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仙吟 >

第17章

仙吟-第17章

小说: 仙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刚扭过头,就见到一只毛茸茸的家伙,居然一只手提着他,一只手攀着藤蔓,悬在半空中!

“吱吱~”那是一只灵猿,一身如雪的毛发仿若银丝,风一吹却又好若老妇,也不知道是公是母!那灵猿铁爪如鹰钩般死死地抓着李灵犀,吱吱叫了两声,晃手荡了荡那根粗大的藤蔓,示意自己要上去了!

李灵犀挤了挤已经僵硬的脸,刚才一番惊吓早就把他吓的脸色发白了,他可是怕死的紧。“灵猿大哥,您可一定得抓紧了,等我上去了,说不得去捉两只仙鹤来伺候您老人家!”

“吱!”出乎李灵犀意料的是,那灵猴居然点点头,然后猿臂突然一个弯拉,藤蔓一弹,它便提着李灵犀一下荡了上去,一个跳跃间,几乎不下几十米!

李灵犀享受着最刺激的荡秋千,心里却郁闷坏了,人家灵猿虽然没能修炼到腾云驾雾的本领,但人家好歹能够着其他手段飞檐走壁,换了自己,别说给一根藤蔓,就是给一根碗口粗的绳子,怕是也不敢爬上去!

“他妈的,等老子上去了,一定先把飞行学会了!不然缠着二师兄,学他劳什子的御剑术也行!”李灵犀郁闷了半天,只恨自己时运不济,他约莫记得是有人带着他飞到下面岩洞里的,只是不知道是谁。不过想来想去如果不是陈引雪带他来的,那就是师父陈伯当吧!总有一天,我李灵犀也要自己的本领,畅游天地间,更别说这小小万丈深渊!

在寒泉里睡了一觉,李灵犀觉得那里仿佛对他有了一种吸引力,总想着什么时候在下去泡一泡,就当是洗澡好了。自我

他这边漫无边际地想着,却感觉忽然停了下来,疑惑地一看,居然停在了一个悬崖上凭空支出来的台子上,台子后面的石壁上有个洞,那灵猿正吱吱唧唧地比划着什么!

“天啊,这离悬崖边起码还有五百米,难道要让我自己爬上去?”李灵犀仰头一望,看了半天才发现那隐约看见悬崖索道,他知道那是悬崖边大概所在的位置了。望着那根晃悠悠地荡来荡去的藤蔓,李灵犀实在是两腿有些发软!

“灵猿大哥,灵猿老大,您好人做到底,怎么着也得把我送上去吧?”李灵犀耷拉着脸,哀求道,他虽然雄心万丈,但现在还没准备好不是。

灵猿果然通灵,却不知是否真的通人言,只见它摇摇头,手掌竖起指着那根藤蔓,示意李灵犀赶快朝上爬!

李灵犀见那灵猿仿佛冷冷的眼神,心里有些鄙视自己,难道我李灵犀要被一只灵猿漠视?爬就爬!

决心下定了,李灵犀站在平台边,死死地拉着藤蔓,半天也不敢朝上爬。偶尔山风大了,他只觉得自己就要被吹下去了。深渊里更是时不时地传来一股漩涡般的山风,好似时时都要把人拉下去一般。

渐渐的,李灵犀冷静了下来,他开始回忆刚才灵猿的动作,然后想起了弥泉洞中学会的御气之法,这下居然不慌了!

“放心吧,我知道怎么上去了!”气通百骸,御行四肢,御气之变,得气之助,他脚步已是犹如踏波不倒,就那么站在只容一人一猿的小小平台上,山风再疾,他也不怕了!

“你救了我,我现在不过是小卒子一个,也没什么感激你!今天就为你吹一曲竹音,权当是送给灵猿兄了!”

李灵犀盘膝坐下,取出一只小巧无比的笛子,他时常放在腰带里,没有储物的东西,实在有些不太方便!

“呜~”的一声,竹笛的翠音瞬间传出好远好远,一阵山风起伏过后,笛音更显悠扬婉转,呜呜咽咽声中,似是雅然无边。此时已近黄昏,那吹笛少年盘腿坐在平台上,旁边半蹲着一只灵猿,在那静静地听着。笛音声中少了几分出尘之音,却多了几分踌躇之意,少年寓情于笛,道尽满腔豪情之时,却又绵绵如雨,似是感慨修道之难。

“日落苍山暮边陲,竹笛声声送霞飞,浣得残阳纱一抹,抱的邻家少女归!”

