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调教初唐 >

第706章

调教初唐-第706章

小说: 调教初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候,闲云远远地就唤了起来:“姐夫,陛下差人来找你,让你快些去宫里。”嗯?难道出了什么事不成?听到了闲云急促的声音,我不由得站起了身来,向骆

个罪,快步顺着水廊而迎过去:“怎么了,有什么事

“下官见过房大人,奉陛下令,请大人速速进宫议事。”这位随在闲云身后,衣衫尽湿,满头是汗的大内侍卫朝我抱拳行礼之后压低了声音道:“至于是什么事,下官确实不知。”我点了点头,旋及又想起了一事:“太子殿下可在?”

这位大内侍卫点了点头:“太子殿下正与陛下在一块,今儿一大早,殿下就匆匆地赶来了,也不知道有什么大事,跟陛下聊了一早,随后,陛下就差下官来唤大人,下官原本赶到了渭南,一问才知道大人已然到了曲江书院,这才匆匆赶来。”

听了这话,我松了口气,李治没事就好,因为我瞅见了大内侍卫累成这样,还以为宫里边发生了什么大事,现在总算是知道这位可怜的侍卫竟然跑了两百来里路,可怜地,不过这也怪我不得,我总不能一路行来,撞上个人就说本公子要去哪去哪,别人不把我当神经病看才怪。

赶到了大内皇宫,而李叔叔正跟李治还有我父亲和高士廉高老大人、马周、长孙阴人等皆齐聚于栖凤阁内,李治正焦头烂额地应付着诸人的提问,怎么瞧都像是一帮子老先生正在考教李治的学识。

待李治听到了脚步声,一回头,瞅见是我匆匆地步入了殿门,那表情,就跟见到了救命恩人一般,只差连滚带爬地窜过来,高呼主公救我了。

“微臣房俊,见过陛下,见过诸位老大人。”我也懒得理会李治,恭敬地朝着李叔叔和诸位老大人问安。“师尊您总算是来了,父皇,儿臣所知道的一切不过都是师尊偶然提起的一小部份而已,那些详细的情况,您还是直接问他最为合适。”李治很是殷切地把我拉坐他的身边,那样子,就差拿脚把我顶他跟前去当挡箭牌了。

李叔叔眼睛很亮,不止李叔叔,蹲在跟前的老大人们,看得出来,他们同样处于小宇宙爆发的边缘。“贤婿,你说这些东西,能让我大唐帝国的所有语音变得一致,统一全国的语言标准?”李叔叔一把拽住了我,另一只手不停地戳着桌案上的一张纸,纸上,是昨天本公子胡乱写下来的几个声母和韵母。

--------

***,边上,李治嘿嘿嘿地冲我不好意思地干笑,怪不得一早起来,就没了这家伙的身影,赶情这家伙是窜长安请功来了,可惜让李叔叔拉来了一票学识渊博的大唐著名学者围攻,这家伙也不过是人云亦云,没多少墨水摆显,到了最后不得不坦白师承于本公子。所以,李叔叔这才让人来唤我宫中相会。

“算是吧,其实这些也不过是小婿在看到了东汉的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编写的《说文解字》之后,才有了一种近似的想法,既然这位许慎先生能将我华夏文字之字意统一,为何我大唐盛世不将全国的语音进行统一呢?”本公子现如今可不像当初,做事之前,至少得想出一个理由,或者说是考虑该用什么来做借口。

比如这个东汉的《说文解字》,就是我借来思考校准全国语音的理由之一。这书奇书是中国第一部系统地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学源的字书,也是流传最广的中文必借工具书。同样也算得上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字典。

《说文解字》几乎包含了华夏民族流传至汉时的所有文字,而且,其解释详尽,怕是后书的什么《XX大字典》都没法子比,要知道,这可是许慎,凭一已之力编撰而成的,学术界,更是流传有“五经无双许叔重”之赞。

如果能在教育学生的时候,采用汉语拼音,来对汉字进行拼读,让全大唐人都能使用相同的语言,可以想见,那将会是怎么样的一种场景?

