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扶后周-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董遵诲并没有向一营士兵透露已派人打前站的消息,而且在行军过程中,他也没有刻意派人做监督,只是率领亲兵们走在最前方。部队中有太多老兵油子、老弱病残,这次行军就是在无监督的情况下考验士兵们的毅力与决心,不动声色地进行淘汰。当然那些个伤残的士兵,如果真有毅力,只要在两天内来到营地,董遵诲也会将他们留下。
见无人看管,有些士兵抛下兵器就要开溜,反正当兵就是为了吃粮,现在手上有钱了,还受这罪干啥啊?!尤其是王端过去为了凑人数,招收了不少老弱,他们都是随州本地人,哪里愿意离开繁华的随州城跑到荒凉的码头上去啊?这些老头子就像是商量好的一样,越走越慢,越走越慢,最后落在队伍最后方。见无人看管,他们拎着长枪就躲到了路边的荒草丛中。这长枪虽然破旧,可是枪头还是能打把菜刀滴!
有些青壮见此也动心了,有人直接抛下兵器开溜,也有人找到了平时怪话最多的刘大庆,想要讨个主意。
尤其是刘大庆的好朋友二愣子,更是犹豫不决。就听他低声问道:“大庆哥,咱们走吧!反正咱们被克扣的军饷大体给补上了,刚刚又了下个月的饷钱,这次咱们总算是赚着了!要是跟着这董二公子继续走下去,可得去那荒废的营地,那里什么也没有,咱们不得干受苦嘛!平日里你最有主意,现在该俺指条路吧!”
刘大庆也有些心动,不过他想了想,还是摇头拒绝:“要是现在走了,咱们能干啥啊?都当了七八年兵了,比起种地来,咱们杀人的手艺更精通。要是回家种地,还不如在这里当兵呢。
再说了,我听说咱们这营指挥使董遵诲可是咱们随州刺史大人的二公子,肯定能得到刺史大人的大力支持,咱们的饷钱也有保证。再说了,你就是逃了,不也得在随州种地吗?人家指挥使可是赤手空拳打死老虎的牛人,要是得罪了他,咱们往后的日子可不好过!再说了,我听说指挥使大人跟王政忠、杨光义结拜了,王政忠大家都知道,那可是个狠人啊!当年他就敢领着赌坊兄弟们去打契丹人,要是咱们当了逃兵,那王政忠保险会派小弟把咱们装了麻袋,丢进河里去!”
二愣子点了点头,可是还有些个担心:“听说那涢水边上很是荒凉,不会让咱们在那里种地吧?”
刘大庆大笑,“种地有什么怕的,咱们过去不都是种地嘛,要不是因为天灾,六年前咱们俩也不会抛下土地来当兵。再说了,你看看刚刚刺史大人的态度,那肯定是对咱们指挥使全力支持,要是再让咱们来种地,那也太浪费了吧!反正我觉得现在放弃才不值得呢,必须要坚持下去!”
他环顾左右,见无人注意他与二愣子的谈话,就低声说道:“要知道王端被抓起来了,都虞候的位置就空了出来,咱们的营指挥使可是刺史的亲儿子,当时候肯定会上位。随州郡兵可是有两千五百人的编制,到时候部队扩编咱们这些最早跟随他的老人肯定会受到提拔重用!到时候别的不说,什长的位置可是稳抓!要是挥的好,说不定咱们就能当个队正什么的,那咱们可就赚着了!”
