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逆行武侠 >

第863章

逆行武侠-第863章

小说: 逆行武侠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知她刚击毙“武尊”毕玄,还如入无人之境的杀入皇宫,十分怀疑高丽人究竟还有没有胆子敢承认是他们掳走的尚秀芳,不怕傅采林也被她干掉吗?

要换成是她,定会打死不认,免得留给本就敌不过的敌人,一个大开杀戒的借口。

不过风雪刚被狠狠训斥一顿,正羞恼自己办事不力,放跑了杨虚彦,才害得主人如此进退失据,这时自然不敢再吭声扫兴。

……

高丽使团上下早已人心惶惶。

傅君嫱就算作为最受傅采林宠爱的幼徒,也没了往日的张扬模样。

她正鼓着香腮,一副悻悻然不能释的样儿,不依道:“师姐,刚才你干嘛不和我一起劝师傅?为何向李渊上表辞行?大师姐怎么办?裴矩那恶贼到底还杀不杀?邪帝风后呢?杀了咱们这么多人……这就不管了?”

傅君瑜和傅君嫱同样一身如雪白衣,依旧神似傅君婥,只是较以前显得更为清减。

她一对秀眸默默含怨,注视着傅君嫱,叹息一声,轻轻道:“你没听师傅说么?风后应该已超越大宗师的境界,离武道巅峰也只有一步之距,堪比上代邪帝向雨田,已远非人力所能拒……”

傅君嫱不信的打断道:“她是败杀武尊毕玄不假,但依然被三千禁军的强弓劲弩生生逼退,哪有传说中的天人之境那般纵横无敌?大师姐当初刺杀杨广,都曾于皇宫内杀进杀出呢!依我看,师尊他老人家就该答应秦王……”

“住口!”傅君瑜俏脸色变,厉声呵止。

傅君嫱虽然深受傅采林爱宠,平常颇有些骄纵娇蛮,但二师姐真要发起火来,她仍不免心生畏惧,忍不住垂下头去,低嗔道:“人家哪有说错嘛!”

“汉人的话绝不可信!什么被弓弩迫退?哼!这是强言粉饰,这是想拿师尊去为他们挡剑!”

傅君瑜恢复平静,道:“李唐皇宫里又不是没有高丽王派去的人。风后分明是追着影子刺客杨虚彦闯入皇宫,一路上根本如入无人之境,无论刀枪剑矢,皆离体三尺便无法近身,要么脱手、要么坠地,这是何等惊人功力?”

傅君嫱瞪大了俏目,一脸不能置信,忍不住道:“真的假的?”

她嘴上说着疑问的话,心里却信了,不然傅采林身为高丽大宗师,就算毕玄被风后败杀,他也不至于如此不管不顾自己的颜面,就这么灰溜溜的离开长安。

傅采林定是深知自己已无法抗拒风后,为了给高丽保留元气,绝不能像毕玄一样身陨长安!

要知高丽并不是强大的突厥,一向国小力弱,内忧外患,若没傅采林这个大宗师压制,高丽、新罗、百济三国立马就能打起来,到时朝/鲜半/岛局势危矣!

傅君瑜肃容道:“绝无虚假!为了将这消息从已戒严的皇宫传出来,不但牺牲了三人性命,连忍辱负重,委身李渊的……唉!”

她含糊的说出一个名字,傅君嫱听后默然不语。

能嫁到中原世家大阀乃至皇家的女人,都属高丽王室,在国内无不身份尊贵。就为了这么一个情报,不惜牺牲自己,可见这消息沉甸甸的分量,不容置疑!

傅君瑜续道:“当时杨虚彦躲入太极宫,庞大的宫殿,让风后寻无可寻,这才不甘退走。李唐上下自然不会说自己被人杀得无计可施,只说她被诛邪队加禁军逼退,其实李渊早吓得惶惶不可终日,令太子监国,让秦王来诓咱们高丽人卖命流血,他自己则找了个由头,跑去东大寺躲着,寻求佛门庇护。哼!”

