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大清弊主 >

第166章

大清弊主-第166章

小说: 大清弊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光地心知这番话不过是抛砖引玉,微微沉吟,便道:“南洋自古便是汉人迁移地,汉人众多,十四爷此举,皇上担忧亦在情理之中,再谴一将下南洋便可尽释皇上疑虑,十四爷难道有顾虑?”

“再调舰队南下,更恐皇上见疑。”胤祯说着便将觐见的情形详细说了一遍。

听的胤祯将缴获的西班牙舰队送到天津组建北洋水师,并计划在天津修筑炮台、训练禁卫新军,李光地不由暗赞了一声,十四爷可比太子爷聪明多了,如此可以尽释康熙疑心,康熙亦不会再忌惮海军的壮大。

不过,在听到康熙设海军部,并由胤祯掌管,而且将四大水师并入海军,要胤祯私自承担军饷,李光地眉头就皱了起来,康熙对于兵权历来就抓的紧,便是太子,亦从未掌握过如此大的兵力,十四爷又是出了名的有钱,康熙此举是何用意?

海军也就罢了,即便扩军也不过二、三万兵,但是再加上四大水师,那就足有十万以上的兵力了,虽说都是海军、水师,但水师难道就不能上岸?何况天津距离北京才二百余里,急行,二日可到,康熙就如此放心十四爷?

待听到康熙说调胤祯进京历练朝务,李光地就明白过来了,康熙这是试探,这话有两个可能,一则有可能属意十四爷为储君,一则有可能是解除十四爷兵权。

十四爷若是跟太子一样,心怀不轨,便极有可能挺而走险,而且康熙还给了他冒险的本钱——十万大军!

十四爷若是并无不轨之心,事情就有可能朝好的方面发展,从康熙愿意花如此大的代价来试探十四爷这点来看,他确有可能属意十四爷。不过,这话李光地可不敢明说,正所谓此一时彼一时,康熙现在是这想法,可三、五年后呢?康熙的身体可是好的很,谁知道他能活多长时间?别说只是有这个想法,胤礽当了三十多年的太子,最终还不是被康熙逼的如此下场。这其中的变数实在太大了,李光地可不敢妄言。

想到这里,李光地不由有些担心,不知道十四爷心里是怎么想的,他现在可是十四党的旗手,若是十四爷谋逆,他免不了吃挂落,瞅了胤祯一眼,他才试探着问道:“南洋海军,十四爷有何打算?”

“海军的火炮优势维持不了几年。”胤祯倒也不想瞒他,马上就说道:“我想乘着这大好机会,到南洋、西洋将大清海军彻底的壮大成世界上最强的海军。”

见胤祯脱口而出,李光地暗忖道,还以为十四爷是当局者迷,原来十四爷早就看出康熙的用意,并想出了对策,他不由暗暗松了口气,十四爷无篡位谋逆之心就好,而且这法子可说是最为妥当的。

海军是十四爷一手创办,没花朝廷一个大子,两员汉将,又是十四爷一手提拔的,庞大的舰队游走于南洋,康熙根本就无法掌控,自然也就不敢过分逼迫十四爷,虽然他龙体康泰,但毕竟春秋已高,储君之位亦不可能久悬不决,拖个两三年,届时,十四爷有强大海军做后盾,可说是占尽了优势。

想到这里,李光地心中不由凛然,十四爷从四年前开始倡议建海军、远洋舰队,而后又移民入台,征南洋,难道从那时起,他就有了如此庞大的争储计划?这未免太骇人听闻了。

沉吟半晌,李光地才回过神来,却是伸手给胤祯斟了杯茶,道:“安溪是产茶大县,老臣这就命人回乡开辟茶园,日后还要多多仰仗十四爷照拂。”

胤祯稍一琢磨,便知李光地这是完全赞同他的想法,不由微笑着点头道:“李中堂尽可放心,西洋很快就会流行喝茶。”

二日后,十四皇子恂亲王胤祯要开发天津卫的消息就在京城传开了。

天津距离京城不远,骑马坐车不过两日便到,消息一经传出,便引起了轰动,各种有关天津的消息都被一一传了出来。

京城大小茶馆、酒肆、会馆、戏园都在纷纷议论:

“十四爷要重修北京到天津的驿道,听说是按三丈宽的标准来修,快马五个时辰便可到天津。”

“三丈宽的驿道,那不是比街道还要宽?有嘛夸张?”

