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竞芳菲 >

第13章

竞芳菲-第13章

小说: 竞芳菲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陆月名不想儿子还是当大夫,他对儿子的期望是考中进士,光耀门楣!

    于是,他便开始阻止儿子再接触医书和药草。同时对儿子的功课也更加上心。但陆寒并未因为父亲的反对而乖乖停止学医,课业上也没什么进益……这让陆月名真是苦恼万分。

    芳菲对于陆月名的心理,倒是挺了解的。这种家长她见得太多太多了……把自己年轻时没能实现的愿望和理想,全寄托在下一辈的身上。孩子如果不走他设定好的道路,便觉得孩子不学好,不懂得大人的苦心……

    平心而论,这种教育方式,芳菲是不太赞同的。

    她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只要这种生活方式不妨碍别人就好……陆寒想学医有什么不好呢?

    不过,她是不会对人家教育儿子提出任何异议的——当然提了也白提。

    何氏夹在望子成龙的丈夫,和极有主见的儿子之间,真是左右为难……

    芳菲冷眼旁观了几天这家人的生活状况,对陆家的家务事算是有了个底。

    “芳菲,你怎么到院子里来了?这清晨露水重,小心着凉。”

    早晨何氏经过后院,见芳菲站在树丛里不知在看些什么,忙过去找她说话。几天相处下来,何氏已经深深喜欢上了这个未来儿媳妇,以至于把对她的称呼从“侄女儿”直接改成了闺名。

    何氏又嗔怪跟着芳菲的春雨:“怎么伺候的,咋不给你们姑娘披件大衣裳?”

    “伯母,没事的。是我不想穿太厚实,不是春雨的错。”在清晨的阳光下,芳菲注意到何氏脸色惨绿,像是患病的样子。忙问道:“伯母这是怎么了?”

    何氏也不瞒她,苦笑着说:“不知道是吃错什么东西,肚子难受,昨儿泻了一晚上。”

    拉肚子?那真是可大可小。

    芳菲问道:“伯母有没有吃药?可不能讳疾忌医啊。”

    “吃啦,你伯父早就给开了方子。我已经吃了两三天……唉,今天再不见好,就让他改个方子吧。”

    听说何氏已经吃了药,芳菲便不再问下去了。何氏怕芳菲在风地里站久了难受,催着她进屋。

    芳菲也不坚持,跟着何氏进屋用早膳去。

    她来了几天,早发现陆家后院种了不少药材。虽说都不是什么名贵好药,只是最普通的家常用药,却都被人很精心的护理着……

    以她对陆月名的观察,他应该没这番心思。照陆月名平日里的行事看来,他可能都没注意到在院子里那一丛丛灌木后,种着很多药草呢。

    那……想来都是陆寒弄的了。

    看来,他对医药还真是上心啊!

    午膳时,芳菲只见到了陆月名和陆寒,却不见何氏出来吃饭。陆寒见芳菲疑惑,便说:“母亲身子不适,在她房里歇息了。妹妹不必等了,我们三人先吃吧。”

    “哦……”

    芳菲有些担心何氏的病情。从何氏的气色和她早上的描述看来,应该是得了痢疾。痢疾不是大病,拖得久了,却也很伤身的。

    “她身体素来很好,不妨事的,这回也不知怎么就病了。”陆月名安慰芳菲,“倒是你自己要好好保重,我听你伯母说,你大清早站在院子里吹风,这可不好。”

    “芳菲知道了。”

    她乖乖应下,三人便不再说话专心用饭。

    饭后,陆月名让小厮拿过纸笔来,他打算再开张药单给妻子服用。

    芳菲在一旁好奇的看了几眼。芍药、当归、大黄、黄芩、黄连、木香、桂枝、甘草……嗯,都是治痢疾的药……不过,似乎是针对热痢开的方子。

    陆寒也站在一边看着,欲言又止,终是忍不住张嘴说:“父亲,我看母亲的脉象有些虚……”

    陆月名脸色一沉,怒道:“你才几岁,就懂得把脉了?胡闹!还有,我说过了不准你管这些事!”

