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汉末南国 >

第66章

汉末南国-第66章

小说: 汉末南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谕跏导饰勒己纤目さ逆绻そ菥骄擦溃故亲匝睾7褐鄣恼蜓螅狡锒溃械木俸褪勘荚隈鎏と嗽钡拇溃
“自从秦开陆梁地以来,大军都是自北向南,现在我们自南向北,是自古未有之奇功。作为军人,参加此次自古未有之进军,实为军人最高之荣誉。”
“你们都是大汉的子民,世代忠良,当今天子有难,奸佞祸害天下,正要我辈勤王。”
“原来黄巾的战友们,你们在中原受尽了苦头,现在我们要回去替你们报仇。”
“山越,骆越的兄弟们,只要北伐,就可获得大汉子民身份,有官家照料部落老幼。”
最后是物质诱惑:“凡我士卒,只要立功,将来论功行赏,个个官升一级,奖励中原良田百亩。”
初平元年春二月,骁果军,长捷军两军共六卫入零陵郡,控制了通向北方的官道,零陵郡下属各县降,惟零陵太守曰:大汉律令唯北军可征伐天下,郡国兵不得出界,北方纷扰,贤刺史勤王可嘉,取道路行军便是,何必入其他郡国?遂据守郡城不纳。骁果军主将孙坚以之为董卓一党,下令以火攻城,编木为城的零陵城防很快被攻破,该太守以通董罪被杀。此时在陈留,诸侯大军还未聚集,史家遂以零陵之役为讨董战争第一役。
至于那位按照大汉律令据守郡城不纳大军的太守,后来史学界对于他是否是董卓一党,怎样成为董卓一党,如何在这么遥远的南方为董卓效力等问题都有着很大的争议,甚至有人认为他根本就不是董卓一党,当年是冤枉了他,这位太守大人严格按照律令办事,以至殉身,着实是位好同志。
为此高瞻远瞩的领导专门下发了《关于零陵太守争议问题的指示》,《关于零陵太守争议问题的重要指示》,《关于零陵太守争议问题的再指示》,《领导关于零陵太守争议问题的讲话》,《怎样学习关于零陵太守争议问题的指示的指示》等等。
终于有了统一的结论:在全国人民讨伐董卓的伟大时刻,这位零陵太守同志立场不坚定,受到异己敌人的腐蚀,站到了人民的对立面,试图以大汉律令阻止大军北伐,这是藏在人民内部的敌人,我们很多人都被这狡猾的敌人蒙骗,这是斗争的新动向新形式,是儒法两家斗争的又一表现,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批判。
初平元年春三月,骁果军,长捷军两军入桂阳郡,武陵郡,所向披靡。镇洋,越骑二军入扬州,会嵇,吴,丹阳三郡大族为乱,占据坞堡,以董卓党人系狱,大军讨破之。
初平元年春三月,骁果军,长捷军入长沙郡。扬州刺史陈温抗议无效,镇洋军入豫章,诸婴建行营于丹阳郡金陵地界,自此毕炜领有江南全境。
史载:这一年江南各郡太守以丹阳太守余沅为代表,邀约交州刺使毕炜商订所谓《东南互保章程》九条。主要内容为:长江归各郡联合水师保护,南方以交州军为样板,统一军力,组建联合部队,以保全民人生命产业为主。不管此后北方发生什么事情,他们仍照所议办理,断不更易,并拒绝朝廷要他们讨伐董卓的命令。以后,实行互保的地区,逐渐扩展到青州。由于地方竭力维持,“互保”的局面终于保持下来。
为东南互保,肃正地方,奉海军部令,交州第二舰队自舟山北上,长驻柴桑,金陵,洞庭三港,艨艟巨舰巡航长江,阻断南北交通。
初平元年春四月,毕炜亲帅越骑,会同收编之丹阳兵两万,经徐州,会关东诸侯于陈留。
