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宋医 >

第32章

宋医-第32章

小说: 宋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英子托着腮张着大眼睛听得入神,听到这里,啊了一声,道:“伴君如伴虎!给女皇瞧病,瞧好了没事,有个啥差错的那可是要满门抄斩的呀!这禹五可真莽撞!”

“是啊!这禹五给女皇一诊脉,直愣愣说了句:’皇上,您这病全怪嘴巴馋!‘一听这话,旁边伺候的太监们都替他捏了一把汗,可女皇却没生气,她这病的确是嘴馋惹的,前两天人家进贡了一筐清水蟹,她觉得味道不错,多吃了两个,加上夜寒,结果消化不良,积滞在胃了。禹五提笔写了个方子,这第一味药你们猜是什么?”

英子眼睛一亮,竖指头道:“巴豆!”

“没错,这第一味药就是巴豆!”

林青黛想了想,微笑道:“先生先前说了,巴豆是寒实腹痛,泻下用的,这病不是什么怪病,方子也不难,怎么太医们就开不出来呢?”

“你倒猜猜看?”

“嗯……,巴豆是大寒的药,有剧毒,想必哪些太医们害怕,不敢用这方子。”

“没错!”杜文浩笑道,“太医们当然会治这病,却没人敢开这方子,因为巴豆禀阳刚雄猛之性,有斩关夺门之功,尤其是有剧毒。这药一开出去,女皇这人又特别多疑,一看,哦,药有毒?想毒死朕啊?满门抄斩!那不完蛋了!所以太医们都不敢下这方子,而各地名医脑袋清醒都知道厉害,都不敢去,这禹五乡野郎中,也没见过什么世面,傻愣愣的来了,提笔就开了巴豆。”

英子面有忧色,道:“这禹五真憨,不惹祸才好!”

“禹五开了药方,御医们有的同情他但不敢提醒,有的想看热闹,所以谁也不说,幸运的是,女皇却也不看方子,太医院照方把药煎好了送来,女皇服下,立竿见影,很快就拉了个唏哩哗啦的,肚子痛立马就好了。女皇很高兴,心想这乡野郎中开了什么神奇妙药,朕看看。拿过药方一看,第一味药就是巴豆,她也懂一点医,知道这玩意有剧毒,顿时大怒,吩咐将禹五绑出午门斩。”

“啊!那砍头了吗?”英子紧张地问道。

“没有,这女皇倒也不是个昏君,禹五被推出去之后,她一冷静下,这药有效啊,自己也没中毒,感觉自己错怪人家了,立即下旨将禹五押回来,当朝释放,还要封他做太医院的头。这禹五被这一吓终于清醒了,明白了伴君如伴虎的道理,他到没楞到家,跪倒磕头死活不肯当官,坚持要回家去。女皇见留他不住,也就罢了,赏了他不少金银,还亲笔给他写了个牌匾——’御医国手‘!禹五回到家乡,把这女皇御笔亲题的牌匾挂在大堂正中,从此禹五名声远播,成了名医,人称’乡村御医‘。”

杜文浩说这故事其实是清朝的传说,是跟老佛爷慈禧太后看病的,为了应景,改成了武则天了,传说内容也做了些添油加醋。

听完典故,英子才长舒一口气,鼓掌道:“好啊,好人有好报!太好了!先生再说一个吧!”

“又不是故事会,你家夫人赢了我,才能听故事。现在我说出来了,得你们夫人饮酒!”

林青黛已经很有些醉意,脸颊绯烫,端起酒杯,微微一笑:“古人望梅止渴,青黛听先生故事佐酒,这仿古倒也雅致。干杯!”以袖遮面,饮干了杯中酒。

林青黛又随意翻了一页书,瞧了一眼,道:“——麻黄!”

“麻黄汤啊!出自仲景医圣的《伤寒论》,配伍桂枝、杏仁、灸甘草,能汗解表,宣肺平喘,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有歌诀为证:

麻黄汤中用桂枝,

杏仁甘草四般施,

热恶寒头项痛,

喘而无汗服宜之。”

林青黛嗔道:“叫你说医典故事,怎么又背歌诀去了,想拖时间吧?罚酒!喝一口!”

