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长生传 >

第51章

长生传-第51章

小说: 长生传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风老虎不由歇斯底里的叫起来,“不要啊啊啊啊啊啊!!”
  “由不得你!你想现在就死???”
  “555,我做。我做。我做还不可以吗?”
  反身把夏侯日月压在身下,风老虎开工干活了。
  现在,风老虎唯一的希望就是:小顾啊,你的独占欲千万不能太强,俺知道你爱清明,你继续爱他好了,千万千万不要太在意夏侯日月啊,5555555……
  终于,风老虎肖想了很久很久的画面出现了:
  “嘿嘿嘿,你叫吧。你叫破了喉咙了也没有理你。嘿嘿嘿~”(不知道为什么,这声音似乎在颤抖)
  “放开我!”(气势有力,不愧为三贞九烈之楷模~)
  “你乖乖听话!一会儿GG会让你欲仙欲死的!”(这会儿好象还带了点哭音,尤其是在说到那个“死”字时)
  “开个价,你怎么才能放开我?”(很无力很冷静的声音)
  “嘿嘿嘿~~” (淫笑加吸口水声)
  “你到底想怎样?”(声音已经带着强忍的怒气,却又似有些无能为力)
  “把你先奸后奸再奸再再奸!!!”
  ……
  终于,风老虎欣喜的发现:可怜的木门被淫一脚踹开了。
  一秒钟后,风老虎已经被人拎起,从床上转移到墙上。
  有人把夏侯日月抱牢,急急问道,“你没事吧?”
  夏侯日月扑入了那人怀中,泪流满面,“如果不是我聪明,一直诱导他说话,那后果……555555”
  “没事了。没事了。”那个人温柔的抚慰着他。
  “长生,”夏侯日月看着那人,似有些无法启口,“……他……他……他对我……下了药……”
  那人紧张的问,“什么药?”毒药还是啥?
  “……春药……我……”
  下一刻,某物体以流星般的速度破墙而出。天边,多了一颗亮闪闪的星星~~~~
  墙壁上,多了一个人形窟窿……
  而屋内,开始弥漫着无边春意……
  (空中,有人愤慨的嚷,“你说过至少要给我留半条命的啊啊啊啊!夏侯日月,你不守信用!”)
  (屋内,夏侯日月轻轻笑,“嘿嘿,现在可不是我作主~~放心,逢年过节我会给你烧香滴~~”)
  (电脑前的某淫在快乐的笑,俺是主流剧的拥护者,不该发生滴,是一定不会发生滴~)
  (哦呵呵,强X者必杀~~~)
  以此文祝风离亲爱的XX岁生日快乐:)
  风离亲爱的,俺最近忙,今天终于把它赶出来了。虽然已经过了你生日一个月,但还是请笑纳吧:)
  PS
  表砍俺啊~