    芳菲听他父子二人的对话,心中一动。

    她记得,《景岳全书》上说:“凡治痢疾,最当察虚实,辨寒热,此泻痢最大关系,若四者不明,则杀人甚易也。”

    陆月名诊断妻子是热痢,陆寒却说何氏脉象虚浮……到底谁说的对呢?

    她脑子有个念头转了又转,斟酌了一会才说:“伯父,说起痢疾,我倒记起个故事来。”

    “呃?故事?痢疾有什么故事?”

    陆氏父子同时感到惊奇。

    芳菲看了眼他们的反应,见他们没有阻止她往下说的意思,便接着说:“听说宋孝宗曾经患上痢疾,太医们开了药方,久治不愈。其父高宗赵构十分着急,让人遍寻民间偏方。有人推荐了一位民间大夫进宫给孝宗看病,那大夫进宫后遂望闻问切。后来问出孝宗喜欢吃湖蟹,才知道病根在哪里。”

    “原来湖蟹虽然鲜美,但多食易损伤脾胃。久而久之导致脾胃阳虚,引起冷痢。太医们却以热症下药,所以才一直没能见效。”

    “这大夫就让人采来莲藕节,将其捣烂取汁,嘱咐孝宗以温酒调服。几次服用后,孝宗果然就痊愈了。”

    这是宋人赵潘在《养疴漫笔》上的记载,芳菲觉得还是比较可信的。

    她现在所在的时空,到元人入侵前的历史,倒是跟她在历史书上看到的一模一样。

    陆氏父子听后表情各异。陆月名若有所思,而陆寒则一脸诧异的看着芳菲。

    芳菲再看了看二人,说道:“芳菲见识浅薄,也根本不懂医药……只是芳菲想,是不是先弄清楚伯母是从何起病的比较好呢?像故事里的那位民间大夫,也是问清楚了孝宗的病根,才好开方子对症下药……”她见陆月名脸上表情有些僵硬,怕自己说错了话,忙补救说:“芳菲真是什么都不懂的,胡说罢了,伯父不要见怪。”

    真是的,自己没事抖什么能耐啊?唉,都是太关心何氏的病情了……这才多了嘴。要是因此惹得陆月名不快,这日子可就难过了!

    没想到陆月名却感慨说:“哎呀,芳菲,你真提醒了我啊!”

    其实一般病人来到他济世堂看病,他也会循例问人家最近吃了什么,做了什么,会想着去弄清楚别人起病的原因。这回却是因为病的是自己最亲近的妻子,自以为妻子的一切衣食住行他都是再清楚不过的。他问都没问妻子进来饮食情况,就靠诊脉来开方子……

    经过芳菲一说,他才恍然醒悟。自己明明是个大夫,却耽误了妻子的病情。真是要不得!

    “芳菲,你是个有见识的。伯父谢谢你了!”

    陆月名说罢匆匆回后堂去询问妻子病情,留下陆寒与芳菲二人在饭厅里相对而立。

    陆寒眼中满是钦佩:“芳菲妹妹,想不到你也会看医书?”

正文 第十六章:访客

    原来何氏真的是得了冷痢。经陆月名一问,她仔细回忆,才想起她发病前一天多吃了几块放冷了的绿豆糕,发病当天又喝了两盏冷酒——两者交侵,她的脾胃就闹腾了起来,导致生了这场痢疾。

    陆月名还真的按照芳菲说的那个偏方,用莲藕节榨汁调温酒让何氏服下。果然用过两三趟药后,何氏的痢疾就渐渐止住了!

    “芳菲妹妹,你的方子真厉害。是从哪本医书上看来的?”

    陆寒因为这事对芳菲更亲近了几分。不仅是因为芳菲帮了何氏,还因为他觉得她和自己是“同道同人”,很想跟她探讨一下医术。

    芳菲忙不迭摆手说:“看什么医术,这些故事我都是听家里的老家人讲古的。想不到真的有效……我哪懂看什么书呀?字都不认识几个!”