“夸张?咱京师这石板街夸张不?你以前敢想不?这就是十四爷建议的。”

“这石板街不是说是八爷修的嘛,咱又扯到十四爷头上去了?”

“得勒,你丫算是白混了,满京城谁不知道,这北京城的改造是十四爷的提议?十四爷一人就出了五十万白花花的银子。”

“天津跟上海一样建海军学院,建各种厂坊,大量招收海军学员。”

“我可听说了,海军伙食忒好,饷银也高。”

“去你的,你丫就知道吃,海军大捷知道不?皇上重赏,直接就从士卒提到副将、参将。”

“不可能吧?你是在说书呢?”

“切!说书?提副将的是宗室子弟就不说了,三个参将,有两个就是平头百姓,一步登天直接提升到参将,这事早就传遍了,五品、六品的那是数都数不过来。”

“啊!那还读书做啥子,当海军去啊。”

“招兵的地方早就挤爆了。”

“最新消息,海军缴获的西班牙舰队要来天津,十四爷要在天津举行盛大的献俘仪式。”

“去去去,早就传遍了,还最新消息。”

“十四爷大量招揽土木工匠前往天津的消息,算不算新?”

“算,不过现在大街小巷都贴有告示,还用得着你来说?”

一时间,北京至天津的驿道上,快马、马车、骡车、驮轿络绎不绝,三、五结伴、十数成群徒步去天津的更多,走水路的亦不在少数。有钱的去天津寻找商机,没钱的去天津揽活,在京城进不了海军的去天津碰运气,形形色色的人群如浪潮一般涌向天津。

胤祯安排妥了各项事情之后也匆匆赶到天津,选择建造海军学院、各军工厂,船厂的位置,勘察炮台的位置、视察扩建军港等等,一天到晚东跑西跑,忙着见人,开会、听取汇报,比起当初发展上海更忙。

京城也并未消停,随着这期京报的发售,天津的事情淡了下来,在广东试行摊丁入亩又引起了轰动,因是在广东试行,关心的人原本并不多,旗民更没人关注,不过,当天下所有土地,连皇庄在内都要实行摊丁入亩,按章纳税的消息传出后,整个京城就炸了窝。

京师旗人自顺治元年入都北京,先后于顺治元年、二年、四年三次颁布圈地令,一直到康熙八年,康熙除了鳌拜亲政后,才基本废除、禁止圈地,康熙二十四年才彻底禁止圈地。

圈地的结果便是京畿附近三五百里内的顺天、保定、河间、易州、遵化、永平等四十二府的良田大多被圈,圈占总数达十六万多顷,二百三十余万亩。驻防外地的八旗在山东、山西、陕西、江苏、宁夏等地也进行过较小规模圈地。

祖上稍微有点显贵身份的满人,谁家不是成千上万的良田?即便是窘迫些的旗人也有上百亩的田地,这一摊丁入亩按章纳税,每年得交多少银子?这江山可是他们满人打下来的,这丁税革新竟然革到他们头上来,消息一经传出,立刻便是群情激奋,骂声一片。

矛头自然就指向了倡导摊丁入亩的‘冷面王’四阿哥胤禛,不过,此时胤禛已经离京赶赴广东,心慌意乱的旗民纷纷寻找各旗旗主、宗亲王公询问、了解此事真相,各旗旗主、宗亲王公也都在府跳脚大骂四阿哥胤禛,他们的田地更多,损失更大。

第274章喧闹的京城

第274章喧闹的京城

第275章康熙发狠

第275章康熙发狠

受损失的不仅是旗民,京城大小汉籍官吏、缙绅、士子听闻这消息之后也都是忿忿不平,按大清《赋税全书》规定,一品大员到生员、小吏都是免除丁银的,若是所有田土都摊丁入亩,按章纳税,无形中不就剥夺了他们这一特权。

