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步步生莲(回明作者新作)下 >

第135章

步步生莲(回明作者新作)下-第135章

小说: 步步生莲(回明作者新作)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肯去做。今日我去做了,显得我很是英明,如果当日取代李光睿的不是我杨浩,而是张浩、李浩”,只要他肯与麟府息兵戈,修水利,兴工商,扶农牧,重文教,一样可以取得这样的成就,”
  折子渝莞尔道:“可惜没有如果一说,所以,你这西北大帅、岗金贡保的声名,便也如日中天。()再也无人能抢得去了。”
  这时前边花苑之中忽然传出一阵笑闹声,只听一个女子声音道:“啊!这就是海东青么?好雄骏的鹰儿,难怪人家说。十万只雄鹰中才能出一只海东青,把它尊为万鹰之神呢,真的是太漂亮了!”
  一个男子声音得意地道:“那当然,叶之斑从女真那儿一共才弄回来五只。每只都是价值千金,我加了双倍的价钱,又向他说尽好话。这才讨来一只。你瞧,这只海东青的爪子是纯白色的,这种海冬青叫“玉爪”是海东青里的极品。伊娜,你既然喜欢,我就把它送给你。”
  “什么?送给我?这只海东青价值两千金呢,这么贵重的东西。我可不能要。”
  “我这只鹰本来就是要送给你的呀,我不能时常留在夏州,就让这只鹰陪着你。”
  女孩吃吃地笑起来:“臭美,谁会想你呀。嗯”不过这头鹰嘛。倒真是比你生得英俊,有它陪着可比你来陪我有趣多了。”
  “好呀你,居然说我不如一头鹰。”
  两个人打打闹闹地从花丛里跑了出来,一下子撞见民杨浩,那女孩儿一见杨浩不禁吐吐舌头,红着脸唤道:“杨大人。”
  这女孩儿红扑扑的一张俏脸,正是尔玛伊娜,在她后面张牙舞爪地追出来的男子肩头稳稳地站着一头雄骏的海东青,看他模样,却是杨继业的三公子杨延。一见杨浩站在那儿,杨延毛不禁红了脸,他讪讪地放下手,向杨浩施礼道:“延见过大帅,”三叔,”
  一转眼他又看到折子渝,不禁吓了一跳。()马上变得更加规矩起来:小姨。你,,你怎么来了。”
  折子渝板起俏脸道:“你能来。我怎么就不能来?马上就要及冠的年纪了,还这般不稳重,这是节帅府,不是你杨家的后花园,打打闹闹成何体…”
  说起来,这杨三郎只比折子渝小了一岁。可论起辈份来,却是他实实在在的亲姑姑,折子渝非要拿出长辈架子。老气横秋地一通斥。杨三郎也只好苦着脸连连称是。好不容易等折子渝斥完了,他才悄悄拉拉尔玛伊娜的衣袖,两个,人飞也似地逃了。
  折子渝看着那女孩的背影。若有所思地道:“伊娜”这女孩儿就是尔玛伊娜?”
  杨浩道:“是啊,她就是细封氏的尔玛伊娜。”
  折子渝膘了他一眼,神气有些古怪地道:“她怎么会在这里?”杨浩笑道:“亲戚越近越亲,朋友越走越近,如果大家老死不相来往,这西北诸族如何能融为一体,亲如一家呢?西北战乱不休,很难稳定,虽说有许多原因在其中作怪,可是族属众多,互有恩怨,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我致力于诸族融合,自然要率先垂范,这夏州城“二二止是拓拔氏的头人贵族们在此建有府邸,其余七氏,愕训我节帅府的重耍官员,大多在此建有府邸,他们的家眷常常驻居于此,彼此间多了往来,关系也就亲密起来。当然,我这府邸对他们也是不设防的。大家多走动走动,不是什么坏事
  折子渝唔了一声,又睨了杨浩一眼,淡淡说道:“我听说,细封氏五了舒大人,一直想把他最心爱的小女儿嫁给你,你若肯点点头,尔玛伊娜早就成了你的五夫人,以她的身份,你若娶了她,对巩固你的权力可是有莫大助益的,怎么”看这样子,她和延似乎
  杨浩淡淡笑道:“联姻,有利有弊,在我看来,弊大于利,我一直在努力促进西域诸族融合,消弥彼此间的仇恨,也鼓励各族百姓间的通婚联姻,但那种联姻和我这种联姻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这样的联姻毫无意义,文成公主之和亲,带去了营造、工技、农耕、医术,还有植桑养蚕之法;金成公主之和亲。把整个河曲九套都送给了吐蕃,可曾因此得以化解他们的敌意?我若想依赖联姻来取得他们的支持,其实也就意味着,我根本无法控制他们,你说是么?”