第980章 《唐韵》

的话,在大唐的政府机构里是大有市场的,毕竟如今们不怕吸收外国的东西,有好的东西就欢迎。只要态度和方法正确,学习外国的好东西,对自己是大有好处的。就像大唐的乐器琵琶,这原本就是胡人的乐器,还有胡凳等物,大唐的政府和百姓,普遍都采取一种平和而博大的胸怀去包容万物,有用的,拿来便用,不需要的,则也不会一棒子打死,而是用一种理智的目光去审视和观察。

再说了,本公子只是提出了一个理念,大唐从来不缺人材,更不缺杰出人材,我只不过把我的方法一说,《切韵》是隋代陆法言所著的中国第一部韵书。里边就提出了声调的概念,而我这里,就进行了简化,直接采用四个声调符号来表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调类,先把基调给定下,然后,由这些大唐精英们集思广义,归纳和简化出一种简便,而又能易学易懂的声母和韵母来进行组合,得到完整的汉字读音。

说起来很简单,嗯,本来就是,若是汉语拼音要搞的太复杂了,那还不如直接教他们汉字读音。不过,即使我只提供了基本的概念,至于那些声韵母,自然是由大唐的那些语言学家去负责,咱可管不完那么多的小事。

不过,得到了我的提点,光是这四个声调符号,就极大的解决了很多古代语言学家最头痛的校音问题,而我提出地声母和韵母组合起来拼读汉字的理念。更是让他们看到了一条关于整合大唐各地口音的问题。

因为《切韵》此书采用的是以汉字计音,又称为韵目,如平声的“东、冬、锺、江”,上声的“送、宋、用、绛”等。共五卷,收一万五千余字万字。共分一百九十三韵:平声五十四韵,上声五十一韵,去声五十六韵,入声三十二韵。

--------

唐代武德初年便被定为官韵。增订本甚多。至贞观二十三年。已计收字二万一千余个。注文共十三万余字。而且,这个韵目是越计越多,至少本公子当初在弘文馆里边瞅见这本朝庭作为官方教习书的时候,脑袋昏作一团,到了目前,业已增为了二百零六韵,如此之多的韵目。别说是旁人,就算是本公子这样精通世界各种学说,精通几门语言……

嗯,自夸得有些过了,可好歹咱认得英语,听过德语,见过法语,瞅过俄语。还在倭国特产片里见识过倭语。虽然不精通,好歹也比现代地语言学大师们要牛上一点。可就是本公子这样地大学者也瞅得头皮发麻。想想普通人,谁能学得会。太过复杂地东西,自然就难以让人学会,所以,需要革新。

而我的提议,以简便的符号“”“ˊ”“”“ˋ”来替代了标注声调的汉字,另外,同样提出了分割韵音,提出了声母、韵母的概念,在韵母里,我还将其折分为单韵母、复韵母、前鼻韵母、后鼻韵母。这样一来,那二百来个韵目,可以简化到极至。另外,我提出了两套方案,一套呢,就是按照拉丁文字母来进行声母和韵母的分割,对于这玩意我自然是轻车熟路,毕竟咱小学六年,混的全是这玩意儿。

提笔就在这群朝庭重臣地跟前把二十三个声母和二十四个韵母全都写了出来,当然,这只不过是其中的一套方案,因为,虽然大唐奉行拿来主义,但是,我却不希望让别人抓住本公子的把柄说事。

所以,我还有另一套方案,而且这套方案的成功性更大,因为,这是一套以汉字形式的区分声韵母的定韵方法,嗯,这还是看历史书的时候才知道台湾岛上的那票人所使用地竟然是中国第一套法定地汉字形式的拼音字母,至于内容我记不住了,不过,倒还记得几个声母和韵母。