少年吹罢一曲,又谢过了灵猿,抓住藤蔓,咬牙一拉一荡,却是一跃十几米,两脚如踏波丝毫不动,几下跳跃早已上了悬崖!

水宗宗门,一女子临渊而坐却是刚好听到那顺风而来的竹笛声,倾听半响,脸色却是微微露出些许赞赏,笛音虽未属最上乘,却是难得情真意切。其中几许少年赤子之心,倒是令那女子暗暗点头!那女子正是水宗哑女江语晨!

李灵犀爬上来的地方是无道宗后山一处比较隐蔽的地方,他掩藏了一下藤蔓,然后望了望远处山坳过去的地方,那里曾经有一个梦,梦中见到了一个极美极美的女子,可惜他都记不得了。感叹半响,李灵犀却是直往通天殿去了!

“徒儿见过师父!”

“两日功夫,你便从那弥寒洞上来了,嗯,没有辜负为师的希望!”通天殿此时无人,陈伯当又岂是做作之辈,自然是直接夸赞道。

“多谢师父相救!”

陈伯当凝神看了半响,皱皱眉,走到李灵犀身边,两指探脉一般抓住他手腕,沉吟半响,方才说道:“没想到你这么快就进了养气期,也罢,为师这里尚有无道宗清源经一卷,你若完成一个小小考验,为师便将它赐予你了!”

李灵犀大喜,跪地谢道:“师父只管吩咐弟子便是!”

陈伯当:“宁远县有一个赤脚医生,他早年欠我一样人情,今日你去替我讨回来吧!”

李灵犀想了想,这个只要是讨债就好办,至少自己占了主动,他还以为是下山去捉妖捉鬼呢,说实话真要轮到那几样东西,他把握还真不大!

“谨遵师命!”李灵犀拿了图引和信物,算是答应下来了,刚出了通天殿便见到一脸愧疚的陈引雪走了过来!无道宗宗主驻地也算是庙宇堂皇,陈引雪站在那香炉之前,倒显得有些委屈似的。

“灵犀儿,你这是去哪里?前几天,都是师姐不好!”陈引雪嘟着嘴,愧疚地说道。

李灵犀打肿脸充胖子,说道:“没事!小师姐你也是无心之过,师弟怎么会计较呢!”话说得好听,如果早知道会遇到三彭之灾,他是打死也不会吃那么多仙鹤肉的,这下好,顺便做个人情罢了。

“你这是去哪?”

“下山去一趟。”

“下山?这倒是一个乐子,你去什么地方?”

“宁远县!”

陈引雪微微一愣,随即缅偭一笑,似是求道:“好师弟,你去宁远县可否为师姐带点东西?那里有一种风干的栗子,你替我带回来几包吧!”

“师姐喜欢吃栗子?那东西女人吃多了可不好。”

“不,不是。你,你别管了,只须给我带回来就是了!”

李灵犀见她脸红的模样,几乎敢打包票她是为了那个该死的心上人带的,这师姐除了遇到和那个叫戚余杭的大师兄有关的事情会脸红外,其他时候那完全是一个小辣椒。李灵犀心里也不是滋味,心想到时候暗地里使点手脚就是了。

正文第二十八章出门逢杀

一早起来,李灵犀几下功夫洗漱好,摆开了架势开始捣鼓起一门很久没有用过的功课——算卦!

他拿出一个大海碗,装上一碗清澈无比的泉水,恭敬地摆放在桌子上。

自从他入了清源派后,这算卦的玩意儿可是更上心了,平时倒是问了陈伯当许多卦爻方面的东西,还得了一本清源十八卦经。那清源十八卦经听起来牛哄哄的,实际上也没什么出奇之处。清源派是一个以剑术为辅,道术为主的修道门派,不像那天机派一般,掐掐算算,阴人祖坟的事那是样样在行!

