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汉末南国 >

第89章

汉末南国-第89章

小说: 汉末南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交州在琼海有着一座军校:陆军军官学校。
这所学校现阶段是军方的最高学府,下设步骑炮辎四科,主要是培养陆军下级军官,为军官团补充新鲜血液。来自郡讲武堂,陆军小学,学兵队,幼年兵团,随营学校的青年人,就在这里学习军国民精神,积累文化知识兵学常识和战术素养。原军部就这样成为学校的教室,交州团体的发迹已经是一个传奇了,在这些传奇人物曾经工作过的房子里学习,对于理想主义的年轻人来说是一种莫大的激励。
现在这些手握大权的男人们重新回到了这里,并不是仅仅为了视察学校,他们有着更巨大的事情要做。
海陆军的蓝色军服,文官的传统袍子,工业巨头的衬衫短裤。这些原本不是一个年代的服饰混杂在一起,本来就是一种非常滑稽的事情,但是看到这些服装的主人所讨论的计划和战略,就怎么也笑不出来了。
这些男人,他们正在计划杀人,杀死敌人和任何当在他们道路上的人,也杀死自己人。
毕炜的文武助手和官僚都汇聚一堂,刘武、士燮、郑问、周景、诸婴、方明一个个大人物都回到他们起家的场所,商议并且通过了他们未来的大战略!
向西洋进军!掌控印度洋!崭新的大战略足以令任何一个汉朝人目瞪口呆。
大瘟疫已经过去了,但是中原却已经不再受到天子的掌握,所有人都吃惊得 看着那个在长安的朝廷用传统的宫廷计谋除去了董卓的暴政,但是他们自己依然衰落如昔。
董卓已经死去,他手下战斗力强悍的军队也被皇权的威压慑服,服从了年轻皇帝的领导。但是朝中那个古板的执政者王允却仍旧怀恨在心,这些士兵在洛阳的暴行是那样深深地激怒了他,以至于再没有和好的可能,他杀死了大部分凉州军队的军官,解散了这支陷入混乱的军队,然后在吕布的辅佐下,组建起新的军队。
依靠这支新军,朝廷艰难的控制了关中地区,不过他们受到来自凉州叛匪和三辅胡人的不断骚扰,防不胜防。残破的关中要想恢复她昔日的繁盛,至少还要等待三十年。
朔方曾经是帝国进军草原的基地,这对外战争的重镇却不是对内战争的重镇,此时被无情的抛弃,长城上已经为数不多的驻军被派到内地自相残杀,官吏和居民也都逃走了,只留下空空的边疆,等待着匈奴人前来占领。
中原地区呢?帝都洛阳已经沦为无人区,河内陷入无政府状态,白波手下的匪徒和强盗劫掠着一切来往行人。豫州和兖州还是平静的,不过是死人的平静,在瘟疫和饥荒的打击下,当地民众疯狂的向着安全区域移民,向着青州徐州逃去,接着逃到三韩和南方,远离中原的战火。袁术已经在汝南建立起自己的统治,依靠着自己的十万军队,他不断的向徐州挑战。荆州的王睿在南征的失败后彻底丧失了自己统治的权威,他的政令只能在襄阳城内施行,荆州已经陷入混乱。
河北,袁术的兄长袁绍,凭借他的名望,驱走了冀州的刺史,实际上掌控了这一块广大区域,尽管冀州在黄巾之乱中损失严重,他还是建立起二十万人的军队。但是幽州的北疆边防军已经南下,虽然刘虞和公孙瓒之间的矛盾不断深化,他们依旧还是袁绍最大的威胁。
西川的刘焉看起来没有多大的危险,他利用五斗米教教主张鲁割据汉中的机会,切断了西川和朝廷的联系,满足于在那块盆地里做土皇帝。
在一个传统汉人的眼光中,四百年历史的崇尚红色的汉王朝已经接近尾声。势力强大,蒸蒸日上的南方集团是新王朝的有力竞争者,他们因该发起一次北伐,消灭那些违背帝国统一原则的诸侯,恢复帝国的秩序,而这种秩序,在他的眼光里,是天地的正统和最高法则。