  折子渝负起手来,莞尔笑道:“纵不谈利益,尔惠伊娜也确实是个,娇俏可人的姑娘啊
  杨浩若有深意地道:“那又怎样?她的姐姐玛布伊尔的美貌并不逊色于尔玛伊娜,李光睿夺人所爱,强娶玛布伊尔的下场你是知道的,我若想要一个女子,也得她心甘情愿跟我才成
  “心甘情愿么?”
  折子渝的目光凝视着尔玛伊娜远去的背影,悠悠地道:“如果你肯对她用心的话,焉知她不会为你心甘情愿呢?”
  杨浩心中忤然一动,似乎若有所觉,可他的目光在折子渝脸上转了几转,却未觉丝毫异样。
  “难道,,她只是无心之语,是我多疑了?”
  杨浩暗自揣测着,正欲再出言相试,前方路上闪出了唐焰焰的身影:“官人可算回来了,折元帅已在中堂等你好久了。”
  杨浩抬头一看,就见唐焰焰俏生生地站在前面,脸上一副似笑非笑的神气,杨浩忙咳嗽一声,对折子渝道:“好,咱们到厅上说话
  折子渝看着前方的唐焰焰。也露出一副似笑非笑的神情,对杨浩道:“家兄找大人,是有军政要事商量,子渝却不便在场的。”
  杨浩奇道:“此话怎讲?。
  折子渝膘了他一眼道:“听说大人的“飞羽。甚是了得,西北地面上有任何风吹草动,都瞒不过你的耳目,怎么对我府州的事情竟然毫不知情,么?
  我侄儿折惟正年初成亲之后,已正式开始帮我大哥参谋军政。折家的“随风”我现业已交给他了,如今我是无事一身轻,论起身份来,只是折家的二小姐而已,这些军政要事。我是不便再参与的了。
  原来,折御勋的长子折惟正在今年年初已经成亲,同时娶了一房妻子一房妾室。妻子曹氏,年方十七岁。妾室李氏,年方十三岁。
  男儿成立家庭,也就意味着彻底步入成年人的行列,所以折惟正已正式开始参与府州的军政大事。折御勋正当壮年。这么着急开始扶植儿子料理军机大事,其实也是受了杨崇后继无人之事的影响,未雨绸缪。开始提前培养接班人了。
  这件事杨浩是知道的,折惟正成亲的时候,他这个做叔叔的不但去喝了喜酒,还馈赠了一份厚礼。不过折子渝交出“随风”彻底退出折家的权力核心这件事,他的确一点也不知情。他的情报组织是掌握在唐焰焰手里的,而唐焰焰”。明显是把涉及她昔日情敌的情报都过滤掉了,根本没有让他过目。
  杨浩回头瞪了唐焰焰一眼。便又改口道:“既然如此,那我先陪你到花厅去吧
  折子渝微微一笑,睨了他一眼道:“怎么,你还怕她唐大小姐会吃了我么?”说着提高了嗓门,说道:“大人有事尽管去忙,我和焰夫人许久未见,正好促膝长谈,叙一叙旧
  唐焰焰同样笑得风情万种,包着折子渝。一语双关地道:“好啊,焰焰许久未见子渝姑娘,心中也想念的很呢。
  官人尽管去忙,妾身会好好款待子渝姑娘,一尽地主之谊的
  两个美丽的女人巧笑嫣然,仪态万千,看起来就像”一对斗屏的孔雀。
  第003章 交心(上)
  第十三卷 冲冠一怒   第003章 交心(上)
  杨浩一路赶往中堂,想起唐焰焰和折子渝之间的恩恩怨怨,总是放心不下,这两人唇枪舌箭一番倒也罢了,怕就怕焰焰性如烈火,两人若是把那花厅做了全武行,那这节帅府可就真热闹了。行至中堂廊下,恰见小源丫头姗姗而来,杨浩连忙招手把她唤过,嘱咐道:“小源,府中来了女客,现在花厅。你让二娘去款待一下。”
