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解密北京大案 >

第26章

解密北京大案-第26章

小说: 解密北京大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001年5月,发财心切的赵德世想让儿子开办一家汽车修理厂,但需要一笔数目不少的注册资金。在多方筹钱时,他自然想起了家境殷实的二姐。赵德世一开口,二姐果然很痛快地拿出了30万元借给他。过了不到1个月,二姐又借给他15万元。见姐姐这么大方,赵德世很是感动,但注册资金还是有不小的缺口,万般无奈之下,半个月后赵德世又找到了二姐,开口就是20万元。
这一下二姐赵德瑾也犯了难,虽然她因为做生意家境富裕一些,但她和丈夫积攒了一辈子,手头上的存款加起来也不到50万元,而且他们的生意也需要资金周转。现在家里的存款已经全部给了弟弟,再要20万,她怎么也想不出从哪儿能拿出来。但看着弟弟着急的样子,想着侄儿建修理厂也急需这笔钱,赵德瑾再也坐不住了。她来到女儿家向女婿张口借钱,女婿见岳母开了口,二话没说将20万元打到了赵德世的账户上。
就这样,赵德世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就从姐姐家借来65万元。他从内心里十分感激二姐,并信誓旦旦地向二姐保证在一年时间内还清这笔钱,还主动提出要给姐姐一些利息。赵德瑾听了,只是淡淡一笑,她嘱咐弟弟抓紧时间办修理厂,不要耽搁了。
转眼一年过去了,赵德世不但没有履行诺言,而且再也不在二姐面前出现了。赵德瑾以为弟弟忙于办厂,没有时间来看她,她也没有太在意。
赵德世想到一个逃避还债的“万全之策”
2002年5月,赵德瑾家的生意因为资金周转问题,欠了很多外债。王云峰让赵德瑾找赵德世要钱,但赵德瑾怕伤了姐弟感情,没有同意。王云峰只好硬着头皮来找赵德世,问他手头是否宽裕,能不能先还一部分钱?赵德世想起当初对姐姐说的话,很是惭愧。但儿子的修理厂还没有赢利,现在他拿不出一分钱,根本无法兑现当时的承诺。他让姐夫宽限他2个月,他一定想法筹一部分钱还债。姐夫见此情景,没有多说什么,便回家去了。
很快3个月过去了,王云峰再次来到了赵德世家,几乎哀求着对赵德世说:“你先不还我和你姐的钱不要紧,关键是还有我女婿的20万,现在女婿也催着要钱,你让我怎么和女儿交代啊?”
看着姐夫为难的样子,赵德世感到很过意不去,可是生意不景气,手头实在拿不出钱来,他也无计可施。姐夫只好一脸愁容道出实情:“兄弟,实不相瞒,最近我的买卖出了些问题,现在债主三天两头到家里催债,你姐不好意思找你要钱,我这也是没办法呀,你体谅体谅我们吧!”
赵德世听说姐姐家的生意出了事,心里很不是滋味,他像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好不容易凑了2万元让姐夫先拿回去,可是剩下的钱却让赵德世为了难。儿子的修理厂虽然开张了,但经营状况并不理想,几十万搁进去了,像个小石头扔进河里,连个回音都没有。姐夫家的生意这两年也今不如昔,急等着用钱,还有侄女婿的债,都得还呀。赵德世真后悔当初一下子借了这么多钱,现在想还给姐姐却心有余而力不足。
而且,更为可怕的是,为了搞钱,赵德世把自己也栽了进去。2002年11月,赵德世因贪污罪被石景山区法院判处有期徒刑2年缓期2年执行,目前正处在缓刑考验期内。尽管他让全家人都瞒着外面,但姐姐和姐夫难免听到一些消息。
当初姐姐没有丝毫犹豫就拿出几十万元给了他,现在姐姐家有难处他却帮不上忙,想到这些赵德世辗转反侧着急上火。一定要想个“万全之策”稳住姐夫,然后慢慢筹钱还债。

//


第四章弟弟伪造判决骗亲姐(2)



