对马林感激涕零。南通师爷乘热打铁,从物质生活的优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