  小源答应一声折返身去,杨浩这才稍整衣衫,举步入厅。
  中堂是他会见重要客人的地方,轩敞而豪绰。本来,这里也是李光睿当初会见重要客人的所在,所以整个中堂原本是按照游牧民族毡帐的布置习惯进行摆设,纯羊皮的坐褥、狼皮的靠垫、胡凳锦墩、长条的几案,壁上还挂着兽骨的装饰品。
  杨浩入主夏州后对此已进行了彻底改变,无论是室内装饰,还是桌椅陈设,俱都代之以符合中原文化品味和官场身份地位的东西,绣屏字画,卷耳方桌,花梨木的座椅,布置精美而雅致,富丽而堂皇。
  亲眼见过杨浩中堂的气派之后,许多受他接见过的僚属官员都起而效之,回去后按照这种汉家风格对自己的府邸进行了重新装饰。
  在西北游牧地区,崇尚中原文化是有相当深厚的基础的,在原本的历史上,李继迁的孙子李元昊建立西夏王国与大宋抗衡的时候,就曾为了”去中国化”而大费脑筋,为了完全保持党项羌人的风俗习惯,与汉人区别开来,他软硬兼施,费尽了手段,仅是为了让族人把发型一律改成那种中间秃秃,四周留发的羌式发型,就下达了类似于”留头不留发……”的强硬指令,这才把西域百姓向往和融入中原文化的势头缓了一缓。
  如今杨浩就是夏州之主,统御着党项八氏,与吐蕃、回讫的一些部落也过从甚密,以他舟地位,他既有心椎行中原文化,再加上手下的文教之臣俱是来自中原汉土的博学之士,对这种汉化势头自然起到了不可估量的椎动作用,本来就向往中原文化的部落贵族们对汉化更是趋之若鸯,由上而及下,他正在不动声色地消弥着各个民族之间的差距和区别。
  杨浩走进中堂,一眼就看到娃娃正坐在主位上与折御勋谈笑风生,不由得暗暗叫苦口他这才想起来,娃儿如今可是徐铉的副手,专司文教和外事差使。
  娃娃博学多才,当初在汴粱的时候,结交往来的就俱是鸿儒名士,那时还得了一个”清吟小筑主人”的雅号,诗词文章、琴棋书画无所不通,以她的才学,从事文教和外事工作正是得其所哉,如今已成为徐铉的得力助手。自己不在府中时,出面款待折御勋,本就是她份内之事口她既然在这里,花厅那边,真不知道那两只母老虎会不会闹出事来,可是这时再想回头已经晚了,杨浩只得硬着头皮上前,展颜笑道:“大哥,你来了。
  中堂里不止坐着吴娃儿和折御勋,丁承宗和范思棋也在一旁陪坐谈笑,四人正在说着甚么,一见杨浩进来,立即起身相迎,杨浩忙道:“坐坐,都坐,都是自家人,不必客气,你们在聊些什么呀,兴致这么高。”
  折御勋就势落座,笑道:“弟妹正在向我讲起大兴文教的好处,老三呐,你确比老哥我有眼光呐,真没想到,一个重文教、译印书籍,会有这么大的好处……”
  ”哦?”
  杨浩在主位上坐下,瞟了娃儿一眼。娃儿笑着解释道:“妾正在向折帅解说我芦州印书馆的事呢,我们不止印了佛经和儒教经曲,而且还印制了农书、牧书、法经、武略等等发付各处,影响颇大,如今正打算定期印制小报,折帅对此很是好奇呢。”
  杨浩释然一笑,说道:“原来是这样啊,呵呵,其实这小报只是邸报、边报的模仿,邸报记载的多是军国大事,边报记载的多是沿边地区的军政动态,这些传报一向只能由官员权贵们来阅读,不过唐朝最兴盛的时候,曾经出过一种杂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