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车-第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一会工夫,就听到下头金玉珍的惊叫声:「拉我上去!快拉我上去!」
「小声些!我就拉妳上来…」
但是金玉珍惊恐的叫声,却一点也没有减小,反是更加急促惊慌。
原来老井被压在水缸下封闭了许久,井口忽然见光,井底下头浮出了一条条的蛇,沿着长满青苔的井壁,一路顺势向上爬行。由于井壁滑溜,不时有蛇从壁上滑下,落到了金玉珍的身上。任凭是多勇敢的女子,身上乍然落下这种全身湿滑溜溜的生物,能有几位不惊慌失色?面对这些突如其来的访客,金玉珍当然是被吓得惊叫连连。
金玉珍的惊声尖叫,很快让邻近的巡逻人员更加确定他们的位置:「那头!在那头!赶紧过去瞧瞧!」
张搴一点也没想到,一路平平安安的行动,到了接近收尾的时候,却出现了严重的危机,只想赶紧将金玉珍拉上来再说。他一手拉着金玉珍,一手掏出金玉珍方才交给他的手枪随时应变。
就在当下,第一声枪响已经划过了紫禁城宁静的夜空。
「你是什么人?不准动!双手举起来!」两名警卫,从四合院的一头钻了出来,对着张搴大叫。
「不…行!」张搴一时情急,脱口而出。
「什么怪腔怪调?叫你举起双手,就举起来。不然我就要开枪了…」
「真的…不行!下头有人…」
「我数到三,就开枪…一…二…」
张搴并没有因此停了下来,反而加速拉金玉珍上来的动作。
警卫毫不考虑便开了枪,所幸这一枪仅仅划过张搴的身旁,子弹撞击在一旁的水缸上,发出一闪的火花和一个嘹亮清脆的子弹撞击声响,就像是夜半钟声一般,在紫禁城内蓿刈飨臁
张搴及时地往下一滑,躲过了这枪,但是手中的绳子也顺势往下滑去。
张搴赶紧一把拉住绳子,但是下头的金玉珍再也受不了了,再度对着井口大叫:「拉我上去!拉我上去!」
张搴在上头也没闲着,既得紧紧地拉住绳子,又必需腾出一只手来开枪还击,这时的情境只能用七手八脚一阵慌乱来形容。
下头的金玉珍则被困在井中,一会上一会下、一会又左右的摇晃,像是马戏团的空中飞人一般。她没有时间懊悔,只能不断向上头断断续续的交火声中嘶叫求援。
虽然不常用枪,但是张搴的枪法,倒也不是全然那么没有准头。在一阵短暂交火之后,一名警卫中枪倒地。张搴虽然不清楚,自己如何在慌乱中击中那人?但好消息是,另一人居然丢下同伙,朝着后头逃跑了。
张搴赶紧将枪放入口袋,奋力使劲拉金玉珍上来。但是,他的好运并没有持续太久,一阵连发的机关枪声响起,在张搴周围激起连串的火花。一排排的子弹击中了水缸,一时间火花四溅,子弹撞击金玉珍属的声音,像是过年的鞭炮一样,响遍整个紫禁城。
张搴急忙仆倒在水缸的后头,避开了子弹,然而手中的绳索又向下滑了好几米。
「张搴!张搴……」
一时金玉珍的呼救声消失在井底,张搴马上起身朝着缸内探头,以为金玉珍落水遭到不测。当张搴往缸内探看时,里头除了漂在水中一脸惊恐愤怒的金玉珍和一轮沈在井底反射的明月之外,在井的边缘似乎隐约透出另一丝的光线。
张搴原以为是自己眼花,或是月色反光,但脑海里蓦然闪过一股奇怪的念头。
「张搴!发啥愣,快拉我上去。」金玉珍浮出水面在下头又惊又恐地大叫。
「你让开些。」
「什么?」
张搴再次确认了井底边缘的光线不是个错觉。马上对着井中大叫:「妳让开些,我要跳下去。」
「不,你疯了。不要下来,下面有蛇,快拉我上去!拉我上去!」
「相信我,我要下来了。」