“嘿嘿,习惯了,一时刹不住车。”杜文浩拿起酒杯饮了一口,接着说道:“这麻黄名字的来历,有个很有意思的典故,知道麻黄原来叫什么吗?”

二女一起摇头。

正文 第45章 麻黄和麻烦

杜文浩道:“’麻黄‘也叫’麻烦‘。这里有个有意思的传说。古时候,麻黄这味药因为它不长叶子,所以叫’无叶草‘。有个老郎中,带了个徒弟,这徒弟学了几年后自觉了不起,不把老郎中放在眼里,要另起炉灶自己行医。临别前老郎中不放心,叮嘱了他一句话:’无叶草不能乱用,汗用茎,止汗用根,一朝弄错,就会死人!‘徒弟满不在乎走了。没多久,徒弟行医时,误用无叶草,把人给治死了。被扭送官衙。县太老爷升堂一问,得知是这老郎中的徒弟,便把老郎中传来质问他怎么教的徒弟。”

英子道:“庸医徒弟治死人,给师父添了麻烦,这麻黄还真麻烦呢!

”是啊,老郎中听了这病案后,说自己曾教了徒弟一句口诀,问徒弟还记得不。徒弟苦着脸背了这口诀’汗用茎,止汗用根,一朝弄错,就会死人。‘县官就问了:’病人有汗无汗?‘徒弟说:“浑身出虚汗。”县官又问:’你开的什么药?‘徒弟面若死灰回答:’无叶草的茎。‘县官大怒:’简直庸医!病人已出虚汗还用汗的药,能不死人?你师父教你了你还乱治?‘徒弟磕头道:’我错了,我没在意师父指点的口诀。‘县太爷要将这徒弟定个庸医故杀人罪,流放三千里。多亏老郎中求情,又赔了苦主不少银两,这才打了一顿板子,减为徒刑。“

”活该!“英子鼓掌道,”这种目无尊长之人,活该倒霉!“

”是啊,这徒弟经过这件事,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重新回到师父身边学医,终成一代名医,那以后,因为这无叶草给他带来这天大的麻烦,所以一直叫这无叶草是’麻烦草‘,一来二去便叫开了,后来因为这药的根是黄色的,后人这才改为麻黄草。“

英子笑道:”这典故好,赶明儿得给雨琴小姐和霏儿这小妮子讲讲,叫她们别医没学到就乱翘尾巴,害人害己。“

林青黛欲言又止,杜文浩有些奇怪,问道:”你想说什么?“

”嗯,神医他那个徒弟说话是很过分,只是……,神医钱不收对病人挺好,四里八乡的人对他都很尊敬,若是谁得罪了他,那些受他恩惠的人,只怕……“

”我明白了,你是说我对神医说话太没礼貌,生怕别人因此讨厌我,说我坏话,给我穿小鞋,甚至找我麻烦?也影响咱们五味堂生意?“

”应该不会吧,“林青黛歉意一笑:”不过,神医人其实挺好的。“

”我知道了,以后我说话一定注意,对他礼貌一些。谢谢你的提醒!“

林青黛见杜文浩懂了自己的意思,甜甜一笑,敬了他一杯酒。

林青黛又要翻书,杜文浩按住了他的医书,摇头道:”这样下去,你有输无赢,我想喝酒都喝不到了,咱得改个酒令。“

”好啊,改什么?“

杜文浩想了想,说道:”我给你猜草药谜语吧,猜出来,我喝酒,猜不出,你喝酒!“

”行啊,你是想喝酒了吧?草药就这么几百味,要从这里找谜底,这可难不倒我!“

”别吹,走着瞧!“杜文浩仰着脑袋看了看天上的月亮,一拍手,说:”有了!——’月中神树‘!“

”呵!这有何难,月中的树木那就只有桂花了,自然就是’桂枝‘!喝酒吧!“

杜文浩嘿嘿笑着喝了一杯:”这个太简单了,得想个复杂一点的。嗯……,嗯,有了!——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好词!“林青黛鼓掌道,”这词是先生所作?“