二愣子连连点头,他也存不住话,很快就跟同村的几个人都说了,大家伙一听,觉得很有道理,走路也有劲了,还能小跑了。除了那些个混日子的家伙觉得没劲开溜外,其余想当兵的人都充满了动力。
早有人将刘大庆的谈话内容悄悄告诉了董遵诲,董遵诲心想这小子倒是机灵,有头脑,值得一用。等过几天三弟杨光义的趟子手回来后,倒是可以让他来率领这些人,也许能事半功倍。
并不是所有人都想着升官财,也有人想着保家卫国,虽然大家都说他读书读傻了,可是杨伟还是坚持着自己的信念。当兵就要保家卫国,甭管这董遵诲想要干什么,可他毕竟在亲自领队训练,而不是像王端那样在军营里还公然嫖女人。所以杨伟对董遵诲很是信服,也约束着自己的部队,保持队形前进。在他的带动下,他所在的小队愣是组成了一个队形整齐的小小方阵,让董遵诲大为欣赏。
董遵诲眼泪都快下来了,他这个激动啊,苍天可怜,我的队伍中终于还是有可用之人的。人家穿越到古代,一睁眼就锦衣玉食,想打仗就有忠心将领;我董遵诲穿越古代,上来就被老虎咬得半死,然后差点就被王端的近卫们给斩杀,如今终于时来运转,麾下也有能用之人了!
就在董遵诲的感慨声中,部队已经能望见涢水营地那破烂的围墙了……
最新最快章节;请登陆;阅读是一种享受;建议您收藏。
第一卷风起随州第二十八章巧做整编
更新时间:2012…2…1610:03:02本章字数:3027
虽然涢水码头与随州城之间过去修有道路,但是这条路已经荒废了很久,整个路面都长满了杂草,部分路段甚至都已坍塌。尤其是临近码头的一段路,也就五百米左右,大坑套小坑、小坑有连环,如果放在抗战年代,日本鬼子甭管动用坦克还是自行车,一辆也过不去。
士兵们小心翼翼地行进着,不停地用长枪在地上探路,防止踩进土坑中。刚刚就有一个倒霉的家伙,在这路上居然还敢跑,结果一脚踩进老鼠洞,身子猛一错位,愣是小腿骨折!现在已经躺在辎重车上,哭爹喊娘叫了许久。
区区二十里路,青壮小伙一般不到一个时辰就能走完,还悠哉无事。可董遵诲他们却足足走了两个时辰,不仅满头大汗,连衣服也全湿了,这才隐约看到营地的影子,看到了升起的炊烟。
这让董遵诲对自己重建码头的信心降低了不少,这样的道路,难怪商人们懒得去随州交易了。看来要想富先修路,难道士兵们还得当一段时间筑路工不成,可是现在时间最宝贵,哪里有多余的时间来浪费啊!
这时颉跌谷利从营地里跑了出来,诧异地看着狼狈的董遵诲一行。他躬身问道:“指挥使大人,您怎么还走官道啊?怎么不从旁边马道上绕过来。虽然多走个三四里路,而且路也很窄,可是那段路又平整又好走,我们来时就是走的那条路。上次我领您偷着出来玩的时候,您不是知道那条路嘛!”
董遵诲那个郁闷啊,拜托,你上次领出来的那个家伙已经被我这个穿越者替代了,我从哪里知道你说的路?!有好路你不会说嘛,干嘛还要卖关子,累死我了!
杨伟与董遵诲走了一路,也与他聊了不少时间,知道这个新上任的指挥使是个不拘小节的人,就在旁边大着胆子插话道:“你这个小书童懂什么?!指挥使大人特意选了这条路,就是为了磨练我们的战斗意识。再说了,你所说的马道尽人皆知,宽度有限,我们也是五百人的大部队,排成整齐的队列,怎么能走那么窄的路呢?”
颉跌谷利恍然大悟,用崇敬地眼神看着董遵诲,不过俺也是少爷专门要来的人才,你杨伟怎么能这么小看我呢?
就听着颉跌谷利小声嘟囔道:“还五百人的大部队呢,现在也就三百来人,这次我失算了,怎么烧了这么多热水、买下了这么多面饼,浪费啊!”
董遵诲听到颉跌谷利的嘟囔声,他连忙回头,果然,队伍已经瘦身了不少。好多白苍苍的老爷子看来已经带着他们的小孙子主动离开了,有些身残志坚继续拄拐的身影也在部队中消失了。
董遵诲暗道:还是这样自然淘汰比较好啊,毕竟这些人的名字都登记在册,如果随便将他们裁撤是要支付安家费的,如今总算是省下了。董遵诲大声下令道:“以十人为单位,集合!”