第七十一章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早在元月五日,袁绍引军至河内与河内太守王匡合兵;韩馥留驻邺城,督运军粮;袁术屯鲁阳。 
到了三月份,张扬屯兵上党,威胁箕关,摆出自北方攻击洛阳的架势。曹操与其余诸侯屯兵酸枣(延津),鲍信整顿车马,来回运送粮草。豫州刺史孔袖进军颖川,与袁术合兵,自南方威胁洛阳。而白波军活跃在首阳山一带,自西方威胁洛阳。袁术的五万南阳郡兵和袁氏家兵、韩馥征发的三万冀州军、孔伷的三万豫州兵、刘岱的两万兖州军、王匡的两万人、袁绍召集的五万人。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广陵太守张超都有军队和粮草的供给,自己起私兵的张杨提供五千人,曹操率军五千人,加上蠢蠢欲动的公孙瓒,陶谦,马腾,孔融提供的军队,合计三十五万。
这三十五万大军的集结,耗资巨大,仅仅袁绍用来供应军资的大车就有万辆,在当事人看来,这是光武中兴昆阳大战之后两百年来大汉最大规模的兵力了。当年黄巾为乱,只是数万精兵,就讨破冀青豫兖三百万反贼,想来这三十万大军威力所向,必定无不讨平,那剪除国贼,安定王室的伟业,仿佛之手可待。 
沿着官道,来自各地的士卒,无论是穿着精良甲衣的郡国常备兵,还是刚刚放下锄头,还身着农家粗布的新兵,都向着一个地点汇集,联军大营,道路上已经充满了各种口音的方言,军官们大声责骂着,把自己的士兵领入分配好的军营。
就在通向酸枣的官道上,数千骑兵正簇拥着十几辆轻车,十几位名义上的地方大员,实质上的割据军阀,他们都在等候一位万里迢迢从岭南赶来的诸侯。
“大兄,你何必如此重视这小小的交州刺史?”
“公路,毕炜乃南海之雄,坐镇岭南十数载,南疆固若金汤。由此可见此人才干,这次他肯来,我军又添一助力。”
“他只不过是一个贾人,凭借一些机巧,竟然成了孝廉,当年我们宴饮平乐观之时,他只不过是个刚刚到京的闲散官员,只是买通了那些竖宦,才成为一方诸侯。当日我斩开青锁门,诛尽宦人,他所倚仗已去,此人又何足为虑?交州绝域,蛮夷所生,又能有多少强兵?为了等他,我们等待了两个月,让董卓有了充足的时间做好准备,这是多大的损失啊。”
“这人为人虽不堪,但毕竟有几分忠孝之心,肯不顾万里海疆波涛凶险,赴君父急难,这一点比上某些宗室还要强。” 已经凭借四世三公威望当选盟主的渤海太守袁本初道。当下众人不言,知道盟主所指的是刘焉。此人身为州牧,又是宗室中人,当今天子有难,竟然不闻不问。那刘焉还纵容米贼张鲁割据汉中,阻断关中与益州之交通,好自己坐大。想到此处,这些此时尚有忠顺之心的未来枭雄们真是群情激愤。
“正是,毕炜虽然出身不堪,但是著书立说,连郑玄也是称道的,况且先帝时除凉州平羌之役外,会稽,鲜卑,黄巾,林邑诸役,毕炜皆有功绩,战无不胜,也是当今世上少有的百战将军。我们等待了两个月,虽然让董卓有所准备,但是我军的准备也是更加充分,各地的义士纷纷勤王,公孙瓒,陶谦,马腾,孔融他们都是二月份赶来的,有了这些盟友,我们讨破董卓又多胜算。”曹操和毕炜相识,又见袁术攻击起毕炜勾结宦官,他祖父正是大长秋曹节,毕炜所收买的正是曹节之弟,于情于理他都要出来说话,遂符合道。
元月十五日董卓已得到消息,西凉大军开始征集,向洛阳八关调配。其中,吕布率并州军驻扎在虎牢关的成皋城。但是关东盟军并没有如同历史上那样在元月行动,由于十几年来南方在农业技术上的成就如曲辕犁传播到北方,所以春耕也没有因为动员更多的军队而耽误。诸侯每天都在增加新的兵力和粮草,粪青曹操也没有要求诸侯全军向洛阳进发。所以到了三月,由于公孙瓒,陶谦,马腾,孔融的加入,关东军已经聚集了三十五万人,其中增加了白马义从这种精良骑兵。由于交州洛阳情报站的功劳,没有出现街市儿童唱西头一个汉,东头一个汉,鹿走入长安,方可无斯难的童谣。董卓也没有命令朝廷和百姓西迁长安,避免了死亡相继,积尸满路的惨状,历史在这里已经不同了。