李灵犀这人特迷信,以前还在乡下的时候,每当出门那可是必有一卦,也许是天性使然吧,小心驶得万年船,这小子虽然不太聪明,但至少自小就懂得自保之道。他算了下自己的本领,青松剑诀练到了第二重,青松成影,威力也算不小了,就是真元稍显枯竭,没有得到清源经之前,想要真元浩荡如海那是妄想了。除了青松剑诀,就是四个水符,几手小法术,一门还没有开始修炼的布衣神功。

“乾坤归位,坎离出神!卦现!”李灵犀手捏八卦指,默运十八卦经上记载的十八卦术,凝气于指朝着一碗盛满清泉的大海碗里一指,便隐隐见到卦象。李灵犀见状,赶紧学着清源十八卦经上面讲的东西推算一番,半响郁闷道:“南方略显朱雀之坎离神火,这可是主杀得玩意儿。不过那隐隐一卦间,仿佛又有一丝巽兑之象,似是机遇!”

想了半天,李灵犀也觉得这次怕是出门逢杀了,朝着屋子里的天地神龛拜了半天才心事重重地下山去了!

刚出了无道宗,过了云海索道,便听见头顶风声鹤唳一般,好不吵闹,抬头一看,好家伙,只见十六七道耀眼无比的剑气仿佛拉着尾巴的扫帚星一般,拉的长长的呼啸着从天上潇洒地飞过,朝着掌门中宗去了,有几道剑光也分出来去了各宗,唯独没有去无道宗的。

隐隐间,李灵犀听到头顶御剑之人说话之声:“大师兄,下面那人面生的紧,从无道宗方向下来的怕是无道宗新来的弟子了!”

“无道宗不求上进,陈伯当师叔道行高深却不勤于教导门人,历代都拖累我清源派!唉,想我清源派,千年来颓势尽显,也不知道何日能重振雄风。”

“是啊,大师兄说的是。”“戚师兄日夜为我清源派基业忧劳,实乃古字辈之楷模。”

“”

上面的人站得高,说话的声音也很小,根本没想到会被下面这个看似连筑道之基都没有完成的小师弟听到。“我呸!老子总有一天要让你们这些王八羔子叫我一声大爷!”

倒也不是他粗鲁,乡村间的孩子活得豁达,不像富贵人家孩子,见了面笑面虎一只,暗地里却是毒蛇一条。别人御剑拉风地飞过,李灵犀却只能两腿下山,本来就郁闷了,这下还听到一群阿谀奉承的家伙贬低无道宗,李灵犀就忍不住骂了。

过了太极殿,李灵犀到了清源派的鹤台,这里是寻常弟子下山骑乘仙鹤的地方。

“接引师兄,有礼了。”

“呃,原来是你。小师弟要下山去是吧?你选一头仙鹤下去便是。我无道宗弟子,这些仙鹤都识得。”

李灵犀与那看鹤童子随意地聊了几句,也就骑了仙鹤下山而去。这次他倒是不怕了,当然也没有什么欣喜的感觉,下山的好心情早已经被早上的一卦和半空中的那些‘剑人’给毁了!

过了落剑峰,李灵犀三个多月来第一次下清源派,三个月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此时的李灵犀已经是个道门中人了。这清源山脉附近,都是大山大泽,李灵犀当日也是跟着杨毅上山,哪里识得路。这次好歹有一张图引,才不至于迷路。

他看了看,宁远县和石塘县是两个完全相反的方向,石塘县在北边,宁远县在清源山脉南边,离这里其实不太远,穿过清源山脉南边余脉,过两条大河就是宁远县地界了。

一开始李灵犀还老老实实地走路,后来想起了弥寒洞的那句话,这才想起自己已经粗通御气之术,只是微微支配了一点儿真元,便觉得两条腿仿佛就要离地而起,几步之下已是十丈之遥!

这小子倒是有点悟性,慢慢地居然开始在御气之术上打起了心思,一开始一步只能踏出两米,形同跳跃,渐渐的却是一步跨出便有三四米,不多时已经能缩丈成寸,如若杨毅在此,定然发现这小师弟居然学会了他当日下山时使得那种缩地成寸之时。这怕是也算无师自通了。其实这缩地之术看似简单,真正学会的人没有几个。清源派里,杨毅也算一个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