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绝妙口才 >

第3章

绝妙口才-第3章

小说: 绝妙口才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现代社会里,不论男女老少,当众讲话都是必不可少的。我们不可能给出具体的数据来说明这种训练在工商业中究竟会给你带来多少利益,可是这种训练的好处很多。我们可以很负责任地说,这对健康是大有好处的。因此只要有机会,你就应该恰如其分地对几个人或许多人说说话。这样你就会越说越好,你就会感到神清气爽,感到自己充实而圆浑,这可能是你从前感受不到的。这是一种畅快、美妙的感觉,没有任何药物能够给予你这般美妙的感受。
    因此,你应该把眼光盯在增加信心上,这样,你进行有效交谈的时候就会有很明确的目标。从现在起,你就积极思维,不要消极思考。这样,你的努力就不会白费,你就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只要自己愿意,没有什么学不会,没有什么干不成。
    这是卡耐基讲的一个故事:
    有这样一个人,他读大学时,最初起立讲话因言辞贫乏而失败。可是最后却高高地登上经营的阶梯,成为商界里的传奇人物,
    事情是这样的:按照老师的安排,每个学生都要做一个五分钟演讲,可是此人讲不到一分钟,大脑就一片空白,无论如何也找不到恰当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意思,于是脸色发青,只好含着眼泪匆匆下台。
    这个青年学生虽然演讲失败了,可是他并没有因此而自卑,他下决心要做一个优秀的演讲家。经过自己的刻苦训练,最终成为政府的经济顾问,举世钦重,这个人就是蓝道尔。
    他写下了一本发人深思书,这本书就是《自由的信念》。在这本书中,他提到当众说话,并且说:

    我的演讲总是排得满满的,地点有厂商协会的午、晚餐会,有商务部、扶轮社、基金筹募会、校友会等。我曾经在密执安州的艾斯肯那巴发表爱国演讲,于慷慨激昂中投身一次世界大战;我曾经与米基·龙尼下乡去做慈善演讲,与哈佛大学校长柯南、芝加哥大学校长胡钦斯下乡去宣传教育;我甚至曾用极其蹩脚的法语做过一场餐后演讲。
    我最希望了解的就是听众需要听什么,以及他们希望自己的需要怎样表述出来。我们发现,但凡能够成就大事的人,其最大的窍门就是:只要自己愿意学,没有什么学不会;只要自己愿意干,没有什么干不成。

    卡耐基认为,自己与蓝道尔有完全相同的看法。一个人如果决心成为善于说话的人,那么他的意志就是成败的关键。他是这样说的:

    我如果能看透你的心思,就能够确知你的意志强度,你的思想情况:明朗或灰暗,那么,我就能近乎明确地预测你在改进沟通技巧上的进步会有多快。

提高热情,征服困难的毅力

    在卡耐基的口才训练班里有一个经久不变的规定,这就是每个学生至少在同学面前演讲一次到二次。为什么这样规定呢?因为一个人如果不敢当众说话,就不可能在大庭广众发表演讲,正如一个人不下水就不可能学会游泳一样。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即使把讲稿背得滚瓜烂熟,也不可能取得很好的效果。书本上的东西只是能对一个人起到一种引导的作用,而人们所希望收获的是把书本的东西付诸实践。只有这样,一个人才能获得真本领。
    在卡耐基训练班里,有一个野心很大的人,这个人就是哈佛斯蒂。
    开始的时候,他是一名房屋建造商。可是他对此很不满足,决心做“全美房屋建造协会”的发言人,因为这个位置能够在全美国上下奔走,帮助人们在房屋建造业中解决所遭遇的问题。
    对自己确定的目标,哈佛斯蒂很执着,甚至可以说是狂热。他要向他的听众诉说的不仅仅是地方性的问题,而且是全国性的问题。因此,他参加卡耐基课程学习。
    在培训班里,他毫不含糊地按照学生的要求去进行充分的准备,他认真练习,刻苦钻研,从来不会错过一次上课的机会,哪怕是一年之中最忙碌的时节。结果,他的进步快极了,连他自己也感到吃惊。只经过两个月的时间,他就成了班上的佼佼者,还被选为该班班长。
    一年多以后的某一天,主持这个班的教师说:“我已经完全忘了俄亥俄州的哈佛斯蒂了。一天早晨,在吃早餐的当儿,我打开《维吉尼向导》,其中赫然有幅他的照片与一篇称誉他的报导。前一天晚上,他在地区建造商的盛大聚会中发表演讲,他不只是全国房屋建造协会的发言人,而且是全国房屋建造协会的会长了。”
    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如果希望成功,就必须“用欲望来提高自己的热情,用毅力来征服阻碍自己前进的高山”,并且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成功。
    要做到这一切,就必须进入战斗的角色。
    不怕出丑,告别胆怯,寻找说话机会。
    英国的萧伯纳是一个很著名的演讲家,很多人都希望在他那里获得一点秘诀,于是有人问萧伯纳:“怎样才能先声夺人?”
    他是这样回答的:“我没有什么秘诀!我是以自己学溜冰的方法指导我说话的。这就是:我固执地,一个劲地让自己出丑,直到我习以为常才罢休。”
    资料记载,当年的萧伯纳是伦敦最胆怯的人之一。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次,萧伯纳去拜访一个客人,由于害怕,他在河堤上来来回回地走了20多分钟,最后才壮起胆子去敲客人的门。而这种事情,在萧伯纳的身上绝对不止发生过一次。
    萧伯纳对这一点供认不讳,他说:“很少有人像我这样因为单纯的胆小而痛苦,也很少有人这样极度地因为胆怯而羞愧。”
    萧伯纳是用什么方法克服自己的胆怯、羞愧的呢?
    在无意之间,萧伯纳找到了一种最好、最快、最有把握的方法来克服羞怯、胆小和恐惧,他决心把自己最弱的地方变成自己最强的地方,把自己的弱点变成优点。方法就是参加实战演习。
    于是他加入伦敦的一个辩论学会,这个学会经常举办聚会。只要有这样的聚会,萧伯纳就一定参加。不仅如此,他还全身心地投入各种运动,到处演讲。经过实战训练,他成了20世纪上半叶最有信心、最出色的演讲家之一。
    不用多说,能够说话的机会随处可见。如果有这种可能,你不妨参加一个社会组织,志愿担任需要你讲话的职务。在公众聚会里,你最好勇敢地站起身来,展现自己的才华,使自己有一个出头的机会。如果你不能够唱主角,即使是配角也要争取。参加各种集会的时候,你应该勇敢地往前面坐,千万不要朝黑角落里钻,要洒脱一点,尽量让别人关注到你。
    如果条件允许,你最好更多地参与各种团体活动,参加不同的聚会。做一个有心人,多留心周围的世界。这样,你很快就会发现,无论是商业、社交、政治、事业方面,还是左邻右舍,你都完全有机会参与,都能够找到开口说话的机会。
    我真诚地希望你拿出一种积极的姿态去参与一切可能的活动,如果你不去主动地寻找开口说话的机会,并且抓住一切机会不断地锻炼自己,你就不可能发展和进步,你可能永远都不知道自己会有什么样的进步。