  第六章

  
  由于大气候的影响,某欢不敢写战倭平北海了。前面一章才写出下章开始要战倭,马上就有原创网那边的管理员出来告诉俺,“作者发文时请注意言辞,不要过度。”
  = =
  俺自家事自家知,俺不折不扣是个FQ,一写这几章难免会就势展开……
  所以,为了不给JJ也不给自己惹麻烦,平倭这几章就直接以史书形式略过。若有会涉及到后文的地方,俺会把它们统统补充出来。反正,以保持全文的连贯性为宗旨= =
  所以所以,大家先凑合关看这章古文为主的东东吧= =
  热情被打击后郁闷到吐血的某欢顿首上
  荣华三十一年,七月,倭军十五万渡双马河,占斧头山,随即破水江,长驱西行。一路焚烧官寺,缚戳吏民。
  华城陷,北海王燕海英仓惶西逃义州,遣使求援于天朝。
  世宗深知:“秀吉之图北海,意实在神洲也。”遂令高宗、亮王东进,军北海,以讨倭人。
  高宗、亮王一路东进,于肃州会北海显侯燕兰舟。
  ——《天朝史·亮王本纪》
  初,倭人西进,北海众溃,诸王非死即逃。独显侯燕兰舟、安侯燕秋水与倭人战。
  倭人据华城,得开城,占丰壤。兰舟见势不可为,故退守肃州,阻倭人于丰壤。
  彼时人见倭人强悍,故纷言应加强肃州城墙以利防守。兰舟答,“肃州城长四十余里。敌已迫至眉睫,此时修城,徒劳无益。唯今之计,只造斩敌之利器耳!”故赶制投石车数百以应战。
  倭将小东幸之助领兵攻肃州,兰舟以投石车击之,倭人纷倒于飞石下。小东幸之助改令部伍驻于肃州城外,筑土山、飞楼,以箭瞰射城内。兰舟针锋相对,即令兵卒掘道于地,进于城外土山、飞楼之下,以木桩支撑,挖空其下,再牵绳除柱,使其全陷。令其中倭人全丧。
  小东幸之助大怒,恃其兵多势重,围城而布,欲困死肃州。兰舟多使巧计,以地道为据,斩倭人无数。
  至此,小东幸之助知不可强为,遂退转丰壤,仍与兰舟相恃。
  ——《天朝史·北海实录》
  高宗与显侯会,显侯言,“联军作战,贵在将令必行,部伍如指臂使。”故托兵权于高宗,甘受上国指挥。
  时小东幸之助有良马三千,定时至丰壤城外宁溪放牧。高宗遂集肃州城中所有母马,待倭人放牧之际,留马驹于城,驱母马于外鸣叫,以诱倭人之马。如此,获良马三千。
  小东幸之助暴怒,挥军猛攻肃州。高宗亲至城楼督战,兰舟、秋水、长生皆至阵前杀敌。并力乘之,倭人大溃,退走开城。
  ——《天朝史·高宗本纪》
  丰壤平,高宗审时度计,拟订分兵而行,水陆俱进。
  高宗自领显侯卒兵由陆行,王与安侯携石灰、石漆、大豆、河沙等物领军至北海,截断海运,断倭补给。
  十一月。两军接舷。联军军卒皆撒河沙于己船,撒豆于敌船,并撒石灰以迷敌眼。争战中,石灰迷眼,倭人虽有目而难张;豆粒铺船,倭人虽有足而难立。倭将加藤正则见势不利,急令退军。然王令火箭追击之。俄而倭船烈火四起,倭人无处藏身,皆逃蹿水中。
  是役,斩倭人三万,收其军实器械无数。
  中途岛,乃倭人海上总据点。
  王收倭船伪饰之,驶入中途岛。倭人不备,为王所趁,尽歼灭之。
  王遂领大军乘跨沧波,逆海而上,沿途斩倭无数。
  越明年,四月,王与高宗会于华城。
  方是时,倭人退罗城,与联军隔江而对。王分兵卒为数部,昼令一部挑战,入夜则令一部沿江擂鼓,一部驶快舟掷火弹于敌。又出兵攻其步卒。如此,倭人昼夜不得安,疲惫不堪。
  因补养被断,倭军西征之帅小早川庆景遂孤注一掷,与联军战于马腾水。
  两军相会。安侯佯败而走,守军亦纷离。倭将黑田正成立领轻舟疾追迫。待其无功而返之时,王已领艨艟楼舰横锁马腾水,令黑田无从归巢。
  如此,倭人之轻舟重舰分隔两处,无从取长补短,配合作战。
  王以楼舰乘风破浪猛攻倭之轻舟。倭舟无从招架,皆被击沉之。
  次日,西风起。王借吉风以快舟中流而进,发火箭石漆猛攻倭之重舰。
  是役,斩倭人七万,擒倭西征帅小早川庆景。
  其后,联军一路直下,势同破竹。
  七月,倭之太政大臣源秀吉自倭土遣使送降书至华城。
  如此,北海平。
