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合之众-第2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考虑到自己还有个联合国武器核查小组组长的身份,李浩随即命令道:“贺鸣,给我以联合国武器核查小组组长的名义,给全世界发表一封通电。强烈谴责印尼共和军使用毒气弹这一违规武器的恶劣行径,对袭击事件中丧生的荷兰军人表示沉痛的哀悼。并向世界各国严正声明,我作为联合国武器核查小组组长,将严格履行联合国赋予我的职责。”
贺鸣纪录下电报内容后,兴奋的问道:“老板,既然是去抓那些日本鬼子,那咱们是不是要派点人去啊?千万别让那些混蛋给逃了。”
李浩站了起来,苦笑着摇了摇头:“你以为我不想啊?这件事不是想到就能做到的,我也就是挂了个名,具体的调查根本是cha不上手啊!”
“老板,如果让那些战犯逃拖了怎么办?这可是我们唯一的机会啊!”贺鸣当然知道这件事的难度,但还是竭尽全力的争取道。
“贺鸣,你就放心吧。事情到了今天这一步,那些搞毒气、细菌的鬼子基本上是在劫难逃了。要知道现在不仅仅是咱们中国人的事,而且成了全世界的事。”
“我就怕那些法官放过他们,再说那些个外国人也kao不住啊!”
李浩点上了根香烟,笑着安慰道:“贺鸣,荷兰人吃了这么大一亏,他们能放过日本人吗?毕竟不管怎么说……不是日军在投降前将武器弹药移交给印尼土著,那现在的印尼早就在他们控制之下了。再说那些英联邦国家,肯定会支持荷兰政府的。要知道荷兰女王是英国国王的女儿,说白了他们都是一家人!”
国际大事李老板不想掺和,但他对红尖特种部队能顺利的逃拖非常感兴趣。毕竟能从十几万大军中袭击得手,而且不伤一人的撤离很不容易。甚至感觉就是他们的师傅——PEA中队亲自出马,也不见得比他们干的更漂亮。
“贺鸣,给立国发电,让他请活死人命令红尖特种部队,提供一份详细的行动报告给我们。”李浩认为这次漂亮的袭击行动值得PEA中队学习借鉴,便毫不犹豫的命令道。
“是……老板!”
毒气弹袭击发生十七个小时后,李会长亲切接见了游轮上的荷兰代表们。对在雅加达发生的悲剧进行了通报,并在游轮上举行了一个隆重、严肃的大型哀悼会。
荷兰代表们对李会长这个安排非常的感激,并在第一时间给国内发电汇报。威廉明娜女王得知地中海的游轮上,竟然也如此关心、同情自己国家的遭遇。当即从并不富裕的王室基金中,拨出一百万美元支持李会长的动物保护事业。
对于美元李会长是来者不拒的,接到荷兰女王的电报后,立即送上了一顶联合国动物保护协会荣誉会长的帽子。同时在回电中信誓旦旦的保证,作为联合国武器核查小组组长,他一定会恪尽职守,把那些给印尼恐怖分子提供毒气弹的日本战犯绳之以法。
印尼的事情到现在为止就告了一个段落,虽然荷兰方面还未拿出具体的报复计划,但李浩认为恼羞成怒的荷军,是不会放过那些印尼猴子们的。新加拉惹的华人们,应该能获得最少一年的发展时间。
接下来的一连六天里,李浩这位新科会长不断的参加游轮上的研讨会。各国动物学家们纷纷要求将自己国家的濒危动物,纳入到动物保护协会保护的范畴。就这样,李老板的珍稀动物保护名册越来越厚。可以想象,琉球群岛上正在建设的动物园,将迎来越来越多的珍禽异兽。
而游轮上的“开罗小偷”法鲁克国王,这些天是如鱼得水、收获颇丰。除了去参加各小组研讨会时浑水摸鱼,就是呆在自己的豪华客舱里,研究这段时间的战利品。