傅君嫱日常顽劣,不理实事,哪知道其中还有这些曲折的过程,不由听得瞠目结舌。

傅君瑜冷冷道:“毕玄一死,可达志顿失庇护,师尊临行前定会寻他一趟,逼问出大师姐的下落,量他不敢不说。至于奸贼裴矩……西突厥国师云帅秘密来长安潜藏多日,一直未曾露面,其实在暗里搜寻裴矩下落,东西突厥历来不和,所以他一早便秘密寻上师尊相助。”

她压低声音道:“近日石之轩多番在西寄园附近露面,虽然无法跟踪,不过数次下来,终也露了破绽,云帅打算趁其不备,掳其女儿相胁,到时再由师尊出面压制,不愁裴矩这奸贼不束手待毙,以偿我高丽血仇!”

裴矩乃是杨广三征高丽的罪魁祸首,傅采林这三名弟子,皆是当年战乱导致的孤儿,所以三女都对汉人怀有深仇大恨。当初傅君婥来到中原,便曾数次刺杀杨广,还抛出杨公宝库,想彻底搅乱中原形势,皆因血仇之下,根本无可不为。

傅君瑜最后叹道:“本来师尊打算诛杀裴矩后,便立刻回国,用汉人话说,坐山观虎斗,并联络突厥、铁勒、吐蕃、党项、吐谷浑、回纥各国,只待中原南北交战焦灼,难解难分时,便可多方出兵,趁虚而入!”

傅君嫱忽然娇笑道:“既然毕玄已死,以师尊他老人家的威望,正可合纵连横。”

“晚了……一切都晚了,师尊原话,说邪帝此人实在厉害,人人都知道他来长安不安好心,可仍让他翻云覆雨。关键是他竟不知不觉中,完全拿捏住了李唐的局势,若突厥来攻,只怕长安立马风平浪静,有力拒敌,若宋阀来攻,则……”

傅君瑜摇着头,几乎说不下去,又叹口气才道:“照现今中原的局势看,宋阀正在长江边厉兵秣马,魔门崛起,佛门颓败,一旦宋阀北伐,李唐只怕会迅速崩溃。域外各国,谁也来不及反应,到时中原抵定,便再难有可趁之机。”

傅君嫱焦急的道:“那怎么办?”

傅君瑜丧气道:“各国使节齐聚长安,本来是最好的联盟时机,但邪帝破围,风后出世,已令所有人都噤若寒蝉,纷纷推辞不见,结盟出兵的事,也没了下文,尤其武尊毕玄战死,草原各族必定士气大降,颉利可汗也未必再敢出兵。”

她面上露出一丝苍凉笑意,缓缓道:“如今中原大局已定,师尊他万念俱灰,只想尽快找回大师姐,并杀死裴矩,然后马上回国,以他无上的智慧平息半岛上的纷争,不然中原一统后,必将再打我高丽的主意,若不能一致对外,我族危矣!”(未完待续。)

第四百七十九章 尚秀芳的手,石青璇的口(六)

长安城风云变化,如飓风卷浪,激荡扩散,一*的辐射四方,连续不断的震惊天下!

自“天刀”宋缺秘密返回宋家山城,他重伤不醒的消息便被立刻严密封锁,宋家高层顿失首脑,无不焦急惶惶。

“地剑”宋智得信后,马不停蹄,由长江前线匆忙赶回山城驻地,想拥立宋师道出面主持宋阀,并说服宋鲁等人尽快出兵。

由二公子主持局面,主战主和两派皆无异议,不过是否继续出兵北伐,主战主和两派起了激烈的争执,谁也说服不了谁。

宋智虽主兵在前,带甲数十万,但粮草物资却由主和派完全把控,没有后勤的保障支持,别说强渡长江天险,就算驻地不移,依然会军心浮动,不堪一战,甚至导致哗变,所以宋智就算气得跳脚,依然无可奈何,只能据理力争。

恰在其时,沈落雁雪中送炭,暗许宋智大可就地筹粮,并由东溟派提供武备军械,飞马牧场提供良驹战马。

巨鲲帮则立刻中断与与宋家本部的贸易联系,抽调战舰货船,全力供应陈兵长江边的宋家大军,只要大军渡过长江,独孤阀亦将全力配合,提供驻地与给养。

后方掣肘看似得解,宋智却没大喜过望,反而疑虑重重,他富有智略,深知沈落雁给的好处,绝不是能白拿的,一旦应承下来,他的掣肘不过由宋家山城,变作了沈落雁,沈落雁正可借此良机,插手宋家内部事务。

而沈落雁分明代表着独孤阀等外来势力的利益,可想而知,一旦北伐有成,这些投靠宋阀的外部势力近水楼台先得月,必将近尾大不掉。

正在宋智犹豫难决的时候,风后于长安血洗高丽使团的消息传至!