例如声母中的、、、,韵母中地、、、、,我自然也做了一些解说,大家可别小瞧这些字怪模怪样的,告诉诸位,这些,皆是中国古代汉语中的精华,例如而成。读如「峨」之韵,。」之古字,说文解字:「,裹也,象人曲行,有所包裹。」,读「」

在我涛涛不绝的解说声中,我顺便就开始使用拉丁字母和着用作声韵母的汉字来进行折解几个汉字的读音,嗯,不光是我,最后连

和李叔叔都下意识地跟我一块儿拼写了起来。就连保镖头子,也忍不住一个劲地在那儿活动着唇舌,仿佛他也能拼读出来一般。

毕竟大唐一直在推广隋朝编写的《切韵》,希望借此确实和统一国家的汉字语音,耐何其太过复杂,推广着实是难之又难,就算是宏文馆里边的老夫子,十个教授里边,能有两三人精通,完全掌握那二百来个韵目,就已经算是极致了,至于学生,嗯,至少跟本公子相熟,斩鸡头烧黄纸,插兄弟两胁双刀的狐朋狗友里边,没一个人能学全过。

这说明了什么?复杂的东西,其推广必然很困难,而现在,我给了他们一个机会,一个化繁为简的机会,这样一来,不论是采用外来字母,又或者是使用咱们华夏民族的古字来定韵。通过声母与韵母的结合,再加上声调符号的标注,总算是能保证读音的准确性,另外,不过三四十余个字母或者是汉字,就能正确的标记出所有汉字的读音来,如此简便的法子,他们要是不愿意用,或者不敢用,那真是傻到家了。

“诸位觉得如何?”李叔叔很是欣慰,嗯,揪着我的肩膀就没有撒手的意思,仿佛我就是他手臂的延伸,要不是本公子身强体壮,怕是李叔叔都想提溜我起来赏我一个拥抱以表达他的兴奋之情了。

--------

大家伙都争先恐后的发言,不过,这些人,绝大多数都对使用拉丁字母作为大唐的声韵母这一方法表达了一定层度的鄙视。“呵呵,贤侄莫恼才是,老夫等人不过是就事论事罢了,嗯虽然你这个用拉什么丁字母的法子不妥当,不过,以我华夏之古字,以为声母和韵母,再配以声调之法,倒不失为一妙策。”高士廉高老大人还那手指头点了点那些外国字母,很不屑的表情,嗯,这位老爷子怕也是一位大唐帝国死忠份子,华夏民族至上主义者。

当然,在场的大都也拥有这两重身份。特别是李叔叔和李治这二位更是不用说,我怀疑这会子我敢吱一声造反有理,打倒李家皇朝,嗯,没二话,这爷俩绝对抄刀子直接把俺这一不小心说错话的年轻俊材乱刀剁成肉馅。

所以,使用古汉字作为声韵母成为了定案,也就是说,这才是专研和发展大唐声韵学的方向。接下来,几位老臣都表达了各自的意见和建议,包括老爷都认为此事确实应该抓紧实施,嗯,老爷子不着急才怪,毕竟这主意又是他家娃儿出的,生出这样的儿子,看着他的成就如此突出,受到这样的重礼,当爹的能不高兴吗?

马周表情很是凝重地沉思了良久,这才缓缓地点了点头:“如此一来,我大唐之官韵就可以从根本上得到了简化,便得学者易,教者也能轻松,只要国家能规范每一个字的声韵拼写,那么,只要学会了那数十个声、韵母,便能准确地读出每一个汉字的读音,到了那时候,大唐由南至北,由东至西,皆为一家人矣。”

“好!马爱卿之言,甚合朕心,我大唐推广《切韵》三十余载,事倍功半,天下读书人响应者寥寥,究其根本,其一,太过繁杂,嗯,跟贤婿所提之建议想比起来,确实天差地别之远亦,另外,以往皆以常用字来校音,可是这样一来,却又难以……”李叔叔站在矮榻上,激动地挥动着双手在胸前交叉,变幻着,似乎十指成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