很快,赵德世果然想到了一个让他兴奋不已的“万全之策”。
2002年12月,就在赵德世被判缓刑后不久,他主动来到二姐家对姐姐和姐夫说:“姐姐、姐夫,我欠债还钱天经地义,我也想尽快还上这笔钱,可是钱都在工程上,一时拿不出来,我向别人借钱,可半路出了点问题,现在正和工商银行打官司,法院已经判决银行赔偿我200万元,过一段时间就能执行回来,钱一到手我立刻还给你们,姐夫再宽限一阵儿,我抓紧时间催催法院。”姐姐和姐夫听了这话,虽然有些半信半疑,但看到弟弟信誓旦旦的样子,加上听说赵德世最近请了一个律师打官司,以为赵德世打的果然是这件民事官司。所以他们答应再给赵德世一年的期限。
赵德世离开二姐家,长长地出了一口气,他编造的这个故事奏了效。但接下来的日子更难熬,转眼1年的期限已经过去,赵德世还是拿不出钱来。想到姐夫会再次找上门来,赵德世刚刚舒展的眉头又皱了起来。
2004年7月,姐夫登门催债,不曾想这回赵德世早有准备,他拿出了一份北京市石景山区人民法院的民事判决书让王云峰看。他说:“姐夫,你看我手里有石景山法院的判决,法院已经判工商银行赔偿我200万元,只是钱还没有执行回来,你放心,法院判了的钱一定能要回来。你要是担心,这份判决书先搁在你那儿押着,等钱到了手我再去换回来。”
赵德世说这番话时真的没有想到,正是这份他亲手“炮制”的法院判决再次使他走上了法院的审判台。
伪造“判决”漏洞百出
王云峰揣着赵德世给他的《民事判决书》回了家,赵德瑾看到判决也有些兴奋,她根本没有想到弟弟会骗她,这一下有了法院判决,她心里就更踏实了。但王云峰还有些不放心,毕竟两年多了,60多万元如同水被泼出去般无踪影。现在只拿回这么一份判决来,毕竟还要等法院把钱要回一份刑事判决书。法庭审理、刑事制裁都没有使他悔过自新,却成为了他编造谎言的“素材”。于是,赵德世欺骗姐姐说正在打官司,法院已经判决赔偿他200万元。后来赵德世看姐夫逼得紧,怕他不相信,便利用自已当初的刑事裁判文书为范本,伪造了法院的民事判决。他编造了一个工商银行为飞亚达公司办理汇款业务时严重失职,给该公司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案件事实”,“判决”工商银行赔偿飞亚达公司200万元。
这些内容和赔偿数额不过是赵德世凭空想象、胡编乱造出来的。编好了判决,赵德世在街头的一家复印店里打印了出来,再与原来的刑事判决书进行剪接、复制、粘贴,一份工商银行赔偿200万元的民事判决书就这样伪造出来了。因为赵德世不了解法官工作的区别,便使用了审判他的刑庭吴法官的名字落款,判决日期自然也就是当初他被判刑的日期。
赵德世正是利用了亲情才让自已并不高明的骗术得逞。但善良的二姐强忍着内心的痛楚来到法院,恳求法官不要再追究下去,她只想让一家人平平安安过下去,哪怕弟弟不还欠款也没什么,她不愿自己的亲弟弟再走进高墙。
但是,姐姐的亲情无法抗拒法律的制裁。2005年5月23日,伴随着清脆的法槌声,石景山法院刑庭的法官对再次站在被告席上的赵德世进行宣判:赵德世因犯伪造国家机关公文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决定撤销缓刑判决,与前项贪污罪合并执行有期徒刑2年6个月。
在法庭上接受判决的赵德世,虽然只有51岁,但头发已经斑白,清晰的皱纹如刀刻般写在脸上,在接受判决时他老泪纵横地说:“我罪有应得,我伤害了至亲至爱的姐姐。我恨的是自己愚昧无知,自作聪明亲手断绝了自已和家人的幸福。利用亲情欺骗姐姐,是我这辈子最后悔的事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