  及至还朝,世宗喜王之勇武多谋,特以王之表字为号,以功加侍剑将军,官拜从二品,开府仪同三司,赐邑五千户,给鼓吹一部。并赐铁、炭,使修器甲。
  ——《天朝史·亮王本纪》
  显侯遂迎北海王燕海英归华城。然船沉马腾水,北海王殇。
  时王子尚幼,显侯于北海境内功勋无双,故北海实权尽归显侯也。
  显侯感于天朝之义助,更怜民不聊生,遂愿与天朝通商,签《通商章程》如下:
  一、嗣后天朝大皇帝与北海君主,永存平和,所属百姓,彼此友睦,各住他国者,必受该国保佑,身家全安。
  二、自今以后,天朝百姓及其家眷,皆可寄居丰壤、华城、义州、肃州,贸易通商无碍。天朝大皇帝派设管事官,住该四处城邑,专理商贾事宜。
  三、天朝船舶,远路涉洋,有损坏须修补者,自应给予沿海一处,以便修船及存守所用物料。
  四、天朝商民之贸易向例,全归额设商行亦称公行者承办。其货物自在某港按例纳税后,即准由北海商人,遍运天下,而路所经过,税关不得加重税例,只可照估价则例若干,每两加税不过某分。
  五、凡系天朝人,今在北海管辖各地方被禁者,北海王准即释放。
  六、凡系天朝人在北海犯法,其适用律法以天朝律法为准。亦可押运回国,于天朝内审讯裁判。
  以上章程,两国分执一册,以昭信守。俾即日按照和约开载之条,施行妥办。
  ——《天朝史·北海实录》
  补充:
  1,发动这场战争的,是倭国太政大臣源秀吉。
  2,早在会师之前,小顾和十三就已经断定此仗并不难打。倭人由海上来,只要断了其海上补给线,就完全可以包倭人的饺子~
  一断了海上补给线,倭人势必只能就地补给。而他们一抢掠,只会令北海民众的反抗更为激烈。此时天朝军、北海军、再配上北海义军,陆地上的倭人只有战败。
  当他们俩把策略定下来后,小顾和十三想到的,就只是如何才能从北海为天朝捞取最大利益。
  3,小顾和十三对倭人的仇恨、北海的愤慨已久。
  早在天朝的前朝时代,倭主南条氏两次发布异国征伐令,企图入侵北海。这个征伐令后来虽未执行,但被动员的武士中的一部分开始经常骚扰北海及神洲沿海。
  倭寇一次出动可纠集上百艘战船,分几路入侵,攻城掠寨,杀人放火,奸淫掳掠。其连年大举入侵,使北海及神洲东南沿海(尤其是北海)一带的百姓的生命财产遭受到难以估计的损失。
  而在九十年前,天朝朱泉帝暴毙,诸王割据争权,史称“五王之乱”。倭人趁五王之乱时,与北海结盟同入神洲,一路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史称“二胡乱华”。倭人更血洗石头城一月,屠杀军民一百五十万,史称“血色大屠杀”。
  若非后来争权的诸王幡然醒悟共抗外敌,只怕天朝早已易主,百姓只能在异族铁蹄下苟延残喘。
  所以,这就决定了小顾和十三对倭人及北海的态度:
  十三语,“北海虽长年对我朝称臣,但除了每年交纳那么点岁币和贡物外,它还给我们带来过什么?神洲有难时,它会来图一杯羹。而神洲一统时,它就忙不迭的来称臣作小。当它自己有难时,它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让集权的神洲来帮忙:镇压起义军、抗击倭寇,哪一样离得了我们?哼,这种墙头草,真该灭了它!——依我的原意,该等它大半个国家都已经被倭寇所占,而国君已被俘时,我天朝才出兵,打着为它收复国土的旗号占了它全境。”
  小顾语,“你该知道若没了北海,倭寇就会以此为据点北下中原吧?”
  十三答,“正因为知道所以才更希望出现北海郡。倭人侵犯我神洲,只有沿海及北海两途可走。当我沿海守备森严时,他们只有从北海入侵。若把北海作为我天朝的牢固后方,我们迟早可以打到倭国本土,灭了这帮杂碎!”
  仍是十三语,“若我大权在握,身无掣肘,给我二十万精兵,我必让它成为北海郡,然后以此郡为据点,出兵倭国,让那一直觊觎我神洲的倭国成为我神洲一郡。只可惜……”
  考虑到十三目前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