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分身本尊 >

第32章

分身本尊-第32章

小说: 分身本尊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乾从虚空里走出来,看着瑟瑟发抖的刘媛,说道:“我刚布下禁阵,你不要乱跑。”

他说着从怀里掏出一张符箓,递给刘媛。

“你以后到阴眼来,驱使这符箓,我就会给你打开一条路,不要自己乱闯,这阵势里凶险异常,小心丧了性命。”

李乾是小心异常的人,既然要把这里当参修洞府,自然会下大力气做好防御措施。

以李乾的禁阵资质,又参悟上古大阵“极阴镇魂阵”,禁法造诣简直一日千里,花了两天时间布下的这个禁阵,虽然吸收阴气的效果远不如“极阴镇魂阵”,但攻击手段几乎就翻版自这个上古大阵。

他现在占据阴眼,也不缺乏阴气,反而要掩盖阴气,以免让人窥探。

这个半成品的攻击大阵正好。

“走吧,跟着我。”

刘媛不知道是不是被吓坏了,半天没有说话,跟在李乾身后,很快就出了大阵,到了裂缝口。

现在阴眼已经被完全掩盖在了一片浓雾中,半点阴灵之气也没有外泄。

李乾身上忽然冒起一股黑烟,当先向地面上掠去。

古井口,一股浓烟冒出来,呼的消散,露出李乾的身体来,微风吹拂,阳光直射在他身上,丝毫没有异样。

李乾眯着眼睛望着悬挂天空的刺眼火球。

暗暗想道:“九大分身果然神奇,任意寄身神魂,和真人无异,现在谁都要以为我是个大活人,只不过,要祭炼公孙道人的神魂实在麻烦,现在也只能暂时用黑牌操控,放一缕神魂在肉身上,神通就大大降低了。”

原来要祭炼神魂,和二为一,就如同祭炼化身一样,也是步步艰险。

这九大分身本是公孙道人祭炼,除非李乾将公孙道人的神魂完全祭炼进自己体内,才可以真正与九大分身融合,任意一个分身都是他,他可以同时化身九人,而且只要分身不死光,他就不会死。

现在却是没那么快能融合公孙道人的神魂,只能暂时用傀儡术操控分身,而本体还留在阴眼中继续参修祭炼。

傀儡术操控,就要通过媒介,威力就下降了很多。

李乾又怕黑牌丢失,所以依然放在本体那里,远距离控制分身,神通道行都大大降低,现在也最多就是个化气的道行。

与他本体的辟谷圆满差距十万八千里。

“化气就化气吧,只要不遇上玄门正宗,也足够行走人间了。”李乾想着。

何况真遇上危险,也是傀儡分身死亡,他本体还是安然无恙。

不过不到万不得已,他也不会将分身陷入死地,这毕竟是他的本体肉身,其他八具肉身,李乾用起来还是不习惯,特别是那具女体肉身,看到就头大。

三年多没有以肉身行走人间了,李乾也有一些恍然若世的感觉,看周遭一切的感觉都挺新鲜。

他的心境自然不是三年前可比,参悟玄道,看凡间种种都是一种隔离的,仿佛看镜中水月般的感受,所以,人也更显得出尘起来。

刘媛也回到了肉身中,看到李乾负手站立的洒然神态,黑发披肩,皮肤在阳光下莹莹生辉,心里倒不由微微一颤,这人和三年前比,怎么好看了这么多,那些士子虽然有比他英俊得多的,但是怎么看,都少些味道。

这阴魅继承了刘媛的思想,也和真正的女人一样,有些女孩子的心思。

李乾琢磨了一会,回头朝刘媛微微一笑:“走吧。”

竹影苑里空无一人。

刘媛带李乾穿过小竹林,进入小木楼,里面放着四口大箱子,李乾打开来一看,里面放满了林林总总的材料。

有桃木,有红砂,碧眼石,符纸,铜镜……

基本上都是李乾参修道术需要的东西,虽然都是很普通,但却十分实用,李乾现在最大的神通就是符箓,就是红砂和符纸的消耗就十分巨大,公孙道人那点遗产早被他挥霍干净了。

最后一口箱子里放着满满的一箱子白色的石头,石头上一点点银光闪动。

这却是炼丹,炼器需要的燃料,火磷石。

看完后,李乾十分满意。

他本来又想卷着这些东西就回阴眼洞府去,参修几样神通,不妨刘媛忽然道:“李道友,你也没到过南华,我带你出去走走吧。”

