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鹰狼传 >

第49章

鹰狼传-第49章

小说: 鹰狼传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了,多节省时间和金钱啊!”的小九九在作祟。
由于同属“三鹰”的令羽和邵震宇此刻依然“小叔独处”,所以我们无法肯定毕凌波先生在三人中是否是第一顾家。但从他每次回家后那宛如“天使在人间”的表现推断,答案一定是不中亦不远亦。
“来,凌波,把孩子给我,该是她睡午觉的时候了。”穿着白色家居服的安平微笑着走了过来。不顾才两岁的小女儿——毕斯嘉的强烈抗议,将她抱离了父亲的怀抱,送进了她自己的小房间内。
“孩子睡着了?”等到安平走出育婴室,看上去似乎有些迫不及待的毕凌波走过来,轻声问道。
“是……呀”安平刚刚开口,突然发现自己整个人已经完全离开了地面,到了丈夫的怀中。
“凌波,你……”毕凌波的大嘴毫不客气的压在了妻子的唇上,一面亲吻一面喃喃道:“平儿,你不知道我有多想你!我都快嫉妒死震宇了,他在北京,他女朋友也在北京。哪象我,一年有一大半的时间要扔在青岛……”
安平没有再挣扎,只是用双手紧紧地抱住了丈夫……
在妻子沉睡后,毕凌波小心翼翼的起床,为妻子盖好被子,然后轻手蹑脚的离开了自己的卧室,来到了家里的书房。
书房的布置带着鲜明的海军特色,正对着窗户的那面墙上挂着英国海军名将纳尔逊和纳粹德国海军司令邓尼茨的画像,书架上摆满了马汉的《海权论》等和海军有关的书籍。在有限的室内空间里,见缝插针摆放的50几个中国海军和世界主要海军强国主战舰艇的模型更是向所有人表明了主人的身份。
在台海战后,解放军的整编大潮中,海军的现代化被摆在了第一位。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海军的整编工作,不由江泪、邵震宇领导的“整军委”领导,而是直接由毕凌波主持,并直接向中央军委负责。
和有“天下第一陆军”美誉的解放军陆军,以及被世界公认为“后起之秀,王牌摇篮”的中国空军相比,解放军的海军在成立的最初30年里,一直处于一个“姥姥不亲,舅舅不爱”的尴尬地位。由于长期受原苏联的“大陆军,小舰队”的建军思想的影响,更由于国家经济、技术上的落后,中国的海军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一直都只能扮演一个“丑小鸭”的角色。“少量技术落后的中型舰艇+数目庞大的小型舰艇+庞大而落后的潜艇部队”,这就是当时的中国海军留给世人的印象。
历史的车轮驶入了西元1979年,十年浩劫后的中国终于走出了“两个凡是”的怪圈,开始了改革开放。当一个浴火重生的古老民族在真正得到了自己苦苦追寻了100多年后复兴机会后,所爆发的生命力与创造力都是惊人的。中国经济自改革开放后的增长速度之快让世界为之震惊,更让无数中国人为之自豪。
但在当时担任中国海军司令的刘老将军眼中,展现的却完全是另外一幅图景。由于中国经济的高度发达地区基本上集中在东南沿海,几乎完全暴露在了在未来可能与中国发生冲突的各假想敌国的打击力量前。美国海军、日本海军、印度海军……无数的代表敌人的蓝色箭头直刺中国,而中国海军,能为自己的国家提供的有效警戒范围,竟然只有区区的几海里!
