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明末风暴 >

第506章

明末风暴-第506章

小说: 明末风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唔……似乎在指指点点,莫非还想于此强……”

话正说到这,突然间,阿济格听到远处隐约有隆隆的声音响起,阿济格顿时一惊:“是蒸汽船……看来对面的顾家明还不死心,调来了兵船”

华夏军在水面上的优势,几乎是无解的,建虏在陆上虽然屡败,却还有与华夏军交战的勇气,但在水面之上,建虏便是与华夏军对面的勇气都没有

“孔有德,孔有德”阿济格大叫起来

不一会儿,孔有德抹着汗水,出现在他的面前:“王爷,微臣在此,不知王爷有何吩咐?”

阿济格听得那隆隆声越来越大,他用望远镜向声音传来处望去,已经可以看到蒸汽船高耸的烟囱还有阳光下刺眼的金属光泽——这是华夏海军的铁甲舰,虽然只是水线之上包了一层薄薄的铁甲,可是对于建虏来说,已经具有极大的威慑性:钢铁竟然能浮在水中

“华夏军的蒸汽舰来了,你那边,准备好了么?”

“王爷放心,我那边正在加紧进行,无论如何,也不会让敌舰进入河道”

天津卫成了决战地点,阿济格在知晓此事之后,第一个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削减华夏军在水面上的优势华夏军蒸汽军舰上的火炮,比起陆军所使用的移动火炮射程、威力都要大,而且它在水中往来自如,建虏却无法冲到水中去因此,阿济格估计,华夏军可能会将船再调到天津卫来,因此,他第一时间安排孔有德前去布置

“再给我快点,不要顾惜人命,如果不舍得你的部下,就驱使周围百姓,反正汉人象蚂蚁,怎么也杀不绝”

森冷残暴的话语从阿济格的嘴中吐出来时是那么自然,仿佛他口中的汉人真和蚂蚁一般孔有德自己也是汉人,但是却没有丝毫芥怀,他早就知道,自己的命运早就脱离了汉人,汉人的荣辱,再也与他无关,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说,汉人越为卑贱,他的地位越为稳固

华夏族裔当中,仁人志士层出不穷,但象孔有德这般甘心为异族之奴者也同样层出不穷,即使华夏国势蒸蒸日上,也总有些自以为自己能力足以为一省总督甚至一国执政者,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不惜出卖华夏族裔之利益,甘心为异族驱使,哪怕明知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明知道对方满口的荣华富贵都是画个大饼充饥却一个个乐此不疲,非得将华夏整个儿卖给对方才甘心

“臣明白,臣这就去”孔有德打了个千,行起满礼来,他现在倒是如行云流水一般,还没忘记学着那些满人“喳”一声然后,他便转身上马飞奔而去

蒸汽船大约又用了十余分钟,终于驶至海河河口阿济格此时稍稍后退,远远眺望着这支舰队这是由一艘蒸汽船和三艘帆船组成的舰队最小的那艘也比阿济格此前见过最大的船还要大船侧舷上密集的炮窗,让人不寒而栗,阿济格可以想象得到当这移动的武库火力全开时相当于一个什么情形

“终有一日,我们大清也要有这般的战船,若无战船,海上无法与俞国振交锋,便只能处处被动挨打”

阿济格心中如此想,然后便看到那四艘船开始侧转身躯,减缓缓向河口驶来在入河口之前,它们抛锚停下,放下了一艘舢板,与南面的华夏军陆军会合于一处

阿济格心中有些惋惜要是华夏军的这四艘船大模大样一头撞进海河中就好

然后,他就听到轰的一声巨响,一艘船上发了一炮,炮弹落在与阿济格等人相距不过五十余丈处,阿济格胯下的战马是受过训练的可听到这声音,还是忍不住打了个响鼻,不安地躁动起来

阿济格脸色有些变了:“退,再退出半里”