李乾一愣,他刚刚承了对方许多恩情,倒是不好拒绝,点点头。

刘媛似乎有些高兴:“你等等,我帮你拿身衣裳来,你总不好穿这样出去的。”

李乾就一身道袍,披头散发,洒脱是洒脱了,就是太另类。

刘媛过了一会,捧出一叠衣裳来,脸色微微发红:“我这里只有这身衣裳,你凑合穿吧。”

李乾接过一看,见是书生袍,白色内搭衣,也是他生前常穿的款式,材质当然是十分好的,上好的雪纺布,八十两银子一丈。

道了声谢,他走到隔壁间去换上衣服。

等李乾出来,一身青衣,头发绾个髻子,插上碧玉簪,仿佛回到了少年秀才时光,翩翩玉立,说不出的潇洒从容,看的刘媛眼前一亮,脸皮也更热得厉害。

她是没好意思说,李乾身上的衣服全是她平日里乔装出游的衣服。

李乾身材还是十六岁的样子,骨架略小,十分清秀,刘媛的衣服穿上竟然正合适。

ps:再更一章,再求点票!

为了方便您阅读,请记住—://。。

第五十章请柬

刘媛也去换了一身士子衣服,出来后赫然是一个俊美无比的公子,连李乾都要多看两眼。

两个人站一起,真仿佛府学里的同窗,考场上的同年了。

“有意思。”李乾微笑着摇摇头。

他腰上是别着一把宝剑,来头不小,正是赵道人那把通灵的火属宝剑,不用怎么祭炼,已是削铁如泥,还有破邪镇魔的奇效,李乾拿在身上防身正好。

刘媛比他还轻便,就拿着一把白折扇。

“哦,我和你就这么出去,不怕让你长辈认出来?”李乾问道。

刘媛说道:“他们哪里还记得你,再说,你与三年前比,变化太大了。”

两人相处几日,也随意多了。

李乾和她大大方方的向外走去,路上果然遇见不少仆从,见到二小姐和一个陌生男子站在一起,习以为常。

刘二小姐名声日隆后,来拜访的士子才子十分的多。

回到南华府后,消息传开,一天最多的时候能有十几拨,尽管刘府上下都觉得刘二小姐似乎过于随意了,毕竟是未出阁的女子,整日的抛头露面,而且接触的大多是些男子。

可是,这种事,也只能隐晦提提。

刘二小姐我行我素,谁也拿她没办法。

毕竟,刘府现在能重新回南华府立足,也是托了刘二小姐的光。

刘府这么大,大家也不可能随时注意有没有士子进入,刘媛大大方方和李乾一起向外走去,反而不会惹人怀疑。

快到府门口的时候,一个小厮看到刘媛,急忙的跑了过来,喘气道:“二小姐,韩公子来了。”

小厮边说话还边偷眼看李乾,眼里颇有些看戏的神态。

那位韩利韩公子可不比其他士子,在东阳县的时候,就几乎***裸的表现出了追求刘媛的态度,其他士子大多是以琴会友,或者说有仰慕,爱慕,但是表现的就不如这位韩公子急切。