同时,中国的海疆也不再象70年代以前那样平静。尤其是自20世纪90年代后,钓鱼岛争端,南海争端。由于海军力量不足和政策上的过于“韬光养晦”。中国在这些争端中表现出的是前所未有的软弱,被东盟小国们军舰撞毁的中国渔船;被抓渔民回国后面对摄像机那:“我们的海军都死绝了吗?”的怒斥;孤独保钓,慷慨殉国的民间义士家人提到海军时的泣不成声;祖国南海上那些疯狂盗采中国石油的钻井平台……
这一切的一切都让中国海军的将士们感到无比憋气,他们觉得自己几乎已经成为了这个国家中活得最窝囊的一个群体。
巨大的耻辱与压抑的背后,是真正的卧薪尝胆!正所谓,“50年建一海军”,海军建设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都是各军种中消耗最高的。尽管面临着经费不足,技术落后等诸多困难,中国海军的将士们还是和科研人员一起,用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武器装备发展上所特有的“小步快跑”式思路,开始了在最短时间内建设一支真正的远洋海军的万里长征。
“小步快跑”的思路在海军5大军种的建设中都得到了体现,在水面舰艇部队的建设中表现得最为明显:
在海军开始大规模建设之前,担任中国海军的水面舰艇部队的主力,便是那10几艘可怜的“旅大”级驱逐舰和20几艘“江湖”级护卫舰。甚至还有20世纪30年代建造的,早就该进博物馆的“鞍山”级。
在水面舰艇部队的更新中,中国海军走过了这样的历程:
第一步、是将自己开发的新技术成果和手中所掌握的西方技术相结合。生产出了“旅大Ⅲ”和“江湖Ⅲ,Ⅳ”等舰艇,接受了西方舰艇建造的先进思想,并有限度的提高了海军的战斗力。
第二步、在有了第一步的积累后,海军开始采用西方的系统工程法,建造新型的“旅沪”级驱逐舰和“江卫Ⅰ”级护卫舰。在这两型舰艇上体现了鲜明的现代西方特色,并且让中国海军掌握了“系统工程法”、“柴然联合动力”“整体电磁兼容”等先进技术。而新型防空导弹和舰载直升机的入役,让中国海军具备了有限的“点防空”和“航空反潜”能力。
第三步、在具备了以上基础后,为了使自己的海军舰队真正具备远洋作战能力,也为了给建造中的航空母舰配备满足要求的护航舰艇,建立中国自己的航母编队。中国海军开始将自己的水面舰艇的建造重点集中到了:
“舰艇大型化”、“导弹垂直发射系统”、“相控阵雷达”、“模块化建造法”四大重点上。
1999年,“江卫Ⅱ”型护卫舰服役,标志着中国海军在“模块化建造法”上已经成熟。同年,167号导弹驱逐舰服役,近7000吨的排水量标志着中国海军水面舰艇的“大型化”建设开始。而舰上那明显薄弱随意的武备则向世界发出了一个信号,中国海军水面舰艇在某些重要子系统的研发上仍然有所欠缺。
为了弥补新型战舰入役前的战力空白,中国军方拨出专款,从俄罗斯陆续引进了6艘“现代”级驱逐舰,算是聊解燃眉之急。
多年的厚积薄发终于在西元2004年结出了硕果,这一年5月,让中国军迷们激动了一年多的“168、169”号反潜驱逐舰和装备有号称“中华神盾”的新型相控阵雷达和垂直发射系统的“170、171”号防空驱逐舰相继入役。用加拿大《汉和评论》的专门评论家平可夫的话来说,“这两型大型驱逐舰的入役,完全弥补了中国人建立远洋舰队的计划中所最后欠缺的两环——远洋反潜能力和区域防空能力。也许,再过不久,我们就可以看到大洋之上飘扬着五星红旗的航母特混编队了。”
这两级战舰采用了完全相同的舰体设计和动力系统,其思路与美国由“斯普鲁恩斯”级驱逐舰发展出“提康德罗加”级“宙斯盾”防空巡洋舰的方法如出一辙,也许,这就叫做“殊途同归”。
同年8月,同样装备了垂直发射系统,采用了隐身外形设计的两级护卫舰也相继加入海军。其中一种是排水量达3500吨,重点强调反潜能力的“海卫”级护卫舰,另一级则是1600吨的“江威”,主要用来替代大量老式的“江湖”,负责承担海岸防御的重任。
完成了这“三步走”后,中国海军的水面舰艇部队基本实现了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目标。
在海军其它军兵种的建设里,也同样打印着“小步快跑”的烙印。海军的潜艇部队,同样是通过“改进035——生产039——引进‘基洛’添补战力空白——大规模生产改进型039”的道路完成了自己常规潜艇部队的现代化。加上2002年就已经正式服役的093型高速攻击核潜艇。中国海军的水下战力的升级也宣告完成。
而海军航空兵,同样也开始装备改进型歼—8D和歼/轰——7C,并接收了空军的全部歼—8E。再加上配备个海军的歼——10和歼/轰——11的入役。完成了自己的升级换代。
2005年,让无数国人魂牵梦萦了数十个年头的中国航母终于在大连揭去了他神秘的面纱,“千呼万唤始出来”。
“孙武”号和“吴起”号航母的服役,向世界庄严宣告,经过了25年的艰苦耕耘,中国人用西方人一半的时间,建立起了自己的“蓝水”海军!