第二节 别人都不怕,你也不用怕

    一个人之所以不敢说话,不外乎就是害怕,而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准备。在克服怕羞方面,卡耐基是最有经验的。甚至可以说,在卡耐基的众多经验中,最基本的经验就是善于克服怕羞。
    他经常告诫别人:你要学会假设你的听众都欠你的钱,人人都在要求你宽限几天。这样,你就是神气的债主,他们就是欠债的穷人,所以你没有任何理由怕他们。

弄清恐惧原因,自己给自己打气

    爱默生说:“恐惧较之世上任何事物更能击溃人类。”正因为如此,卡耐基认为,消除恐惧与自卑感是掌握说话技巧的最好方法之一。练习在公共场合说话是最好的一种方法,不仅可以克服自己的不安,而且还有助于建立勇气和自信。

    卡耐基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次,他去参加卡耐基训练班毕业聚会。
    在这个聚会上,一个毕业生当着200多人说:“卡耐基先生,我很早就希望来参加你的培训班了。那是5年前的一天,你正在一家饭店举办口才培训,可是当我来到你举办示范表演的那家饭店时,我犹豫了,只好停住了脚步。我知道,只要我走进房间,参加上课,那么早晚都得表演一番。于是我的手僵直在门柄上,因为我害怕当众表演。结果,我只好转身走了。在那个时候,如果我知道你能够轻而易举地帮助人们克服恐惧———也就是那种面对听众就会瘫软的恐惧,那么,我就不会白白错过这5年了。”
    听了这个毕业生的话,卡耐基被他特别的仪态和自信吸引了,因为这个学生是坦诚相告,而不是隔着桌子闲话家常。卡耐基发现,这个学生已经完全克服了当众怕羞的心理,因此他一定能够依靠目前所具有的表达能力和信心,把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做得很好。卡耐基推测,他要是能够在五年或十年之前便克服了这种恐惧,那么他肯定能够取得比目前更多更好的成功和快乐。
    为了克服惧怕当众讲话的心理,卡耐基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认为,心里害怕的最基本的类型就怕羞。
    为了克服这种心理恐慌,最好的方法就是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研究证明,一个人在某种程度上具有登台恐惧感对练习说话是有益的。这是因为人天生就有一种应付环境中不寻常挑战的能力。
    卡耐基这样提醒人们:

    当感觉到自己的脉搏或呼吸加快时,你没有必要过于紧张,而应该保持冷静,因为人的身体一向对外来的刺激保持着警觉,而这种警觉的出现表明已准备采取行动,以应付环境的挑战。假使这种心理上的预备是在某种限度之下进行的,当事者会因此而想得更快,说得更流畅,并且一般说来,会比在普通状况下说得还更为精辟有力。

    哪怕你是一个职业演讲家,也不可能完全克服登台的恐惧。在开始发表演讲时,他们或多或少地总是有些胆怯,而这种怯意常常在开头的几句话里就会表现出来,只不过因为这种人物经验丰富,能够很快克服这种胆怯,比较自然地进入镇静的状态。
    一个人之所以害怕当众说话,是因为他们不习惯。
    罗宾生说:“恐惧皆衍生于无知与不确定。”
    对大多数初次登台的人来说,当众说话还是一个未知数,不太了解演讲到底是怎样一回事,因此心里就难免打鼓,产生焦虑和恐惧。对初次登台讲话的人来说,这种未知数是一连串复杂而陌生的情境,在他们看来,这比学打网球或学开汽车还要繁杂。要改变这种可怕的情境,并使之变得单纯而轻松,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坚持不懈地练习。
    无数事实证明,如果你是通过练习而获得成功的人,那么当众说话就会变得不再是一种痛苦,而是一种很好的享受。
    下面是一些这方面的例子:
    爱德华·威格恩是著名的演讲家、心理学家,可是当初却非常害怕当众说话。
    他后来回忆说,读中学时,只要一想到要起立做五分钟的发言,就会感到惊悸莫名。经过努力,他最终克服了这种莫名的恐惧。
    他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