几乎是每日登门,打赏也很丰厚,所以刘府上下的下人真是无人不识,无人不晓。

而韩利的身份,据说也很有来头,连南华府的总兵大人都和他极有渊源。

庆元国向来是军政分离。

各方统兵将领都只对军方上官负责,像南华府这样的一方总兵大员,职衔上固然比知府要差一等,可真正掌握的权利却不比知府小。

南华府南北两个总兵都是可以与知府大人平起平坐的大人物。

也难怪韩利毫无顾忌,明明知道刘媛曾是李知府家小公子的未婚妻子,追求起来也毫不手软。

一些本来对刘媛极有好感的士子,在韩利的强硬作风下,也有不少打了退堂鼓的。

这小厮看到二小姐和一个陌生士子站一起,言笑亲切,装扮上又明显要相携出游的架势,一颗八卦之心就熊熊燃烧了起来。

他是受了韩利不少好处,断断续续的打赏,腰包里至少填进了百两雪花银子。

所以,看李乾的眼神就有些捉黠嘲讽的意味。

李乾早感应到了,似笑非笑的看了小厮一眼,也懒得理会,他一个修仙之人,怎么会在乎这些凡人脑子里的想法。

刘媛一听韩利来了,平常也不觉得什么,毕竟韩利相貌英俊,谈吐得体,对她温柔细致,相处起来就不难受。

今天却是有一点念头不是很舒畅的感觉,鬼使神差冒出一句:“怎么又来了?”

小厮在旁听得一呆。

以往韩家公子来的时候,二小姐可都是笑脸相迎,至少比对其他士子要热情一些。

八卦啊,他又多看了李乾一眼,心里琢磨着是不是将这细节和韩公子通报通报,又少不了十两银子赏钱。

“李道……李兄,”刘媛脸上浮现一丝歉意,对李乾道:“恐怕要见一见。”

“无妨。”李乾惜字如金的吐出两个字。

两人在小厮的带领下,到了一个偏厅之中,发现一个美妇正陪着韩利韩公子喝茶,听到声音,都望过来。

韩利本来转过来时面色还十分欣喜,一下看到刘媛身后的李乾,面色就微微抽动了一下,也是眨眼间的状况,迅速恢复如常。

美妇是刘恒的两小妾之一,果然也是认不得李乾了。

见李乾风度极好,热情的站起来招呼。

“这位兄台是?”韩利站起来看着李乾。

李乾对他倒也不陌生,这位韩公子在城门口耍了一班士子的手段还挺令人印象深刻,也是个笑面虎一样的角色,手段心机都有。

不过,在他眼里,终究是个蝼蚁一样的凡人。

连让他上上心的资格也没,也就没什么应酬的心思,淡淡道:“李乾。”

韩利面不改色笑了笑,拱手道:“在下韩利。”

“韩公子,今天你来所为何事?我和李兄还有事要办。”刘媛在旁插口道。

“刘姑娘,”韩利从怀里拿出一张金色的硬皮书柬,风度极好的递过来:“我三天前不是说过,天琴舫的墨清嫣小姐今天举办琴会,清嫣小姐也听说了刘姑娘琴技无双,所以托我送来一张请柬,希望刘姑娘拨冗光临。”

刘媛接过那张请柬,翻开看了看,喃喃道:“午时,那不是还有半个时辰就开始了。”

“墨清嫣。”旁边美妇一脸吃惊样子,她年纪其实比刘媛也大不了几岁,又是南华府风月场所出身,对这些名字最为耳熟:“琴女,那可是烟陇十八天女之一,红牌中的红牌,她要办堂会,京都的王孙公子都会闻讯赶来吧。”

像琴女墨清嫣这样的人物。

虽然说起来也是风月场所,青楼中人,可是到了一定境界后,身份就变得大不相同。

十八天舫是烟陇江上最著名的画舫青楼,一共十八艘巨型画舫,每一舫代表一项技艺,琴棋书画;诗词歌舞;;酒剑花弓,笙箫笛鼓。

它们从不做皮肉生意,培养的都是清倌人,说是说青楼,倒不如说是培养出各种才艺大家,无双女子的教坊。

南华十里烟陇之名,之所以这么兴盛,倒有十八天舫大半功劳。

刘媛因为大词人王云横的一首《虞美人。咏琴》名噪大江南北,但要真说到琴艺,恐怕还是没有几个人认为她能比得上琴女墨清嫣。

李乾看到刘媛难以抉择的样子,知道她顾忌自己,说道:“你要去便去吧,我一个人走走。”

他本来也想回去参修几样神通,没什么闲逛的兴趣。

“这不好,韩公子,请柬上也没说不能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