这下宋智再也坐不住了,以他的智慧,当可看出此事之后,李唐本以为各国来朝的盛世景象就像镜中花、水中月,被一击击破。

李唐不但将承受空前的外部压力,也在中原各地势力眼内轻了几分,更意味着邪帝已吹响战斗号角,将要在长安掀起波澜,必会导致其政局不稳,这是最好的出兵时机!

宋智再上宋家议事堂,慷慨激昂的向主和派陈明利害,但没有宋缺的支持,宋师道也深受主和派影响,宋智最终无功而返。

长安接下来的情况直如雪片般飞入宋家山城,虽再看不见邪帝风萧萧在明面上有何动作,但长安局势的确迅速糜烂,朝局开始动荡不安,李世民更因居所火器爆炸一案,被李渊囚在內宫,李唐高层陷入前所未有的混乱之中。

宋智瞧在眼内,心急如焚,他虽相信邪帝的能耐,却也知道佛道二门绝不会坐视邪帝肆无忌惮的在长安内搅风搅雨,一旦忍无可忍,梵清惠必将亲自出面压制,只要邪帝落败,长安局势立刻稳定,那时再欲北伐,必深陷僵持的两难之局。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宋智终定下决心,召沈落雁密谈。

沈落雁虽是女儿身,却是当世最出色的军师之一,宋智能料到的局面,她当然也能料到,如今反稳坐钓鱼台,因为是宋智来求他,而再非她去求宋智,开出的条件自然是水涨船高,简直算得上漫天要价。

宋智自是百般踌躇,一面苦苦说服主和派,一面向沈落雁落地还钱。

不过局势终于出现了一丝转机,佛道二门忍无可忍,借着邪帝舍利的契机,大举出动,围攻邪帝于西寄园。

这下沈落雁也坐不住了,她是最出色的军师没错,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她所有的权威皆因邪帝而来,一旦风萧萧身死,她对各方势力的节制当然效力大减,除了飞马牧场、东溟派、巨鲲帮或许还能受她影响外,深受魔门控制的各大势力肯定立刻翻脸,独孤阀她也休想再招呼的动。

所以沈落雁自然希望宋阀尽快出兵,只需宋阀渡过长江天险,便足能震惊天下,威吓李阀,或可缓解风萧萧在长安的压力。

宋智却大喜过望,在他看来,邪帝这次必死无疑,但佛道魔三门也将在长安全面开战,一面是长安混乱,一面是沈落雁失去风萧萧的支持,那么不论他答应下什么条件,陷入一盘散沙的归附势力皆可分而治之,再无法动摇宋阀根基。

不过在谈判桌上宋智自是能压则压,纵是沈落雁口绽莲花,也只能步步退让,最后达成一份双方都能勉强接受的私下盟约。

其后沈落雁竭尽全力为宋智扫清出兵的障碍,宋阀陈兵长江边的大军顿时如同久久失血之人,重新注入血液般振奋起来,但宋智百般推脱,就是按兵不动!

他这是巴不得等到邪帝战败身死,佛道魔三门大战时再来出兵,方可替宋阀撷取最大的利益。

沈落雁是何等样人?蛇蝎军师尔!见明着来不行,便暗使阴谋。

她施计挑拨本就不合的主战主和两派,让不愿出兵的宋师道急召宋智返回宋家山城,又将实际监军的宋玉致囚禁羁押,打着联络独孤阀的名义,连夜送过长江,于第二日清晨,做成正被李阀小股军队于江边围攻的模样。

宋玉致在宋家拥有崇高的地位,深受宋家年轻一辈的爱戴,立时群情激奋,疯狂纠集于帅帐之外,要求出兵解救。

宋智不在,地位仅次的宋玉致又在江对面遭到袭击,宋阀大将宋法亮威望不足,根本压不住麾下军队,虽然他也是主战最为迫切的人之一,却终究也不敢让大军过江,只咬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