为了防止俞国振派海军在此登陆,沿着海河口,阿济格布下了一道防线但现在他发觉,自己还是低估了船上重炮的射程,他的防线,竟然在对方的射程之内

果然,对方试射一炮之后,发觉距离差不多,顿时一座座炮门尽数打开,然后开始狂轰滥炸,仿佛炮弹都不花钱一般

阿济格的命令下得及时,这一轮炮只是让他伤亡了数十人,他将防线后撤半里,算是离开了危险之地,可是他的心情,却越发沉重

有这支舰队在,虽然南军难以渡河,但也意味着他无法从此处过河绕道南军侧后了,而且,为了防备南军在炮舰的掩护下强渡,他手中的兵力,还必须留下一半在此处

“将此地军情回报给睿王,催促睿王度进军……”

“王爷,我们就呆在这里?”鳌拜是他的副将,对于他的这个决定颇有些不以为然:“隔着河和南贼对骂?口水可淹不死南贼”

“你的意思?”

“我观对面南贼兵力并不多,而且他们似乎不愿意付出惨重伤亡,因此料想他不会在此地渡河,不如我带一支人马,绕去天津卫,在那边看看是否有机会?”

鳌拜的意见并不出阿济格意外,鳌拜一直忠于黄台吉一系,在多尔衮摄政之后,几乎得不到什么机会,最多的就是被派为使者,干些往来奔波的勾当不能领兵出战,也就意味着无法立功,扩弃不了自己的实力

而现在,他跟随阿济格出来,是难得的机会,若是能独当一面,立下真正战功,那么多尔衮还能有什么理由压制他?

另外,鳌拜也希望自己能狠狠给予俞国振打击,为他的兄长复仇在建虏有巴图鲁称呼的勇将中,鳌拜是少数未曾直接被华夏军击败过的之一,他心中还有些骄意,总觉得此前华夏军能胜,都是施了诡计的结果,若是真正交手,他一定能抓到机会,给华夏军重挫

阿济格沉吟了一下,确实,若就在这里僵持下去,他们不可能有击破俞国振的机会他与多尔衮的看法相同,就是此事满清宜决而不宜久拖,若拖到明年开春,仅数千里的军粮转运,便足以拖垮满清

俞国振可以凭借海运大规模运送粮食,他的富庶也不怕运输途中的损耗,满清却是损耗不起

“好,鳌拜,我给你两万人,不过,你不要去天津卫,绕开天津卫,自保定南下,看看能否攻青县或者沧州,若有机会,甚至可以趋德州,据闻俞国振本人便在于此”阿济格说道

鳌拜大喜,正待离去,阿济格却又一把拉住了他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

六一九、杀气一时作阵云(三)

更新时间:20132611:03:19本章字数:4608

广阔的华北平原,这个夏天的闷热躁风,让人浑身上下不舒服。

鳌拜解开甲,露出毛绒绒的胸膛,将一瓶酸甜的果汁倾入口中,任汁水顺着他的虬髯淌下,他抹了抹下巴,喃喃说了声“痛快”。

其实他心里一点都不痛快。

阿济格放他南下,但还是有所约束,让他难以放开手脚。

“俞国振便在德州,我直接去攻德州就是,他身边兵力不足,只要擒住他,天下大势就定下,为何还是让我第一优先攻青县或沧州?”

想到这,他心中就极度不满,但这不意味着他会违背阿济格的命令。

虽然他认为自己不会输给俞国振,可是俞国振可怕的战绩,还是让他不得不慎重。

至少,俞国振镇守的城,他是不会去的。

远远眺望了一眼天津卫,鳌拜突然眼眉一动:“那是什么?”

他们绕道离开,并未进入天津卫,但途经吴三桂的治下,自然少不得寻吴三桂任命的官员征粮催赏,所以看到眼前奔来的人,鳌拜既意外,又不意外。

意外的是,吴三桂竟然亲自来见他。

“此时南贼不正准备攻城,你不在天津卫中应付,怎么有时间来寻我?”鳌拜有些不解地向吴三桂问道。

“鳌拜巴图鲁,你带领这么多人马,是去做什么的?”吴三桂笑着问道。

“此乃军机。不可擅传!”