看着满满六大箱子的战利品,法鲁克国王无比的兴奋和自豪,因为他已经把船上能偷的都偷了,而且还是神不知鬼不觉的完成了这浩大的工程。
兴奋激动之余,法鲁克国王也有了一丝的遗憾。因为迄今为止,他还没有到游轮的五层去过,更没有从李会长那里得手。
想到这里,法鲁克国王打定了主意,决定下一阶段的工作就是向李浩下手,给自己这次扒窃之旅画上完满的句话。
很可惜,没有李浩的允许他无法登上游轮五层。尽管他的身份再显赫,但这是在地中海的游轮上,而不是在埃及的任何一个地方。
已经不知道多少次拒绝了法鲁克国王请求上来拜访的李老板,正为手上的这份电报发愁。
“老板,巴列维国王的要求咱们完全可以满足。毕竟这些烂事儿由他们干,总比由咱们自己干强啊!”贺鸣当然明白老板在犹豫什么,沉思了一会后建议道。
李浩掏出打火机,在烟灰缸上方点燃了巴列维国王发来的电报,看着蓝色的火苗,李浩深深的皱起了眉头。
中东各地的维和部队“办事处”建成了,巴列维那小子为了能掌握英军的举动,特别要求李浩接受六百名伊朗维和队员,分散进驻各国的维和部队“办事处”,监控英军的一举一动。
就这件不得不小的事,让李浩十分之为难。照理说巴列维已经为那些“办事处”买了单,他完全有理由提出这个条件。但事实上那笔钱早就落入了李老板的口袋,而且那些个“办事处”都是美国人建造并控制的,李浩怎么能如约的答应他这个请求。
美国方面能不能同意自己人进驻,李浩是一点都不担心。但他却非常担心那些不专业的伊朗间谍们lou出马脚,别到时候把自己给牵连进去。
想到这里,李浩站了起来,严肃的说道:“贺鸣,给巴列维回电,他们所需要的情报由我们来提供,但派人加入维和部队的事情以后再说。根据伊朗王室公共关系委员会提供的情报。美国中央情报组对博季努尔德难民营中德军战俘的身体状况非常满意,已经在难民营中开始挑选军人,很可能在一个半月内组建军队。
毫无疑问,这支谁也想不到的军队一旦横空出世,那将会带来一系列可怕的后果。这无疑是逼着李浩与巴列维国王,不得不再次提前伊朗石油国有化行动的时间。
李浩不是全知全能的预言家,所以他在中东有意无意地犯下了一系列错误。而那些错误,会激起巨大的涟漪,且导致新的后果,并在历史夹缝中繁衍出新的、荒诞的、让人惊诧的枝杈。
这两个月来,他一直竭尽全力的进行补救,并下决心今后再也不能无事生非了。
让人无限叹惋的是,局势并没有留给他太多的补救机会,共产主义恐慌让美国抓住了李浩无意中创造的机会。正因如此,第三次世界大战很可能在伊朗打响,无法预知的恐惧一直萦绕于李浩的心头。
霍梅尼啊霍梅尼!不解决掉他,无疑就是如鲠在喉。看着巴列维国王和布斯曼将军发来的急电,李浩感觉走到了希望之路的尽头。
游轮五层的指挥部里,顿时陷入了沉寂,贺鸣等人静静的站在一边,等待着老板的最后抉择。
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李浩毅然命令道:“给巴列维国王回电,同意他们提前行动。给布斯曼将军发电,彩虹维和公司在中东的所有队员,从今天起全部交由他来指挥。”
贺鸣点了点头,随即弯下腰来,在桌上把李浩的命令翻译成A级密码,交给报务员前去发报。
忙完这一切后,便凝重的问道:“老板,咱们的两个大队和SCA中队现在都归黑格将军指挥。您这样做,黑格将军会不会有什么意见?”