虽然心里忿忿不平,可他们却只敢低声议论,在肚子里暗骂,看到旗民有起哄闹事的苗头,他们自然是大为兴奋,都是兴灾乐祸的冷眼旁观,等着看好戏。

京师的异动,马上就传到了康熙耳中,康熙登时又惊又怒,这消息是如何传出去的?当时老十四提议的时候,可没几个人在场,老四和老十四都是当事人,万万不会没事找事做,想到这里,他瞥了李德全一眼。

李德全侍侯康熙十数年,哪能不清楚康熙的意思,唬的立刻就跪了下来,磕头道:“皇上,奴才立即在宫中严查。”

康熙仰脸默想了下,那日李德全并不在殿内侍侯,他这才微微点了下头,面无表情的说道“恩,宫里的规矩是该整治了,彻查此事!”

“喳。奴才尊旨。”李德全稍稍松了口气,正欲起身。又听康熙吩咐道:“传旨,着在京二品以上满大臣,在京八旗旗主、宗室亲贵,八旗勋贵,八分镇国公、男爵以上爵位者,即刻进宫。”

德全躬身退了出去,心里暗自诧异,不过是件小事,康熙为何要折腾出如此大的动静?

待李德全退出,康熙便起身在殿里来回踱步,摊丁入亩的根本,就是以土地的多少为收税的依据,若是下不了决心征收天下所有土地的赋税,必然又是弊端重生,旗民、士子、官吏若是仍按例免征,不用几年,马上就有巨额的土地挂寄在这些人名下,而且会越演越烈。

如此,摊丁入亩反而会成为一大败笔,康熙蹙着眉头停了下来,长痛不如短痛,不如借着这个机会先给他们敲敲警钟。

随着传旨太监四出,京城很快就是一片忙乱,很多宗亲王公都不在府邸,一众仆从带着朝服,抬着轿子,在大街上来回穿梭,径往各大酒楼、茶馆、戏园寻找各自的主子,一众皇子阿哥、王公勋贵接旨后,尽管心中惊讶,却是不敢有丝毫怠慢,换了朝服便匆匆赶往午门。

乾清宫,康熙端坐在龙椅上,眼神凌厉的扫了一眼翎顶辉煌,躬身肃立的一众满大臣,沉声道:“列祖列宗历经百年浴血奋战,多少八旗子弟血染疆场,方换来如今大清一统天下,而今海宇承平不过二十余载,尔等便奢糜放纵、耽于安乐,可曾想过今日之荣华富贵由何而来?

如今不过是风传所有土地按章纳税,尔等便惊惶失措,惶惶不可终日,为了几许银钱便自乱阵脚,朕还敢指靠尔等上阵杀敌?为国捐躯?还能倚仗尔等维护大清江山?”

一众皇子阿哥、王公勋贵大臣都未料到,康熙一开口,语气就如此严厉,一个个都如芒在背,顿时就跪了一片,上书房大臣萧永藻叩首道:“恳祈皇上暂息雷霆之怒,是有极少数不明事理的奴才鼓噪,不过,都已经驱散,并无不妥之处。”

“哼。并无不妥之处?”康熙冷哼了一声,哂道:“不过二十年太平,你们就以为可以高枕无忧了?就可以奢糜享乐,声色犬马了?你们扪心自问,土地从何而来?财富从何而来?没有大清,你们又如何安享富贵,逍遥自在?

你们自个说说,现在的八旗子弟都成什么样子了?每日里泡茶馆、逛戏园,除了斗鸡玩狗、溜鸟吹牛,还会什么?还有多少人开的硬弓,骑的烈马?一个个眼里除了银子,还有什么?

如此下去,不用二十年,八旗就彻底垮掉了,区区数百万之众,如何统御这亿兆汉民、万里河山?”

见萧永藻一开口就碰了诺大一个钉子,满殿文武大员都是噤若寒蝉,一个个心里却是腹诽不已,现在满人风气是不好,可也没康熙说的那么不堪,大多数子弟还是能征善战的。

一众皇子阿哥都清楚康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