「不!别下来………张搴……你疯了!」
金玉珍还来不及反应,张搴一个筋斗纵身向下,直接投入井中,溅起了一阵巨大的水花。
张搴就像是一枚水雷般投入井里,直达井的底层。所幸,今夜几近月圆,尽管是在水底深处,依然可以清楚看见,距离水面下约五、六米的井壁处,有着一个不大不小刚可过人的洞穴,里头还不时地闪出丝丝的光芒。想必先前在缸上头看见的光线,便是来自这里头。
张搴大喜,立刻浮出水面,只见金玉珍漂在水中,载浮载沈,还不断地挥打着水面,试图驱开那些恶心的蛇群。
金玉珍瞧见张搴浮了上来,劈头便骂:「你这个疯子!疯子!」
「我发现通路,就在井底下头。」
「我不要!我不要再下去。」
「玉珍!相信我一次。我认为,我们已经找到了『龙脉』。」
金玉珍虽然极力抗拒,却敌不过 “龙脉”的吸引:「真的?」
「真的!我们现在离最后的目标,仅是咫尺之遥。相信我…」
「好吧!我再相信你一次。」
「妳会潜水?」
「我会游水。」
「可以,就先憋一口气,一大口气。我拉着你。」
他俩各自吸了一大口气后,张搴就拉着金玉珍直往下头潜去,钻进井底暗藏的洞口。
第50章 龙脉
明陵 1942年十月
水缸下的古井底,是一条长约十米的地下水道,在通道的另一头,隐约透亮着光影。
张、金玉珍二人迅速游过这条通道,但却随即被卷入了一股暗流之中。原来通道的另一头是一条地下河道,水势又快又急,张搴奋力紧抓着金玉珍,挣扎着浮出水面换气。经过了一段急流后,水势才渐渐地和缓下来。金玉珍早已经昏了过去,张搴紧抱着怀中的金玉珍,顺势又漂流了好一阵子。
长久以来张搴一直是个游泳好手,水性极佳。更值得庆幸的是,这条地下河的水温还不太冷。若是再过几个月,张搴和金玉珍就算不被淹死,也很可能会失温而死。
这地底河流虽然很长,但是每隔一段距离,不知道是人工亦或是天然形成,河底便会透出淡淡的微光,微弱地照亮着整条地下河流。整条河道曲折,宛如一条弯沿的巨龙,静悄悄地流过紫禁城的下头。想必这就是传说中的龙脉了,只是这龙脉深藏于地底之下,千百年来一直没被人发现。
相传北平(北京)城地处龙脉的中心,因而取代了长安(西安)、洛阳和金陵(南京),成为元明清以后,近千年来中国的国都。如今看来,传言果然不假。张搴心想自己是何其幸运,竟在有意无意间,发现了这北平城千百年来最大的秘密,又再度顺利解开了一道谜语。
不知道漂流了多久,张搴见到水流旁有一处淤积的水溏,赶紧向水溏游去,借机爬上了岸,并把金玉珍也拉上岸来。
在漂流中,张搴几回确认金玉珍的呼吸及脉搏正常,只是喝了不少水,晕了过去。他立即将双手放在金玉珍的胸口,反复施压,并以嘴传送新鲜空气给她。张搴不断地施行人工呼吸,好让金玉珍尽快苏醒过来。没多久,金玉珍从口中吐出了一大口水,接着醒了过来。
「金!妳还好吧?」
金玉珍没有答话,只是顺手就给了张搴一个耳光。虽然金玉珍才刚刚从昏迷中苏醒,耳光的力道不大,但是在这寂静无声的水池边,却显得是隔外地响亮。
「玉珍!妳还好吧?」张搴呆愣了一秒,又关心问道。
「你这个疯子!」
金玉珍作势要挥第二巴掌,只是这个耳光并没有真的落在张搴的脸上,她顺势挽住了张搴的颈子,将他拉向自己,给了他一个深深的吻。
张搴先是有些意外,随即便沈醉在金玉珍温柔的双唇间。过了好一段时间,两人才依依不舍地分开来。
「看来,果真又被你料中了……张搴!你真个天才,这秘密…就在一夕间被你破解。」
不知是先前的一吻,还是金玉珍的这番恭维。总之张搴的脸是一片通红,幸亏洞内昏暗,才没让金玉珍发现张搴这尴尬的一幕。