李浩铁青着脸,看着桌面上的中东地图,冷冷的说道:“卡尔少校、安德里少校是德国人,SCA中队队长海因茨也是德国人,到底听谁的他们心里应该有数,再说这也是防止巴列维狗急跳墙的投入苏联,不到万不得已,布斯曼是不会下达这个命令的。”
贺鸣这才明白老板是在做最坏的打算,同时对伊朗的局势更为担忧了。
“给荣一心发电,建设集团在伊朗境内的所有员工,三天内必须全部撤离;给卡尔少校、安德里少校发电,除直升机中队外的所有中国籍队员另有任务,必须在三天内乘飞机回国;”李浩想了想之后,还是下达了这个命令。
“是……老板!”这道命令让贺鸣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应了一声后,立即指挥报务员们发电。
李浩转过身来,轻拍了下夏尔特的肩膀,嘱咐道:“夏尔特。我待会就下船上岸,船上的事情就全都交给你了。”
夏尔特一惊,连忙问道:“老板,您这是去哪儿?该不会是去德黑兰吧!我的上帝……那里也太危险了,您不能去,坚决不能去。”
“哦,夏尔特……我的好朋友,我并不是去德黑兰,而是从土耳其的锡利夫凯港登岸,乘维和一号回那霸湾公司基地。”
德黑兰那边的计划制定的很完善,李浩相信巴列维国王和布斯曼他们一定能执行好。但考虑到伊朗与英国之战的胜算不大,李浩还是决定早点脚底抹油为妙。另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曹小月要生了,李老板要当爸爸了!
听老板说回国,夏尔特这才放下心来,想到船上这一大摊子事儿,便苦笑着问道:“老板,您一走那船上的这么多人怎么办?还有那个小偷国王,难道要把他赶下船吗?”
李浩想了想,随即说道:“夏尔特,看样子这会一时半会儿也开不完。等我今晚下船后。你就让船长把游轮往那霸湾开。等他们把会开完了,基本上也就到冲绳了,正好下船给我当动物饲养员。”
夏尔特被老板这个主意搞的哭笑不得,还没等他开口,李浩继续说道:“那个小偷他愿意下船就让他下船,如果他不愿意下船,那就让他在船上呆着吧。”
“好吧……老板,祝您一路顺风,有什么事情我会通过电台给您汇报的。”见老板去意已决,夏尔特不得不苦笑着答应道。
阿财见李浩马上就走,不等李浩吩咐,便径自跑到休息舱收拾起行李来。而指挥部内的报务员们,也开始整理起电报和文件,准备跟随老板下船。
………………………………………………
与此同时,德黑兰北部山区内的巴列维国王行宫里也忙成了一团。
忠于国王的哥萨克官兵们早已得到命令,在指挥官的率领下,秘密开进了萨德阿巴德王宫周围警戒。一道道命令从夏宫的办公厅内发出,伊朗的战争机器正式开动了。
一身便服的布斯曼将军,直起了腰来,盯着虽然年轻,但显得非常憔悴的巴列维国王,轻声说道:“国王陛下,王室卫队和哥萨克骑兵一师已经到达指定位置,哥萨克骑兵二师现已到达德黑兰郊外,随时可以进城平叛。”
巴列维国王点了点头,抚摸着老国王留下的手杖,冷冷的说道:“谢谢你,布斯曼将军。按照计划……咱们是不是该邀请客人了?”
“是的……国王陛下。”布斯曼摸了摸自己那刮得干干净净的下巴,面无表情的回答道。
半个小时后。耶路撒冷花园酒店四楼的总统套房外,出现了三名不速之客。要知道这里可是联合国驻巴勒斯坦地区最高管理机构,没有联合国维和部队警卫人员的允许,一般人是进不来的。
更何况这间总统套房内,可是住着梅林特使请来的特别客人,先知穆罕默德的嫡系后代,外约旦王国的王储,伊拉克国王的侄子——塔拉勒…伊本…阿卜杜拉!
很显然,年轻的王储对这三名不速之客的到来,感到非常奇怪。但出于礼貌,还是将三人请了进来。
“尊敬的殿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