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合之众-第4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个月后,才根据联军参谋部制定的作战计划,将各教导队提供的兵员针对性的编组,再展开磨合训练。等南洋之战结束后,参战各部除战备值班部队外,其余部队还回到各自的教导队进行训练。等朝鲜半岛开战前,再根据朝鲜战场的实际情况,进行新一轮编组。
“听你这么一说我就放心了。”王世杰点了点头,接着说道:“你说的对,一力降十会,只要我们准备充足,各方面配合到位,就算没有经验丰富的将军,那这仗怎么打也怎么赢。”
李老板长叹了一口气后,苦笑着说道:“打一场短期的闪电战我们肯定能赢,但打成持续的拉锯战那就很难说了。毕竟我们拼的是钱,而他们拼的是人。虽说钱没了可以再赚,但我们也没有那个财力打一场持久战。”
采购B…29轰炸机、c…119运输机、突击步枪、通用机枪、军用卡车已经花去了近亿美元。昨天又给美国几大船舶修造厂,和飞机制造厂下了三千多万美元的订单。再算上火焰器、勃朗宁重机枪、凝固汽油弹等外购装备,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后勤委员会已经花掉了一亿七千万美元。
如果再算上即将定型生产的轮式和履带式装甲运兵车、履带式突击炮、和各种用途的变形车,光给联军各部采购武器装备就需要两亿五千万美元。照现在的趋势来看,南洋之战的军费预算肯定会支。王世杰等人甚至怀疑,这场仗没有六亿美元下不来。
想到这些,王世杰把孙立人的事情忘得一干二净,而是忧心忡忡的问道:“博文,组建第三特混舰队不在军费的预算之内,因为弹药口径的不同,训练经费又实打实的落在了我们身上。我现在都担心以咱们的财力,能不能坚持到开战那一天。”
这些问题李浩早就考虑到了,王世杰的话音刚落,李浩便咬牙切齿的说道:“坚持不下去也得坚持,我们已经没有任何回头路了。你放心,第三特混舰队的维修改装费用,伊朗军方会全部承担。等南洋之战打完了,第三特混舰队就一分为二,一半卖给伊朗政府组建伊朗海军,还有一半卖给未来的南洋华人国家。”
王世杰可不认为李老板这是在一厢情愿,毕竟巴列维国王正迫不及待的想组建海军。没有航母的海军算不上真正的海军,而现阶段能给他提供航母的也只有琉球了。想到海军大学和飞行学院里那两万多名伊朗学员,王世杰真怀疑第三特混舰队的组建,是两个胆大包天的年轻人早有预谋的。
……………………………………
感谢读者大大们的打赏、月票、订阅支持三哥跪求宝贵的月票
第三九九章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索
第三九九章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索
巴列维的事情就是李老板的事情,尽管李老板视财如命,但这点哥们义气还是有的。
在傅斯年、胡适等“运动专家”指导下,伊朗白色大的准备工作接近了尾声。由东海联大、台湾大学、辅仁大学等大学组成的庞大调研团,在留下一千多名观察员后,已分乘伊朗航空公司的班机陆续回国。
既然是闹肯定会有危险,李老板对一千多名大学岛精英,留在那么个危险的地方非常不放心。但想到大学岛要为伊朗量身定做一套切实可行的发展计划,不掌握第一手资料肯定是不行的,这才在巴列维国王信誓旦旦的保证下,同意了老狐狸们的这一决定。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伊朗的“民主化”进程还是卓有成效的。自胡达伟内阁集体辞职后,伊朗政局可以用天下乌鸦一般黑来形容。既然巴列维国王急流勇退的当起了教书先生,在英伊之战中立下汗马功劳的宗教势力,便当仁不让的填补了空白。
“伊斯兰敢死队”创始人,继霍梅尼之后的又一位阿亚图拉菲达因,以高票当选为伊朗新任首相,两大议院里也坐满了裹黑头巾乌勒玛。还没等众人反应了过来,翻身当家作主人的宗教人士们,便闪电似地通过了一系列新法律。
主权归于安拉司法与检察权秉承传统教法,属于宗教法学家;立法与行政,则来源于人民意志的体现,经由普选产生。而三权又都需置于代表安拉的最高宗教领袖裁断之下。如果不是牢牢的掌握着军队,伊朗现在已经没巴列维国王什么事儿了。
消息传开后,举世哗然。西方国家从元首到百姓,无不对伊朗的现状表示遗憾。巴列维国王也随之成为了人们心目中,有史以来最悲情、最理想主义、最无奈、最一厢情愿、最………的国王。
甚至连曾经的敌人大英帝国,都给巴列维国王发来了慰问电。丘吉尔首相在电报中对伊朗发生的一切表示遗憾,并承诺巴列维国王可以去英国进行**避难。
巴列维国王可没时间理会这条老鳄鱼的眼泪,他现在正忐忑不安的等待着国内消息。因为六小时之后,史无前例的伊朗文化大就要拉开帷幕。
这个时候李老板肯定是要在巴列维国王身边的,刚在冲绳东南别墅看望完老丈人后,便迫不及待的钻进了轿车,一边命令驾驶员迅速赶快回大学岛,一边让朱明介绍下从调研团那里了解到的情况。
在所有的新队员中,朱明绝对是除朴正浩之外的第一人。早在李老板还担任军事调处执行处维和大队大队长的时候,朱明这个清华学子就跟随现在的老板娘,那时候的祁小月为维和大队服务。
经过近两年的磨练,朱明从一名普普通通的保全队员,先后担任过分队长、中队长等职务。不但在北平期间独当一面,而且还去荷兰见了一下世面。
有文化和没文化就是不一样,尽管现在的工作千头万绪,但朱明很快便进入了角色,并把所有的事情处理得井井有条。