「我们已经解开了三道谜语,看来这第四个谜底应该就在眼前。我已经等不及了,想看看最后的结果。」方才苏醒的金玉珍,马上就展现出她惊人的意志力及体力,马上起身拉着张搴,准备开始另一段的探险。
「妳没问题吧?」
「我好的很,还等什么?出发吧!」
在金玉珍的频频催促下,张搴从口袋里拿出了打火机,点燃了一抹小小的火焰,两人便向前方挺进。
这个小小的水塘,显然并非天然形成,在水塘的后方还有着一条人工修筑的通道。通道口有着几盏油灯,看来已有好一段时间没人使用,但是当张搴将打火机靠近时,油灯还是在瞬间被点燃,发出了光芒。
这条人工修筑的坑道又寛又长,约有一米半寛,二米高,坑道内每一、两百米,便有一道门。门上上、下皆有射孔,方便对于入侵者攻击;门后有一间凹室,里头存放着一些刀、剑、盾牌之类的武器。整个设计就像是一层层的瓮城,作为坑道内防御杀敌之用。
两人在通道中行走了约数十分钟,最后来到了一间秘室,张搴立即点燃了里头的每一盏油灯。
这是一个八角形的秘室,底部面积至少有五、六百平方米,完全是由一片片的白色大理石板堆砌而成,整个内部光滑而平整,几乎见不到任何的接缝,一看便知是一番大手笔的工程。
秘室内设置了十三尊巨大的石头神像,每一尊神像都高过一丈,雄壮而威严。秘室的中央,则是一只青铜铸造的「赑屃」,宽约二米,长有四米。赑的背上顶着一片巨大的碑石,应该有一丈高。
张搴心想,要把这些个大家伙弄到这里,非得费一番大工程不可,除了帝王家,又有谁能有这么大的能耐?心中已经大概有了答案。
「我想…我们大概已经进到了『明陵』。」
「明陵?不可能吧!北平到明陵可有一段距离,一段不短的距离。」
「我知道,我认为那条龙脉连接着北平和明陵。」
金玉珍听到张搴的解释,虽然不再怀疑他的判断,但脸上还是写着疑问。
张搴看着周围十三尊巨大的神像,接着开口:「我想这里应该就是明十三陵。虽然我一时还不太肯定是不是他所建,但是我想除了他之外,明朝应该没有其它的帝王,能有这么大的魄力。」
金玉珍听到了张搴的自言自语,纳闷道:「你说的『他』是谁?」
「当然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航海家-三保太监郑和的主子,大明朝的永乐皇帝…朱棣。除了他之外,大明朝没人有这么大的魄力。只是…」
「只是什么?」
「为什么这里会有十三尊神像?怎么会是十三…这个数字?」
「怎么?十三这个数字不好吗?是不是犯了你们西方人的忌讳?」
张搴笑了出来。
「张搴!你笑什么?这有什么好笑的?我听说在西方,十三这个数字不太吉利。」
「玉珍,可现在我们是在中国……妳忘了我们现在在哪了吗?」
「明陵!」
「那明陵一共有多少座帝王陵寝?」
「十…三个?」金玉珍这才了解张搴意有所指。
「如果,这里真是永乐皇帝修筑的,那他当年又怎么会知道该有十三尊神像呢?为什么不是六、八或是十呢?而恰恰是十三这个数字?莫非朱棣也能未卜先知?」
想张搴这么一说,金玉珍立马就给张搴上了一课:「这也没什么好奇怪的。大明朝也有个能未卜先知媲美诸葛孔的大军师…刘伯温,和封神榜上传说中的…姜子牙一样有呼风唤雨的神力。你这位中国通难道…不知道吗?」
张搴听了金玉珍的这番直接又用力的教授,也只得乖乖地点头:「受教!受教!」
事实上,大概也只有这秘室及这地陵的主人,才能解释这里头的一切吧!
「好吧!让我们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