“那就让我来猜猜……是去取沧州还是青县?”

吴三桂的话语让鳌拜眉头紧紧皱起,他没有想到,自己的目的,竟然这么容易就被人看破。

吴三桂在崇祯的最后几年一直镇守辽东,虽然他地位的稳固靠的是高起潜的支持,但是在辽东他也确实做得不差,他个人的能力,在崇祯朝的诸武将中。可以说是拔尖的。他笑眯眯地看着鳌拜,让鳌拜心中极是不快,粗声粗气地道:“你说错了,我是去攻德州的!”

“绝无可能,巴图鲁这可是在欺我。”吴三桂道。

“何出此言?”

“虽然这几年巴图鲁并未如何出战,但我知道,你可不是莽夫。此次与俞国振决战,巴图鲁事先没少琢磨俞国振的用兵计策吧。俞国振最喜欢用的战术之一。便是以自身为饵。诱使敌人去攻他,然后于半途截击。”

鳌拜不由自主地微微点了一下头,吴三桂说的不错,俞国振当初击败多尔衮,用的便是这种狡计,以自己为饵。

“此战俞国振坐镇德州,与天津卫相距不过两百里。想来虽不是有意诱我们去攻他,可若我军真去袭德州。他也不介意顺势而围。记得当初李自成攻聊城、高杰攻兖州么?俞国振部火器优势明显,他如今已经彻底淘汰单纯的步卒。而且又有铁丝网、壕沟构成防御工事,哪怕是一座小城,他也能将之打造成不可攻破的堡垒——巴图鲁,你有多少兵力去填德州?”

鳌拜不傻,自然知道,吴三桂所言是真。他之所以不违背阿济格的意思,去青县或沧州相机行事,而不是直攻德州,便是因为如此。

“更何况,鳌拜巴图鲁,你带的应该都是骑兵,骑兵攻城,必难成事,骑兵最大的优势,乃是机动,是从敌人意想不到的方位、意想不到的时间,突然出现在敌人侧后。攻城那是步卒的事情,以巴图鲁知兵善战,当然不会去做这种以己之短攻敌之长的事情。”

“你说这么多,究竟有什么打算,直接跟我说就是。”

“以我之意,巴图鲁也不要去攻沧州与青县。”吴三桂眼中闪过一丝精芒,这就是他等待的时机。他手中兵力虽多,但他心中也明白,其中大半都是滥竽充数之辈,缺乏一支精锐。关宁铁骑在经过这么多年的大战,消耗得已经差不多了,剩余的一部分,都是他的心肝宝贝,不到万不得已时,他根本不会投入进去。

所以,为了此战胜利,他自然就将主意打到了建虏的八旗骑兵身上。

若是阿济格在,他也没有胆量来打这个主意,可是来的是鳌拜,吴三桂没少与之打交道,知道此人在建虏中最为悍勇,对俞国振也最为不服气。

况且他沉寂了数年,也确实需要一个大功劳。

“不攻沧州与青县,那做什么,难道去攻济南府?”鳌拜顿时警惕起来,如果吴三桂真的出这样的主意,他会毫不犹豫吐其一头口水。

“我派人去攻沧州。”吴三桂接下来的话,却让鳌拜大吃一惊:“同时,我在天津卫附近佯作渡河,准备反攻,如此情形下,田伯光部必不敢回军救援,唯一能援助沧州的,就只有自德州出来的俞国振。他不想坐视田伯光、顾家明后路被截,便只有出城来救。”

“然后我去半途袭击俞国振?”鳌拜听得这里,精神不由一振,这倒是一个好计,攻打德州城,他一点把握都没有,但是野外凭借骑兵的机动性与俞国振野战,他觉得,自己还有几分胜算。就算不能成功,重挫俞国振士气之后远飙离开,总是能做到的。

“非也,非也,俞国振此人虽然会在战场之上将自己放置于险境,但并不是说他粗心大意。恰恰相反,他若是出兵救援,必定会考虑到自己的安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