但是南方并不这样想,虽然他们对帝国皇位也是充满野心。他们自己还是清醒的,他们知道自己的威权建立在什么样的基础之上,除了经营二十年的交州是稳固的地盘外,他们在扬州,荆南,三韩和南洋的地盘只不过是靠着军刀的震慑和海权的掌控才连接起来。
交州人口终于增长到八百万,却要监控着扬州荆南五百万,三韩乐浪八十万,南洋五十万,这三地六百万多的人口。扬州荆南的力量还没有充分统合,三韩和南洋还是一个财政上的负担,这两个地方要想增值,还需要时间。
“快点动手,北伐北伐!逞着中原大乱,我们快点动手!一旦中原被某个人统治,我们就要不可避免的面临失败!”有一段时间,南方的人们都持着这种观点,在交州,在扬州,他们疯狂的挥舞着手中的刀剑,要求政府出兵。
如果不是头脑清醒,知晓未来大事的毕炜操纵着这艘航船,他小心翼翼的保持着和徐州青州亲切而微妙的关系,对天子保持着敬意,慢慢的积累实力。等待着最合适的机会以便以最合法的手段、最强大的军队推平北方。那么南方集团将宿命般的在一次次北伐中耗尽资源,如同海水洗刷岩石。最终,他们会被崛起中的北方势力:曹操或者袁绍,不可避免的征服。
然而曹操已经死了,他的家族和夏侯家族在席卷陈留的瘟疫中彻彻底底的灭绝,这两个家族死的是如此干净,就像他们从来没有来到这世界上一样。
没有了曹操,袁绍看起来会无可避免的拥有北方,在长安的天子或许会被他迎立,或许会被他杀掉。一个新的不同于已知历史的世界,就这样悄悄降临了。
毕炜需要寻找一个新的目标,对他来说,做好莫过于西方那个强大的国家:罗马。
他知道罗马和平已经在不久前终结,180年,马可奥勒略在战争中染疾而死,其子康茂德即位时,罗马帝国已临近3世纪危机的前夕,接着到来的便是混乱和衰落的时代。
于是那个被吉本在《罗马帝国衰亡史》里面称作是历史上最好的时代:“那个时代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幸福最美好的年月。”罗马世界的太阳已经快要下山,
两百年的罗马和平繁荣昌盛,国力鼎盛。军队稳定。这是由于‘五贤帝‘治军有方,并让军队忙于战争,远离政治纷争,使帝国没有因军队发生动荡与动乱。安东尼王朝是一个‘过继皇帝王朝‘。除最后一任皇帝康莫德之外,其余各位皇帝并不存在血缘关系。而这些皇帝之间的帝位传承,却实现了平稳过渡军队没有机会干预。
现在,罗马皇帝的禁卫军已经发现了自己的力量,而且没有人可以遏制他们使用这种力量:他们杀死皇帝,拍卖帝国,只要竞争者出得起价钱。而一旦禁卫军将皇位换来的巨款挥霍殆尽,他们就再次杀死皇帝,重新出售皇位,开始新一轮的轮回。
这样地局面还要持续很久,到了戴里克先皇帝时期才结束乱世,重振国威。对于毕炜来讲,打败一个中央陷入混乱,地方软弱无力的罗马帝国,并没有多么的艰难。
汉朝和罗马两国都是多民族的帝国,各自也都有一个民族在政治上处于主要地位,这是二者之间的相似之处。但在民族构成上两国的区别则是很大的。在罗马帝国,作为处于主要地位的民族罗马人和意大利人不仅在数量上占少数,只占全帝国人口的1/9左右,而且在文化上除在法学上作出突出贡献之外,其他无多大建树,很难在文化上融合帝国各地的居民。在现实中,罗马军团为了对抗蛮族保护行省居民而疲于奔命时,当地人并不感谢帝国政府的努力,他们甚至欢迎新的征服者到来。
在埃及,农民们经历了八百年的罗马统治,却对着阿拉伯人的战马欢呼不止,拜占庭人狼狈的丛亚历山大撤退时,其表现并不像从八百年历史的帝国领土上撤走,而是如同入侵军队从外国撤回一般。事实证明:只要征服者比罗马的主子和善一点点,那么他们就会打开城镇的大门让你进去。