这是岳飞的满江红,岳飞是南宋时期的人,林青黛自然不知道,杜文浩笑笑道:”不是,是别人写的,你快猜吧!“

”这不难,八千里路云和月,已经点名了志在远方,所以谜底是’远志‘,对吧?“

杜文浩只好又喝了一杯,心想这林青黛开药铺的,对药名非常熟悉,必须想一个难一点的。

正在他思索的时候,林青黛问:”先生适才吟诵了两词,那苏东坡的青黛倒是听过,只是这一’八千里路云和月‘,却没听过,先生能完整吟诵一遍,让青黛欣赏一下吗?“

”好啊,“杜文浩起身,背着双手,走到栏杆边,仰望明月,抑扬顿挫吟道:’怒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一满江红吟毕,二女禁不住鼓掌:“好词!”

林青黛道:“这词豪迈之极,与适才苏轼婉约的词风全然相反,让人听了热血沸腾!”

林青黛提到苏东坡,倒让杜文浩想起与苏轼的妹妹有关的一则中药故事,其中就有个中药谜语,很难,不妨拿出来为难一下林青黛,说道:“我再出一道谜,你要能猜出来,我连喝三大杯!猜不出,你连喝三大杯!”

林青黛微笑道:“好啊,试试看!”

“这回的谜可有点费劲,要猜十二味药哟,每句三味!”

“嗯!”

“谜面很简单,乃人生四大快事——

久旱逢甘雨,

他乡遇故知。

洞房花烛夜,

金榜题名时。”

林青黛笑道:“这个谜倒也别致,待我想想看。——久旱逢甘雨,甘露是一位,滴滴金(学名旋覆花)算一味,还有一味……”

英子对药材不懂,帮不上忙,看着林青黛为难,干着急。

杜文浩笑道:“这谜有点难,想不到慢慢想,可以先想后面的。”

林青黛起身,背着手在走廊上低着头慢慢踱步思索:“他乡遇故知——生地算一味,还有两味是什么呢……?洞房花烛夜——”

林青黛回头瞧了一眼杜文浩,黑暗中看不清她的脸色,但话语却有些娇羞:“洞房花烛夜——只猜到‘合欢’、‘女贞’这两味!另一味猜不出。”

“已经很不错了,再猜猜后面一句。”

“金榜题名时——上甲(即鳖甲)算一味,一见喜(学名穿心莲)算一味,……剩下一位猜不出来。还是认输请教先生吧!”

杜文浩笑道:“十二味药这么短的时间猜出七味,已经很难得了!这样吧,猜对一大半,我喝两杯,还有一小半没猜出来,你喝一杯!”

“应该都猜出才算数,这样吧,你我一起饮一杯,你指教剩下五味,我再饮一杯!”

“也好!”

两人喝干了杯中酒之后,杜文浩道:“久旱逢甘雨,除了你猜的甘露、滴滴金之外,还有一味是泽泻。他乡遇故知,除了你猜的一味生地之外,另两味是见风青和三凡弟。洞房花烛夜,除了你说的两味之外,还有君子,金榜题名时的差的那一味,是生姜。”

林青黛一皱眉:“泽泻还比较贴切,这见风青、三凡弟、君子和生姜,却都让人费解,如何切中谜面?”

杜文浩笑道:“说实话,这个谜是我听来的,不是我自己想的,相传是苏轼的女儿苏小妹出的难题,要考词人秦观的。所以,这谜底就是这样,我也觉得不太对。”

“哼,你都觉得不对,还来让我猜,分明故意刁难,罚酒!”

英子也鼓噪道:“就是,先生罚酒!”

“好好,我认罚!”杜文浩端酒杯一饮而尽。

两人一来一望,这壶黄酒已经喝干了,英子端着酒盅道:“我去打酒来!”转身要走,一眼瞧见杜文浩房间的门槛前面,有个什么东西在动,还有两个东西亮亮的,很是好奇,上前两步一瞧,妈呀一声,手里酒壶掉在地上摔得粉碎,转身跑到杜文浩身后:“老……老虎……!有老虎……!”

那东西正是杜文浩抱回家的小虎崽,刚才吃饱了没人管,自己爬门槛翻了出来,蹲在暗处四下里乱瞧,却不敢乱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