“报盟主,前方有大军,打着交州蓝底白星军旗。”有斥候来报。
“让我们迎接这位南方诸侯吧。”本初大笑,示意御者策动轻车,众人紧跟而下,在数千骑兵的护卫下,倒也声威赫赫。
沉闷的脚步,隆隆的大车,军队行进的尘埃扬的很高,整齐的行军队伍是兵法所谓的轻行,这是在我方控制区快速行军的方法,士兵把护甲武器放在大车上,轻装前进。在周围,有小群小群的骑兵,形成一道警戒屏障。
“依我看,袁本初四世三公,自视甚高,现在主动前来迎接我们,不过是由于自己威信未立,特意显示盟主平易近人。主公一定切记深藏不漏,万一抢了他的风头,必然尴尬。袁本初将来必定为中原之雄,我怀疑,将来他南下或是我北上,双方必定有一决战。现在我方还是藏拙为妙。”
“文台你分析的很好,只是将来称霸中原,他还要有很长的路要走。这天下英雄,现在还是刚刚展露头角。传令下去:大军整顿军容,打起精神,摆出最强的气势,不能在诸侯面前出了笑话。文台,丹阳兵战斗力最强,但是纪律不佳,即便是我们训练多时也是如此。你带领丹阳四卫到达大营 之后,关起门来练军,没我的号令,谁下令也不许出营。用王牌军带动新军训练,吃着别人的粮干着自己的事,这样的美事,多来几次,真好。”
“光从地图上看,洛阳已处于大军的重重包围之中,可惜,一群绵羊岂能围住一只老虎。凉州骑兵,诸侯军中唯有当年朝廷在冀州编练的一万弩兵可以抵挡。丹阳兵的长矛阵,不知道能不能挡过。”孙坚惋惜道。
“当年在北疆,鲜卑人的控弦三十万我们都扛下来了,凉州的突骑又有什么?我们有皇甫世家训练的越骑,可是完整继承了段颎当年大破羌人的战术的,虽然体力跟不上凉州骑士,可还有改良的臂张弩。”
“好一队骑兵。”诸侯们眼前一亮,毕炜带来了越骑一军六千骑兵四千步卒,丹阳兵四卫两万,其中有三千出自当年越骑营的弩骑,北疆作战训练出的三千弓骑,在诸侯中,这骑兵还是非常强大的。
“岭南无马,他是怎么组建这么多的骑兵的?也从来没有向朝廷报备,难道毕炜早有异心?”袁公路再次大叫。
“诸位难道忘了吗?毕炜曾为右北平太守,建立马场,后来随夏育出塞?”公孙瓒开始解释,他眼力很好,看的出那些马都是幽州马,他还知道其中大半马匹是从公孙世家的渠道买走的。
“当年大汉出塞譍惩弹石槐,三路大军两路皆坏,唯东路夏育大捷,封鲜卑山而还。”看着袁术两眼无知,他开始鄙视这位豪门子弟。“毕炜当时就在夏育手下,其编练之精骑战功赫赫,就是眼前的这支骑兵,后来他升任交州,把这支骑兵也带过去了。”
当他们走近观看,只见人马具披一色皮甲,皮甲并不是牛皮制作的,而是在中原十分名贵的象皮或者犀牛皮。众人知道南方大象犀牛众多,然而缺少牛马,心里也就平衡了,有的人更想着回去用财货换些南方犀象皮甲来。
大家见过面,毕炜发现当年见过的袁家兄弟还有阿瞒已经成熟了,他对于袁绍担任盟主无可无不可,说了些客套话,进入大营,举行了一次宴会,各怀心思的诸侯为毕炜接风洗尘,结束后大家便各自回去安顿歇息。
诸侯已经筑台三层,周围插满了旗帜,旗帜上有白旄黄钺,兵符将印,次日众人便请袁绍登坛。袁绍整了整衣服,手扶正了佩在腰间的宝剑,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