之所以不以什为单位,是因为好多什都出现了空额,甚至有整个什都逃亡的现象。很快,士兵们集合完毕。大家脸上都沾了不少灰尘,拄着长枪大喘气。
董遵诲大声说道:“欢迎大家来到咱们涢水营地,营地里有热水喝、有热饼吃!大家想不想吃啊?”
“想!”士兵们有气无力地回答道。
“声音不够响亮,看来是不想了?那咱们开始收拾一下营房呗,按照现在的队列十人组成一组,整理一下你们睡觉的地方,半个时辰以后开饭!”董遵诲笑眯眯地说道。
一营的士兵们平日里闲着没事都躲在营地里赌博,根本不进行日常训练,刚刚那段路对他们来说是非常激烈的运动了,必须让大家好好休息一下,免得出现急性胃肠炎。
士兵们有气无力地答应着,按照刚刚随便组成的队列分开,十人一组,进入破旧的屋子中,清扫灰尘。这个时候大家都累了,谁也懒得再去找老乡搭伙,只是机械地跟着周围的人前进。杨伟所部倒是齐整,不过因为是突然集合,大家不想因为耽误时间而被罚钱,也都分散开来。也就是说,刚刚这次集合,已经彻底地打乱了士兵们的小团体,让他们在不经意间被随机组合。
半个时辰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士兵们将自己的房屋打扫出来,铺上颉跌谷利收购来的干茅草,解开自己的行囊,展开破毡子铺在最上层。一边打扫卫生,一边闲着没事聊天。很快,屋子里的人都相互熟悉起来,最起码能知道对方的姓名和粗略脾性。
反正都是一起干活,勤快的人自然受到大家的关注,懒惰的肯定会被大家所批评。过去小团体的老大,如今可能因为偷懒,也许正被队列中其他人痛殴呢。
士兵们一边打扫卫生,一边听见董遵诲在屋子外面大声喊道:“家伙什不够,大家只能轮流吃饭,哪一组最先打扫完毕,哪一组就先开始吃饭。每个人两个热面饼、一碗杂烩汤!各组按完成顺序依次吃饭。要认真打扫,谁要是糊弄我,就让他们这一组最后吃饭!”
很快就有一组完成了清扫,董遵诲快步走进屋子,粗略一看,见相对整洁,便同意他们前去吃饭。闻着空气中杂烩汤的香味,士兵们的肚子都在咕噜咕噜叫个不停,大家赶紧加快了整理的步伐。
去吃饭的那个组,先是被命令在河边洗干净手,然后十个人围坐在一起,自己舀上饭菜,痛痛快快地吃了起来。
一边吃饭,坐在一旁的账房先生们一边询问他们的姓名、履历,在新裁好的竹片上将其一一写下。士兵们被告知这是他们以后领取军饷的凭证,一会他们自己要用铁钩子将自己的名字烙在这竹片上。虽然士兵们大多不会写字,可是按着账房先生们留下的笔迹也能将竹片烙好。
等大家一一拿到竹片做好的身份牌,董遵诲就宣布他们成为该什的成员,并命令他们推举自己的什长。刚刚干活的时候大家相互也有了个了解,这时推举起来倒也不难。士兵们很快就选出了自己的什长,然后董遵诲就向该什长布命令,让他率领本什去执行。
不久,部队就轮流吃完饭,新的编制也建立起来。此时共有三十二个什,什长大多数都是吃苦耐劳的好同志,杨伟和刘大庆等表现积极的人都当上了什长。
夕阳西下,夜幕即将降临……
最新最快章节;请登陆;阅读是一种享受;建议您收藏。
第一卷风起随州第二十九章积怨与绿帽子
更新时间:2012…2…1610:03:04本章字数:2741
就在董遵诲率部抵达涢水营地的时候,安州城中已经得到了王端私吞军饷导致兵变的消息,而且听人说那随州刺史董宗本被乱兵所迫,将王端打入狱中并补军饷,这才平息了士兵们的怨气。当然,这些消息正是董遵诲让人故意散布的,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