他的新目标就是在红海和印度建立基地,击败罗马海军,夺得苏伊士以东地区。然后通商,将那些罗马人和基督教抛弃的希腊科学引入中国,为中国建立一个系统的逻辑体系和学科齐全的科学体系。
如果做到了这一点,他就满足了,也不枉他这么些年来的努力。文明将不会在治乱的怪圈里停滞,华夏巨船将会永远领航。
这一点并不艰难,只要占领亚历山大的图书馆,招募足够的翻译人才,将那里面的古代书籍: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柏拉图,赫拉克利特等等全部搬回来翻译完全,通过印刷广为流传,就算不使用政府强制手段,聪明的国人也会接受古代科学和哲学的,并且发扬光大。就如同历史上接受改造佛教一样。
另外,西方的奴隶工匠们,曾经发明了蒸汽机和连发弩炮的亚历山大奴隶工匠,也是他的目标,西方的建筑科学,建筑十书,拱顶和柱廊,都要引入中国。
罗马和平的鼎盛时期,全部军团不过三十万兵力。军中没有出现重骑兵,而那些重步兵而且大部分在日耳曼和帕提亚边境,应付令人防不胜防的蛮族入侵。真正能够用在埃及和印度洋地区的,总共不过三个军团,当地人组成的辅助部队,战斗力简直可以不计。
这就是罗马制度的悲哀,只能凭借武力横行于一时,却不能从根本上统合当地人民,入侵者始终是入侵者,不管他们多么强大,总有一天要完蛋。
交州可以抽调的兵力足足有三万人,这些人都是三韩回来的老兵。在当地扶植代理人,还可以有一支数目可观的当地军队可供利用。历史上葡萄牙、荷兰、英国,可都是凭借几千人,领着大队当地土著军队就占领了整个印度洋的。而阿拉伯扫荡北非的拜占庭势力,兵力不过一万来人出头。
他们可以,我们为什么就不可以?
那么就让军国民主义的太阳,照耀整个西方海洋吧。
第九十章 大战略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初始时期集体决策制度还没有发挥自己的作用,这不但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也和当时的实际情况相吻合。我们要知道,第一任大统制的见识气度还是眼光魄力,都要远远超出他的属下,因此,在重大战略的确立上,统制独裁不仅不是一种反动,反而更加符合军国民主义的要旨,能够高瞻远瞩的指明前进道路,更加有利于早期华夏国家的发展。”                                             《早期华夏史》
“当在琼海官校,大统制提出这个奠定了未来五百年繁荣基础的伟大战略构思,所有的人都立刻同意了,整个体系立刻告诉有效的运转起来。”
                《毕炜的大战略》
然而当时的情况并不如同史书上记载的那样冠冕堂皇,当时的会场上充满了反对的声音,毕炜的威权固然很大,但是那些忠心耿耿的官僚却自认为反对是更大的忠心。
“主公,兵法有云:百里而趋利者蹶上将军,五十里而趋利者军半至。今夫罗马,西僻之国,而戎狄之长也,敝兵劳众不足以成名,得其地不足以为利。臣闻:‘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今中原、河北,天下之市朝也,而大统制不争焉,顾争于戎狄,去王业远矣。” 
“不然。臣闻之,欲富国者,务广其地;欲强兵者,务富其民;欲王者,务博其德。三资者备,而王随之矣。今王之地小民贫,故臣愿从事于易。夫罗马,西僻之国也,而戎狄之长也,而有桀、纣之乱,以汉攻之,譬如使豺狼逐群羊也。取其地,足以广国也;得其财,足以富民;缮兵不伤众,而彼已服矣。故拔一国,而天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