2006年爆发的台海战役,更是让中国海军拣了个大便宜。台湾海军的8艘“成功”级和8艘“拉菲特”级护卫舰,还有10艘现代潜艇几乎是毫发未损的落入了中国海军的腰包。难怪海军司令龙詹天在得知这条消息后,会在海军司令部里发飚式的大声狂笑,连称“发了,发了,这次发达了!”
由于有了这样的基础,原本应是最艰难的海军整编进行的竟然比陆、空军都要顺利。
在毕凌波的主持下,由2006年开始,到2007年底,解放军的海军整编工作全部完成。
整编后的解放军海军在保持东海、南海、北海三大舰队的基础上,增设“大洋舰队”,重点担负远洋作战任务。
在具体的武器装备上,除继续生产“旅海B(168)”级反潜驱逐舰、“旅海C(170型)”级防空驱逐舰、“海卫”级远洋护卫舰、“江威”级近岸护卫舰4级新战舰外。解放军还对原有的较新型战舰入“旅沪”、“旅海A”、“江卫Ⅰ”、“江卫Ⅱ”和少量“旅大”,“江湖”的电子系统进行了改进,并在前4型战舰上改装了标准的垂直发射系统,使他们的战力向新舰全面靠拢。
至于从台湾海军中接收的16艘现代战舰,也在进行了类似改装后加入了解放军海军的行列。
到2008年初,解放军海军共拥有:
航空母舰3:“孙武”级2艘(孙武、吴起)、“韩信”级1(由引进的乌克兰“瓦良格”改装)
巡洋舰1:引进的俄罗斯“光荣”级
驱逐舰35:“旅海C”6、“旅海B”6、“旅海A”1、“旅沪改”2、“旅大改”12、“台北”级4(美制“基德”级改装)、“现代”级6
护卫舰65:“海卫”级9、“江卫改”级15、“江威”级7、“江湖改”级18、“高雄”级8(原台湾“成功”级)、“基隆”级8(原台湾法制“拉菲特”级)
战略导弹核潜艇8:094型4、092改4
攻击核潜艇12:093型8、091改4
AIP常规动力潜艇19:“宋”改11、“基洛”改8、
常规动力潜艇37:“宋”4、“基洛”4、“明”改19、“日月潭”(原台湾海军“海龙”、“海狮”级)10、
“这样的阵容,应该说是比较强大了。可是,海军的作战方略,还是未定之数啊……”看着面前的装备列表,毕凌波喃喃自语道。
在中国海军的发展史上,一直有着“航母派”和“潜艇派”之分,双方的争论一直影响着中国海军的发展方向。
作为个人,毕凌波是原苏联海军元帅戈尔什科夫的“均衡海军”理论的追随者。但作为一名中国海军将领,从中国的国情和海军的战略需要出发,毕凌波却坚决的站到了“潜艇派”一边,用他在海军高层会议上的发言上来说,就是:
“我国海军当前的主要任务有两项:
第一、在远洋打击敌军舰艇编队,破坏敌国海上运输线。这是我军目前的首要任务,从我军目前的装备水平和传统而言,潜艇是最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