“老板,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从调研团提供的历史资料中来看,我发现波斯历史和我们中国近代史有着惊人的相似。”朱明给李老板点上香烟后,抽丝剥茧的介绍道:“19世纪末,统治波斯的卡加尔王朝和同时期的大清朝,简直就是同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他们同样属于异族入主文明古国,卡加尔人本是游牧在土库曼草原上的突厥人,在族源上和阿塞拜疆人,土耳其人等等是近亲,和属于雅利安人种的波斯人无关。
他们也同样都被欧洲列强用炮舰轰开了大门,同样都失去了传统藩属国阿富汗和传统的岛屿巴林岛;同样经历过一次国内另类宗教势力的大规模冲击,我们是太平天国而他们是巴布教徒起事;同样有过一次不成功的体制内变法,革新派也最终走向刑场;在20世纪初,北有沙俄,南有大英,也同样面临被瓜分的命运。”
这个秘书还真没有选错,李老板满意的点了点头,看着车窗外的景色,欣然笑道:“看来你是下过一番功夫的,不错,继续说,把你的见解都说出来。”
李老板很少夸人,这让朱明很受鼓舞,连忙坐直了身子,整理了下思路,继续说道:“国家危亡之际,自然就要寻求出路。1905年对于波斯和清王朝,以至于亚洲所有希望找到一条活路的古老国家们来说,都是一个关键的年份。
而恰恰就在这一年,日本以一介莞尔小国,击败了当时看上去不可一世的沙皇俄国,这对东方所有国家造成了巨大的冲击。立宪国击败国,宪政优于,立宪是强国之路,成为当时有志人士们的共识。”
说到这里,朱明低下了头来,苦笑着说道:“与我国不同,波斯相对顺利的走上了立宪之路。这主要得益于立宪派得到了英国人的支持,病魔缠身的老国王年事已高,无心再去管朝廷上的路线纷争,只求能安心走完自己最后的人生,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
事实上李老板对巴列维王朝之前的那段历史,还真是一片空白。见朱明从源头上说起,顿时来了兴趣,对比了一下中国历史后,便忍不住的问道:“朱明,这么说他们的立宪,也有着王室内部的斗争了?”
“是的,王储野心勃勃预备接替,而他的最大对手是属于守旧派的老首相。为了顺利登上王位,王储自然就和首相的对立面………立宪派走得近了。这跟我国的百日维新,有着非常惊人的相似。只不过主角由太后换成了首相,结果是他们成功了,而我们失败了。”
“后来呢?礼萨老国王又是怎么上台的?”
朱明连忙回道:“走上立宪道路的波斯,并没有从此就过上了传说中的幸福生活。旧的对手一去,新的问题就来了。度过最初合作的蜜月期,国王与议会就权力的再分配就产生了矛盾,不过这也是历史上屡见不鲜的常事。
最后双方闹的不可开交,国王号召各地拥护王室的宗亲汗王们进京勤王。国会也打出护法的旗号,征集民兵,然后立宪爆发了”
还真他娘的跟中国非常相似,李老板想了想之后,想当然的说道:“巴列维家老头儿,就趁这个机会当袁世凯了?”
李老板的问题把朱明搞得啼笑皆非,连忙说道:“没有,那会儿礼萨老国王还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骑兵。几年战争打下来,国王战败,被迫退位。国会拥立未成年的太子为傀儡,实行虚君共和。
在这期间,废王回土库曼斯坦老家征召同族子弟兵妄图再起,又被国会民兵给击败了。至此之后,卡加尔突厥势力事实上已经从波斯出局,余下的小国王,无非俯首国会而已。”
“我明白了,这跟我们的辛亥差不多,把异族的王权推翻后,下面就该军阀混战了。”既然朱明说伊朗的近代史于中国很相似,李老板很自然的按中国历史套了起来。
老板日理万机,那有时间和精力研究那个鬼地方的历史啊至少朱明是这样认为的。既然老板对此很感兴趣,而且还一无所知,朱明不得不当起了历史老师,兴致勃勃的说道:“军阀混战倒没有,毕竟波斯已经被英俄两国控制了。
但基于民族主义立场,波斯国会天生难与英俄共事。于是引进第三方势力,邀请美国人会办协理波斯财政,并成立了以瑞典人为教官的新军——财政宪兵队,以区别于由俄国编练的哥萨克师,和英国人训练的南波斯步兵队。
英俄都是老江湖了,哪能由着波斯人自强坐大。于是联手干预,美国人被逼走,小国王在两大强国支持下亲政,政局一变而为王室与国会共治的二元格局。”
李老板这才明白了那是第一次大战之前的事,毕竟山姆大叔还是西方列强中的小dd,连英俄两国都可以随意欺负他。
“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波斯国内这团乱麻还没有理个出头绪。号称“波斯的劳伦斯”的德国公使,这时候又跳了出来,他是个很有幽默感的人,波斯人由他口中得知全体德国人在德皇威廉二世的带领下,已然集体加入了伊斯兰教,并且愿意帮助波斯人反对英俄的压迫。
如此一来,无论是出于民族宗教感情,还是现实利益,波斯国会自然而然站在德国一边,“哈只威廉”(朝觐者威廉)的大名传遍了波斯大地。在所有的清真寺里,毛拉们都在为德国的胜利祈祷。”
“哈哈哈,真他的太搞笑了。原来以刻板而著称的德国人,竟然也会信口开河的大忽悠。”李老板顿时大笑了起来,并深有感触的说道:“难怪伊朗人和德国人那么好呢,原来他们早就搭上了。”
朱明点了点头,继续介绍道:“英国当然不希望波斯加入同盟国了,立即派英军和他们控制的南波斯步兵队,开赴德黑兰并控制了国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