    听到这话,陆寒微感失望,不过他很快又笑着说:“听过的故事能记得这么牢实,妹妹你好聪明。要是不嫌弃,我可以教你写字,好不好?”

    “当然好!”

    芳菲求之不得。她也没打算一辈子装文盲,那不是挺难受的嘛。

    她没想过陆月名真的会采纳她那个藕汁加酒的偏方来给何氏治病。印象中,做大夫的人应该是对自己的医术极度自信的,自己开的方子容不得别人质疑,更别说用人家开的方子了——特别是自己这种黄口小儿!

    看来陆月名绝对是大夫中的异类……也可以说他根本没有做大夫的职业自豪感,不会想着去维护自己的专业尊严……呃,算了,没什么不好。

    她可以感受到陆月名自始至终对大夫这个职业无法投入的心情,在陆月名心目中,只有科举才是正道。

    这也就注定了陆氏父子之间的矛盾……很无奈啊。

    “芳菲妹妹,你要回房休息吗?”

    陆寒见芳菲刚跟自己说了两句话就要告退,以为她身子又不舒服了。

    为了免除陆寒的疑惑,芳菲只好据实以告:“我去厨房。”

    “厨房?”陆寒说,“你要是想吃些什么,让春雨到厨房去要就好了。何必自己去那烟熏火燎的地方呢?”

    芳菲笑了笑说:“我看今儿早晨莫大叔运了好些新鲜莲藕回来,我想去做一味点心给伯母吃——她吃药吃了好些日子,估计舌头上都麻木得没感觉了。”

    陆寒更是好奇,一定要跟着芳菲去厨房看看她想弄什么东西。芳菲看看陆寒,实在不想这整洁无比的小男孩染上什么烟灰之类的东西,说了好些“君子远庖厨”之类的话才把他劝住了。

    其实芳菲之所以起了做点心的念头,除了她眼馋那些新鲜莲藕之外,还在于她在陆家后院发现了一棵开花的桂树。

    那些飘落的桂花,让她想起自己在甘泉寺后山捡的那包花瓣。当时她让春喜捡花瓣,就是想弄桂花点心来吃的……春喜已经不在了。

    芳菲想到春喜,心里又是一阵难过,好容易才把这情绪压了下去。无论如何,死者已矣,活着的人总要继续生活下去的!

    她带着春雨来到厨房。之前她就跟厨房娘子三姑打过招呼,所以等她来到的时候,三姑已经把她需要的材料都准备好了。

    “莲藕、糯米、竹签……嗯,谢谢三姑。”

    芳菲向三姑绽开一个感激的微笑,壮实的三姑忙说:“七小姐哪里话!您说了是要给我们大娘子做点心的,这本来是我们的分内事,说什么谢不谢呢!”

    一边的春雨将她早上采集来的桂花花瓣也拿出来放在案板上。

    芳菲将两节莲藕洗净后擦干,从一端切下一指厚的一节作为帽盖。又洗净糯米,把糯米塞入莲藕孔内,塞满后将莲藕帽盖盖上,再用细细的竹签子扎牢。

    接着她让三姑生起灶火,将莲藕放入蒸笼蒸了一个时辰。

    “七小姐,这莲藕要蒸这么久啊?”

    没做过什么精细吃食的三姑对这位秦家小姐来下厨充满了好奇,尤其看到她一连串利落动作之后,更是诧异。

    芳菲上辈子因为长年独自生活的缘故,厨艺算是不错的,尽管现在厨具不太趁手,有了三姑的帮忙也可以对付了。

    “嗯,是要蒸透一些,”芳菲微笑说道:“等蒸透了取出来处理一下,还要上锅再蒸小半个时辰呢!”

    “真费心思呀!”三姑叹道。

    三姑也是知道芳菲和陆寒亲事的人,心想七小姐对未来婆婆倒是肯下功夫。却不知芳菲并没这方面的想法,纯粹是因为何氏这些天很关心她,她便投桃报李罢了。

    一个时辰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